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十萬大軍奈我何(4)
河西,一處聯軍軍營。
徐晃、於夫羅、張揚、魏桀四人領著一些將領坐在打仗中議事。
魏桀身披戰袍,腰挎橫刀,怒目圓睜如鈴鐺,吼道:「陛下三千騎兵怎堪十數萬黃巾圍困?不行!我要去就陛下,快!撥給我兵馬,我一定就出陛下!!」
於夫羅沉吟著望著徐晃,大軍北上河西以來一直是徐晃指揮者皇帝的兵馬,而且指揮得行雲流水,大氣磅礡,於夫羅當然知道徐晃的本事了,這位徐晃將軍可不僅僅是一個能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悍勇戰將而已。於夫羅緩緩道:「徐將軍,本王覺得魏桀將軍所言有幾分道理,不如讓他領了精銳全力北上,衝入包圍圈現行支援陛下,我等再領兵北上爭取早***迫楊奉決戰,敗了他的大軍陛下自然就安然無恙了。」
河內太守張揚也隨軍出戰,領的自然是自己的河內軍,平日並不在戰術上發言,今日陛下被圍困的消息傳來,他也坐不住了,道:「主辱臣死,陛下被敵軍所圍,是我等臣子的恥辱,怎能偷生?應當全力救援,縱然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也要救了陛下出來才是正道呀,否則我等縱使打下河西,掃平天下又如何?陛下可不能有失啊!」
徐晃自從收到皇帝被圍的消息之後就沒有說過話,只是黑著一張臉坐在自己位置上不怎麼聽別人的言論也不做任何動作和安排。直到張揚說完話之後,耐不過魏桀請兵出征的叫囂這才張了張嘴說道:「別鬧了,都停下,傳令下去全軍就地紮營,不可輕進一步,妄言北進者斬。」
聽到徐晃說出這番話,在場所有將領都是愣住了。
許久之後,魏桀才跳罵道:「徐晃,陛下被圍,你竟然敢按兵不動,不肯發兵救援,你居心何在?」
徐晃橫了他一眼,魏桀有些懼色,但一想到陛下的處境,卻還是怒目圓瞪地叫道:「徐晃,你可是要反?」
徐晃沒有搭理他,揮了揮手,示意將自己剛才下的命令傳下去。
魏桀一腳踢翻身前几案,指著徐晃吼道:「徐晃!你好大的狗膽!難道你真要反了陛下?你本是楊奉的人,哼,原來你一直都沒有真心歸附過陛下,虧陛下還那麼倚重你,今日我要宰了你,然後再自領大軍去救陛下。」
說著魏桀一把抽出腰間長刀,大喝一聲:「眾將士隨我殺此逆賊。」然後便是衝著對面的徐晃殺去,有幾個被魏桀說動的將領也是驟然騰身而起朝著徐晃殺將過來。
徐晃跪坐地上,一手抄起身前木幾,朝著魏桀扔去,魏桀躲閃不及被砸個正著,徐晃本就天生神力,魏桀雖然身材魁梧身經百戰卻也承不住這樣大力一擊,登時被擊倒在地,另外幾個跟著魏桀衝殺的將領愣了愣神。
張揚和於夫羅卻是再也坐不住了,都站了起來,想要上前勸阻,雖然徐晃的安排有些出乎他們意料,但看著徐晃一路指揮大軍攻城略地,他們自然清楚徐晃是一個難得的統帥之才,非是魏桀這等莽人可比,雖然對徐晃的決定有些出乎意料,但還是認為徐晃的決定定然有他自己的考慮在裡面,而不是認為徐晃要造反。
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徐晃身邊的親兵卻是一擁而上制住了魏桀和殺將出來的幾個將領。
徐晃淡淡道:「拖下去好生關起來。」
帶到魏桀等人被帶走,大帳中才有安靜下來。
眾將領看著被拖下去的魏桀等人,都是面面相覷,這是怎麼回事?魏桀將軍要領兵去救陛下,徐晃將軍竟然不肯,反而還把他們關押起來,莫不是真如魏桀所言徐晃要造反?畢竟誰都知道徐晃可是在楊奉手下呆過很長時間的,就算他不是楊奉派來詐降陛下的,也難保徐晃是那種牆頭草一樣左右倒的人,尤其現在聯軍軍權可是牢牢握在徐晃手中的呀。
大帳中的氣氛頓時變得十分詭異。
張揚和於夫羅這對老友也是對望了一眼沒有說話。
徐晃緩緩站起身,虎目一掃,大帳中登時安靜異常,沒有人敢再竊竊私語半句,徐晃冷冷道:「魏桀等人與軍中喧嘩,且目無長官,辱罵上司,各打一百軍棍,嚴密看押,奏明軍師再做計較。」
徐晃又向在座的一干領兵將領詳細吩咐了一些大軍停止前進的事宜和收縮防禦盡量避免與楊奉軍交戰之後才打發他們下去各自執行去了。徐晃是這次出征郭嘉親點的統帥,一切事宜皆由徐晃全權處理,雖然於夫羅和張楊一個是匈奴左賢王一個是河內太守論地位資歷都在徐晃之上,但他們卻也放***段接受徐晃調遣,這倒不是因為他是軍師郭嘉親自指派的人,而是於夫羅和張楊都看得出來徐晃的能力,那是可以獨當一面的統帥之才,而於夫羅和張楊雖然各自統領一方,但那是統御的能力,與臨場指揮數萬大軍還是不太一樣,而徐晃表現出來的高瞻遠矚又恰好能夠讓他們折服,這兩位識大局的老人也樂意輔佐徐晃。
將領們都去了,張楊和於夫羅卻還和徐晃留在帳中,行軍佈防的具體事務是不需要他們親力親為的。
剛才人多,張楊自然不好當眾質問徐晃,他雖相信徐晃的能力,但事關皇帝生死,帝國興衰,這位忠心耿耿的河內太守還是要問個明白才能放心的。直到這時,張楊問徐晃道:「徐將軍,老夫對本不該質疑你的安排,但茲事體大,還望見諒,老夫還是希望徐將軍能跟老夫說清楚這其中的道道,也好讓我安心,其實我還是覺得我們因該全力去救陛下,這是老夫的淺見,還望徐將軍指點迷津。」
於夫羅和張楊本是故交,而且當年於夫羅還俘虜過張楊的,這也是二人相交的開始,於夫羅想來對這位老友就不怎麼留情面的,這時也少,也不給張楊面子,戲謔道:「張太守你的淺見還真是夠淺的,怎麼跟魏桀那莽夫一個德行?」
張楊不理會於夫羅的唧唧歪歪,沒辦法,誰讓自己當年打不過他,還被他抓了做了俘虜呢?他也不跟於夫羅鬥嘴,只是望著徐晃,等待著答案。
徐晃搖了搖頭道:「不是晃不願意告訴將士們,只是大多數將士出身行伍,血氣剛直卻不太懂得以退為進,晃時擔心他們跟魏桀是一個想法,他們忠心耿耿,悍不畏死,但是他們不知道此時去救陛下只會害了陛下。」
張楊聞言皺眉,道:「此話怎講?」
於夫羅也知道此時不宜貿然進兵,但是他只是憑藉著多年的經驗得出這麼一個感覺來,具體緣由卻是自己也搞不太明白。
徐晃道:「楊奉十餘萬大軍已經圍困住了陛下,據探子回報楊奉軍雖圍困了陛下卻未與陛下發生大規模戰鬥,相反他們圍得並不死,而是相對鬆散,他這是要幹什麼?真的要圍困得陛下不能動彈麼?非也,恰恰相反,他這是要讓陛下突圍,但是陛下突出重圍之後卻發現自己還是在人家的包圍之中,怎麼辦?接著突圍,楊奉軍圍城一圈阻擋這陛下突圍,一層又一層,陛下的龍騎營雖然威武迅捷,卻耐不住人家人多,等陛下真正突出重圍的時候,卻發現外面又集結了一大撥人馬。所以楊奉不是要圍困陛下,而是在利用包圍之勢驅趕陛下龍騎,讓陛下人困馬乏,糧草斷絕,然後生擒陛下,這是疲敵之計而非包圍之計。我們若是貿然北上只會讓楊奉緊張恐慌,他回做什麼?不惜一切代價圍死陛下,那時陛下真的危矣!我們若按兵不動還可以讓陛下又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楊奉又野心要生擒陛下,這將會成為他的弱點,而以陛下之智短時間內楊奉是不能對陛下構成威脅的。我們要做的是等待,等待陛下逃脫或者軍師的命令,晃相信陛下,也相信軍師,我們救不了陛下,但我們不會失敗,陛下不會有事,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一鼓作氣拿下河西,我們要等待。」
張楊聽完總算出了一口氣,看了看冷靜異常的徐晃,心中思索,大漢朝本已沒落,許多人都說大漢氣數已盡,但如今有英武雄略不輸武帝的皇上,又有堪比姜老太公的軍師還有這樣一位指揮若定高瞻遠矚的大軍統帥,誰敢說大漢不會再現鼎盛?
於夫羅聽了徐晃的話也想到了武帝,那位打敗了匈奴帝國的漢朝皇帝,他想著漢人有劉協這樣一位皇帝只怕中原分割的局面早晚會平定,自己也應該可以水漲船高拿回原本就屬於自己的匈奴汗位,只是,自己畢竟是一個匈奴人,漢朝的崛起對匈奴而言絕對不是好事,自己該高興還是悲傷,於夫羅自己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