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穿越之通天

第二卷 山無頂,天地合! 第六十九章 無為並非無情 文 / 家族傳人

    第六十九章無為並非無情

    李聃開闢道場,與女媧不同。女媧是以紅繡球加持聖人法力,全力一擊破開混沌,得一片空間然後生成地水風火的。而老子以扁拐擊打混沌,使之產生空間裂痕,肆虐混沌能量,產生地水風火。又有太極圖定住大片的地水風火,演化世界萬物。因此,李聃開闢的玄都天,比之女媧的媧皇天,大了不止一倍。

    隔著三十三天與混沌世界的隔膜,看混沌世界,就如鏡子一般。趙公明等第一次觀看開闢道場的人,驚得下巴都掉了下來。

    混沌世界,沒有厲害的先天靈寶護身,一般的准聖都不敢輕易涉足。鴻鈞第一次講道的時候,就有人貿然進入而灰飛煙滅。

    而聖人,不但不懼混沌,更可在混沌中開闢一片小世界。聖人、准聖,一字之差,有如天地之別。

    李聃開始開闢道場,那些洪荒大神便陸續趕到。只是見李聃在開闢道場,便沒打擾而已。此時見小世界開闢完畢,一個個跳出來道:「恭喜太清道友成就功德聖人之位。」

    李聃先得立教功德,成就聖人之尊。成聖之時他斬卻自我,這些洪荒大神並不知道。李聃的聖人威壓強過女媧,這些大神自以為是李聃的開天功德強立教功德強過女媧,因此法力大大超過女媧而已。

    「諸位可入我玄都天,聽我講道。」李聃對身後眾位大神笑道。

    「同去!同去!」一個個大神應道。聽聖人講道,就算不能令自己成聖,但對道行精進多少有些幫助。

    一個個大神都放出了護身靈寶,跟著李聃進了玄都天。自從鴻鈞分寶,紫宵宮聽道的大神身上便有了那麼一兩件靈寶護身。李楓有時候就想:「開天之後,鴻鈞應該在洪荒某個地方參悟造化玉碟,因該很少遊走洪荒,他怎會有這麼多先天靈寶在手的?」

    這些大神進了混沌之中,入了玄都天。便見那天中,有一宮殿,名為八景宮。

    李聃進了玄都天,隨手點化出兩童兒,守那八景宮。又領眾神進入八景宮,宮中大殿,有一主位。左右略下一點又有兩個座位,卻是給李楓元始準備的。

    三清雖然是親兄弟,但長幼有序,元始李楓也不能與李聃平起平坐。

    又有一些蒲團無序的散落在殿中,那些洪荒大神隨便選了個蒲團便坐下。這裡不像紫宵宮,那時,這些大神是去拜師,紫宵宮聽道,這些大神便算是同門了。現在聽李聃講道,也只能算是師兄在教師弟。

    因此,這座位沒先後,無次序。李聃雖然是這麼安排的座,但那接引准提是鴻鈞有名份的記名弟子,卻也坐得最靠近三清等人。那些洪荒大神雖然心中不滿,卻也無奈暗道:「誰叫他倆地位高於我等,是有名份的鴻鈞記名弟子。」

    這時,殿外童兒恭敬道:「見過女媧師叔伏羲師叔,老師知道您要來,無須通報,讓您自行進去。」

    李聃在混沌中開闢道場,女媧同在混沌中,自然有感應。李聃開闢完道場,女媧與妖神伏羲隨後便到了。這伏羲在妹妹成聖之後,便一直呆在媧皇宮悟道,如果不是女媧告訴他李聃成聖,他還不知道這天地間又多了一位聖人。

    女媧只是一點頭,便與伏羲進了八景宮。心中卻驚道:「大師兄修為果然高強,老遠就知道我來了。」

    李聃走過斬三屍證道之法,修為自然比女媧單純的功德聖人強得多。

    女媧伏羲二人剛入八景宮,便有一群大羅金仙境界的仙人通過接引之光,進了玄都天,這些都是有緣聽李聃講道的人,往後便是李聃的記名弟子。

    這些人也沒資格進入八景宮,只能在八景宮外聽道。

    女媧伏羲一到,這洪荒中的大神便到齊了。這時,李楓旁邊多出一個蒲團,李聃笑道:「四師妹請坐。」

    「謝大師兄賜座!」女媧嬌聲道。

    大家都是鴻鈞弟子,按次序女媧自該坐於李楓之後。那接引准提不也坐在女媧後面?剛才說的無序,說的是鴻鈞的記名弟子。鴻鈞的入室弟子,卻是按次序排座的。

    人都到齊了,李聃便開始講道。

    李聃講道,不同於女媧講的是造化之道。更不同於鴻鈞三千大道,他道道都講。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李聃斬卻三屍之前,便有點無為,斬卻三屍之後,便悟了無為之道。

    此時講的,正是無為之道。

    李楓暗自心驚,暗道:「大哥不會真個無情了吧?」這時,李楓卻見李聃瞟了自己一眼,便不再多想,安心聽李聃講道。

    李聃講道,這一講便是五十年。前來聽道的洪荒大神雖然沒有一個成立地成聖,卻都覺得自己的道行又精進不少,無不心中驚喜。

    到了准聖境界,道行精進一點,便是天大的進步。

    「貧道的無為之道,到這便算講完了,各位請回吧。」李聃下了逐客令。

    眾神聽了李聃講道,知道他現在無為了,也不計較,行了一禮道:「我等告辭。」

    洪荒大神都走光了,殿中只剩下三清兄弟三人。

    「大哥,斬三屍是否真的無情。」李楓見人都走光了,便問道。

    元始見李楓如些問,不解道:「三弟為何有此一問?難到大哥將那三屍證道之法也走了一遍?」元始一想便明白了,後一句卻是問的老子。

    李聃點點頭,算是回應了元始,又笑道:「三弟多慮了,我悟了無為之道,並非無情之道。況且,那三屍證道之法雖然無情,卻也有情。」

    「斬三屍證道,便是無情。大哥為何言,三屍證道也有情?」李楓不解道。

    「元神不滅,即為不死。因此,修行之人往往將靈魂寄托於元神之中,即使**毀了,也可再次重生。靈魂乃人一切情感的來源,靈魂寄托元神之中,這元神便感染了靈魂的情感。時間久了,那元神便有了善、惡以及自我。」李聃解釋道,對於親兄弟當然開小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