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五帝治世
人族,經此一事之後團結心大增,在大禹的帶領下披荊斬棘,終於鑿穿高山大林。實現了水域相通,排洪除澇的目的。而後,在大禹的領導之下,人族更是興修水利,築壩建堤。
時間如梭,轉眼間就過了十三年,肆虐洪荒五十多年的水患終於盡數平息,經過禹的治理,形成兩大水系,以黃河、長江為河流源頭主幹,其它江河溝渠大多與此相連有關。水患期間,人族雖受災極重,民生生產均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很多民眾不得已背景離鄉;但在治水過程中,受災各部族不分彼此,協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分配了生產資料,進一步加強了各部族的交流融合。
由於事先規劃得當,並不單單是平息水患,禹借此機會整合了大半人族的勞動力,統一調度、集中勞力開闢了密佈的水網溝渠。以逍遙的眼光來看,雖尚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但這次行動極有歷史意義的,在整個種族的傳承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人族暴發出了難以想像的力量,這是人族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集體協作工程。
在這一過程中,人族的人口基數雖然銳減,但總體生產力卻得到了極大提升,為以後發展農耕畜牧打下堅實的基礎。得益於密佈的水網工程,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生息,人族很快便會恢復活力,將迎來一次人口的大暴發,也許僅在百年之後,甚至是幾十年,人族對整個洪荒的影響力就會超過以往的任何一個時期。
由於大禹治水成功,帝舜特別在祭祀儀式上,將一塊黑色的玉圭賜給大禹,以表彰他的功績,並向天地萬民宣告治水成功和天下大治。
不久,又封禹為伯,以夏為其封國。禹在天下的威望達到頂點。
萬民稱頌說:「如果沒有禹,我們早就變成魚和鱉了。」帝舜稱讚禹,說:「大禹啊!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為民造福,你輔佐我。我想觀天象,知日月星辰、作文繡服飾,你諫明我。我想聽六律五聲八音來治亂,宣揚五德,你幫助我。你從來不當面阿諛背後誹謗我。你以自己的真誠、德行和榜樣,使朝中清正無邪。你發揚了我的聖德,功勞太大了!」
然而,即使禹之功勞如此之大,但舜帝卻由始至終沒有把人皇之位傳給他的意思。舜妃娥皇,一生不育。女英卻連九子,其中八人無才,十分平庸,唯義均聰敏,故封於商,號商均,這商均就是舜帝心目中的下一屆人皇之選。
考慮到如今大禹勢大,外有東夷強族支持,內有不少人族百姓感恩戴德,再加上治水期間大禹聚斂兵力,集中權力,如今大禹的已是建立起了以自己個人為中心,獨立於舜帝控制之外的體系,舜帝對此十分憂慮,生怕自己離去之後大禹會發動叛亂,於是也不敢妄動,只是不停的安撫,同時讓兒子商均逐步的接觸政務。
可惜天祐不測風雲,舜帝於堯帝仙逝後在位三十九年,這年於南方巡守之時,經過蒼梧之野時,忽然心神大動,昏了過去,眾臣子搶救了三日三夜方醒過來,只是此時他已是雙目失神,臉色無力了。舜帝知自己來日無多,而眼下商均卻未能服眾。於是找來眾大臣,嘴角顫抖著對大禹說道:
「大禹,吾知你一直以來對吾斬了你父鯀耿耿於懷,其實,吾又怎忍斬他,只是不斬鯀,則如何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大禹聞言欲言又止!
舜帝拉著大禹的雙手搖頭說道:「你無須再多言!吾自知大限已至,從此吾將人族交與商均手中了,你要好生輔佐於他」。
大禹已是淚流滿面,卻還是不開一聲!
舜帝無奈,對著群臣說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經歷一世,瑕庛難免,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皇者的威嚴是靠百姓的尊敬而得來。今吾向天下百姓下罪己詔,以此來為鯀正名,也能彰顯大禹的賢德。」
話剛說完,大禹終於反應過來,他哽咽著道:「陛下放心,臣定當帶領好我人族,盡心輔佐商均殿下,不負聖父、聖母、三清天尊的教導!」
舜帝聞言道:「如此吾可安心去矣!」言罷微笑而逝。眾臣見狀,忙紛紛跪倒於地,哭聲一片。只見一條九爪神龍陡然從舜帝身上飛出,在蒼梧之野上空盤旋九圈,旋即吟嘯著飛上九天,朝著火雲洞的方向飛去!
商均和大禹領著一干人等朝著九爪神龍消逝的地方拜了九拜,隨即帶著舜帝的遺體,回轉國都,宣告天下,舉國大喪!
大喪之後,依照舜帝臨終前地旨意,商均登上了共主之位。為了避嫌,大禹躲避到陽城,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而去朝見大禹。在諸侯的擁戴以及三番四次的較量之下,商均退位讓賢,五十三歲的禹正是即天子位,以安邑為都城,國號夏,姓姒氏,史稱夏禹。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歷日為夏歷,以建寅之月為正月。
夏禹接位後,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為中心的領導集團。夏禹在這個集團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權性質。他讓治水時專司刑罰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規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聽號令者,就要以刑罰來懲辦。
當時,古越部落族長防風氏,總想獨霸一方,自稱越人各部落之長,不聽夏禹的命令。夏禹在苗山大會上當眾命令將他處死,並暴屍三天。各地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威力和夏禹的神聖,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沒有參加朝見禹王的氏族部落聽說此事,也紛紛向夏王朝進貢稱臣。自此夏禹的勢力範圍達到江淮流域,武功赫赫,震懾天下,人莫不尊!之後,「四方歸之,闢土以王」
在治水的過程中,夏禹曾經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都瞭如指掌。
夏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進行管理,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
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
夏禹掌權初期,闡截兩教回歸。上代帝師廣成子自然是不遺餘力的在人族重要事務中安插闡教中人,而截教在長耳定光仙的主持下,也開始與闡教爭奪權利,以便發展壯大自己的教派,傳承道統,雙方爭的個你死我活,朝堂之上烏煙瘴氣,弄的滿朝文武人心惶惶,不可開交。
夏禹眼看著闡截二教相爭,弄的雞飛狗跳的,心中不喜。兩教中,闡教自五帝之始便扎根於人族廟堂之上,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勢力龐大,根基深厚;而截教也是在五帝之始扎根於人族,但它的勢力多在底層百姓,雖然還比不上闡教的高層優勢,但盛在勢力新生,勁猛勢足。朝堂之上多是兩教中人或是兩教信徒,你爭我奪,自是不肯干休,夏禹有心無力,自己繼位時日尚短,深知實力淺薄,苦無良策。
夏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偉人。他治水是與治國養民結合進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時,還指導人們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大興水上運輸,重建家園。每治理一個地方,都主動團結氏族部落酋長,完善政權建設,使百姓安居樂業。史書記載,洪水退去後,一塊塊平原露出水面,他帶領人們在田間修起條條溝渠,引水灌溉,種植粟、黍、豆、麻等農作物,還讓人們在地勢低窪的地方種植水稻。不僅治理水患獲得巨大的成功,而且農業生產也取得了進步。孔子曾頌揚禹治水的功德說:我簡直找不到他的一點缺點,他的宮室簡陋卻沒有想到改善,而是盡全力平治水土,開溝洫,發展農耕,鼓勵人民從事勞動。
至此,人族由於有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集體協作以及密佈的水網工程之後,在夏禹的英明領導之下,人族迅速從之前大水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而且他們還迅速打破了阻礙前進的囚籠,人族進入了了史無前例的輝煌時期!
夏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歷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意識形態,創造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帝夏禹王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初級社會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時代社會代替野蠻時代社會,推動了中國皇室歷史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