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調戲三國

第2卷 入夢還寒 第134章 入河東逼退楊奉(1) 文 / 跳跳蟲

    第134章入河東逼退楊奉(1)

    兩月之後,秋收甚豐。

    劉協領著一萬多人的隊伍北上河東,隨行有徐晃、魏桀、張超、李烈。

    劉協拜徐晃為上將軍,節制所有人馬。魏桀為前將軍,魏桀4000***營,張超為後將軍,統領4000青龍營,李烈為驃騎將軍,統領2000龍騎營。此外還有500御林軍隨行,由徐晃親自提領,他們此行可不是保護皇帝,劉協是把他們作為一支特種部隊來用的。畢竟御林軍都是各個軍營裡面挑出來的身體條件和格鬥技藝最為出色的兵士,再加上徐晃兩個多月的嚴苛訓練,這支尖刀部隊已經初具規模了。

    兵馬不多,這是因為劉協和郭嘉一直奉行精兵政策,平定世家叛亂之後幾乎就沒有擴充什麼兵力,只是從河東於夫羅那裡弄來幾千匹好馬。如今的龍騎營是按照每個士兵兩匹戰馬的標準裝備的,而且龍騎營士兵沒有長槍長矛之類扎手的武器,他們的裝備是這樣的,沒一個士兵身上只穿輕便皮甲(重要部位有少量金屬防護),無頭盔,主要武器為弓箭和小巧鋒利的馬刀(當然也是劉協作品了)。

    兵馬雖少,但站立卻是相當強大的,親眼見識過西涼大軍陣勢的劉協自認自己部隊的戰力已經不比當年的西涼軍差了。當然要超過他們卻還為之尚早,畢竟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血與火的錘煉是不可能練就一直鐵血之軍的。

    所以,劉協此次北上不僅僅要剷除楊奉,更是要錘煉出一直百戰精兵,為自己打造一支將來跟隨自己征戰天下的鐵血之師。

    就在劉協趕往河東的時候,張揚已經親自領著一萬大軍趕到了河東,這樣一來光是河東就出兵共一萬六千。而全民皆兵的匈奴則有一萬五千騎兵,再加上劉協的不對,一共也是超過了四萬人。

    而河西黃巾餘孽卻是造出了六萬大軍的聲勢。要知道在半年以前,黃巾一共才只有三萬人馬,半年的時間內硬是擴充了一倍,這速度不可謂不快。當然這其中還包括不久前在關中戰敗逃往河西的李傕的近一萬人馬。落魄的李傕別無他法只好投奔李傕,但他在楊奉帳下自然也不會受到重用,甚至還會受到懷疑和排擠。這不,這次出征就是李傕的一萬人馬頂在了最前面做先鋒。

    要知道三國時代的軍隊有驅趕百姓和降兵做先鋒的習慣,所以你可以想像當初叱吒風雲的李傕如今是落魄到了什麼樣的境地。

    楊奉當初打著保護皇帝的旗號出兵河東,借口便是匈奴人控制了大漢皇帝,他要驅除韃虜。但是當劉協御駕親征北上河東之時,楊奉的謊言也就不攻自破了,但是沒有什麼能夠難倒楊奉,楊奉本就是黃巾叛逆,手下也是一幫造反派,自然不在意什麼皇權思想,他們馬上搖身一變,便會了黃巾軍,有豎起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大旗。

    河東局勢千鈞一髮,大戰在即。

    黃河源自青藏高原,流經華夏中原而歸於東海。熟悉地圖的都知道黃河的路線圖是一個龐大的「幾」字形,而河東河西就分佈在「幾」字的右邊那一豎的右邊,在這裡有一條發跡於太原郡境內的河水往西注入黃河,這條河水的北面即是河西,南面就是河東。而河西恰好就在黃河與汾水的夾縫中,黃河以西是上郡幾乎是被南匈奴佔盡,汾水以東便是太原郡,太原郡南部為袁紹所制,北部是公孫瓚的勢力。河東就在黃河「幾」字轉彎的地方,南面是黃河,西面還是黃河,北面是汾水,東面就是河內郡。

    楊奉派李傕一萬人馬已經抵達汾水北岸的汾城,而楊奉自己則是領著五萬大軍抵達平陽,平陽在汾城北部同樣臨近汾水,兩部互為犄角。如果於夫羅在在汾水便阻截李傕所部的話,楊奉就可以在東北面輕易度過汾水一路南下就再也沒有任何屏障。而如果於夫羅捨近求遠去阻截楊奉大軍渡河的話,李傕的一萬人馬立馬就可以度過汾水,而汾水的南面正是河東治所安邑城之所在,可以說是門戶大開。但是於夫羅卻不能同時分兩處防禦,因為他的本部全是騎兵,從來不擅長防守,而河內張揚的一萬六千名士兵除去一些河東大城鎮的駐兵分配之後也是只剩下了不到一萬人,要想同時堵住李傕和楊奉卻是十分困難的。

    就在於夫羅和張揚二人無計可施的時候,劉協帶著一萬人馬風塵僕僕的趕來了。於夫羅也是眼光歹毒之輩,他只是看了一眼劉協身後的兵馬就一下子有了底氣,雖然小皇帝的人馬是最少的只有一萬人,但是卻是最精銳的,雖然單兵素質不見得比得過他匈奴騎兵,但是相比協同作戰的能力必定是要強於匈奴騎兵的。畢竟洛陽世家大族都被這小皇帝搶劫了個遍,如此多的錢糧要是還訓練不好這一萬兵馬,那就太不可思議了。

    初秋的安邑依然酷熱難耐,劉協卻是絲毫不覺,意氣風發的帶著徐晃、李烈和子妖第一時間便是趕到了於夫羅的大營商討戰事。

    魏桀、張超二人人自去整頓軍士,在城外安營紮寨。

    入得於夫羅大帳,張揚、於夫羅、劉豹等人也是連忙起身迎接,於夫羅也是趕緊讓出主位自己做到右側的下首去了。徐晃身為此次皇帝兵馬的領軍人物自然是不方便再像以前那樣站在皇帝身後守護,而是坐到了下方的席塌上,站崗的活兒自然就交給了李烈這貨。

    子妖則是跑去挨著許久不見得哥哥劉豹坐下。

    一番寒暄之後最先發話的不是於夫羅反而是河內太守張楊,只聽他對劉協說道:「如今白波餘孽糾集六萬人馬詐稱十萬大軍分兩路殺向河東。一部由李傕率領已到達汾城,人數約為一萬,一部由楊奉率領已到達平陽,人數約為五萬。兩部都可度過汾水直搗我軍腹地。而我軍步兵奇少,實在難以分兵阻截,不知陛下可有良策。」

    於夫羅也是趕緊補充道:「正是如此,如果任其一路突破汾水,我軍雖可與之再戰,且我軍騎兵勇猛,但四下皆是我河東境地,雖勝也一定是慘勝。」

    不錯,只要楊奉大軍殺到了河東境內,就算聯軍把黃巾軍打退了,也不意味著勝利,而反觀楊奉則非常有利,他可以在河東為所欲為。而且楊奉大軍人多勢眾,冒然與之決戰的話定然會吃虧,而且加上劉協的騎兵,聯軍的騎兵接近兩萬人,幾乎暫了聯軍的一半,而眾所周知騎兵在陣地戰中是發揮不出騎兵的衝擊力的。所以,決戰絕不是劉協他們想要的結果,而楊奉也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搶先一步把戰火燃燒道河東企圖逼迫於夫羅與他決戰。

    「兩處都藥方確實是很難防住,而就算是防住了,楊奉那裡的五萬人馬又會不會再分出第三支、第四支部隊呢?」劉協瞭解了情況之後如是說道。

    「這倒是,他們人數佔優,多分幾路之後,我軍就會跟家疲於奔命,如此下去早晚會為敵所趁。所以分兵拒防絕不是一個好辦法,我建議以攻代守,只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說這話的便是於夫羅的兒子劉豹。

    張楊聽了劉豹的話陷入了沉思。

    而於夫羅聽到兒子不自量力的話語之後確實雷霆萬丈,大為光火,當即罵道:「無知小兒,人家大軍壓境,你不思防守保存力量以圖反攻,反倒要放棄防守主動攻擊,這豈不是一己之短攻敵之長?何等無知!」

    劉協確卻笑望著劉豹,心道這劉豹在歷史上不愧也是一方諸侯,倒也有些想法,只是在自己老爹的盛怒之下不好堅持,劉協趕緊打斷於夫羅道:「左賢王不必動怒,朕倒是覺得少頭領說的反倒是一招妙棋。」

    於夫羅自然不能連著皇帝一起罵,他看了看自己的兔崽子有看了看皇帝,道:「陛下何出此言?難不成陛下也贊成主動攻擊?」

    張楊是個武夫,他拍了拍腦門道:「我也覺得主動攻擊似乎有些好處,但是腦子不好使,一時間又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還請陛下示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