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三國當保鏢

龍騰世紀 第525章、兩年 文 / 深幻

    第525章、兩年

    中平七年的春天,終於到了。

    大漢洛陽,又是同樣的季節,同樣的繽紛場景,柳條吐出嫩芽、青草撐起綠土,微風和煦如戀人的手溫柔拂過臉頰,雨絲絮絮像是在訴說著什麼久遠綿長而又動人心弦的故事,還有行人們,一個個都顯得精神抖擻了起來,萬物重新煥發了埋藏一個冬季的生機。

    而過去的,都過去了,彷彿只是眨眼之間,兩年光陰匆匆而過。

    這兩年裡面,自從黃巾被平定之後,在中平五年的初秋,凌巴便主動申請交出了兵權來--他可不想要讓自己處在風口lang尖上,但實際上兵權的掌握,他從沒有一刻放棄過,明著他當然是卸下了西園軍統帥的職務,可是軍中那些xiǎo到軍侯、大到校尉乃至於將軍哪個和他沒有點兒交情或者其他這樣那樣藕斷絲連的關係?在需要的時候只要他說一聲,又有哪一個不會蜂擁著站出來助一臂之力?

    更何況在這許多的中低級將官裡面,又有多少是被安chā進去的火影衛乃至暗部成員組成,連樂師可能一時都說不太清楚,又怎麼可能不對凌巴忠心聽命?

    當然會聽他的話是一回事,凌巴捨不捨得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這些可都是自己最寶貴的軍中資源,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也不願意輕用。

    當然目前對於凌巴來說最主要的是他還掌控著自始至終由他一手打造領導下來的「狼牙軍」,而在回到洛陽之後,劉宏並沒有表示出明確要他交付的意思,他也就樂得裝傻。

    至於這些原本部下的西園軍軍隊,凌巴雖然卸下了實際權限,其實不只是從實際上,就是在名分上,他現在也還是擁有著實際調動這些軍隊的不可置疑的權力的--這,便都是來自於他的那個被劉宏封賞的車騎將軍的職位。

    在大漢軍隊裡,按照將軍稱號的排位來說,車騎將軍僅次於大將軍之下,但在實際情況裡面比較複雜的事,這兩者又不完全是上下級間的統領與被統領的關係,更何況凌巴和何進的關係也很奇妙,在劉宏來說兩人便是相互制衡的,而何進未必敢真的招惹凌巴,所以說有趣的是車騎將軍實質上也似乎未必會比大將軍弱多少,而車騎將軍之下原本則還有一個驃騎將軍,曾經的冠軍侯霍去病也是這個軍職,只是目前還無人爭取到。

    凌巴的勢力發展,截至目前為止也算是取得了初步效果,最要緊的是在軍隊裡面打下了足夠堅實的根基,時間會證明一切,而真正考驗的時候,恐怕很快就要到來了。

    可以說,凌巴其實早就已經在大漢軍中布下了自己的一片天羅地網,這天羅地網、網的是人情,而對自己行事各種方便卻大有益助。

    須知uan世來臨的時候,真正掌握了多少人脈、多少財力,並不一定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而握在手中最關鍵的,應該是軍隊勢力,甚至人脈有的時候都未必管用,因為人情雖貴,但也要看重利益而定,別人的勢力,終究是別人的,他想幫你的時候就幫你,若是不想幫了,人情不管用了,又能夠用什麼威bi呢?而錢財,在這裡顯然就不是萬能的了,就算能夠強橫得了一時,但誰又能夠保證自己永遠是處於勝局上風?一旦自己失勢,恐怕有可能最先來踩一腳的,反而就是這些曾經的「同夥」。

    而凌巴牢牢將軍隊尤其是如今洛陽裡的精銳大部分直接間接、明裡暗裡掌握在自己手中,自然也是為了應對即將可能發生的一切亂象,洛陽暗流湧動,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有什麼不測的事情發生,光光有著火影衛的密探,顯然無法讓凌巴感到保險,信息再突出,若是沒有與之相應的實力,那即便是好機會到了,也無法把握住。

    至於這段時間裡,還有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縱橫中平五年和中平六年之交的大漢天下武鬥大會,也是在一片熱烈聲chao中終於漸漸過去只成為人腦海裡的回憶了,而且波及範圍到後期直接擴散到了大半個天下,南北乃至東西皆有。

    這一場武鬥大會到後來,的確是風靡天下,最南自然是直接順江流下,別說江東各世家、交州等地,便甚至南蠻五溪都有所耳聞;至北則在草原之上,胡人聽聞大漢武風如此之「盛」,竟嚇得中平五年的打秋風都沒有成行,并州和涼州、幽州甚至遼東的將士們難得的過了個安穩年;而至西蜀地,因為地勢緣故,消息比較閉塞,從接近的漢中、益州傳遞消息都不容易,可於此時卻竟然也有流傳,不過大多是在此地交流行商的旅人們帶來的,也一度引起了不xiǎo的議論,當然也僅此而已,就好像是在一片平靜已久的湖面投入一顆石子,不管這顆石子大xiǎo如何,激起多少漣漪,也不過是時間早晚問題,最後終於也是會歸於平靜;然後是東邊聽說倭國有女王使者慕名而來,只是也不知道究竟有沒有成行、什麼時候到達,反正這對凌巴是無關緊要的,最好全死光光了才好,凌巴對他們的怨念可真是不xiǎ別說還是祖先輩的。

    不過要說最狂熱的地區,自然還是在中原,關中、河內一帶,尤其是洛陽,甚至已經有一些開明的商販店主直接將自己的店名改用那些傳奇知名武將的名字。

    對於這一屆的排名武將,即便是排行榜已經流傳開來了,但熟悉的人仍然不多,而更多人也是不屑於顧,蓋因他們無論在擂台之上表現得如何,終究不如前任已經在戰場之上證明了自己的那些前輩。

    比如說前一次的「天下第一武將」凌巴凌子衛,征剿黃巾中率領西園大軍直搗冀州黃巾軍黃龍,最終引得黃巾酋首張角伏誅,而其手下的劉備部關羽更是一刀砍下了張梁的腦袋,嚇得張寶倉皇而逃不知所蹤。

    在這一次黃巾征戰中,無數前一次在「武林大會」中有所表現的武將蜂擁而出,使得他們的威名進一步傳遍天下,這顯然不是現在打幾場擂台就獲得了名次的這一屆新人們可比的。

    甚至根據各人的戰功,已經有人私下裡為這些人重新制定了一個排行榜,當然要追根溯源肯定是要算到凌巴頭上的。

    即便是在此次計算中,排在第一位還是凌巴,誰叫他是大將軍,功勞大頭都是他的,不過也沒有人能夠說什麼,畢竟他一招打敗了黃巾大將管亥、更是和黃巾軍中的支柱號稱神話一般的人物、「天公將軍」張角殺得落敗吐血而亡,就算單單按照鬥將的規矩來算,他的這些戰績無疑也更加出彩。

    接下來則還是關羽、典韋、張飛、顏良、文丑、徐晃、紀靈、淳於瓊、裴元紹等人,可惜的是,除了凌巴之外,他們這些人基本上找不到太多單獨表現的機會,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衝陣,儘管這似乎更難,但沒有單獨的鬥將,也就無法詳細點出他們各自具體實力,所以依然還是按照原本第一次「武林大會」的時候的那個武將排行榜凌巴以下的位次來排列。

    而在這一次相比之下,南軍的猛將更少,但無疑表現卻要更加突出,不管是宛城之戰夏侯淵、文聘聯合陣前擒敵首逼退黃巾軍,還是後來當陽佈局、長阪坡一戰的時候夏侯?因其弟之傷而怒終於爆發,五進五出殺退殺死無數敵人,立下赫赫戰功,夏侯妙才的軍威也終於開始在南軍中肆意傳播。

    不過因為南北兩軍不同人不同地,面對具體情況有所不同,而且這兩邊也都不是好惹的,流傳的表格也就分成了南北兩份,單獨列開,不過相比較北軍猛將如雲,南軍顯然有些捉襟見肘,這讓曹到的時候都笑著對曹洪等人說自己眼紅嫉妒凌巴,大家笑笑而已,但曹自己心裡卻知道這是七分假三分真。

    而乘著這一次武鬥大會的東風,沒有先將這一次的這些新將們名聲傳播出去,反而有助於將原來那些「前輩」們的名聲更加大力宣傳一番,現在說道武鬥大會,便想到「武林大會」,然後便想到凌巴,關張典、顏文龐這些人。

    在這種情況下,某些比較開明或者比較有眼光有見識的商家自然不會錯過機會,直接在店面上掛起了類似於「衛子酒家」、「雲長酒肆」、「張飛酒館」或者是「典郎君茶館」、「顏良茶鋪」之類的。

    還別說,藉著武鬥大會的東風,還真叫他們招攬了不少客人,即便是武鬥大會都已經結束了,可這店家的名聲也打出去了,現在都是看準了,若是好酒好茶的,吃了一次下次自然再來,否則名字再好也沒有用,說不定還被人說成是敗壞人的名聲呢,那可就是惹麻煩了,畢竟那些武將哪一個也不是省油的燈,這些人可不敢招惹。

    不過這個時代的酒、茶之類,在市井之間,實際上大多都是大同xiǎo異,所以這個時候宣傳名聲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倒也沒有真的惹出什麼麻煩了,可終究還是浪潮其實還不大,但若是到後面,顯而易見形成一定規模之後一定也會出現一些其他不可預料控制的事情。

    對於這一點,凌巴知道不規範一下是不行的,於是在和劉宏用充滿了錢孔的眼神意思交流之後,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朝廷的一條政令頒布而出,直接從三公手下流過,傳遍洛陽,引起軒然大*。

    關於政令的內容呢,大致是這樣的:朕聞太史公史記貨殖列傳,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今洛陽商貿發達,來往溝通、互惠互利,正是深合朕意,更實則我大漢之幸。雖則先祖有遏制商人發展之行為,然方是時,亦是順應天道、體悟民心所為,只是畢竟世易時移,先祖敕令,雖不可朝令夕改,然不肖子孫宏更意願順應天時、民心,啟商家便利。今有乘武鬥大會之風,yu瓜分其利,然行有行規,若不明文加以規整,必成大亂,是以朕敕令天下,以洛陽為先,若有店者yu名之以武鬥大會相關,須申報於洛陽「商事企劃特別部men」,若店名之間有所衝突者,以先申報者為優,故此而形成一定秩序,規範洛陽商事,亦可增強效率,區別往來,若得可為,實乃朕之所幸

    這條敕令乃是直接以劉宏皇帝的名義頒布出來的,就算偶然有一些反對議論聲音,也立刻平息下去銷聲匿跡,至於究竟是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自動消失」的官方解釋還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而席捲起來的浪潮更多的還是集中在現實裡,這「商事企劃特別部men」究竟是個什麼乾坤,又有誰會是第一個吃這只螃蟹的人?

    沒讓人等多久,真的就有一家營生吃酒的店家真的辦了--實際上當然和凌巴有那麼xiǎo點兒關係滴,結果轟動之後,直接引發了一輪浪潮,畢竟皇帝的話就是聖旨,這麼明文規定、還有後面陸續傳出來的規定的什麼「加以保護」,有這一點就夠了,皇帝的話金口欲言,誰不能信、誰敢不信?只要有一個領頭的,後面自然直接一大批跟隨著。

    時至今日,洛陽已經不知道開發了多少的有關店家,後來甚至已經和「武林大會」、武鬥大會的武將們無關,就是單單取一個店名,也要上這個「商事企劃特別部men」來,而且這邊還直接受理了,漸漸地或許連洛陽大部分人都沒怎麼發覺,他們都入了這個部men的甕中,至於其中還有什麼其他的妙處,恐怕也只有凌巴和樂師等人自己能夠解釋清楚了。

    實際上,這一次的武鬥大會從頭到尾的風cha多當然有凌巴和火影衛這支幕後黑手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尤其是後來許劭被凌巴請出來刻意安排的為之做出一定宣傳造勢,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目前許劭在凌巴這裡,被列入了火影衛的觀察對象,因為其鑒才的特殊能力,只是還需要考察一番,畢竟目前還無法完全收他,主要是對於火影衛的歸屬感也不好確保,他畢竟不像是諸葛圭或者是賈詡這種並不得志的xiǎo吏或者是郭嘉這種出身不太好的寒士,要他歸服肯定需要一定時間和精力,只是凌巴是不會持續太久更不會將心神放在這件事情上面的,若事不可為,大不了不為就是了,畢竟這件事情本就是屬於他見到、接觸了許劭之後突發奇想,也並不是必須。

    至於關於武鬥大會在洛陽乃至天下人口中成為談資、腦海成為回憶,這個的綿延時間,因為各種原因可能會令人意想不到的延長,至於到底有多少生命力,那也是見仁見智的,至少對於凌巴來說,這一場武鬥大會已經算是完美的收官過去了。

    且不說其他,在那所謂第二屆新出爐的「大漢武將排行榜」的榜單裡面,前兩個被凌巴所看中的,一個龐宣已經明確是站在了四世三公袁家的陣營裡,而且還是屬於袁紹,這也讓袁紹麾下除了超一流武將的顏良、文丑,還多了一名一流巔峰武將,另外還有一些不知名或者凌巴還沒有聽說過的一流甚至二流武將,反正現今袁紹手下的勢力可很不簡單,而一個下軍校尉自然也不能夠滿足於他,這邊後面會再說到。

    還有一個第二的霍整,還是沒能夠落到凌巴手裡面,而是跟上了曹據說是仰慕曹之名,似乎對於曹征剿黃巾賊作為南軍統帥時表現出來的能力十分讚賞並且甘心引以為主的--對此凌巴心中自然是嗤之以鼻,他對這個霍整印象並不算是很好,也不全是因為他沒有領自己情的原因,更多還是此人的人品,根據火影衛傳來的一些線報表明,此人平時作風不良,而且比賽時候的某些表現也不是十分光明正大,雖然實力尚可,但絕不是正大光明取勝之道--對凌巴來說這種人還是要不得的,被誰收去那是誰倒霉,而既然他被曹招去了,就讓曹孟德去頭疼吧。

    不過對凌巴來說,能夠收到一個趙雲,他已經很滿足,也不需要再強求其他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情讓凌巴時刻注意而且也會感到有些憂心的,則是劉宏的身體問題。

    自從中平元年開始,因為早期聲色犬馬生活還有後期不經過好好調理保養重上加重,幾乎沒過一年的時間,劉宏的身體便有一次大幅度的滑落,到了中平七年的時候,可就不只是偶爾吐吐血這麼簡單了,這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時常都是面如金紙,甚至聽說現在睡眠也很不好,常常半夜裡就會起來,然後就如同夢遊一般,嘴裡面喃喃自語,眼睛也大睜著,偏偏被人不管是誰哪怕是更多同chuang共枕的王美人叫都叫不醒,最詭異的還是早上他再起來之後,問他什麼都忘了,久而久之大家也乾脆不在他面前提這些了。

    凌巴心裡面猜測可能劉宏腦子已經開始有些不清醒了,結合到他現在的年紀,老年癡呆似乎有點兒早了,凌巴知道的帕金森綜合症的一些症狀他倒是有些符合,可也不敢確定,他更不會治,就算是知道也沒有辦法。

    在心裡面,凌巴是不願意劉宏這個時候就出什麼事情的,在他看來,天下那麼快大亂,和劉宏的死引發的宮廷政變有不xiǎo的干係,劉宏也算是一個關鍵人物,至少現在皇宮裡面還需要他坐鎮,只是事情畢竟不是以他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即便他是穿越者。

    心裡只希望那邊,能拖一日、是一日了……

    bk

    b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