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三國當保鏢

龍騰世紀 第195章、華佗施巧針,凌巴甦醒 文 / 深幻

    「那敢問華大夫,那位奇女子是什麼人?」明月公主率先問道,劉宏趕緊做出不認識她狀,一旁小乙子和瑾蘇卻是憋著笑。

    至於那些御醫,此時自然也是豎起耳朵恭聽,貂蟬、小馬超等更是萬分注意。

    華佗道:「此人雖身為女兒家,卻志向不小,更承先輩之業……哦,她的家世--她乃是扁氏後人!」

    此言一出,眾人一陣震動,就是那些原本不以為然的御醫們,也不得不改觀、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了。

    這裡的人都不是什麼沒見識的人,真要說起來或許也就小馬超的文化程度較低,畢竟他年齡較小,又不似諸葛亮這樣專攻文理,但卻也絕對知道這所謂「扁氏」所代表的含義--先祖扁鵲。

    扁鵲,乃是春秋戰國時代名醫,醫術精湛,也是可知古代最早的一個名醫、「神醫」,所以人們一般就用傳說中的上古軒轅時代,名醫扁鵲的名字來稱呼他。

    當然了,扁鵲本不姓扁,而是姬姓族人。

    「姬」,這是一個十分古老而蘊意相當深厚的古字,作為姓氏而言,它又是歷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是從上古時候的母系社會就流傳下來的,據說被奉為華夏先祖的黃帝就姓姬,住的地方也是叫做姬水,而且這之後還曾經一度為王者之姓,如殷商後期的西伯侯姬昌到大周時候周武王姬發之後的大周(也稱姬姓之國)的家天下傳承,

    這裡的所謂「扁氏」,未必沒有後人穿鑿附會之說,但既然這華佗敢於在天子面前說出來,必定是有十足肯定的了,而且大家現在也沒有考慮這麼多,只是很簡單的想到,「扁氏」後人,也就意味著事扁鵲的後人,那可不就是一個醫藥世家麼?

    那些御醫聽到了這裡,都有些傻了眼的感覺,他們當中,可有不少人對扁鵲之流的先秦名醫有些近乎於迷信的崇拜的,此時乍然聽說到了剛才大家感覺頗有些不以為然的什麼奇女子,居然是什麼「扁氏」後人,心中震撼可想而知,同時臉上也不由的感覺到有些赦然。

    華佗卻沒有想到這些一般,繼續說道:「此女曾被於吉指為藥理天賦極佳,而且她在深山中居住許久,有環境條件許可,也是為她整日研究野外的草藥和毒物提供了許多的便利,因此在此方面的造詣也是極深,就算不如於吉,估計也不會差上太多。更重要的是,她得自於家族的傳承……」華佗的話沒有說完,但是大家都聽出了其引申的含義。

    所謂家族的傳承,說白了就是得自於扁鵲的醫藥理論和經驗,說得更白一點,就是《內經》、《外經》等扁鵲身後留下來的醫藥學著作,據說都已經遺失,可是如今耳聞有「扁氏」的後人在,怎麼能夠不讓人聯想到這一方面去?

    雖然說,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世界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天下之大,也未必只有扁鵲一個能人,但從心理上來說,這些人對於扁鵲還是十分崇敬的,因為能夠得名為扁鵲,而且不止是在王庭裡,在民間也享有著極高的聲望,這也已經是說明了這個秦越人的不簡單。

    有句話叫做「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或許有愚民、有人云亦云,但事實只是被蒙塵,總有大白於天下的一天,而經歷了這麼久遠的歷史,這扁鵲之名、他的聲望卻是長盛不衰,絕不是沒有理由的。

    明月公主的目光中漸漸的流露出難以掩飾的驚喜,旁邊貂蟬看到卻是難免心酸,似乎在這一刻,心裡有些軟化,畢竟她本就不是一個霸道的女子,只是獨享了凌巴的寵愛,貿然又多了一個人來分享,不管嘴上對凌巴說得多麼好聽,未嘗沒有安他心思的想法,總歸心裡還是會有些不舒服這一刻卻是發現,這明月公主是真心為自己的夫君,那點兒芥蒂,在此刻似乎也是顯得不值一提。

    劉宏問道:「那可知這女子現在何處?」

    華佗道:「不是很遠,但她性情古怪,草民不敢輕易去招惹她。而且她有規定,若是有需要她解救和救助的人,需自己親自前去找他,否則一概置之不理!」

    「什麼?」大家聽的都是大眼瞪小眼--這叫做什麼鬼規矩?

    華佗面不改色,道:「正因如此,草民才覺得難辦。不過待草民幫這位控制住毒性,等他甦醒來,再行決議也不遲!」

    「對、對、對……快動手……」明月公主著急中透著幾分可愛的模樣這回是讓華佗都不由得笑了,劉宏已經有了掩面奔走的想法,心中對於將這個皇妹帶來真是後悔萬分。

    華佗當然不會拒絕,摒退了左右的貂蟬等,親自動手,御醫們在旁與其說是監督,不如說是「學習」,華佗卻也不介意。

    只見華佗從身旁助手遞過來的包裹裡取出了一根細長的針,他的那個助手奉行沉默是金,一直不曾發表過什麼言論,倒是一直被眾人當成了空氣,此時才意識到這現場還有多一個人;華佗卻沒有去考慮其他的事情,此刻在他的眼中,只有他的病人、或者說是「毒人」更準確一些,當然了,還有他的針。

    華佗手中微動,只見那看上去細長的針,居然就一下子變成了三根,原來不是一根,而是三根,但沒有人看得清楚是怎麼變化的,這讓劉宏都不由對他的手段稍稍提起了一些興趣。

    「難道這華佗,竟是想要用針灸,逼出凌將軍體內的毒素;還是說封閉穴道,控制毒性蔓延的經脈途徑?」那名老資格的御醫喃喃自語,這回大家到沒有無視他,他說的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針灸,在中醫學歷程裡的歷史十分悠久而漫長,據傳是從戰國時期傳下來的《黃帝內經》中便有過了相關的記載了,《黃帝內經》中說的「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術,其中詳細描述了九針的形制,並大量記述了針灸的理論與技術,而由針灸後來又系統的產生了針灸療法。

    對於這,這些御醫自然不會感到陌生,而且之前也不是沒有人想過試著用這種方法,但一來沒有必然把握,萬一沒治好是小,治壞了是大,所以都是選擇了不理;此時看到華佗使用,也不免有些好奇,仔細看下去,更是覺得驚訝,華佗的手法,和他們通常所用的那種手法,很不一樣。

    第一針,紮在了額頭百會穴,用的是針刺,一點,然後輕微、緩緩的推入進去。

    第二針,紮在了鼻下人中穴,依然用的是針刺。

    第三針,之前先將凌巴的身體翻了過來,而後在股間會陰穴,用點針,先刺一下,再收起來,再刺一下,再收起來……如此往復多次,而後一針直接插入。

    然後,華佗雙手平伸,虛浮在了凌巴的身上,彷彿行氣功一般的將凌巴渾身上下「摸」了個遍。

    (以上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算他抄我!)

    哧!

    就在華佗收手之後,眾人便聽到了彷彿是什麼破裂開來了的聲音,就見在這三針一下、華佗一遍「遊走」,凌巴那原本平靜的身體,卻彷彿鏡面般的湖泊裡投入了一枚石子,開始激起了陣陣漣漪,而後又似巨石投下,開始劇烈的動盪。

    華佗卻沒有停多久,又是開始了一遍「摸索」,然後,重複著一遍剛才的情景,而凌巴身體的震盪也越來越激烈。

    貂蟬望著凌巴這樣,揪心的疼痛,只好撇過頭去不敢再看,明月公主則是咬著牙盯住了不放;劉宏和龐德等人皺著眉,御醫們則一個個翹首以望。

    時間漸漸過去,氣氛有些凝固,直到某一刻。

    「嗯……」一聲輕凝的呻吟,讓眾人注意力登時集中起來,也讓貂蟬最終回過神來,下意識地看向床邊,這一看不由驚喜不已,「啊,你終於醒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