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盜影仙蹤

第55章 鶯燕獲緣返宮隱修(五) 文 / 御仁

    第55章鶯燕獲緣返宮隱修(五)

    那隱身人的口氣甚大,明明屬幼童之音卻自稱老者,甚而將五人比喻曾孫之輩,因此已使夫婦五人心中有些不悅。就在此時只見前方道路之中修然空氣波動,竟然逐漸浮顯出一個原脫光影,接而有如聚氣成實般的幻化出一個矮小如童的身軀。只見那人身高不足四尺,髮結沖天辮,圓臉幼稚約十歲左右,看穿著似是個牧童。可是說他是童子……這……該怎麼說?卻見他滿頭髮後皆是銀白,肌膚略皺,而背後尚背著一個約有兩尺多的巨大酒葫蘆,腰中尚插著一支紫色長笛,真不知是幼童還是……程瑞麒夫婦眼見之下,苦時愕然的相互張望,真不知該如何稱呼他?「哇……哇…我就知道!稱們一定又在心中笑我了嗎?嗚……嗚……我原本不想現身的,可是你們逼我的!」怔愕的五人聞言頓知他似持自慚形穢之意,才會如此哀傷,但此時卻聽方氏小鶯欣然拍手笑道:「哇……您是不是吃過什麼仙丹靈藥了?所以依然形如童子!真好耶!要是我也能和您一樣永遠形貌如同現在,鄭豈不是要開心死了?老前輩,這種福份千萬人難遇i您可是真有福緣之人耶!」

    那白髮童顏童身的老者竟哀傷之色來得快去得也快,立時形如幻影般的幻至小感身前,既驚喜且興奮的仰首笑道:「喔!……丫頭你怎麼知道老夫幼時吃過一株仙藥?這可是江湖中無人知道的秘密喔!我告訴你歎!你可不准和別人說!老夫幼時在家鄉大山裡放牛時,不小心的墜落一個好深好深的地洞裡,後來在又深又大的地洞內得了仙緣,又吃了一株仙草,從此便是這模樣了!如今已過了九……九十六……不對!是九十七年後,除了頭髮變白了以外,其也沒什麼變,原來仙草有兩株,但另一株已被我騙小蕊蕊服食了,所以你想吃也沒有了!」小鶯聞言頓時驚奇的朝那白髮童顏老者低聲說道:「哇!老前輩您竟然已……已百歲出頭了嘛!那您豈不是就如同天界之金童了嗎?」白髮童顏老者聞言更是喜形於色的手舞足蹈道:「對!對!當初年輕之時我和小蕊蕊常被人笑濾譏喚『矮子』、『三寸丁』以及『矮鬼』,害得小蕊蕊又悲傷又氣憤,每每責罵我騙她吃了什麼毒物才會如此,之後便帶著孩子遠走『崑崙』,當然我老人家傷心之下,以後再有人如此稱呼我,必定好好整治他們一番,可是現在人家都稱我『不老童』或是『老頑童』,那像你這麼聰明知道我老人家吃了仙草成為天界金童?啊…『天界金童』?……哈!哈!哈!好!好!我是『金童』,以後誰再叫我『不老童』或是『老頑童』我就打他!哈!哈!……」在大笑聲中倏然身軀恍如化為一道電光般的疾閃而逝,令程瑞麒夫婦疑似眼花的眨眼間已不見那白髮童顏老者,全然錯愕得疑為夢幻!

    突聽譚氏玉鳳咯咯笑道:「咯!咯!咯!那位老人家除了滿頭銀白外,不但身如童子便連心性也如同稚子般的令人錯愕!」江氏小燕聞言也嬌笑道:「對嘛!依他如此童心未強的心性,再加上外貌,怎怪得人家稱他『老頑童』?」「玉虎官主」程瑞麒此時也微笑說道:「嗤!這位老人家竟已年過百歲,但是心身未老的如童稚子,鶯妹只是隨口比喻他如同天界金童,他便興奮得要改名號,看來往後再見他時可要稱呼他『金童』才是,否則不知會使了耍出什麼小性出來?」然而此時的史氏香蘭卻別有所思的疑惑問道:「相公!鳳姊姊!那位老人家怎麼像是化為一陣輕煙幻影般的虛幻消失?剛才他身子好似未動,但突然便站在鶯妹身前,難道這也是武功?或是他法?」香蘭如此一說才使得四人止住嬉笑色,並回想到剛才「金童」現身之情景以及離去時的情景,兩者各有不同,一如幻影一如電光飛閃,真不知是何等武功?或真如香蘭所說是種仙法?久久才聽「玉虛宮主」程瑞麒皺眉說道:「咱們在仙宮中也習練過提縱飛躍的身法輕功,但與剛才『金童』他老人家的身形迅疾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可比擬,據剛才他老人家所言自應是身得福練習得不同凡響之技,才能自誇的口稱要整治武林人物而自身無損,由此可見應屬凡間之高絕武功而非仙法,也因此而應了一句古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又比一山高』,剛才那位老人家如對咱們有惡意,恐怕必難逃他手下,因此咱們往後除了要勤習不斷外也要自謙莫驕,以免敗於驕矜自滿之高傲中!」

    四位嬌娥耳聞夫君之言深以為然,因此俱都頷首應同,並聽江氏小燕心有所感的低聲說道:「相公所言極是!江山廣闊能人處處,咱們自是應自我批前精益求進,不過卻不知武林人之武功應如何分辨等級?也不知咱們功達何等?不過依婢之意,不論功達何等皆應不矜不驕不亢不卑,武功其次也無礙。」

    然而譚氏玉鳳聞言卻不以為然的笑道:「燕妹之言雖是甚為有理,雖然咱們不指望能習得何等高深武功?但行道江湖中定要有自保之能,否則遇有武功高強之人豈不任人欺凌?姊姊及湖哥以往便曾遭人擊傷過,尚幸大難不死而能遇見你們,況且江湖武林中人惡人當道,他們可不講情理國法,就拿今日之『乾坤幫』賊徒來說,若咱們功技薄弱豈不將落於他們魔掌?到時會遭到何種欺凌尚不知道?因此技比人強才是自保之器!」「玉虛宮主」程瑞麒及及譚氏自幼為乞時便曾屢屢遭人都視欺凌,因此深深體會在世間只求公理正義是行為不通的,並且官府也不會為芝麻小事而插手管轄,縱然有!但事發之後恐伯弱小之人早已身道重害甚或命喪,官府事後找凶又有何助?況且尚有官府與地方惡霸勾結那更何奈?也因此江湖武林中之正道俠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軼事頗受百姓津津樂道,由此可知百姓對俠義之人較之對官府更為敬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