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少年之烽火歲月

正文 第二十章 裝備 文 / 我是巴圖魯

    聽完李勇的組建計劃後,這些老戰士激動的不得了,這麼一支連隊是一個很強大的力量,只要是合理使用會爆出強大的戰鬥力,咱們這個十九歲的連長難道真是天生會打仗嗎?就是這麼一個厲害人物在國民黨那裡只是個列兵,你說他們國民黨能不敗嗎?

    接下來李勇進行武器裝備的安排計劃,輜重排排長孫全厚向李勇匯報:咱們連這回是大財了,除了十二挺重機槍和十二門小炮以外,還搬回來輕機槍一百零四挺,衝鋒鎗六百二十八支,炮彈三百九十箱,子彈一千一百箱,還有六百多箱手榴彈,其中有一部分是美式的瓜式手榴彈,除了武器以外還有衣服,軍毯,水壺,鋼盔,鞋子,卡嘰布,還有糧食,對了還有不少蒙在武器上面的防水油布,我問馬長勝弄那些油布幹什麼?馬長勝那小子跟我說,反正是連長讓搬的我可不知道幹什麼,總之一句話就是咱們連可真是洋財了,除了沒有錢,其他的什麼都有。

    孫全厚最後一句話讓大家都笑了。聽完孫全厚的匯報後,李勇進行武器裝備的具體安排:

    1步兵排每一個步兵班裝備捷克式輕機槍兩挺,每挺輕機槍配彈二百,以後可看情況盡量多帶,美式湯姆式衝鋒鎗十支,每支槍配彈二百,也就是說單兵帶彈要達到二百,李江國你不是老喊缺子彈嗎,這回給你弄足了,你要是不嫌沉就是背一千也沒人管你。

    李勇說到這裡戰士們都笑了,李江國撓了撓腦袋說:「哎呀,太好了,以前打仗我能有個十几子彈就感覺不錯了,我最少的一次是四子彈打了一仗,要是有二百子彈我的膽子還不得比倭瓜都大,但一千是真背不了的。」大家又被李江國逗笑了,李勇接著往下說,每個戰士手榴彈四枚,全排算上排長和副排長共輕機槍八挺,衝鋒鎗四十二支。

    聽到這裡這些老戰士都不說話了,好傢伙,一個排的火力配備就這麼厲害,這可是五個排啊,要是一起開火那火力得多厲害?咱們窮八路什麼時候也這麼富裕了。李勇給一個步兵班配兩停輕機槍是有自己考慮的。

    捷克式輕機槍是捷克國營兵工廠二十年代研製的一款經典步兵輕武器,工作原理為長行程導氣式,可選擇單或連射擊,口徑7.92毫米,採用彈匣供彈,彈容量二十,捷克式輕機槍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在自然環境中不易損壞,維護簡單,射擊精準,中**隊有句老話,叫做老兵怕機槍。這句話其實就是針對捷克輕機槍而言,對於捷克輕機槍精準的二三長短點射,只要被瞄準射擊,就無法躲閃。進攻時輕機槍可以隨著步兵迅前進,不斷提供及時火力支援。實戰中,機槍還可以由射手平端著一邊衝鋒一邊射擊。加上捷克式輕機槍可以使用普通步槍子彈,彈藥方面也不成問題。捷克式輕機槍是步兵進攻和防守難得的利器。

    當然了捷克式也不是沒有缺點,先是它的彈匣容量較小,只有二十子彈,在激烈的戰鬥中每六至八個點射就要更換一次彈匣,這就給有經驗的戰士提供了對付它的機會,再有就是每射二百子彈就要更換一次槍管,雖然說有經驗的戰士更換槍管的時間十秒就夠了,但這也是它的缺點之一。

    我們在電影或者電視作品裡看到的戰士們端著一捷克式挺輕機槍不斷的射擊,這實際上是非常虛假的,大家想想六至八個短點射會用多長時間?這還是有經驗的射手,如果是一個新戰士或者技戰術水平不高的戰士只要手指頭松慢一點,幾秒種的時間這二十就打出去了,這時如果更換彈匣不及時就是死路一條了。

    雖然說這款輕機槍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是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卻是世界上已知道的最好的步兵班用輕機槍了,在我國戰場上它的各項性能要比小鬼子的歪把子強得多,人民解放軍在戰爭年代裡繳獲了大量的這種機槍,四九年開國大典上我軍戰士手裡端著的就是這種輕機槍,後來在朝鮮戰場也曾經大量使用。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針對這款武器的特點給它加裝了三十大容量的彈匣,較好地解決了彈容量少的問題,直到五六年我軍新一代步兵班用輕機槍研製成功後這款輕機槍才逐漸退出現役。

    2偵察排每人衝鋒鎗一支手榴彈四枚,偵察排不配備機槍,以後遇到有合適的裝備再具體安排,共四十二支衝鋒鎗。

    3機槍排每個班裝備馬克沁重機槍一挺,配彈二千,以後也要看情況盡量多帶,別的武器就不配備,戰士們也沒辦法再拿別的裝備了,一挺重機槍就將近六十斤了,行軍的時候要由四個戰士抬著走,另外的三個人背子彈,這就是機槍排設四個班,每班七個人的原因。

    馬克沁,184o年生於美國緬因洲,早年經歷坎坷,曾經當過工廠的學徒和麵粉廠的工人,他的前半生基本沒有涉足過武器和戰爭,只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時參加過地方保安部隊,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1882年,馬克沁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組建了馬克沁—韋斯頓公司,從而走上了天才的明道路,馬克沁機槍的問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自從拿破侖時代曾經使用過的戰術基本沒用了。

    馬克沁是美國人,可是充分認識到機槍重要性的卻是德國人,在一戰的索母河戰役中德國人以平均每一百米一挺馬克沁的密度向正面進攻的十四個英國師瘋狂射擊,一天之內就使六萬名英國人陳屍陣前。

    你說這英國人是不是有點死心眼,腦袋一根筋,對著機槍陣地胡亂衝鋒那還不是找死嗎。後來有的資料介紹,當時的英國高級軍官大部分都是上層的貴族,這些人吃喝玩樂當然行,打起仗來就抓瞎了,兩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青年男人的死亡率及高,二戰結束後的一九四五年有一個老師在課堂上對她的十**歲的學生們說:孩子們,你們很不興趕上了戰爭,你們中將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結婚,你們必須要有心裡準備。當然了她的學生都是女學生,男生大部分都上了戰場,並且倒在了那裡。

    正如這位老師所說的,二戰以後英國適齡女青年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找到另一半,剩下的只好自己終老一生,這些人沒有後代沒有家庭,在二戰後的英國只有默默付出,她們承擔了戰後重建的大部分工作卻晚景淒涼,這也是英國人二戰以後始終不願意提起來的陣痛。

    當然了馬克沁重機槍也有它自身的缺點,那就是它的自重比較大,步兵行軍攜帶比較成問題。

    題外話有點說多了,咱們再回到本章節上來。

    李勇接著說道:「咱們以後的戰鬥要充分揮重武器的威力,子彈必須多攜帶,像以往那樣戰鬥打響沒多長時間就起來衝鋒的戰鬥絕對不能幹,部隊衝鋒的時候也是它傷亡最大的時候,沒有把握不要衝鋒,我們的戰士都是寶貝,這樣的傻事咱們可不幹。」

    聽完李勇的話這些老戰士都陷入沉思中,這二十幾個老兵包括指導員王成德在內,都是從血裡和火裡滾出來的,他們都經歷過李勇說的大部隊衝鋒的場面,也目睹了很多好戰友犧牲在敵人的火力下,要是他們還沒犧牲那會是多大的一筆財富!!每一個身經百戰的老戰士都可以帶一個排一個連甚至一個營啊,想到這裡這些老兵看李勇的眼神都變了,跟著這個年輕的連長以後還說不定會生什麼事,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會是壞事。

    李勇看這些老兵都在想事情也沒往下說,就讓他們多想想吧,部隊以後還要展,他們的思想和觀念也要轉變,要慢慢的給他們灌輸一種全新的作戰思想和理念,他們現在已經是部隊的骨幹了,以後更會是部隊的基層指揮官,自己再有本事也是一個人,部隊擴大還要靠他們,看到他們逐漸從沉思中回到了現實,李勇又繼續往下安排。

    4炮排每個班裝備六零迫擊炮一門,配彈四十,炮彈以後也要看情況盡量多帶,炮排戰士們別的武器不配備,咱們現在的迫擊炮只能由戰士們背著行軍,它和重機槍還不一樣,沒辦法抬,所以就只能拆開,炮管,炮盤,三腳架每個戰士背一樣,炮管比較重要選體力好的戰士,每個炮班剩下的四個戰士背炮彈,每人十,全排共六零迫擊炮四門,炮彈一百六十。

    李勇又接著介紹道:現代戰爭,炮兵被稱為戰爭之神,為什麼這麼說?就是因為它強大的遠程火力,比如現在打仗,敵人要是在幾百米以外咱們就一點辦法也沒有,有了炮兵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彈藥充足的情況下能用炮火解決的一定要用炮火解決,能用炮火解決的不用重機槍,能用重機槍解決的不用輕機槍,能用輕機槍解決的不用衝鋒鎗,能用衝鋒鎗解決的絕不拼刺刀,不是說我們不敢拚刺刀,拼刺刀是我們的一個重點訓練科目,但是不到必要的時候不要這麼幹。總之一句話要盡量用火力解決對手,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即取得戰鬥的勝利又減少自己的傷亡。

    聽完李勇這些話,這些老戰士又一次被震撼,李勇也盡量利用每一次機會來更新這些老兵的觀念,讓他們逐漸的來適應自己的現代戰爭思想。

    5輜重排的三十八個人只配備衝鋒鎗,子彈可以少帶一些,手榴彈就不要帶了,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攜帶糧食,每個人的糧食攜帶量不能少於五十斤,他們還要帶自己的東西,所以會很辛苦的,告訴輜重排的戰士們不要有想法,自古以來打仗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支部隊能否打勝仗後勤很關鍵,我們的輜重排以後還要展,不能光靠戰士的肩膀。

    李勇知道三年以後我軍在朝鮮戰場因為後勤問題吃的虧,現代戰爭某種程度打的就是後勤,後勤的強大能決定整個戰役的成敗。李勇又給這些老兵講了後勤保障的重要性。不敢再講了,說多了怕這些戰士們消化不了,也怕指導員王成德和李江國兩人沒完沒了的追問這些東西是從哪裡知道的。

    6警衛通訊班的配備和偵察排一樣,每人一支衝鋒鎗四枚手榴彈,共十支衝鋒鎗,炊事班和衛生隊沒有戰鬥任務,不配備武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