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牛首山
煞費苦心的勸說頗見成效,這些工兵們也是明白人,大多數的人對跟解放軍干沒有反感,加上四周虎視眈眈的偵察營戰士,就算是有幾個想不幹的也不敢表達出來。
工兵們本身的戰鬥力就很一般,加上沒有準備,集合的時候有的連武器都沒帶,對付他們,偵察營的戰士們已經很有把握了,所差只是最後一步而已。
張勁松也知道他們的想法,獨立旅裡大部分人都是由俘虜戰士組成的,所以很清楚基層士兵的心理狀態,做這樣的工作老八路很有經驗。
包括一排長寧二子,都是俘虜出身,別看開始的時候不太情願,只要教育好了,一樣都是好戰士,這就要看解放軍部隊裡的政治思想工作做的如何了。
趁熱打鐵,張勁松繼續做工作:「弟兄們,你們幹工兵的在咱們解放軍的部隊裡都是寶貝,只要弟兄能投過來,我們是求之不得呀,不想當兵也好辦,我們發路費回家,不過,我想勸大家一句,全國馬上就要解放了,這天下就是咱**解和放軍的天下,這時節了還回家種什麼地,乾脆跟我們解放軍幹一番大事業,也不枉了這五尺之軀。」
咱們中國有句老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戰爭打到現在這個程度上,誰都知道國民黨完蛋了,青海的馬步芳完蛋了,寧夏的馬家軍也眼看著要完了,官兵們正在為自己的前途擔憂,聽到人家解放軍的長官說可以收留他們,而且還是干老本行的工兵的時候就再也忍不住了。
士兵們亂哄哄的喊著:「長官,我們都想當八路,想當解放軍,只要能收留我們就可以。」
沒費一槍一彈就解決了一個工兵營,張勁松的心情大好,面對著想要當八路的俘虜們哈哈大笑:「想當八路好辦,我可以在首長面前保舉你們,只要有一技之長,在解放軍的部隊裡一定會被重用。」
張勁松到是沒有騙他們,解放戰爭後期,部隊的規模擴大太快,像工兵這類的單位也確實是一個急缺兵種。
說到這裡張勁松話鋒一轉:「弟兄們,你們想當八路我舉手歡迎,這樣咱們可就是一家人了,是一家人我就實話實說了,咱們得抓緊把埋在堤壩上的炸藥起出來,炸藥不起出來,我吃飯也吃不香啊,弟兄們咱們連夜就把這活幹了,大家說好不好??」
炸藥都是工兵們埋設的,由他們再起出來最為合適不過了,在張勁松和寧二子以及副軍長何叔衡的組織下,足足忙活了能有兩個多小時才把一切都弄好,炸藥、雷管、引信、導火索,全部回收。
至此,獨立旅交給偵察營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張勁松帶領戰士們在確保黃河大堤安全的同時還俘虜了國民黨寧夏馬家軍128軍的一個工兵營,懸在旅長李勇心頭上的隱患消除了。
就在張勁松帶著戰士們在黃河堤壩上忙活的同時,十九兵團對寧馬軍128軍的圍殲開始了。
對付一個128軍,當然用不著十九兵團全軍出動,揚得志司令員和李志民政委把任務交給了解放軍第六十四軍,並同時加強了西北軍區獨立第一師,獨立第二師,李勇獨立旅,共六個師旅級的部隊,用絕對優勢兵力合圍128軍。
戰前的情報偵察是,寧馬的128軍的兵力配置是,以軍部及256師駐守靈武,以356師和騎兵20旅守金積,為了給128軍加強力量,總指揮馬敦靜又為128軍多配屬了一個保安第三師。
根據敵人的兵力配置特點,六十四軍曾思玉軍長決定先集中力量消滅金積之敵,然後再奔襲靈武。
寧馬軍的128軍本身力量對比就照解放軍的六十四軍差了一個檔次,在這種情況下又分兵對靈武和金積駐防,而解放軍的六十四軍又只打一個金積,所以兵力上佔的便宜就太大了。
在解放軍十九兵團解放寧夏的整個過程中寧夏的馬家軍並沒有組織起有力的抵抗,這雖然跟兩軍的實力大小有關係,也跟寧夏馬家軍傻瓜一樣的戰法分不開。
寧馬軍總共有兵力八萬多人,這八萬多人並沒有集中使用,而是分散兵力進行層層防守,主力128軍在與解放軍對抗的時候也沒有吸取這一教訓,在解放軍六十四軍大兵壓境的時候還把部隊分成了兩股,分別把守金積和靈武,這就給戰鬥的失敗埋下了致命的隱患,所以有人說,不管是青馬軍還是寧馬軍,在敢打敢拚上確實是有稱道之處,在戰術上就完全不值得一提了,總指揮馬敦靜的水平還不見得砥得上一個解放軍的普通營連長,跟揚得志司令員比戰術就純屬扯淡了。
金積,大約建於清代中期,是一個帶有城牆的古老城堡,離寧夏的首府銀川只有五十幾公里,城外海拔1600多米的牛首山是它的天然屏障。
要圍殲128軍就要先打金積,而先打金積就必須先攻克牛首山,海拔1600多米的牛首山就成了金積一戰的關鍵。
敵人在兵力上的部署是,356師在金積城內駐防,騎兵20旅在做為機動力量在金積城外游弋,保安第三師守衛牛首山。
針對寧馬128軍的兵力部署,曾思玉軍長命令六十四軍的191、192師從牛首山的兩側發起攻擊,而李勇獨立旅則是繞道後山,從牛首山的側後發起攻擊,先消滅保安第三師,奪取金積城外的制高點,用西北軍區的獨立第一師和獨立第二師以及軍直屬隊監視金積城內的寧馬356師和騎兵20旅。
寧馬軍的保安第三師只有五千多人,圍攻的解放軍六十四軍卻用了三個主力師(191、192、獨立旅),總兵力超過三萬人,兩軍兵力對比達到了驚人的六比一,這就是**的戰略戰術,在戰略上蔑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每戰必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傷敵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曾思玉軍長靈活地執行了這個戰術,在牛首山戰鬥中集中了數倍於敵人的兵力與技術兵器,力爭一舉打掉敵人的保安第三師。
戰鬥在後半夜打響了,解放軍第六十四軍並沒有因為敵人只有一個雜牌保安師而輕敵,在戰前集中了大量的重炮,因為有了獨立旅這支部隊的加入,曾思玉軍長手裡掌握的火炮超過了兩百門。
隨著曾思玉軍長一聲令下,解放軍數個重炮兵群對準牛首山上的寧馬保安三師狂轟亂炸。
二百多門火炮,幾個齊射就是一千多發炮彈,爆炸聲天崩地裂,彈著點一個接著一個,炮火把半天天都打紅了,
牛首山海拔一千六百多米,地勢陡峭,易守難攻,保安三師搶修了許多野戰工事,想憑借這些工事來進行死守。
可是保安三師終歸是地方上的部隊,士兵和軍官根本就見過這樣的炮火,別說見了,連聽都沒聽說過還可以這麼進行炮火攻擊,幾個起射下來士兵就被炸傻了。
解放軍凶狠的炮火準備足足持續了半個小時,半個小時以後步兵攻擊開始,獨立旅在旅長李勇的指揮下,從牛首山的側後發起攻擊。
獨立旅攻擊部隊的第一波次是兩個步兵營,因為三營長馬長勝和四營長寧金山的強烈要求,旅長李勇用三、四兩個營為尖刀部隊,向山頂猛插。
兩個營的戰士,以戰鬥小組為單位,在強大的火力掩護下,向山頂攻擊前進。
山地攻堅戰,是獨立旅幹部戰士平時必須演習的科目之一,加之不斷的參加實戰,這樣的戰鬥在獨立旅的戰士們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幾十門的山炮、野炮和步兵炮全被戰士們推了上來,炮兵營長高翔要求他手下的兵,一線步兵營的戰士和他們所要攻擊的目標必須在自己一方炮火的有效打擊距離之內,換句話說,炮兵營的小口徑直瞄火炮必須緊緊的跟在步兵後面,為步兵提供最為直接的火力支援。
寧馬軍保安第三師在山上修建了大量的臨時火力點,這些火力點大都修建在步兵所要攻擊的山體正斜面上,而這種在正斜面上修建的火力點正是步兵炮最為喜歡打擊的對象。
炮火不斷的在步兵的前面延伸射擊,寧馬軍的火力點剛一露頭就被步兵炮一炮打掉,在硬頂了有半個小時以後,半山腰上的寧馬軍官兵就有點支持不住了,士兵們沮喪的發現,別看他們是防守的一方,卻根本沒有辦法和解放軍對抗。
瞄準、擊發,通的一聲,又是一發炮彈打了出去,幾秒鐘以後,一座藏了十幾個人的碉堡被炸上了天。
這樣的場面在獨立旅攻擊部隊的地段上不斷的上演著,步兵在前面進行火力試探,炮兵則是持續跟進,遇到有抵抗就一炮轟掉。
防守的一方如果遇到有強大火力攻擊的敵人,正斜面工事就會成為炮彈的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