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蟻賊

第1卷亂世豈有人間路 第17章:千里 9 文 / 趙子曰

    第17章:千里9()

    軍議的結果是主力防守,小股騷擾。紅巾大部分沒體力,持續攻擊是不可能的。越是如此,越要虛張聲勢。

    文華國很穩重地說:「韃子怯戰,昨夜一哄而散,今日三千人如龜般縮。」他對鄭百戶道,「本將和老羅,上午接替衝陣,兩百人驅趕一千人如牛羊耳。斬獲甚多。我們應該繼續這樣的策略,叫韃子不敢露頭。」

    ——元軍的正規軍,戰鬥力往往遠遜孛羅帖木兒、察罕帖木兒這種義軍。文華國所說的策略,相當程度上,算是北伐軍對付勢大元朝正規軍的老套路,屢試不爽。

    陳虎話語不多,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支持。

    黃驢哥這個千戶,雖然更多是出於表現出來的忠心因素升上去的,畢竟經過許多戰陣,眼光也不差。他也同意文華國的意見。羅國器、關世容附聲贊和,連李和尚,都沒有說反對的意見。

    鄭百戶說道:「大家都沒意見,就按這個策略辦。只要能熬到晚上,咱們的選擇餘地就大多了。」

    文華國一翹大拇指:「英雄所見略同。老鄭,我的意見,熬到晚上,咱們就趁夜而退。」

    「退到哪裡呢?」鄭百戶舉目望敵陣,看到他們游騎四出,點派幾個善射的親兵,再去挑戰一回;安置妥當,問文華國,「文百戶有何提議?」

    陳虎插嘴道:「末將看,不如往東方去。從三岔口中間一條,前行百里,有座城鎮。咱們從上都來時,關平章曾派一支分隊,去過此城籌糧。守卒俱無。咱們只要能進了這座城,韃子就算再度追上,也沒奈何咱們了。——他們都是騎兵,沒帶攻城器械,攻不得城。待其無糧,三兩日,韃子必退。」

    鄭百戶請示王夫人,王夫人轉頭看了一眼通往興和、上都的那條道路,猶豫不答。羅國器瞧出了她的心事,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娘子,往上都的路不止這一條。我們往東去,繞個圈,請娘子放心,一月之內,肯定能見著王元帥。」

    王夫人這才點頭,想起車中受傷千戶:「也好。城鎮中不知道有沒有大夫,續千戶的傷勢,拖延不得了。」

    得了王夫人首肯,鄭百戶下達命令:「黃千戶、李百戶,請你們二位,帶著人,一個正面叫陣,一個側面掩伏。做出要偷襲韃子的樣子,務必要做得隱蔽、更要讓韃子發現。韃子一發現,你們就立刻回來。」

    這是改變叫陣的方式,以免單調,引起元軍的懷疑。

    他又命令羅國器:「羅百戶,請你帶著你部,游弋兩翼。韃子放出的游騎,一個不許放過,叫他們有得出,沒得回。」

    說完,鄭百戶叫親兵指揮他本部有火銃的一百多騎兵,列在最前,舉銃向天,連著射了三槍。煙火瀰漫,這一百多人,跳下馬,散坐一地。面對對面的元軍,有的辱罵、有的脫了褲子撒尿,有的索性躺倒睡覺。

    鄧捨見鄭百戶點派出戰的,皆是衝陣時,沒怎麼出動的部隊,知道他是想要衝陣的部隊多做休息。當下吩咐本部解散,原地休息。想起還有件事沒做,提瞭解腕尖刀,走到捆縛旗桿上的元軍千戶面前。

    那千戶被綁多時,早先還大罵不止,這會兒沒了力氣,垂頭喪氣。看到鄧捨提著尖刀過來,心中恐懼,叫道:「你做什麼?」鼓足丹田之氣,大喊,「我乃大元陝西蒙古軍都萬戶府千夫長……」隨即壓低了聲音,央求,「你放了我,給你們將軍說,我家蒙古帶功世家,有錢、有權。只要你放了我,必有厚報,必有厚報。」

    陝西蒙古軍都萬戶府,鄧捨知道。前年,聽聞紅巾北伐三路軍的西路軍李喜喜、白不信部,包圍過他們的大本營所在地鳳翔,可惜被增援的元將察罕帖木兒、李思齊等人擊敗。

    文華國嗤之以鼻:「敗軍之將。」鄧捨手起刀落,削掉了這個千戶的鼻子。

    那千戶痛叫一聲,鄧捨不緊不慢,再割掉他一個耳朵。鄭百戶急忙跑過來:「小鄧百戶,先等一等。」拉鄧捨到一邊,小聲說,「問完了雲內、東勝的情形,再交由你來處置。」

    沒了鼻子、一隻耳朵的千戶,為了保住性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雲內、東勝城破之後,元軍將軍孛羅帖木兒下令,屠城三日。紅巾戰死數萬,好在孛羅帖木兒志在奪城,豐州等三部紅巾,突圍都還算順利。

    探馬赤軍到的時候,續繼祖部已經突圍成功,連同王士誠部,往豐州方向去了。大約是想會合關鐸部,至於他們具體的去向,這個千戶不知道。但孛羅帖木兒十萬大軍,得了豐州更是如虎添翼;南下又有察罕帖木兒阻擋,除了去上都,關鐸等人,又能去哪裡呢?

    問清情況,鄭百戶放了心,他們選擇的逃跑路線沒錯。

    那千戶一把鼻涕一把淚:「我都說了,我都說了。沒一個假話!將軍大人,就求你饒了小人的狗命。」

    鄭百戶笑了一笑,對鄧捨道:「血淋淋的不好看,我去請娘子上車。」

    看到鄧捨又靠了過來,那千戶絕望呼號,聲音淒厲,遠遠傳到元軍營中。

    派出去的游騎,沒一個回來,盡被紅巾斬殺。得不到情報,佛家奴更是驚疑。一個將官按捺不住,上前請命:「大人,蠻子將軍功勳世家出身,若不去救他,怕日後朝廷責備。」

    兵者,凶危之大事。不謹慎怎麼能行?衝動,只會讓全軍陷入絕境。紅巾這明明就是試圖激怒本大人,……想起雲內、東勝城內城外紅巾死屍枕藉、血可流櫓的慘景,佛家奴寒毛倒豎,第二次警告自己:不可輕舉妄動,怒叱:「糊塗!退下。」

    那千戶的慘呼時斷時續,一直延續到入夜時分。從中午時的中氣飽滿,漸漸到下午時的有氣無力,又到入夜後聲若游絲,再到湮然無聲。夜籟人靜,聽得一清二楚。元軍個個膽寒,人人自危,士氣大落。

    入夜不久,紅巾又組織了一次攻勢,較之前兩次,聲勢浩大。旗號輪轉,看樣子是全軍出動,八百人攻擊元軍三千人圓陣,佛家奴以馬、車為牆,堅守苦戰。半個時辰,紅巾方才緩緩而退。

    豈有面對強敵,而全軍盡出,如主動赴死一般地不留餘地?佛家奴堅定了紅巾必然有詐,很可能匯聚了其他敗軍的觀點。嚴詞拒絕屬下要求反擊、夜襲的提議。好容易等到天亮,前陣將軍氣急敗壞趕來報告:「紅賊,紅賊跑了!」

    佛家奴大吃一驚,猶不肯信,親自登高遠望。果然,十幾里外的紅巾營地,人馬皆無,只留下了一地馬糞、一桿旗桿。

    遠遠望去,旗桿上,一架白骨,朝陽光裡,森然凜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