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少年之烽火歲月

正文 第694章 緊張備戰 文 / 我是巴圖魯

    李勇也沒有想到,他這一通吹牛皮說大話還真起了點作用,**旅暫時沒有了被裁撤的風險,不過,這也都是暫時的,以後誰能說的好。

    回到了迪化的**旅平靜下來,小股土匪有各地的地方武裝去對付就足夠了,主力作戰部隊反到沒事情幹了。

    閒下來的李勇仔細思考了幾天,怪不得上級會讓部隊搞屯墾,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進疆的一兵團,起義的二十二兵團,還有改編的第五軍,加在一起就是二三十萬部隊,這麼多人馬,每天的消耗實在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憑借當時新疆的生產能力,養活這麼多的部隊確實困難,所以大部分的給養都要靠從內地調運,可是內地離新疆路途遙遠,一來一往,成本太大。

    不過,這都不是李勇所要考慮的事情,李勇要幹什麼?要抓緊訓練部隊搞戰備,按時間推算,朝鮮戰爭馬上就要爆發,再隔幾個月的時間,四野的十三兵團就要入朝參戰,**旅雖然地處新疆,跟東北邊防離的太遠,但世事無常,誰又能知道上級是個什麼想法,一野的十九兵團後期不也是入朝了嗎。

    政委王成德也曾經悄悄找過李勇,問他那個什麼所謂的遠近規劃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他這個當政委的一點不知道,李勇只是嘿嘿傻笑的告訟王成德,那都是當時被司令員逼出來的,不那麼說不行,不那麼說咱們**旅還指不定被首長弄成什麼樣,一個新疆根本就用不了這麼多的正規軍。

    具體為什麼李勇沒有詳細說,但王成德多聰明,仔細想想也就把事情猜了個**不離十,老王也是一身的冷汗。大勇這小子膽子太大,什麼話都敢說。

    有了王司令員的命令,事情確實好辦多了,從第二天起,兵團後勤部門就開始對**旅進行大補給,糧食、彈藥、服裝、油料,包括最難弄的高射機槍彈,都被送了過來,足足干了兩天,才把**旅這麼多天消耗的物資補充足夠。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來,養一支部隊實在不是個輕鬆的事情。

    幾天過後,從二軍調撥過來的六百多個戰士也到了,**旅又是一片歡騰,因為裡面有一部分是老熟人。也無所謂是什麼調撥,只是從二軍的三個主力師裡抽出一部分人給了**旅。算是一個軍裡的人事調動。只不過**旅老是單獨出去執行任務,駐地也沒在一起,給人的感覺好像到了另一個部隊一樣。

    說起二軍的人事調動還有一個小插曲,六百多人不是一個小數目,郭鵬軍長和王恩茂政委本著自願的原則讓大家報名,可是沒想到的是。報名的人員遠遠超過了**旅所需要的數量,都是一個軍裡的人,大家都知道**旅牛,不但打仗厲害。後勤也是富的流油,武器裝備更是別的部隊拍馬也趕不上的,這樣的部隊不想去的是傻子。

    就為這事,聽說別的幾個主力師的師長還挺有意見(四師除外,因為四師和**旅是一家人),幾個師長和政委說,這麼一齣戲唱下來,被**旅鬧的好像我們都是窮光蛋一樣。

    但是不管怎麼樣,人員是到齊了,李勇和王成德把這六百多人分配了下去,重點單位無疑是工兵和修理連,補充完畢以後的**旅的工兵和修理部隊都超過五百人,雖然還叫連,但是規模足足抵得上別的部隊一個營,也算是夠牛了。

    工兵連的連長小成和修理連的連長三牛眉飛眼笑,這兩小子很怕別人不知道他們富裕了,見人就白話說別看他們是連長,那也是營長級別的連長,加上大量調撥過來的器材,**旅工兵部隊的實力翻了幾倍還不止。

    按李勇的要求,現在**旅所差的就是坦克營的問題了,坦克和裝甲車的燃油都已補充到位,只有這各種型號的零配件沒有地方去掏弄,王司令員也是責成兵團的後勤部隊去向內地請求調運,但是因為距離太遠了,顯然一時半時還沒有辦法運過來。

    這都不是問題,咱們還有時間等,雖然不知道上級是什麼意思,但是從調撥過來人員和物資來分析,**旅應該還沒有被裁撤的風險,原因很簡單,如果上級下決心把一支部隊裁下去,是不會對這支部隊進行人員和裝備上的補充。

    在此期間,**旅展開了規模宏大的練兵活動,而且練兵的針對性很強,主要以土工作業為主。

    包括政委王成德在內,大家都對旅長李勇的做法不太理解,練兵就練兵,部隊嗎,肯定是要訓練的,可是為什麼要重點練習單一科目,整天泥呀土的跟戰壕、掩體和防炮洞打交道,旅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想方設法讓戰士們練習挖防炮洞,打土匪還用得著挖防炮洞?土匪有重炮嗎?

    雖然不理解,但是戰士們執行起來還是一絲不苟的,大家都認為旅長這麼干一定是有用的,這也多年來養成的老習慣。

    為什麼要讓部隊重點練習土工作業?其實李勇這是在做防患於未然的工作,他怕的就是那一天上級突然有命令讓**旅去朝鮮前線,多做準備終歸不是壞事。

    練、練,整天訓練不斷,土匪打完了也不讓大家鬆口氣,**旅的幹部戰士把駐地附近的一座小山包都要掏空了,就是為了練習戰士們的土工作業能力。

    為什麼要這麼幹?因為在朝鮮戰場上,美軍打仗向來崇尚火力制勝,地面上是坦克和重炮,天上是陸航和海軍的艦載戰鬥機,同等級的部隊,美軍擁有的火力是志願軍的幾十倍。

    說一個簡單的戰例,如果一個志願軍的步兵連據守一個陣地,而進攻的是一個美軍的步兵連,志願軍的一個連只有一百多支步槍和少量的輕重機槍以及手榴彈,或許還有那麼一到兩門沒幾發炮彈的迫擊炮(補給跟不上),而美軍的步兵連在進攻的時候,一個步兵上尉就可以指揮除他本身的一個連以外,還有一個重榴彈炮連,一個坦克連,一個戰鬥轟炸機中隊來協助,這樣一算下來,美軍一個連的攻擊火力是我們志願軍守衛連隊的多少倍,沒法計算,因為不是一個數量級上的。

    重炮覆蓋轟炸,坦克炮直射打點目標,戰鬥轟炸機在頭上往下扔凝固汽油彈,這就是美軍的鋼鐵戰術,要知道凝固汽油彈可以形成兩千多度的高溫火焰流,凝固汽油彈下,生命很難存活。

    在殘酷的環境下志願軍靠什麼來和美軍交手?靠志願軍的飛機?靠那些短腿(航程不足)的米格機?要知道,即使在志願軍空軍最鼎盛的時候,也不過是在後方的交通運輸線上開闢出了一條所謂的米格走廊,而最前線的部隊就只有用腦袋頂著炸彈和對手拚命了。

    自己的飛機靠不住,那怎麼辦?靠那些數量少的可憐的高射機槍和高射炮?顯然更不行,志願軍有限的高射炮火要保護橋樑和隘口,前線的部隊根本就指望不上,那麼志願軍又怎麼才能頂過聯合**的地空火力的狂轟亂炸?

    秘密就在於志願軍的土工作業能力,志願軍的戰士絕大多數都是農民,對挖溝挖洞有一種天生的熟悉感,加上從紅軍時期開始,不論是對付日本人還是國民黨,解放軍的火力都處在劣勢,所以,為了能打勝仗,為了少一點傷亡,解放軍的部隊對發起戰鬥的地形和地勢極為挑剔,也養成了每戰必先挖工事的習慣,這才是志願軍能與美軍對抗的最大秘密,靠的就是坑道。

    坑道戰術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發展,在朝鮮戰爭中被發揚光大,這也都是被殘酷的環境逼出來的結果,李勇所要做的就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發揮而已,雖然還不知道是否能用得上。

    就在**旅在祖國的大西北邊陲緊張備戰的時候,緊挨著中國東北邊境的朝鮮半島卻戰雲橫生。

    朝鮮半島總面積二十二萬左右平方公里,當時的人口二千五百萬,二戰結束以後,本來是一個統一的半島國家的朝鮮被美國和蘇聯一分為二,用標圖尺在地圖上的三八線上人為的畫上了一條橫線,從此,聞名世界幾十年的三八線誕生了。

    冷戰開始以後,朝鮮南北兩方各自被兩大對立陣營所控制,也都各自組建了自己的國防軍,苦孩子出身,在中國吉林長大的金日成得到了當時斯大林政府的支持,以蘇聯紅軍朝鮮支隊的名義解放了半島北部,而後,為了擴充自己的力量,早於新中國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朝鮮政府代表團來到了中國,請求支援。

    考慮到當時的國際環境和共產國際大家庭,新中國把四野部隊中的朝鮮族幹部戰士全部調撥給了金日成政府。

    四野的部隊太大了,一百幾十萬的部隊,其中就有一部分是久經戰火考驗的朝鮮族的老戰士.(求贊,求贊)(……)

    ∷更新快∷∷純文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