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秋風起渭水,落葉滿長安
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哼」了一聲,扭過頭去,不再看對方,而是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著門火炮上。
「嗯,老王,注意往裡面填火藥,老周,準備往炮管裡面裝鐵球,閻員外,準備記錄數據!」
眾人七手八腳的按照張允文的叮囑將炮閂緊閉,炮口慢慢的升起,瞄準遠處低緩的丘陵。
「好了,上一斤火藥!加引線!」
王大匠頓時將火藥包塞進炮管,再在炮尾的位置加了一根引線。
「好,壓實火藥,上鐵球!」
王大匠用一根抱有麻布的木棒在炮管裡壓了一陣,然後周大匠將一顆鐵球放入炮管中。
「閻員外,記錄一下,火藥一斤,鐵球兩斤半!」
閻立德飛速的拿起毛筆「唰唰唰」的在一張墊在木板上的宣紙寫著。
「點火!」
陸大匠拿起火折子點燃引線,只聽「哧溜」的聲音響起,引線慢慢的縮短。張允文帶著眾人連連後退,到丈餘外停住,然後看著那截將要燃盡的引線。
引線慢慢的消失在炮管中,一陣青煙冒出。
「轟——」一聲驚天動地的聲音響起。只見一顆鐵球飛速的從炮管射出,那種速度,在眾人眼裡,只是一條黑色的線。
鐵球直落在百餘丈的土地上,輕輕的彈跳了兩下,動能消失,骨碌碌的順著山坡慢慢往下滑。
「射程一百零四丈!軟土之上,彈跳兩次!」
張允文右手大拇指豎起,瞇著左眼,睜著右眼通過拇指的一側看著炮彈的落點,接著又閉上右眼,通過左眼看了一下。
這是一種簡易的測距方式,利用直角三角函數來測量。首先水平的端起右手臂,右手握拳豎起大拇指。用右眼將大拇指的左邊與目標物重疊在一條直線上,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動,閉上右眼,再用左眼觀測大拇指左邊,會發現這個邊線離開目標物右邊一段距離。估計這段距離,再將這個距離擴大十倍,得到的距離就是現在所處的位置與目標物之間的距離。
聽到這個數據,眾人頓時一陣驚呼:「乖乖,這可比那床弩射得還遠啊!」
「若是這一炮轟在牆上,那豈不是要將城牆轟上一個洞!」
「不過打在敵人的陣型裡或者打在衝鋒的馬隊裡,那威力可是不大啊,恐怕殺不死幾個人吧!」
「……」
聽著眾人的議論張允文道:「這是炮彈的問題,以後還會改進的!不過現在,我們繼續測試!先清理炮膛!」
說完打開炮閂,只見一股青煙冒出,黑色的灰燼從炮管中簌簌落處。
清理炮膛之後,張允文有打了幾次一斤的火藥,幾次一斤半的火藥,還有兩斤的火藥。然而還剩下一包兩斤的火藥時,炮管上已經出現一道明顯的裂口。
「唉,老陸啊,這炮還得重鑄。剛性有餘,柔性不足,採用了區區十幾斤火藥,發了這麼幾炮,炮管就炸裂了!以後鑄炮的時候,在鋼材裡面像錫、鉛之類的金屬,加大炮管的延展性!唔,這種方法你回去試試!」
陸大匠點點頭,默默不語,像是在思考什麼問題。
張允文轉過身,又向閻立德問道:「閻員外,數據記錄下了沒有?」
閻立德將幾頁宣紙遞給張允文看了一下,記載得還是挺詳細的。只見上面寫道:「一斤火藥,兩斤半鐵球,射程一百零四丈,軟土上彈跳兩次;一斤半火藥,兩斤半鐵球,射程一百六十二丈,軟土上彈跳三次;兩斤火藥,兩斤半鐵球,射程兩百一十八丈,軟土上彈跳四次。」在每一段數據後面,閻立德還寫著相關的數據,如火炮角度,引線長度等,讓人不得不讚歎閻立德工作的細緻。
最後一張紙上卻是寫道火炮的耐久度、延展性、剛性等數據。最後還將張允文鑄造火炮的建議寫了下來。
「閻員外寫得不錯!」張允文讚許了一聲,「好了,咱們把這炮給運回去!」說著,正要去移動那車輪,只聽一聲「卡嚓」的輕響,張允文趕忙跳開,眾人一見,也紛紛離火炮遠些。
只聽見車輪處再次傳出一聲輕響,接著,那兩輪車轟然倒塌,兩個輪子骨碌碌的轉了兩圈,倒了下來。而車上的那門炮頓時無力的壓在泥土之上。
張允文這才想起,這個時代的車根本達不到機動火炮的要求,而不能機動的火炮只能裝在城頭作守城之用。離張允文預想中的野戰炮差得遠。
想到這裡,他不由對陸大匠及其他的工匠道:「現在的任務是:第一,降低火炮重量;第二,提升載炮車的承載重量和靈活性;第三,研究新式火炮。等回去我再告訴你們新式火炮的製作方法!」
那陸大匠猶豫片刻,對張允文道:「可是大人,如今這種火炮還沒有真正完畢,又怎麼能做其他的火炮呢?」
張允文道:「各位放心,這種新式火炮叫做迫擊炮,鑄造工藝要求很低,主要是炮彈,反正你們在研究錐形炮彈,乾脆連這種迫擊炮彈也一起研究!」
聽到張允文的這番話,幾名大匠面面相覷,這名張大人實在太會剝削人了吧,看樣子非要將他們的價值壓搾完畢。
張允文看到大匠們的這個樣子,乾脆的說道:「若是此次火炮研究完畢,本官將向陛下請求賞賜你們銅錢百貫,勳章一枚!那勳章可以讓你們做傳家之寶用啊!」
聽到張允文的許諾,這群工匠頓時微微有些激動。張允文微微一笑:「各位,還是先將這大傢伙搬回去,還有將那些射出的鐵球給撿回來,我們還是要為大唐省些鐵吧!」
眾人一陣嬉笑,七手八腳的將這裡收拾好,滾著炮管往回走去。
十月的長安城一片涼意。街道兩邊垂下的柳樹撲簌簌的落著柳葉兒,剩下光禿禿的枝條在風中擺動。
張允文走在長安城的大街上,忽然想起一句詩來。
「秋風起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時的張允文正懷揣著請柬往撫順郡王府走去。所謂的撫順郡王,便是當初奚人的俟斤,如今被封撫順郡王,加封右驍衛將軍,領奚族五千騎兵駐紮關中。
而其餘的右相、頭人,皆被封為國公,加封將軍或中郎將,領一千奚族騎兵駐紮幽州。雖說名義上奚人的軍隊還是在奚人的掌控之中,可是,這支近萬的騎兵已經被分成兩個部分駐紮在不同的地方,便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