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段王爺的江湖

第1卷 第52章傷別離(3) 文 / 一玄

    第52章傷別離(3)

    其時,段郎與王妃鬧了彆扭。夫妻之間不鬧彆扭的可謂少之又少。俗話說床頭鬧架床尾和,只要不分開,很快就會和好的。可刀王妃與段王爺都不是肯主動認輸的主,於是分開。

    王妃回到師傅身邊清修念佛,欲斬斷三千煩惱絲;段郎流浪在江湖反省自身的言行,也是為了苦其心志,空乏其身。

    段郎在鬱悶的旅行中遇到有些不講道理的香玉,心情豁然開朗。

    香玉遇到段郎這樣有趣的人,也感覺到從來沒有體驗過的快樂。

    男女的相悅本來就是世界上最自然最美好的事情。

    何況段郎本來就是那種人見人愛,見人愛人的人。

    得意忘形。段郎見香玉很在乎自己了。就和香玉說起自己的江湖往事:話說的是,段郎曾經在長白山,遇到一個叫春菲的女俠。兩人也有一段感情。臨行的時候,段郎說:「菲,我這一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見到你?」

    春菲說:「王爺,您不是屬於哪個女人的,您是屬於天下所有女人——您是女人的大眾情人!所以,今宵離別後,不望君再來!」

    段郎說到這裡的時候,香玉突然冒火:「你倒是說得安逸,難道是我糾纏你嗎?什麼春菲夏菲,我才不稀罕這些什麼東東。既然你不屬於某個女人,那就請您趕快離開,去讓別的女人找到你!」

    女生發脾氣往往最可愛,也最可恨。發脾氣的時候只顧傷人,一點不在乎人家的感受。香玉就是這樣,在氣頭上的時候把段郎臭罵一頓,出氣了,過癮了。

    段郎被罵得狗血淋頭,自覺無趣。黯然神傷,悄悄溜走。

    等香玉後悔了,卻哪裡去尋找那可恨的人?

    一走就是二十年,香玉終於和段郎見面了。多少眼淚,多少悔恨,都不能記得清楚。

    歡娛嫌夜短,香玉和段郎彼此訴說了半宿,幾乎都沒來得及睡覺,就已經天亮了。

    剛吃過早點。別離的義父商陽回來了。見到傳說中的大理國段王爺,十分景仰的樣子:「段王爺,商陽久仰了。」

    段郎道:「江湖中傳說,寧遇地域閻王,別見風塵商陽。閻王判人生死,商陽斷鬼行藏。可見商君在學識功夫上的厲害!」

    「謝謝王爺,我所掌握的那些不過是彫蟲小技而已,哪裡像王爺,才高八斗,有經天緯地之能;學富五車,懷治國安邦之策。虛懷若谷,以天地民眾為師;求賢若渴,故不遠萬里而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請王爺務必在寒舍小住數日,允許我向王爺討教一些大學問,也增加一些大本領,見識一些大場面……」商陽說完,跪下參拜段郎。

    段郎連忙扶起商陽,說:「我大理國有商君這樣的賢達,真是國家之財寶;有人才而不能賞識重用,則是朝廷之損失。本王久仰先生之名,故此拜訪,希望先生可以就當前和今後國際、國內的形勢進行剖析,為朝廷獻出良策……」

    原來,這商陽君,乃是地方賢達俊逸之才,因為其聰明好學,於諸子百家,無所不通,而且在18歲就嶄露頭角,22歲取得鄉試第一,25歲以後,兩次進京參考,但因為其文章文辭鋒利,鋒芒畢露,沒有考中進士,也沒有被朝廷重用。於是,乾脆不再謀求做官,到了兩河商家堡做家庭教師。別離正好就拜在他的門下。而且排起班輩來正好是別離的叔父輩。

    商陽因為得到同門師弟孩子滿月的消息,趕去吃師侄的滿月酒……結果商家堡被仇家血洗,滿門被殺死無數,別離被望月仙子所救。望月仙子還將自身的武功也傾囊傳授。

    後來,輾轉訪到別離的啟蒙老師和叔父商陽,就帶別離去拜訪商陽。讓別離和商君的孩子們一起成長。商陽母親特別喜歡別離,就叫商陽收下別離這個孩子做義女。

    儒文化的傳統是以孝行為天下范。孝行為德行之首要關鍵,皇帝考察地方領導幹部或者要把低級幹部提拔為高級幹部,起碼一點必須認真考察其對待父母兄弟及家庭的負責與否。孝敬父母是做人的第一要義。如果連自己的生身父母都不能熱愛的人,郡主還指望他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職業嗎?更不要說愛國,愛民,愛事業了。

    商陽是至孝之人,為了照顧母親,一直在家鄉附近從事教育工作,多少人拿多少價錢請他到富庶之地去教書,他都沒有動心。教學之餘,還刻苦學習,積極準備進京考試。可歎的是兩次上京朝考,都因為自己的沒有取悅於朝廷而落榜。

    朝廷有人好做官。商陽看到朝廷上下,裙帶之風流行,有才能並不一定有機會,有能力不代表有實力,於是十分灰心喪氣。普通農家子弟,要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比登天還難呢……宦海無情,讓商陽決心不再走讀書做官這一傳統仕途了。他決定讀書做學問,把自己的智慧貢獻給未來……所以,商陽除了教書育人,不再刻苦修煉各種治國安邦的經典,而是喜愛鑽研閒情逸趣的休閒閱讀書籍。尤其是群經之首的《易經》更是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來潛心研究,頗有心得,將自己的讀書心得,撰寫成36卷的《讀易評彈》。還有許許多多的雜家著作和詩文作品,可謂著作等身的高產作家了。

    才華橫溢的商陽,雖然過著隱居的生活,還是不小心在江湖上出了名了。因為他光大了奇門遁甲、梅花易數等傳統數術,把高深的理論變成了通俗化的實踐方法——他在書院的講稿,被其學生們整理出來,卷帙浩繁達124卷之多。其中,不少實例被江湖上好事者廣為宣傳,於是,商陽再度出名,才有「寧遇地域閻王,別見風塵商陽。閻王判人生死,商陽斷鬼行藏。」這樣的熱門關鍵詞。

    在老太太去世之後,商陽有機會外出,寄情於山水之間,忘情於遊樂玩耍之內。他的弟子商玉人在大理鎮南王麾下擔任初級指揮官,正確運用商陽老師所教授的軍事思想,治軍嚴謹,營房布設嚴密,戰鬥能力特強,到基層調研工作的段王爺所發現和賞識,提拔為專門負責訓練特種兵的高級指揮官,直接王爺管轄。商玉人感恩老師的教導,多次向王爺推薦老師的道德文章以及胸中才學,所以,段郎才專程來此尋訪。

    商陽聽了段郎的推心置腹的話,有些動搖其終身隱居的念頭了。段郎催促道:「先生是當世高人,國家正是用人之際。聽說先生年輕時曾經上京趕考,文章錦繡,才氣逼人。可惜無人賞識才憤而隱居,不問世事。難道先生忍心看到天下民眾受苦而能悠閒自樂嘛?難道先生忍心將滿腹經綸隨著**老去而華為腐朽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