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食色人生

第一卷 第336章 文 / 拉露

    第336章

    「說到南京大屠殺,一直以來我都在奇怪為什麼這場屠殺為什麼在這五十多年來受到冷遇,直到最近我才發現,南京的這一系列令人髮指的反人類暴行之所以不像猶太人遭到的大屠殺或廣島與長崎的原子彈爆炸那麼舉世皆知,似乎是因為受難者,也就是我們自己在保持著沉默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為什麼我們要保持沉默,我們明明發出過吶喊,但是為什麼我們的苦難不能得到承認呢?我想因為這一切的幕後操縱者就是政治,是它讓有關各方共同造成了對這一事件的歷史性忽略1949年以後,為了面對蘇聯和中國的所謂『威脅』,美國急於得到它從前的敵人,也就是日本的友誼和忠誠。這樣,冷戰的緊張態勢使日本逃避了許多嚴歷的懲罰,而它的戰時同盟國卻沒有一個人能夠逃脫,德國與意大利的納粹分子被吊死在絞架上,而活著的日本戰犯甚至能夠繼續工作而且日本一直以來都用恐怖來阻止了關於南京暴行的公開的和學術上的討論來進一步壓制著人們對事件真相的瞭解。在日本,如果表明自己對中日戰爭的真實看法,那麼他可能會跟長崎市長本島均那樣被人在胸部打出幾個眼,在這種危險瀰漫的氣氛下,許多嚴謹的中國學者甚至都無法為進行這方面的研究而去日本查找檔案這就是冷冰冰的現實,以前我曾經希望自己能夠進入大學攻讀歷史,現在看來我的休學計劃是一項明智的決定。」

    一口氣說完這些話,我幾乎都要為自己鼓掌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張純如夫人在數年之後才寫出的那本書的這些段落。

    「您這麼說,就不怕引發一場風波嗎。」

    「如果這個世界連說真話都要被批評,那麼我們這些後人還有顏面去面對數十年前所有那些為了改變人類被法西斯帝國所奴役的命運而犧牲的普通士兵們!而他們又會怎麼想?!是覺得他們的死是那麼的不值得還是在詛咒著身在天堂與地獄的夾縫中的我們這些已經忘記了歷史的懦夫?」最後看了眾多的記者一眼,我意味深長的丟下一句話:「先賢說過,忘記過去的人注定會重蹈覆轍!」

    這章節名是在向blz的wow致敬同時也回憶起當年klz劇院樂桃絲(綠野仙蹤)10連hit的華麗,我們團在第7次之後,所有人在進劇場的時候,已經下意識的站在了各自應該站的位置上

    現在演出開始!

    步入酒店之後,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叫格奧爾基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朱加什維利的傢伙,後來者為他那壯美的一生註釋了一遍,那就是如果歷史不合適,那就戰它娘親。

    說的其實非常不錯。歷史也不過是可以被強者隨時戰翻的對像,地球有史以來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被粉飾過後才出現在世人的跟前,遊牧民族對漢人屠殺被讚美為民族融合,而漢人抵抗屠殺卻被稱之為逆歷史潮流而動,孩子們在煤礦磚場中被虐待也只不過是普通用工問題,而本當應該為此因咎辭職的部門官員卻在數月過後依然在任。

    要知道,中國的知識份子即使在剝皮塞草的明代也依然有著傲骨,只是當滿青入關之後,中國就再也沒有多少有骨氣的文化人。而到了近現代,魯迅大爺當年要是沒有英年早逝,也只不過是某些人嘴中的右派文人罷了,其它的在我眼中,也不過是一些只會附庸風雅的碌碌之輩。

    現如今,已經絕少有文壇俊傑能夠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般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了。

    一直以來我都希望我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感動所有人,但是我不知道這部電影能夠改變什麼,也不相信它能夠改變什麼,因為一直以來大家都覺得一個偉大的民族不應該被一件『小事』所左右說起來,這還真是一個非常讓人難堪的現狀。

    「無雜念。」

    「什麼。」

    「報怨傑海因,你說千年之後,別人會怎麼評價我。」

    「您要真話嗎。」傑海因神色古怪的看著我。

    「是的,真話。」

    「一千年前,那個叫陸仁醫的傢伙是一個走了狗屎運的寧願把錢放在銀行發霉的王八蛋。」

    「很中肯,謝謝。」

    拍了拍傑海因的肩膀,我大步走向正在與幾位婦人交談著什麼的悠久與趙榭恩。

    是的,傑海因說的沒有錯,寧願把錢放在銀行發霉,我也不願意對著仇人與他們的後代施以善心,農民與蛇的故事如雷灌耳,為什麼我要拯救那些狼心狗肺的傢伙與他們的國民。

    拜託,我現在怎麼說也是身處高緯高經的強者。

    一行人這一次坐到了第三排,我看了看四周要知道今年的奧斯卡獎角逐的大片可都是旗鼓相當、勝負在揭曉之前根本不可預料,現如今四周可全是大腕級的人物,可都比泰勒有名多了。

    典禮開始,看著台上烏比戈德堡大媽在那兒秀了好久,我們在台下的所有人終於是等到了開始頒獎的那一刻。

    首先開始的是最佳女配角,算得上是老藝人的朱迪丹馳(judidench)再次上台領獎,這位莎翁情史中的伊麗莎白一世能夠得到此獎也是理所應當的。

    接下來的是最佳男配角,南京一九三七中的扮演貝拉先生僱員的中國青年孫銘澤也在提名之例,這位看起來還有幾分娃娃臉的青年是傑海因從群眾演員抽出來的幸運兒。不過說實話他的演技也是混然天成,把一個在屠殺現場面前同胞被屠戮卻無能為力的平民所要表達的悲哀與無助演繹的淋漓盡致,在影片最後,在貝拉回國的時候這位青年人也走進了大後方的參軍報名點,最終完成了一個大男孩到一個大男人的轉變,也完成了我在影片中所要表達的救贖意義。

    「緊張嗎。」

    我聽到傑海因與孫銘澤的對話。

    「是,是的!」

    「別緊張,能夠得到提名對你來說也是一種勝利孫,我要恭喜你,從今天開始你再也不是那個一天拿二十塊錢的群眾演員了。」傑海因說到這兒換了一個語氣:「但是也不要太過驕傲,演藝事業對於你來說才剛剛開始,你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汗水來充實自己,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你獲著影帝的桂冠。」

    「是,是的!謝謝您的教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