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三國當保鏢

龍騰世紀 第481章、天下 文 / 深幻

    第481章、天下

    無論如何,中平四年的這個春天,對大漢朝廷、對皇帝劉宏乃至於對於大漢帝國天下的百姓們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從中平元年二月開始,到中平四年的春天,荼毒大漢生靈四年時間、每每如蝗蟲過境席捲百姓的黃巾之亂,終於即將落下帷幕,而最終也將以朝廷軍全面勝利而告終。

    也是在從中平三年chun到中平四年chun這將近一年裡發生的幾場關鍵性的戰爭,如果不將之非得要歸類到影響歷史進程的高遠水平上去,那毫無疑問,無論是哪一場,都似乎能夠左右著天下局勢局部乃至全部的變更。

    而若論其中,最值得稱道的兩場,其一,自然便是荊州曹面對四十餘萬近五十萬黃巾軍來襲,與郭嘉、荀攸、程昱及蒯越等人經過謀劃,最終決定在荊州南郡當陽城設下殺局,引黃巾大軍至,殺得對方落荒而逃,而後麥城伏兵盡出,打得黃巾逃兵更是措手不及、丟盔棄甲,之後更是上演了百里追敵。

    是役,曹率領的荊州南軍全殲荊州黃巾軍主力部分力量,而在荊州黃巾領導階層的五路最高渠帥中,張曼成、韓忠、趙弘於戰陣中身死,周倉死戰而退,被逼至降,張牛角卻是不知所蹤,另有俘虜黃巾軍十數萬人,其餘驅散,可謂大獲全勝,一舉奠定南方勝局,告此為止,便算是平定了南方黃巾動亂,而後更是一舉收回了被近五十萬黃巾逆賊染指的荊州北部大半泱泱河山,荊州開始進入了正式的重建和恢復期。

    是役之後,朝廷南軍歷經三年多的時間,也可算終於修成正果了,而曹自然也頗得讚賞,在天下以及大漢軍中的聲望一下子如日中天,更是一舉超過了之前大漢頂樑柱一般的皇甫嵩等老將,其他在這段日子裡大放異彩的如「雙子謀星」等人,自然也一一進入了世人的視線裡,這、也是他們第一次正式登上了漢末這個宏偉的歷史舞台,只是究竟要怎麼樣走下去,之後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現在卻沒有誰知道。

    對於曹等人,立下此等功勞,雖然本就算是使命,但朝廷自然也肯定要有封賞的打算,就算只是為了擋住天下那悠悠眾口,這賞賜可想得見也不會輕,即便是劉宏的吝嗇,也不會做出太讓這些臣子們寒心的事情來,況且虛名的封賞他從不吝嗇,而這些卻反而是最令他們看重的,到時候隨便挑揀幾個封賞了既堵住了別人的口、也不讓自己難受,真是何樂而不為呢?而根據火影衛最可靠的情況顯示,凌巴也對此略知一二,對於其他人用虛名換取可以,但曹卻不容易,一來他是主將、二來如今聲望太高怕不好糊nong、三來也可能有曹嵩在暗中周旋的效果,所以劉宏似乎屬意曹接替故亡的荊州牧劉表,成為新的荊州牧,不只是因為荊州和南方戰場取得的勝利,也在於曹此地的時候那所謂「戰略基地」的策略,對於保存荊州有生力量甚至在那種境地裡仍事生產使得荊州成為兩三年來天下難得的在戰亂中卻仍然能夠做到豐收和大部分百姓溫飽有餘的地方,雖說有著眾多文臣幫襯,但作為首領人物這其中曹的功勞真是功不可沒。

    此外,因為荊州經歷過了北部大半淪陷的境況,這一次劉宏卻決定將荊州治處盡量在往前推進一些,現在誰也不知道,這個決策對於後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此時也由不得多少人反對,曹的表現有目共睹,說資歷經驗未免要遭人說道,所以這項決議劉宏提出的時候並沒有多少異議,主要是皇帝此時正值高興,沒誰願意在這種時候去觸霉頭。

    荊州之事說完,再來觀北方。

    北方、最北,幽州討虜校尉公孫瓚成功破幽州黃巾之後便趕赴幽州北方圍剿叛亂少數民族,幽州黃巾動亂由此平定;而冀州北軍上軍校尉、破虜將軍凌巴領西園軍所部與敵酋張角等的對抗卻是拖的時間最久的,其中進行過程也最為繁瑣,蓋因此地似是朝廷軍的不祥之地,之前皇甫嵩和盧植聯軍都在此受困,並且最終一死一失蹤,至今未見蹤影,也死了的可能性相當大,就是凌巴率領西園軍在此處也是連番受阻,若非他態度強硬且之前「凌屠夫」之名確實對黃巾軍起到了一定威懾作用,恐怕過程還會更加艱辛。

    歸根結底起來,到底冀州乃是黃巾軍大本營,不管是「三公將軍」張角三兄弟,還是如黃巾第一大將管亥這樣驍勇善戰之人,這裡可說匯聚了大部分黃巾軍的精銳。

    尤其是這裡還有「黃巾力士」--須知,便是荊州之戰中黃巾軍中最為精銳的力量「黃巾力士」也不過出動五千,到最後xiǎo部分戰死、一部分被南軍所俘虜,卻有大部分是被驅散,據說最近荊州附近多了一些惡徒、劫匪乃至於海賊之類凶煞人物,不少人都懷疑便是這些逃兵;而冀州光光陪伴在了張角身邊的便有兩萬「黃巾力士」,當然也是黃巾軍最後的兩萬這般精銳部隊。

    而到中平四年chun的這近一年時間裡,第二場值得稱道的戰事,也正是在冀州,巍巍太行南麓、黃巾軍前大本營巨鹿外圍一個*平原,朝廷軍三軍首領領軍與黃巾軍第一大將管亥領十萬黃巾軍對上,凌巴提出鬥將,管亥應允,二人馬戰中凌巴一招將管亥敗於馬下,最大程度敗了黃巾氣勢,而後更下令前軍衝鋒一舉擊潰這所謂十萬大軍,一場戰役打到這裡幾乎便是佔據已定了;可偏偏天有不測風雲、事情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一場戰爭最關鍵的卻是最後,黃巾軍心目中神一般的存在「天公將軍」張角居然及時趕到,想是從廣宗匆匆而來,儘管此時他們的主將管亥已死,但張角的及時出現卻也及時挽回了一定的軍心,穩定了黃巾軍眾人心思,之後更以豪言壯語重新點燃眾人士氣,雙反對峙再一次展開。

    這時候,張角卻提出了要和凌巴斗將這般仿若有些孩子氣的話來,凌巴心中猜測可能是因為管亥故,但還是應允下來,張角又加要求赤手肉搏,凌巴欣然,雙方斗不幾回合,張角卻突然敗退,之後斗兵,凌巴以「狼牙軍」一萬五千人大破「黃巾力士」兩萬人,將還未從張角敗退的失神中晃過來的黃巾軍之人心中信念完全擊潰,戰爭打到這裡,終於告一段落,而張角卻最終趁機逃掉,凌巴特派遣手下大將關羽、徐晃追擊,卻也是聽天由命。

    當所有這些消息擺到了幾月前已經回到洛陽的曹桌上的時候,曹了良久,終於笑了,然後才對身旁荀攸、程昱二人道:「凌子衛,果然不是凡人,幸好、咱們不是敵人」

    荀攸臉色平靜不變,眼神卻閃過一道異樣光芒;程昱一咧嘴,無言笑了笑,只是眼神中的精芒,同樣「出賣」了他……

    bk

    b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