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三國當保鏢

龍騰世紀 第440章、四方聞動(下) 文 / 深幻

    第440章、四方聞動(下

    距離洛陽百里之外,有一處幽靜的深谷環境,地處雖然偏僻、環境雖然清幽,卻不失為一個隱居清幽的好地方。

    不過實則說來,當今之世,即便是真的不睦名利、不求榮華富貴清心寡yu單薄出塵之人,又有哪個能夠真正擺脫這紅塵俗世的束縛,做到真正隱出人世間?

    在這裡,還有一處雅居,全部都是由竹樓建築構成,渾然散發著一種天造地設一般的清新自然的感覺,居於其間,更容易讓人產生身處大自然的放縱感,就彷彿整個人,都是拋棄了紅塵俗世的氣息還有那些個念想,腦海裡唯一剩下的,不過就是人最原始最本能的渴求,或者也沒有什麼渴求,只是單純的生活著在其中。

    雅居叫做清心齋,正是一老一xiǎo一對獨特師生「水鏡先生」司馬徽和「臥龍」xiǎo諸葛亮的所在地,也因此,將這清心齋劃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面叫做青徽,後面則便叫做孔明,一聽也便知道,前面代表的是司馬徽,後面則是指的諸葛亮。

    在這種地方修身養性、陶冶情固然是好的,但真要做什麼學問,對於xiǎo諸葛不到十四正應該是跳脫的年紀似乎就是一個不xiǎo的挑戰了,幸好司馬徽對他有著足夠的威懾--好歹司馬徽乃當今名士,而且還是「隱藏」起來的帝師的身份,更何況光光憑借其本身見識才學,也已經獲得了xiǎo諸葛亮的尊敬了。

    ǎo諸葛亮對老師司馬徽的尊敬是發自內心的,對於他的教導知道是為自己好、而且還想著和某個人的「誓約」,也自然很是用心,他的早慧並沒有白白浪費,司馬徽所學涉獵甚廣,天文地理、經史子義、遣詞造句,莫不涵蓋,甚至閒暇時候,還會推及到一些關於玄學、陰陽乾坤大道自然之類的問題,總之各種都對諸葛亮影響頗深。

    如今的諸葛亮,也算是學有一定所成了,這從他表現出來的那副氣質也可見一二了,古代文人與後世終究很多不同個人長相如何,或許不一定看得出來他見識、學識如何,畢竟像是龐統、張松這樣其貌不揚而才學不凡的人也不少,但看一個人的氣質、看眼神,乃至於看一個人表現出來的方方面面,卻能夠管中窺豹、略知一二。

    此時的諸葛亮雖然仍不過十數歲年紀,離冠禮都還早著,但表現出來的那股風度,卻是連當代一些名士大家,恐怕都要自慚形穢,一襲白衫,加上諸葛亮本身就很出眾的體貌,他也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如今十二三歲卻已經有了七尺身高,整個人透發出一種鋒芒畢露、四溢逼人的氣質。

    司馬徽抿著茶,偶爾看諸葛亮一眼,眼中或許也會閃過欣慰,但有時也會有些擔憂,所謂剛過易折,諸葛亮雖然這幾年來都受到自己的氣度等有意識的培養熏陶,但到底是血氣方剛的年紀,或許這個年紀還不足夠獨當一面,但很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主見,而且也會表現出足夠的叛逆和個人主義,不過性格的養成本也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己能夠教他的,盡量教他,但是將來的路究竟要怎麼走,自己卻無法幫他選擇,還要靠他自己去認清。

    當然因為那個人的存在,司馬徽也相信,將來諸葛亮的出息或許會比自己預想的還要更好,而且也肯定會成為大漢的棟樑之才,只是洛陽那位的身體……或許,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想到這裡,司馬徽眼中有閃過深深的憂慮,自是被諸葛亮捕捉到,不由問道:「老師可是想到了什麼煩心事?不妨說出來,或許亮兒可以為您解憂。」

    司馬徽勉強一笑,道:「亮兒有這份心就很好了,但這種事情,亮兒可沒法幫到什麼,恐怕也就那位華醫師能夠做些努力,不過他行跡飄渺,自從離開洛陽之後,就不知道哪裡去了。」說著又歎了口氣。

    諸葛亮眼中突然一亮,「我聽凌大叔說過,當今之世,有兩大神醫可並立而論,一個是那華醫師,另一個,聽說是南陽張機、張仲景,華醫師更擅長於外科,也就是形體外相之症;張仲景卻猶善於內症調理、續人性命,或許他能夠幫助一二也說不得呢。」

    南陽張機?司馬徽眼前一亮,頃刻間便決定了什麼,看著諸葛亮,卻突然說道:「亮兒,隨我出來也有三年了吧?」

    諸葛亮不知道這個老師怎麼突然提到這件事情,但還是點點頭,卻聽司馬徽道:「這三年來,我用心教,你也用心學,有你這個學生,也是為師的幸運。不過也僅到此了,再下去,或許我也沒什麼好教你的了,只有讓你自己去慢慢領會。你這孩子早慧,天資過人,我實不應該再耽擱你了。方今天下,luan世將臨,到時候正有你用武之地,出去你凌大叔自會有安排,我也會知會天子,不過切記我的教誨,xiǎo心謹慎、素無大錯,你當有一番大作為……」

    「嘎?」諸葛亮愣住了,瞪著一雙眼睛,那模樣卻有幾分十歲孩子的可愛。

    司馬徽歎了口氣,語氣裡有些不捨,還是堅持說道:「……也就是說,你可以出師了,不過還不是現少要到你那凌大叔出征回來之後。」

    諸葛亮深吸口氣,突然起身,然後跪倒在司馬徽跟前,倒並沒有說什麼矯情的話,卻只是深施一禮,一切、盡在著不言之中

    ……

    涼州,張掖縣,有一個靠近羌氏部落的漢軍駐紮軍營。

    涼州,也稱西涼,或者叫做「武威」,歷史淵源悠久,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乃是公元前121年西漢無敵派遣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之後為彰顯其武功軍威而建制得名的,在漢末三國時期是一個佔據了極其重要份量、也留下了濃重一筆的地方,不僅是漢末全國十三大州之一,同時也是赫赫有名的西涼鐵騎的產源地,有兩支西涼軍曾縱橫大半個中國、無人能敵,而且後來最終都是敗於內鬥,其中一支乃是軍閥董卓(後為李?)率領的西涼軍,也稱作「西涼政府軍」,另一隻則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馬騰(後為馬超)、金州韓遂率領的西涼軍,也稱「西涼起義軍」。

    涼州的治所在隴縣,也就是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三國曹魏才移治姑臧縣,地處所在,靠近羌氏少數民族聚居、散居區域,遊牧民族人數眾多,草糧充足、好馬多,游騎比較流行,所以在這裡誕生聞名漢末三國的西涼騎兵不足為奇。

    此時涼州刺史,是為篡耿鄙、陷馬騰而自立的金城人韓遂韓文約,而龐德回到涼州之後,卻成為了他的軍中別部司馬,馬超身為馬騰之子,經過了凌巴的調教,總算也知道了所謂隱忍,並沒有急著在殺父仇人面前露面,而是在龐德帳下軍中先歷練著,韓遂自也是想不到自己的仇人幾乎時刻就呆在自己身邊。

    最近幾日是羌氏又一次起兵作亂,其實這種大xiǎo規模的兵luan,在涼州的一整年裡不可計數,而憑藉著在戰爭中衝鋒在前的勇猛形象,馬超年紀雖xiǎo,卻也已經在軍中確立下了自己的地位,韓遂更是不會想到,就是這段時間,龐德和審食河也按照凌巴的吩咐,以及根據火影衛暗探的幫助,在涼州軍中悄悄的進行著某些行動,只待一日,便可掀起無邊風雨。

    因為幾次試探,發現韓遂確實不認得馬超了,而如今的西涼軍中,那些能夠認出馬超或者曾經支持馬騰的老人很多都被韓遂換下去了,更況且馬超經過了幾年成長,與幾年前從氣質到相貌都發生了不xiǎo的變化,所以如今倒也不虞有人會認出馬超來,龐德更乾脆公然藉著各項軍功積累幫馬超獲得了一個都騎尉的軍職,直接站在了抗擊羌氏前線,只因當初凌巴多次和他提起過對於邊疆之患的憂慮,他要幫義父解憂,只有這樣。

    馬超在與羌氏作戰中表現突出,不僅引起了軍中聲望走高,也引起了敵人的重視,雖然還未到望風而逃的地步,但對於馬超作戰果敢又偶有計策絕不魯莽的作戰風格,羌氏人也算吃盡了苦頭,卻無可奈何。

    這一日正是閒暇,馬超便在審食河陪同下出來走走,主要是龐德和凌巴都擔心萬一韓遂會對馬超不利,憑著審食河甚至勝於龐德半籌的實力旁應該都能夠搞定。

    縱馬奔騰了一陣,綠茵茵一片大草原間,馬超突然勒住了馬頭,回頭劈頭蓋臉朝審食河就是一句:「河叔,義父現在行程大概到了哪裡?」

    審食河一愣,旋即理解似地笑笑,時間流逝,當年那個垂髫童子,如今年已十二三,和同齡人比起來,他更多了很多東西,那是這些年的經歷造成的,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身體上都向著成熟邁進。

    從體型上,身長已經足有七尺的馬超完全看不出xiǎo孩子的模樣,當然,以他武人身份以及年齡限制,現在的身高顯然還沒有到極限,將來或許八尺、或許九尺,總之肯定會比自己搞,乃至比凌巴高,而且他還有著無限潛力。

    bk

    b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