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三國當保鏢

龍騰世紀 第575章、劉宏死,皇宮亂(十五)何進出馬 文 / 深幻

    第575章、劉宏死,皇宮1十五)何進出馬

    在洛陽皇宮皇帝寢宮附近正飽受著大火和1斗侵襲的時候,在洛陽四處,受到這突然而起的風波影響的地方也是不計其數。

    洛陽袁府,袁家、這個有著四世三公悠久歷史傳統的政治家族,幾乎伴隨著這個王朝走過了無數個風風雨雨,從最早的袁京開始,一直到袁逢、袁隗這一代,每一代都有人在三公的位置上呆過,袁逢和袁隗更是兄弟先後都曾上位為三公,就是後來的袁紹都曾位列三公,儘管當時時勢已經很不一樣了,這份家族榮耀可想而知是很尊貴的,也造就了這個有名的洛陽老牌的政治世家,也難怪在原本歷史上,後來董卓進洛陽之後,會因為擔心袁家的影響力和怕他們與其他諸侯裡應外合,而將袁家除袁紹兄弟外包括袁逢兄弟等都殺了,幾乎是誅滿門。

    不過世家生存之道,就在於理性和時機,雖然董卓還沒有正式崛起,天下大1也只是看得見的一些頭,但如今王朝風雨飄搖是個人都看得出來,若要以家族利益為主,袁家自然也要另謀出路,當然從這點上也可以區分看出一個人的眼光的問題。

    比如說袁紹,儘管他的為人不是那麼討喜,身上貴族氣和傲氣還是很重,而且到了某些時候就很難聽的進去別人的意見,可他終究還是有一定才能的,雖然未必真的就如許劭所說能夠做到所謂「干臣」,但一方能吏或者是封疆大吏卻是綽綽有餘的,而他的眼光也很明晰,換句話說他很識時務,就像是他和凌巴的關係,或者是他和大將軍何進的關係一樣;而再比如說袁術,儘管凌巴也承認這是個好人,但也不能夠否認,這個好人的智商,和他的身份地位背景以及他的性格都是不成正比的,和他同父異母庶出的兄弟袁紹更不能比,這倒不是說他很笨,相反他有著不小的政治智慧,可惜大局觀極度短缺,說難聽點就是鼠目寸光、雖然著眼於眼前未嘗不好,但1世來臨,正是須該要放眼天下的時候,這顯然就不是什麼值得鼓勵的進取的表現了。

    而袁府的定海神針,卻從來不是這兩位年輕俊傑,要在外面出風頭他們可以,但不管是在這個家裡,還是出去真正代表四世三公榮耀的袁家,他們都還不夠格。

    袁逢,如今的三公之一,任司空,也稱大司空;袁隗,袁逢之弟,但卻比袁逢還早登上三公之位,不過也是比袁逢還要早退下,如今正是歸隱在家,相當的低調,但沒有人會忽視他。

    從古代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開始,三公九卿制奠定到展,也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到了西漢末至東漢初的時候,朝廷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而後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馬,又置太尉,以太僕趙熹為之,而與司徒、司空為三公」。

    三公的職務在這過程中也自然有一個變遷,而司空這個位置也曾經顯赫一時,至少秋時期的大牛人孔子就曾經任魯國的司空,而這個職務一般來說相當於後來的工部尚書,掌管朝廷禮儀教化、太廟祭祀以及天下德育等,放在後現代那就是文化部一般的存在。

    其實仔細對照一下,也會現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在官職的某些方面還是有著不少的共同點的,除了司空之外的另外三公之二,太尉掌管的是軍政國防大事,而司徒則是司職經濟農事,放在後世也都有對應的。

    袁逢能夠任為司空,某種程度上其實相當於對他文化方面的認可,至少是朝廷的認可,當然了在劉宏在位的時期內,別說是一般官員了,就是三公也經常替換來去,張濟、張溫、劉寬以及許彧等人都是如此,就是皇甫嵩之前也擔任過太尉的職位,這其中有有能力的,也有因為某些緣故上台的,連三公都不怎麼值錢了,劉宏時候賣官鬻爵的嚴重性可想而知。

    而袁逢不管是出身、身份地位還是本身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問題是此人的性格,的確是和劉宏很不對付,偏偏在凌巴記憶中模糊應該是已經因為得罪了凌巴而下台的袁逢,即便劉宏數次在面前表達了對他的不滿,現在卻還好好的呆在司空的位置上,對於這一點別說是政治靈敏度還有所欠缺的凌巴了,就是類似楊彪、王允這種老油條也思索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最後只能夠歸於無解。

    當然最近幾年來的袁逢也是顯得異常的低調,也並沒有顯出能夠特別讓人注意的地方,而且因為某些緣故,凌巴的火影衛並沒有能夠滲透進這個袁府,對於他的消息其實也是知之甚少的,而等到司馬徽提醒了之後,他再想要去安排,卻已經來不及了,似乎這就是宿命了。

    沒有人知道,此時的袁逢,緊鎖著雙眉,臉色一如既往的冷峻,他正站在自己書房的書桌前,右手中緊緊抓著一支小毫,蘸了蘸墨汁,提起筆來直接停到了鋪陳開來的那張泛黃的紙張上半空,這一下一頓,卻又不知該如何下筆。

    良久,他歎了口氣,望著窗外不知道什麼方向,眼神閃爍著,最終卻會成一道寒光,異常耀眼、異常犀利。

    「老爺。」門外傳來一聲通秉,那是追隨了袁逢大半生的老奴,袁逢說是他看著長大的也不為過,所以現在雖然朽朽老矣,但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還是隨侍在袁逢身邊,而且也只有他能夠將袁逢的一切生活上的事情處理的一絲不苟井井有條。

    袁逢又歎了口氣,乾脆放下筆,衝門外問道:「是承叔啊,什麼事?」

    老奴名叫袁承,自然是從了主家袁家的姓,應了一聲,便回答道:「老大讓人回來要向您說一聲,他們那邊已經開始了。」

    「哦?」袁逢眉頭不著痕跡的一挑,似乎有些意外,低聲喃喃了一句「時間會不會太急了」但隨即又問道:「那他怎麼看?」

    「他說,失敗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然只是感覺。」袁承說話無論是語氣和內容都很平緩,讓人在沒看到他臉上表情和眼神之前是想不到他現在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思的。

    袁逢點了點頭,「知道了。」

    一陣腳步聲傳來,袁承只是來傳達一聲消息的,如今自然離開,他知道什麼時候老爺不會讓人打擾。

    而袁逢依然一個人呆在書房裡面,看著面前空空如也的紙,突然興致所至,提起了剛剛蘸了墨汁還沒干的小毫,筆走龍蛇般在紙上緩緩地寫了起來……

    當何進終於將手底下的勢力集合起來,總算是還知道現在不能夠什麼情況都不知道就貿貿然行動,所以只是讓他們隨時準備待命,由袁紹、劉備他們統一看著——實際上也是因為擔心看著有些異常的袁紹,而對劉備觀感頗佳,想要讓他們互相監督著,這就是何進自以為很得意的上位者的平衡手段。

    至於他自己,深入「虎穴」也就是那個被火海覆蓋一大片的皇宮北部去一探究竟的重任當然就只能夠j付到自己頭上了,這個時期很敏感,雖說對於宮裡面的動靜鬧得那麼大,肯定很多人都知道了,但那畢竟還是皇宮,沒有主動的召集,怎麼能夠隨隨便便一句「救駕」然後就傻愣愣的跑過去了?當然要先去那邊,看看具體情況如何再接著做決策。

    而這件事情最合適的也就是何進了,他借口有很多,去宮裡面拜會自己的妹妹何皇后就是一塊最好的擋箭牌,況且兄弟何苗也在宮中當職,儘管知道他性子的何進深知他現在是否在職務上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事情,尤其是自從那一次在武鬥大會競技場被凌巴戲次之後,他似乎就很少出來了,但也別指望他多本分,不過終究要好許多的,說到這點何進也不知道該感謝還是該怨恨凌巴的。

    作為這個小團隊的腦,這種可能有著未知危險的事情卻還要自己親自出馬明明應該是很丟臉的事情的。

    事實上,何進也是有苦難言,他這個小團體根本就不齊心,他的掌控力也絕對沒有看起來那麼強,明著以他為,但那是在共同的利益面前,只要有足夠的利益驅使,他們還能夠走到一起去,並且合作愉快;但隨著如今情勢是一日三變,許多原本也只是看著前景的,此時就不得不要考慮更多的問題了。

    就比如說袁紹,本來一直以來,在對抗十常侍的活動中,他一向是最積極主動的,何進心裡也很清楚,這傢伙的表現yu很強,同時他也不是一個單純的莽夫,很有些智慧頭腦,讓何進很看重,但他今天異常的表現還是讓何進既失望又警惕,總之他暫時上了何進的黑名單了。

    不過更讓何進想不到的,還是他在進宮門口的時候,意外碰到了兩個人——其實準確的來說是三個人才對,明月公主、小乙子和公主隨侍的瑾蘇,只不過瑾蘇直接被他忽略了而已。

    他和公主因為各種原因,一向不太對付,所以互相見了面也是不冷不熱的,倒是和小乙子關係還是不錯的,也是點頭之j,雙方各懷心思,卻都這樣進宮,朝著不知覺中已經成為了完全焦點的那個共同的目標而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