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三國當保鏢

龍騰世紀 第697章、最後一戰(下) 文 / 深幻

    「進攻!」

    日正當中,戰火重燃,襄陽城下,只見大漢敕封忠勇義衛國大將軍凌巴帥旗一揚,頓時大漢軍進攻鼓聲大作,「咚咚咚咚」伴隨著恐怖如潮先行席捲過去擾敵心弦的鼓聲,十數萬大軍首先開拔,然後開始肩並肩、前後銜連,摩肩接踵、依次有序著,不緊不慢地帶著巨大的壓迫和威勢向前而去。

    如果此時從空中俯視,便可看得見一個巨大的方陣,中間還被順序被分成了好多個小的方陣,此時大軍壓上,方陣陣形依然保持不亂,只是在以可見的速度挪移,說不上快但也絕對不慢了。

    當然混雜在人群中的,還有各種各樣必不可少的攻城器械,如雲梯、塔樓、投石車等,還有幾輛仍舊被蓋著黑布的推車,卻是足夠讓城頭上守軍心驚肉戰揣測莫名的存在了。

    「殺、殺、殺!」

    「沖……」

    嘹亮的號角聲,響亮的鼓聲,迴盪傳響在遼闊的戰場之上,伴隨著大軍行進進攻的有序節奏。

    這一刻,推進中的朝廷軍眾人心裡面的激動可想而知。

    須知道,至少從中原範圍上來講,這是統一之前的最後一戰,對於很多「大漢人」來說,這更是真正預示著大漢重新崛起的一戰,並不是結束,而反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不過相同的是都是對漢室至關重要的。

    在這一戰,大漢佔據著極其重大的優勢,沒有人懷疑他們會是最終的勝利者,而事實是,直到現在,面對著大漢騎軍的鐵蹄、步兵的尖槍利刃,還有極其可怕熟稔至毫釐爐火純青的戰場配合,壓迫的荊州兵馬根本就喘不過氣來。

    此時,朝廷大軍,終於來到了或許將會是他們荊州征途的最後一站,有華夏第一城池之稱的襄陽城。

    襄陽城的堅固和難打自不用說,但朝廷軍的決心也不可小覷,這一場戰鬥,還未開始就注定了的慘烈。

    而相比於城樓外劍拔弩張、殺氣騰騰的局勢,襄陽城內此時卻也是一片人心惶惶,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荊州內地的產業鏈發生的一系列變故,以及凌巴有意識對荊州進行轟炸似地信息傳播。

    實質上,荊州的這些商家,就算沒有掌握在朝廷其實也就是凌巴的手裡——這本身也不太可能,但和凌巴手底下火影衛的商部卻都有著各種各樣千絲萬縷扯不開的關係。

    前期鋪展開的線,如今完全可以連成一片,成為一個籠罩天下的巨大商業網絡,而且貞兒這個女強人一直主掌的商部,一直以來都是以極其強勢的姿態,走在了天下商家的前面,背後有著凌巴這一棵大樹不說,貞兒得自凌巴然後靠她自己融會貫通的那些所謂經商的經驗,以及廣告效應啊、名人效應啊甚至是優惠政策啊等等之類一系列都可以利用起來的東西,被貞兒可以說是用得爐火純青了。

    在這樣的有利條件促使下,本就極有天分的貞兒如果沒有做出這樣的成績,反而會奇怪了。

    而如今的商部,也終於是真正發展成了一個完全獨立出去的部門的,不僅僅是為了支撐火影衛的各種開銷支出作為附屬的存在了。

    光光從這件事情中,就可以看出它的影響力,而在凌巴所謂的大業中,這個最早看起來似乎毫無用處的部門,卻在關鍵時刻,也發揮了它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反正現在是不管劉曄、程昱他們如何做,都是避免不了這早就預料到的結果,對於普通民眾們而言,他們當然可以選擇以欺騙方式一時矇混過關過去,但這些商家可就不同了,而且市井中人,接觸平民百姓自然比他們多,影響也更直接更深刻。

    不過這些商家雖然不那麼好糊弄,卻也鬧騰不起來什麼,百姓們可能的爆發也是一個不穩定因素,一個大麻煩;真正讓他們關注的、他們知道的現在最關鍵的戰鬥不在這裡,而在城樓之上,若是能夠擋住朝廷軍的這一次衝鋒,哪怕只有這一次,也是對敵人的重大打擊,是對己方的重大鼓舞。

    他們甚至都想好了一旦擊退敵人甚至獲得最終勝利之後,他們要用什麼名頭,要怎麼說怎麼做,怎麼樣將動搖的民心拉回來並且重新穩固下來。

    不過看著城頭上的情形,眾人的心中都升起了「不容樂觀」四個字。

    城內的民眾,有一部分可以說已經對於曹操卻也擠壓了相當的不滿,而其他更多人則是在觀望、在疑惑,若是這一仗最終敗了,別說這些民眾如何了,他們也應該考慮考慮更現實的問題了。

    不過從朝廷大軍開始進入荊州就有計劃有目的有節奏地安排宣傳攻勢,也是起到了不凡的效果的,更何況許多事情之前就有埋下了伏筆。

    禰衡曾經罵過曹操,說他不知國器之輕重,置萬民於水火,更把他祖宗上太監的老事情都揪出來了,這在一段時間內對曹操的名聲的打擊還是很大的,對於荀攸等人來說是不太把禰衡這種譁眾取寵的人物放在眼裡的,但問題是就是有人相信他,而且相信他的還是很多看起來愚昧無知的百姓,偏偏曹操的不解釋在外人看來就是不能解釋、不敢解釋,於是這無形中的誤會便越來越大,儘管後來禰衡被黃祖殺了,但這種隱患卻遺留下來了。

    而之前已經投降了朝廷的河北名士陳琳陳孔璋,之前也是急著跳出腳來,對曹操也是那樣破口大罵,幾乎能夠罵的都被他罵光了,偏偏他還是文化人,講究素質,罵人的話都是不帶一個髒字的,甚至在不少人看起來還頗有文采,就是曹操自己,都笑著對手下說這陳琳文采果然不凡,連罵人都罵得這麼有藝術感覺。

    可這也不代表曹操不生氣,實際上他很生氣、非常生氣,但他沒有辦法,對禰衡他尚且只能夠把他丟到黃祖那邊去任他自生自滅,他是真的有些被罵怕了的感覺,儘管成王敗寇,一俊遮百丑,但那種感覺絕對不好受;但對這陳琳,他能夠怎麼辦?

    就算陳琳罵死他都沒關係,只會有人高興,說不定還因此成就了他,畢竟他現在就是在敵對一方的北朝朝廷陣營中的,對待他這個敵人怎麼樣都是可以的,至於凌巴對這廝怎麼想的,曹操才想不到那麼多呢。

    凡此種種,主流的文士階層對於曹操的不待見,百姓們收到的「蠱惑」,以及凌巴無所不用其極無孔不入的宣傳造勢,都很容易造成不安的後果。

    就像是現在——

    砰!

    突如其來的爆炸聲,讓更多人抬頭望向了天空,然而卻發現了讓許多人注定要一生難忘的一個場景,天空之中漂浮過來一團看不清具體模樣的黑糊糊的東西,而到了街道正頭的時候,也是後面許多人才剛好抬頭的時候,正是這東西一團爆炸開來的時候,

    嘩啦啦一陣聲音之後,就見到從那爆炸的一團中,如同突如其來的雪花般一片一片飄落下來一些紙片,有些隨風飄揚遠去,大部分卻還是最終落在了街道、小巷城裡各處的地上,而城裡的百姓們自然也是毫無戒備地就拾起來,有識字的就直接當眾開始讀起來:「荊州,亦是大漢領土,百姓亦是大漢子民,自當回歸朝廷,怎可受叛逆奸人所脅迫?今大將軍凌子衛奉天承運,代天子出征,至襄陽,以百萬天兵天將、窮圍困之途,卻或有迷途知返、棄暗投明,則請天降福澤,庇佑襄陽百姓。若得入城,但不壞一木一財,敢有擾民者,殺無赦……」

    剛念到這裡,卻不妨眼前的紙片被抓去,抬頭一看卻是一個士兵打扮的大漢,臉沉如水眼神極不好意的盯著自己,再一看卻連襄陽城裡人盡皆知的那位伊籍長史也來了,在旁邊臉色也是十分不好看。

    情知不好的那位倒也識時務,當即「自首」,而衛隊們自然開始了新一番的搜查工作,只是這紙片早就傳開了,或者通過悠悠之口傳揚出去,大家都已經記在心裡了,難道還能夠將他們心都剖開了?

    明知這是治標不治本的伊籍望著城樓之上,良久幽幽歎了口氣……

    城樓上的鏖戰還在繼續,這一場戰役似乎一開始就注定了沒完沒了,但不管是守城的將士們,還是作為主攻一方的朝廷大軍,都已經是極度疲憊了,就算是朝廷軍中人再多,這麼一股腦兒好似完全沒有顧及地往裡面投人兒,也經不起消耗,尤其是許多時候看起來是沒必要的,所以最終凌巴只能夠做出了無奈的決定,在這第一波進攻浪潮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效果,反而自己這一邊損失了不少人的情況下,暫時地鳴金收兵,只待捲土重來來日再戰。

    此時天已經沉下來,看起來天色還早,但天氣卻顯得不是那麼好,對於城外駐紮的凌巴軍來說,或許也會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收兵之後,自然就是專心著重新加固自己的營寨,以應付可能來臨的壞天氣。

    對此,襄陽守軍冷眼旁觀——卻也只能夠如此,心裡面卻無不是暗自鬆了口氣。

    只是彼此都清楚,這只是一時的,凌巴大軍挾洶湧之勢而來,不可能那麼輕易退卻,襄陽守軍自然也不可能輕易放棄防禦,這一場攻防戰,這,才是剛剛開始……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