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穿越之通天

第三卷 洪荒宇宙,封神…… 第十一章 三皇出,人族興 文 / 家族傳人

    第十一章三皇出,人族興

    當鴻鈞說完此話,人便已離開。

    六聖人坐於當場,也不離開,都在盤算著三皇之事。人族將為天地主角,那人族拜哪個聖人,哪個聖人就能得到好處。

    「師妹,你怎麼說?」太清聖人老子問道:「人為人族聖母,當有一個人皇之位,不知師妹欲定何人?」

    女媧沉思一會,道出兩個字來:「伏羲!」

    功德至仙雖然不是聖人,但因為有大功德護身,即使是聖人也不敢殺害功德至仙。伏羲與女媧億萬年兄妹,這種好事女媧當然要給伏羲。

    「伏羲道友轉世之後,可為我人教弟子。」太清聖人老子道。

    伏羲一但轉世,便與前世種種沒了關係。雖然從情理上講,女媧與伏羲仍是兄妹,但事實上二人已再無瓜葛。太清聖人老子要收伏羲為弟子,也不會欠下女媧因果。

    「多謝大師兄!」女媧對著老子福了一禮道。

    天地之間劫數重重,不成聖終有化為飛灰的可能。伏羲拜了老子為師,便多了一層保障,女媧當然不會拒絕。

    女媧即使不要這一個人皇之位,也可享人族氣運,必竟她是人族的聖母。但一個人皇之位,她拿了也不欠誰因果,更可以給伏羲的身命一層保障,女媧憑什麼不拿呢?

    這第一個人皇之位,女媧可以說是要了,也可以說是沒要。因為那伏羲轉世之後,是要拜太清聖人老子為師的,可以說是老子與女媧共享了一個人皇之位。

    老子與女媧即已定下第一個人皇之位的人選,那玉清聖人元始道:「這第二個人皇人選,由我闡教來定,可好?」

    「善!」太清聖人,女媧聖人,上清聖人同聲道。那西方接引、准提二人即使想要反駁,也說不出口了。三個聖人,一個人教教主,一個人族聖母,一個人族護法的師尊,三人既然說好了,別人還有理由反駁?

    只剩一個人皇之位了,那接引准提大急,就要說話,卻被李楓搶先道:「我的弟子趙公明,為人族護法幾十個元會,這第三個人皇之位,當由他來定。」

    「什麼趙公明定,讓他來定,還是不你說了算!」准提心中惱怒道,只是這話他卻說不出口。准提雖然一千個一萬個不同意,但那老子元始女媧三人都點頭了,他准提也沒辦法……

    太清聖人點點頭,笑道:「此間事了,我等也散了吧,好去為人皇之事謀劃。」

    女媧回到媧皇宮,把人皇一事向伏羲一說。那伏羲當即點頭,願意轉世重修,證人皇道果。女媧對伏羲交待一番之後,那伏羲便自離了媧皇宮,去那冥界之中找到后土,投身六道輪迴人道之中。

    卻說人族,自洪荒大陸破碎之前幾十個元會被女媧造出,其後又得太清聖人立人教傳道。幾十個元會下來,人族已經產生了很高的修仙文明。

    但因洪荒破碎,天道鴻鈞定三界,將人族地仙境界之下的族人全遷移至凡人界地球之中。那被遷至凡人界的人族修士,自得知修行達到地仙境界,便可重返地仙界,一個二個的都隱居起來,努力修煉……直到飛昇了,也沒留下什麼功法傳承,終於導致修仙文明在人族中斷絕。

    在凡人界的人族,為了生存,結成一個個的部落,合力打獵,收集食物。開始了人族在凡人界的部落時代……

    人族諸多部落中,有個風兗部落,坐落於華胥山旁。那風兗部落的首領華胥,帶領族人在華胥山旁牧草而居。一日,那華胥外出到了華胥山中雷澤之中,見一巨大的腳印,好奇之下,便去打量那巨大的足跡。

    回去之後,華胥不知不覺受孕。然而,十年之間,也不見誕下嬰兒。族人議論,認為華胥懷著的乃是妖孽,必不祥於部落。但華胥必竟是他們的族長,也不忍將華胥殺死,便將華胥趕出了風兗部落。

    華胥一個人離開風兗部落後,到了華胥山雷澤旁邊的成紀,在那定居下來。一日夜裡,華胥突然夢到一位中年道人,那道人對華胥道:「姑娘不必憂心腹中的孩兒,你所孕之子將是人族的聖皇。日後當有奇獸,每日送食於此,直至你誕下聖皇。」

    第二日,果然有麒麟異獸送來食物。並且日後每天,那麒麟異獸都會將豐厚的食物送上,時過兩年……日久天長,風兗部落的族人終於發現麒麟獸為華胥送食之事。

    麒麟乃祥瑞之獸,連這麒麟獸都為華胥送食了。這說明華胥懷著的並不是什麼妖孽,華胥的族人終於要來將華胥領回部族。

    卻正在這時,華胥產子了。

    懷孕十二年,華胥為孩子起名庖犧。庖犧極為聰慧,生而能言語,且天生神力。

    幾年之後,庖犧發明了灰坑、灶台、火塘等物事,風兗部落開始廣泛使用。近一些的部落得知之後,紛紛傚法……漸漸的,此法越傳越遠,庖犧之後也跟著在人族之中廣為流傳。

    隨著庖犧的大名在人族流傳,庖犧也慢慢長大、成年、老去……在庖犧的一生中,他教會了人族結網捕獸、捕魚。使漁獵業空前發展,捕獲量大大增加。那捕回來的獸類,因為過多,而吃之不完,庖犧便讓人結網,將獸類團住,開始了最早的畜牧……在庖犧的帶領下,風兗部落越來越強大,遠近一些部落紛紛前來投靠。

    當來投靠的部族越來越多,問題出現了。到了『祖星』地球的人族,當時只有男女之別,而無家庭的區分。一女數男,一男數女,在部落時代也是常見,庖犧以部落頭人的身份宣佈,男女不得雜居一處,必須得成年之後,再行婚嫁之事……這一措施,減少了人族近親結合的現象,提高了人口質量,同時使抵抗疾病的能力大大提高。

    這婚嫁之法,在庖犧成為人族共主之後,在人族全面實行開來。

    人族各個部落傚法庖犧,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然而,自天道鴻鈞定三界之後,似乎天道都不管凡人界了。風、雨、雷、電等一些自然力量都無法有效的控制,凡人界自然災害不斷。

    庖犧仰觀日月星辰,俯察地形山脈,希望能找到避免自然災害的方法。

    這一日,庖犧在那洛水旁邊思考,突然,那洛水之中傳來兩聲異吼。水花展開,一頭龍馬與一隻巨龜浮出水面。那龍馬身上有一圖卷,那龜背上則有一本書。

    此一圖一書,正是當年帝俊交於妖師鯤鵬的河圖、洛書。

    那妖師帶著河圖、洛書去了北海隱居。到了北海之後,那河圖、洛書日日震動,妖師知道這河圖、洛書終究與自己無緣,便將之投入了凡人界,也算是給女媧、伏羲一個人情。

    庖犧從龍馬巨龜身上取了河圖、洛書,還不曾祭煉,那二寶竟已認他為主。庖犧通過河圖、洛書感悟天地萬物的運行變化規律……歷八八六十四天,庖犧大笑道:「有此一物,可知萬物變化矣。」

    卻是庖犧通過河圖、洛書的幫助,悟出了八卦之道,這八卦之道,可以知前後,明禍福。庖犧將此法授予人族,人族中人學會了這八卦之道後,有了躲避災難的能力。

    庖犧在人族中的聲望,以及八卦帶來的好處。人族幾乎所有部落都尊庖犧為共主,自庖犧登上人族共主之位之後天降大功德,庖犧頓時證了人皇道果,前世今生種種因果明瞭……

    「伏羲師弟,不知你欲何時回地仙界去?」一個中年人從庖犧身後走出來問道。

    「見過玄都師兄。」

    那中年人正是太清聖人老子的弟子玄都,自伏羲轉世之後,玄都便被老子派來凡人界,代師授徒。也正因為庖犧證了人皇道果,明瞭了前世今生,玄都才會稱庖犧為伏羲。

    「等找到人皇的下任繼承者的時候,我再回去吧!」庖犧,不應該是伏羲對玄都道。

    繼伏羲之後,人族再出大賢神農。伏羲傳位於神農,返回地仙界,於火雲洞中隱修。

    神農繼位之後,元始收其為弟子,派廣成子代師授徒。直至神農證道,傳位於軒轅,人族護法趙公明親自收軒轅為弟子,並親自下凡人界,教導軒轅……

    三皇教化世人族之後,凡人界人族大興。出現統一的王朝,開始了五帝治世時代。三皇五帝,三皇都證得了功德至仙之位,便是那五帝,也證了功德大羅金仙果位(基本上憑借功德,達到的修為)。

    聖人三清、女媧,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族氣運,皆大歡喜。不,也不能說是皆大歡喜,起碼那西方二位什麼也沒撈著,只有乾瞪眼的份。

    地仙界,東海海外蓬萊仙島,李楓的臥室之中,李楓正對著鏡子打扮……為什麼打扮?當然是為了去見瑤池。

    人族大興之後,必然重建天庭。到時候,昊天與瑤池便會結合。李楓此去見瑤池,是要先下手為強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