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三國當保鏢

龍騰世紀 第451章、大屠殺(五) 文 / 深幻

    第451章、大屠殺(五

    一邊思忖著,凌巴不慌不忙,卻又是一條條命令發佈下去了。

    先,劉備卻是要先「趕」到前邊先鋒營那邊過去的,其實就算凌巴沒有下這個命令,他肯定也會急著趕過去,畢竟他的三弟張飛還在那兒苦戰賊軍,要擋住敵軍前進的腳步,而他這一次來參加軍議,只帶了二弟關羽,也是因為在軍中關羽和凌巴所謂的矛盾似乎有些緩和的跡象了,也就沒有那麼多忌諱了。

    而先鋒劉備走後,其他的諸如左右翼袁術、袁紹和中軍的徐晃、典韋、後軍的淳於瓊乃至於鄴城中的麴義等人此時都在這裡,直接聽候調遣便可以了,凌巴對他們也不用忌諱什麼,因為就在剛才,已經將他們大多拉下馬了,不管他們怎麼反駁,暫時在這軍中,他們是同一條船上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相信只要不是傻蛋,都知道該做出怎樣的選擇了。

    劉備為先鋒,袁術、袁紹兩人是分別居於左右翼,凌巴自己坐鎮中軍,這本來是早定好了的策略,但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本來就不可能有一成不變的軍列定勢,而此次敵人來勢洶洶,該當此時也確實需要做出一些改變了。

    先頭部隊絕對不能夠被敵人攻破,這是攻堅的重要力量,更是全軍的一股氣,如果這股氣被打沒了,很難說這段時間辛苦凝聚起來的軍心、自信會成什麼樣。

    所以凌巴現在也乾脆不分什麼左右翼了,他要將所有的將士們都凝聚成一股繩子上的力量,這所有力量擰成一股的局面會是如何,他也真有幾分期待,這一次可是真正和黃巾軍的正面對碰,以往雖然也有倚靠著西園軍的戰鬥力,但多半也是靠著戰陣、一些計策的優勢,從大局出發,凌巴當然更願意這樣的打法,這樣自己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傷亡,同時自己這邊也能夠獲得勝利,但從本心裡,他還是更崇尚絕對的武力碰撞,也只有現在這樣,被逼迫之下的絕地反擊,才能夠檢驗出這些日子以來一次次實戰以及不間斷的訓練的效果,其實也是對於凌巴本人練兵的一次考驗。

    所以他對於袁紹、袁術和徐晃他們的命令只有一條,帶齊隊伍,直接撲向前方而去。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作戰的除了一些場外因素比如說天氣、地形之外,將領更加注重軍隊的素質、普通將士的戰鬥力、士氣還有領軍統帥的軍事素質,而在最後一項上,就有行軍排兵佈陣這一條。

    所謂將軍,其實也有幾個境界之分,掌握最基本的一些戰陣變化、行軍打仗上能夠因時因地制宜,只能夠算是勉強合格的將軍,而要做到一代名將,卻至少要能夠利用那些看起來一成不變或者說是變幻莫測的東西,比如說不是自己去適應天氣和地形,而是自己去主動創造,不是自己去適應戰場,而是自己去選擇戰鬥的地方,能夠最大限度的為自己便利創造條件。

    凌巴自認自己行軍打仗還算不上內行,《孫子兵法》他倒是熟,可裡面教的大多也是一些戰略性甚至有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在《孫子兵法》裡可沒什麼具體的軍陣的概念,但在西園軍中卻不愁會排兵佈陣的人才,徐晃本人就算是一個軍事素質極強的年輕將領,而他管凌巴這個所謂臨時起意決定出來的打法叫做什麼「一字長蛇陣」,對付敵人突如其來的襲擊有奇效,對此凌巴也只是笑笑,並沒有在意,其實心裡真有些無語,看來外行人也有外行人的好處,雖然不懂行,但誤打誤撞也能夠被內行人誇獎。

    其實凌巴也不是什麼都不懂,不說他自己也看過不少書,在軍中、或者是去聽、去看禁軍訓練的時候,也多少有些見識過他們的軍陣,至少他知道的就有幾種常見的,比如說徐晃說的這個一字長蛇陣,還有什麼雁行陣、魚鱗陣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

    看過三國的大概都知道,孔明就是一個陣法高手,創出來的八卦陣將司馬懿都困住了,而且也就是用幾塊大石頭,「成本」相當低,最後還得要黃承彥將他們帶出來,不過八卦陣是比較偏men的陣法,而且也就諸葛亮、黃承彥寥寥幾個腦袋簡直非人類的傢伙才走得了,自然也無法在軍中推廣,而後世常說的什麼奇men八陣,也就是個說法,至少在這裡凌巴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

    袁術、袁紹左右翼自下去整頓軍隊,畢竟前方先鋒營被衝破顯然消息也比較快傳播開來了,一來他們需要帶齊將士衝到前面去阻擋黃巾賊,另一方面也是要避免可能因此發生慌亂甚至於營嘯,他們作為各部主將自當負責好自己所部。

    凌巴排布這個營寨用了圓圈形,除了中軍將令可以比較好的輻射四方,在消息的傳播上,其實也有著一些妙不可言的好處,比如先鋒營乃是面向東南方向,正好就是對著黃巾大本營鄴城東南的廣宗、巨鹿以及邯鄲一帶的方向,而這一次黃巾逆襲顯然也是由此方向而來,當先鋒營一受到襲擊,只要從側面去看著先鋒營的外觀形象,就能夠估摸出應該是發生了什麼大事,而相應的各部也會有所動靜,這動靜便在這營寨間成一個圓弧的形狀傳播開來。

    不過還好,凌巴將中軍佈置在最中央的好處也很明顯,就算是先鋒營被衝破了,影響到了軍心,但卻也只是一個xiǎo打擊,而不至於顛覆,畢竟一軍主帥還是他凌巴,而中軍這邊除非四方都被衝破了,才有可能被黃巾賊也衝破,只要凌巴這個主帥沒事,那麼整支軍隊就不至於完全垮掉,就有再戰之力。

    這一段時日以來,凌巴在軍中初步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和威望,不至於出現軍中有將士還不知道他們的主帥是誰的那種情況,而主帥一般來說就相當於一軍的旗幟,只要旗幟不倒,就沒有潰敗倒退的道理,所以凌巴也很篤定。

    而當凌巴等人趕到了前方戰場的時候,就發現情況真的是不容樂觀。

    即便是劉備帶著關羽趕到,有劉備這個先鋒營的主將、還有關張兩大猛將的率領,先鋒陣營居然也是有且戰且退的趨勢。

    凌巴一時還有些未明所以,再去看那些黃巾賊--

    驅趕百姓,居然又是驅趕百姓

    凌巴對這一招並不覺得陌生,事實上這些朝廷軍人都不覺得陌生。

    心想難怪以張飛的勇猛,面對著黃巾軍卻還要節節敗退,張黑子雖然性情暴躁易怒,不是什麼好脾氣但對於大哥劉備卻幾乎是言聽計從,而劉備一向以仁厚著稱,耳濡目染之下,也是為了大哥的名聲,這個大老粗自然也對百姓報以了更多的關注和同情,所以出現這種局面並非不可理解。

    只能夠說,並非張飛不夠勇猛擋不住他們,而是敵人實在是太狡詐,雖然這種狡詐其實就是沒人性,甚至也有點兒蠢,因為同樣的戰術,用一次也就罷了,一次一次地用,用多了不新鮮了,這本就是最蠢的手段,但不得不說對劉備,這招確實有效。

    其實幾乎從凌巴他們進入冀州之後,幾乎每一次遭遇到了黃巾賊,他們都會先用這一招來打luan朝廷軍的部署,這種時候凌巴就算是不想上當也得要「上當」,畢竟這種時候朝廷真要和黃巾賊軍比,就得從民心上入手,而且這種方式對於黃巾賊的名聲是一個重大打擊,但如果朝廷方面不作出任何表示,卻也對他們毫無影響,這樣子其實同樣也是在bi著這些無辜人向著另外的深淵行去。

    而多半他們進攻的時候首先遭遇到的,便是劉備的先鋒陣營,以劉備的性格自然也知道該如何抉擇怎麼做,他或許比凌巴自己還要重視這些百姓。

    百姓是一個國家、一個王朝統治的根基,不管是誰,想要統治一個國家,穩穩當當地,首先要問百姓同不同意,在先秦乃至於秦朝之前,國家政權的變更其實大多和平民百姓沒有什麼關係,不管是大夏末期的商湯,還是殷商末期的姬發,他們其實本身就屬於貴族,而在大周後期un秋五霸、戰國七雄爭霸天下、逐鹿中原欲要問鼎九州的時候,雖然常常有臣代君、下代上的事情發生,禮崩樂壞、大道不行,但實際上最根本的權力,仍然還是掌握在上層少數人的手中,爭霸來爭霸去,與其說是諸侯國的比拚,倒不如說是這些野心家們的爭權奪利,在這個時候,下層人民,尤其是農民階層,還根本觸摸不到權力的邊緣,一次次都只是如同砧板上的rou任人宰割。

    唯有到了秦朝之後,古代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其實也是預示著農民階層向著開始逐步的統治階級的權力靠攏,不過這個過程無疑是很艱難的,古往今來的農民起義,事實上沒有一次勝利的,而秦朝末期那各種起義的執牛耳者,到最後還是落在了貴族、哪怕只是破落貴族的頭上,「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箴言之後,西楚霸王項籍橫空出世,領天下義軍,而此時的陳勝、吳廣,卻幾乎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

    回到現場,眼看著推得越來越多,敵人得寸進尺,而己方幾乎退無可退了,劉備也終於爆發了:「雲長、益德壓陣眾將士,隨我衝殺……」在關羽和張飛應了一聲是字之後,劉備高喝一聲,帶著麾下眾將士,齊刷刷便這樣殺將了過去……

    bk

    b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