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三國當保鏢

龍騰世紀 第427章、點將台大刀徐晃 文 / 深幻

    第427章、點將台大刀徐晃

    光明媚,今日天氣晴好,陽光照耀下,人總是難以抗拒那種懶洋洋的情緒追隨而來。

    而在陽光底下,大部隊卻是行軍依舊,唯有凌巴穩坐中軍,身邊人流叢過,他卻巋然不動,只是閉目沉思,不知在想些什麼。

    當一縷清風溫柔拂過面頰的時候,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是一個自我介紹,他緩緩睜開眼睛,便看到了那個身影。

    第一次的相遇,總是會讓人感慨頗多,第一印象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顯然也更重要,看著眼前這個威風凜凜的大漢,凌巴心裡就是突然有一種奇異的感覺。

    徐晃(?-227公明,河東楊(今山西洪dong東南)人,是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又與曹魏的張遼、於禁、樂進和張頜四人並成為「曹魏五子良將」。

    在歷史上,徐晃原本是漢末諸侯之一的楊奉帳下的騎都尉,在楊奉被曹擊敗之後才轉投曹的,可以說在曹下是多立功勳,參與了曹魏集團最重要的官渡、赤壁之戰,而且和張頜差不多,都屬於那種老而彌堅、越戰越勇的猛將,在三國後期曹魏的多次重要戰役中,他都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而堪稱其成名之戰的樊城之戰,更是擊敗了被後世吹得神乎其神的關羽,甚至有人說他是「關羽終結者」,因為這之後好幾次與關羽的交鋒,他都是立於不敗之地,還獲得了曹「有周亞夫之風」的稱讚。

    周亞夫也就是西漢名將,在衛霍和飛將軍李廣之前,漢景帝時候因為奉行晁錯提出的削藩策,而誘發了吳楚之亂,也就是所謂的「七國之亂」,當時漢景帝殺了提出削藩的晁錯想要平息叛亂,但吳王劉濞就覺得既然反了,乾脆就一反到底,因為當時的情勢幾乎是一面倒的,最後漢景帝無奈,啟用了兩名將領,領軍抗擊七國叛軍,一個是竇太后的族侄竇嬰,另一個,便正是這周亞夫。

    周亞夫也可以說是將men世家,其父周勃也是文帝時候有名的將領,而周亞夫與漢景帝的關係也很好,尤其是細柳營的君臣那一段,成為歷史上的佳話,只是此人軍事擅長,政治薄弱,因為性格耿直,還有支持太子劉榮的關係,忤逆了漢景帝,漢景帝為了劉徹上位掃清障礙,便將他殺了。

    當然,曹這裡對徐晃比周亞夫的評價肯定是好的方面,就像是說典韋「古之惡來」、稱許褚「吾之樊噲」一般,是讚揚的;而非是像說楊修「雞肋」那樣。

    端目望去,此時站在凌巴眼前的,卻是一個濃眉大眼、正氣凜然的帥哥,其實說起來也對,雖然歷史上沒有徐晃的具體年齡記載,但在後面漢中征伐等多次戰役中出場的表現來看,應該也不下於五六十歲了,此時的年紀大概也就二十多,和凌巴其實差不多。

    相近的年齡,也更容易有共同的話題,至少不用擔心有代溝,凌巴也更願意和他親近,比起那些老頭子來說,這樣和善又年輕的面孔總是更具有親近感。

    當然,凌巴知道這和善或許只是偽裝,並不是說徐晃表裡不如一,而是這和善是針對性地,面對自己人,尤其是自己這個己方主帥,當然沒必要、也不敢擺臉色,但若是面對敵人黃巾賊,肯定換成一副凶神惡煞的臉相。

    凌巴想像著徐晃這張臉做出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卻不禁自己都感覺有些搞笑,讓面前的徐晃卻感到滿腹的莫名其妙。

    剛剛被凌巴派去的親兵叫過來就讓他覺得莫名其妙了,因為他自覺自己一向低調,最主要是不得賞識,這一次西園比鬥脫穎而出,可以說也多是運氣使然,這其中巧合也挺多,否則在凌巴的安排裡面,似徐晃這種「局外人」是很難有機會參與到角逐這裡面來的;但既然進來了,徐晃也想著先低調行事,等有機會定要殺敵立功,有足夠的功勞之後,其他就不怕了,因為他瞭解軍中憑資歷論資排輩以及各種套關係走men路靠餘蔭的事情,而他徐晃一個毫無men路靠山的人,想要出頭真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顯然現在的徐晃還沒有那個眼光可以「預見」到大漢未來的命運,只想著先碰運氣,再靠實力。

    但凌巴的突然召見似乎有些打luan他的計劃了,或者說他更擔心的是,凌巴會不會找他算賬,在原先軍中就有一些老人分析過了此處所謂比鬥不過是徒有虛名,真正名單肯定都是內定了的,而他徐晃一個xiǎoxiǎo都尉突然竄出來,說不定就是壞了誰誰誰的算計,據說那次比鬥就是這個凌巴設計的,莫不是說就是他,現在要怎麼來對付自己?

    徐晃一想到就不免忐忑不安,低著頭連看都不敢多看,但偏偏凌巴又似乎一直在注視著他,可就是不說話,讓他心裡揣測不已,徘徊難安。

    「你,就是徐晃?」凌巴終於開口了,這句話中,包含了太多莫名的意味,徐晃卻體會不出來也懶得去體會,精神一震趕緊應道:「正是末將,不知將軍找末將來有何事?」說這句話時,他卻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不過也並不是沒抱著希望的,畢竟聽說這凌將軍也是起於微末,說不定會同情自己呢?

    「哈哈,好、好、你很好……」聽到這樣的話,徐晃心裡登時涼了半截,這是啥意思?這分明是反話吧,說好就是不好,聽聽那語氣--顯然徐晃先入為主,什麼事情都忘不好的方面去考慮了。

    凌巴見徐晃一直埋著頭,而且也不主動說話,心中還有些奇怪,自己「印象」中的徐晃應該也是個類似於張飛的豪爽漢子,怎麼到了自己面前這麼拘謹了,難道是在軍中受到「污染」了,也變得xiǎo心翼翼了?凌將軍可是根本就沒有想到,徐晃這樣的表現和他自己有關哩,輕咳了一聲,說道:「那個,抬起頭來……」

    徐晃依言只好抬起頭來,心中卻湧出一股屈辱的感覺,想當初自己……唉,算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但這位凌將軍看自己的目光怎麼就這麼奇怪呢,好像有點像是獵奇的感覺,裡面有好奇,有欣賞,還有其他,但徐晃唯一看不到的就是震怒,顯然他剛才並沒有發怒,是自己看錯了還是聽錯了?

    在徐晃還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凌巴又問道:「不知你,是哪裡人士?」語氣中,出乎徐晃意料的是還頗多關懷之意。

    徐晃答道:「晃乃是河東解人,是三年前到的洛陽參的軍,此前軍中職務是都尉……」

    不等徐晃說完,凌巴就擺手打斷了他,這些資料根本無需他自報,凌巴主要只是心中歡喜,想要從他口中親口說出來而已。

    話說來到這個世界這麼久,遇上的歷史牛人也是一批一批的,曹劉備這樣的大梟雄就不用說了,武將也有不少,但不知道為什麼,每一次遇上一個新的人物,凌巴心裡總是會產生不可抑制的興奮情緒,此次也是一樣,不過顯然隨著次數增多,再加上他原本性格和習慣的問題,已經不怎麼表現出來了,這一次是因為藉著出征血液沸騰的「東風」,所以面對徐晃也有些激動,而徐晃卻顯然更激動,都有些語無倫次了,說這麼多幹什麼,只問他那裡人呢。

    顯然徐晃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還以為有所冒犯,此時正滿頭大汗,不知該說什麼是好,而凌巴也在思忖自己的問題,沒有再問話。

    兩人這樣約定好了似得僵持著,直到一個人的到來才打破了。

    粗暴而又極具標誌性的大嗓men一響起來:「聽說新任徐晃徐公明很是了得,俺老張手生想要領教一二啦」凌巴立刻知道是誰來了,瞥了徐晃一眼,眼中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亮光。

    bk

    b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