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三國當保鏢

龍騰世紀 第582章、曹操的思量 文 / 深幻

    第582章、曹操的思量

    就在這個時候,又一個聲音chā了進來:「其實,cao也以為有所不妥……」

    說話的人,正是曹操,他從荊州趕回洛陽來,當然也是不想要錯過洛陽接下來這場即將影響到天下走勢的熱鬧,只不過之前的幾次,他都表現得很是低調,即便是此次朝會的開始,在何進和凌巴爭辯異常激烈的時候,他也一直都是表現得很平靜,似乎就只想要做一個旁觀的人,並不多參合其間,或者這也正好表明了他的立場:不偏不倚,不是為了公正,只是想要從中為自己獲取最大的利益,不是做簡單的牆頭草,而是要做到真正的左右逢源。

    其實不只是曹操,就是袁紹、袁術、劉備和荀彧他們,也都沒有發言,不過和曹操情況稍微有些不同。

    一來以他們如今身份資歷,還不夠發言權,看他們各自所站的位置就知道了,袁紹等三人站在武將陣營很靠後,和凌巴基本差著十萬八千里,而荀彧在文官陣營也是後排倒數幾個,此時他們如果貿貿然強出頭的話,因為這一份資格問題,就難免會為人所詬病甚至嫉恨;而在相比之下,凌巴雖然資歷比較淺,但他地位高、實權大,之前又因為火中救了皇帝之事而聲望進一步猛漲,現在可沒有人敢因為他的年紀而忽視他,即便此時他在這件事情上投的是反對票,也沒人能夠說什麼,只要能夠說出個子丑寅卯合理的理由來,說不定反而真的會讓他反駁成功了,可惜現在看樣子他也是說不出什麼來了。

    至於二來的話呢,袁紹這些人早就和何進等於是穿一條褲子了,雖然隨著十常侍的覆滅、共同的敵人消散之後,尤其是要在劉辯登基、何進成為國舅爺再加上原來的大將軍位置將會變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時候,雙方就難免出現一些利益上的分歧,以前一些潛伏的矛盾也會一一的跳出來,他們以一時的利益為基礎的合作關係本來就注定了不可能走多遠的,只是現在在對於新皇帝的人選來說,這個二選一的問題實在太簡單不過了。

    而曹操之前並沒有做出明確選擇,卻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未免有些耐人尋味,誰叫之前他的表現實在太過低調,低調到幾乎讓人忽視的地步,而剛才除了凌巴,基本沒人站出來反駁何進,就算沒有明確同意,也都差不多默認了,偏偏他在這個時候突然站出來,引發的注意可是不小,甚至某種程度上還要超過剛才的凌巴。

    聽他所說,他也以為不妥?

    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來看,無疑就是反對何進的,至少也是不那麼贊同的,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反對何進此時就相當於是站在了凌巴那一邊,這讓那些之前覺得把握住了他心思的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尤其是何進。

    一直以來,何進都在到處尋求自己的盟友,或者說是合作夥伴,尤其是希望借這種機會能夠真正進入到洛陽貴族的核心階層中去,只是先前幾次,因為各種原因而碰壁不少。

    這一次對他來說,是最好也是最恰當的時機,而且從一開始到現在,他所取得的成果也很明顯,不管是四世三公袁家的兩個傑出小子,還是掛著個宗室名頭的劉備,還有不少文士武將都收歸囊中,眼看著目前朝會一過,一切都成定局了,凌巴會出來還能夠說在意料之中,聽過了荀彧等人的分析,何進心裡面也有了幾分瞭解,而且也有了相應對的策略,剛才那番話,基本上就是靠著荀彧的指教,否則他還真未必說得出來這麼條條是道;但對曹操卻是全然不知了,更沒有料想到他會突然站出來,一開始就打了個措手不及,此時就是文官後面的荀彧,看著這一幕也不禁皺了皺眉頭,他有些不知道曹操在想些什麼了。

    所有人都在看,在看何進,看他的神色,看他面對這種反對將會如何處理。

    而不出眾人所料的是,在剛一看到曹操站出來,且聽著他嘴裡說出了似乎是要站在凌巴那一邊的言論的時候,何進果然變了臉色,他很明顯的怒了,冰冷的目光立刻投在曹操身上,自有一種隱而不發的煞氣。

    對於曹操,何進之前也有打過幾次交道,對這個也算是出身世家但偏偏因為有一個太監祖父的背景而顯的身份地位頗有些尷尬的新興貴族,他也頗有好感,而且曹擦能力出眾,對於何進來說,能夠拉攏過去再好不過了,可惜的是一直缺少單獨交往的機會,此時卻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會在關鍵時刻做出這樣的選擇。

    面對何進彷彿要擇人而噬的目光,曹操卻是夷然不懼,雖不迎難而上,也完全不予理會,就彷彿根本沒有察覺一般,只是似有意似無意地掃了凌巴一眼,這個神態動作並沒有多少避諱和做作,顯得很明顯,被大家都看在眼裡,自然也讓何進更加不滿臉色更加難看了,然後就聽到他繼續朗聲道:「皇后娘娘、皇子殿下,請恕臣無禮,但臣有句話不得不說:兩位殿下,還有在列各位……方才大將軍言道陛下沒有指定繼位者,但據cao所知,當時與陛下同處一室者,唯有車騎將軍,若是在陛下死前,已經留有遺詔,也未可知;若是一旦有遺詔,而遺詔中明確了繼位,可我等臣子卻曲解了陛下的意思,豈非不忠不敬?當然這些都是cao自己的猜測,既如此,何不先問問車騎將軍,是否有這回事兒呢?」

    雖然他話裡話外對於何進的「擅作主張」似乎都表達了不滿,但話說的條理分明,很有道理,尤其是拉出了死去的皇帝,何進沒法隨便反駁,看著凌巴,臉色很不自然;下列那一干大臣也都表示出渴求知道答案的神色——這一波三折的「熱鬧」,可不是什麼時候都看得到的啊。

    而見到他一下子又將「戰火」吸引到自己這裡來,凌巴突然有些搞不懂他的用意,看到何皇后跟著看向了自己,在沒有nong懂曹操意圖之前還是決心保守一些,所以他十分乾脆的搖頭道:「沒有,至少據臣所知地,陛下並沒有留下什麼遺詔,臨終也沒有來得及說上什麼遺言;至於臣和陛下在寢宮的時候,陛下只是留下了讓臣好好照顧公主的話,然後就……」他說的是實話,儘管只是說一半留一半,但表情也是顯得自然無比,而在一邊說的時候,除了對何進,也沒有少對曹操注意,但見曹操聽到了這番話微微一皺眉,卻沒有多說什麼,他心中疑惑更甚,暫時也只能夠壓下,只是心中對於此次朝會已經下了定議,自己看來做不了太多改變了。

    至於另外還有一些心有所想的人聽了這話不免心中失望,而凌巴一直注意的何進則是似乎鬆了一口氣的樣子,而後態度重新變得狂傲起來,對著曹操臉色不免顯得多了幾分猙獰,「孟德現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ど?」他這一下,算是撕破臉皮了,對於曹操顯然動了真怒。

    現在基本上是個人都知道剛才曹操的舉動已經徹底惹怒了何進,而如今何進勢大,沒看到在大漢軍中幾乎一手遮天的凌巴最終也只能夠選擇退避ど?和凌巴一樣,大部分人對於曹操這突然站出來的舉動都表示了不解。

    曹操這時卻先是偷眼瞄了凌巴幾眼,見凌巴沒什麼反應,臉上頓時露出失望的神色,而這一幕被不少人看到,不免要在心裡面腦補一些什麼莫須有的東西,隱約地,凌巴彷彿能夠看到曹操的心思。

    曹操剛開始的沉默,或可以說根本就是他故意的,因為這樣難免會給多數人一個錯覺,他就是差不多來打醬油的,即便是從南方荊州千里迢迢過來,但除了錦上添花也沒什麼大用處,所以大家也一直都以為,他或許就會一直這樣保持下去,就在大部分人甚至都有些忽略了他的時候,他卻突然開口,而且一鳴驚人,這樣強烈的反差造成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就在眾人焦點和注意力都在他身上的時候,他偏偏又將大家注意力都吸引到凌巴身上去了,這也使得凌巴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或者根本就是針對著自己來的,險些就要將自己往絕路上bi,至於那抹失望之色,有真有假,但勢必造成更為廣泛的錯覺,對於凌巴來說並不是一個好信號,不過他現在也沒法解釋,一來這種事情不好解釋,解釋不清楚反而可能越抹越黑,二來他突然覺得有些累了,需要回去好好參詳參詳接下去該怎麼辦,他隱約覺得未來一切不這麼簡單了。

    至於曹操……可真是計劃的好啊!

    凌巴嘴角劃過一絲冷笑,對於曹操心中則更為警惕了,這才是自己最需要小心的對手,或許未來還會成為敵人,如果自己不能夠控制住他的話。

    在接下來,基本上和凌巴所料想到的沒什麼兩樣,朝會雖然繼續進行,但已經沒有什麼糾結了,何進初步掌握了話語權,顯得十分得意和張狂,雖然不少臣子對此皺眉,但當務之急顯然新帝登基和先帝入殮才是真正必要。

    對於大臣、老臣和保守派來說,按照祖制和嫡長子繼承製來選擇王朝繼承人無疑是最好也是最有說服力的方法了,只是這卻說服不了凌巴,儘管凌巴也無法反駁。

    於是就這麼地,朝會還是在兩個各懷鬼胎而且將來也可能朝向各自未知的道路前進的人的異議之下,還算順利通過去了,一直到結束的時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