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中華1903

韜光養晦 88不以為然 文 / 小柯

    徐天寶笑笑,說道:「丁兄過獎了。」

    丁開璋見四下無人,便說道:「徐老闆可知我國積貧積弱的根源在哪裡嗎?」

    徐天寶眉毛一動,心裡依然猜到他要說什麼,卻假裝迷茫地問道:「恕我駑鈍~」

    丁開璋一字一句地說道:「那便是當今朝廷~滿清朝廷無道,對內用強,對外賣國。就拿這次日俄交戰來說吧,我有同學在日本留學,當初他們都是懷著一腔報國熱血而去,當他們聞聽俄人侵我東北,便組織抗俄義軍。可朝廷非但不支持他們的義舉,還要強行彈壓,實在讓人寒心。所以,他們之中很多人都加入了孫文先生的同盟會,立志推翻腐朽的滿清,創立開明的新中華之國。」

    說罷丁開璋伸手拉住徐天寶的手,「徐老闆有財有勢有兵,如果能加入我盟,將來革命成功,推翻滿清,你便是天下人的功臣。」

    革命一詞原是日本人對英語revolu-tion的翻譯,也是日本人率先用它來稱謂孫中山的革命組織。據同盟會元老馮自由的《革命逸史》,1895年孫中山起義失敗後,逃至日本神戶,當地報紙的報道標題是《支那革命黨首領孫逸仙抵日》。這個題目讓孫中山大為興趣,此前他和他的同伴們沒有用過革命這個詞,用的是傳統上習用的「起義」和「造反」。自此而後,孫黨以革命為旗幟,革命一詞即在日本留學生中流行開來,然後又流行到國內。當然,革命一詞並未獲得嚴格定義。孫中山的革命黨,立志發起各地暴動,用以推翻清政府並獲得政權———這當然是眾人認可的革命。以梁啟超為代表的立憲派反對暴力、亦復反對從清廷那裡奪權,他們要求在不改變權力所有的前提下,改變權力自身的性質;所以,梁啟超及其立憲派被目為反革命,乃在情理之中。然而,面對暴政,革命話語具有天熱的道德優勢,尤其對年輕人更有本能的吸附力

    徐天寶聽了丁開嶂的話之後,笑了笑說道:「孫先生倡導共和,欲振興中華,這自然是好事,可自下而上的革命比自上而下的改革更傷國家的元氣,弄不好就如美國南北戰爭一般,到時候百姓遭兵災之苦,生靈塗炭,有道是興百姓苦,亡亦百姓苦。」

    丁開嶂說道:「不管是變法還是維新,都是要流血的,所兩害相權取其輕,長痛不如短痛。」

    「比起同盟會,有一群人比他們更合適擔負這個歷史使命。」徐天寶說道

    「什麼人?」丁開嶂忙問

    「北洋!」

    「北洋?」

    「對,北洋!」

    很多人都會問,中國歷史為什麼選擇了袁世凱而不選擇孫中山?這是具體而微的問題,必須分析雙方的力量、制度和人望等因素,考慮哪一方更適應中國的國情;北洋是從淮軍系統演變而來,到了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正式形成的一個具有家族性質的政治利益團體,結構相對緊密,以袁世凱為核心。且在晚清最後十年的憲政改革時期,北洋集團掌握了絕大部分的行政資源,並且以北洋為代表的晚清官僚們也在這場注定失敗的改革中累積了大量的近代政府運作的經驗。

    而以同盟會為代表的眾多反清會黨團體本身並未超脫中國傳統會社組織形式,其結構的鬆散程度導致了內部山頭林立,各個組織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而且儘管孫中山相對來說知名度比較高,但事實上在反清會黨群體內部無論孫中山還是黃興都缺乏足夠的領導威信和能力。並且會黨人員空有革命熱情但是實際的行政能力以及社會地位相對北洋諸人來說都普遍偏低。

    應該說袁世凱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貢獻是孫中山無法相比的。

    軍事上,袁世凱創建的新軍標誌著中**隊從傳統中世紀封建組織結構轉變為近代化的軍事組織力量,其表現在袁世凱在創建新軍的過程中培養了以保定軍校畢業生為代表的大量近代軍事人才,而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中國近代的政治走向。

    行政上,袁世凱在擔任北洋大臣期間參照東西成法,擬定警務章程,創辦了巡警局以及巡警學堂開創中國近代警察制度開端。並且在聯軍交換天津期間用巡警替代軍隊有效的伸張了國家的主權。而且在晚清憲政改革中極力施行新政,徹底拉開了中國近代化的序幕。

    開啟民智,袁世凱在擔任北洋大臣以及總理大臣過程中大量創辦了新式學堂,並且大批派遣留學生出國,可以說晚清時期派遣的留學生數量之多唯有半個世紀後新中國大規模派遣留學生可以媲美。當然不能說這裡面全是袁世凱的功勞,但和袁世凱為首的開明官僚的大力提倡和支持是分不開的。

    而孫中山對比之下則顯得革命熱情有餘,實幹不足,在國際與國內的威信也就無從談起,可以說在一直到辛亥革命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孫中山相比袁世凱是缺乏影響力的。而且對中國近代化建設的實際貢獻來說,孫中山和袁世凱也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國際上的影響力,袁世凱自從擔任北洋大臣以來,一直通過身邊的幕僚蔡廷干與泰晤士報駐京記者莫裡循保持緊密的聯繫,從而在莫裡循對晚清新政的一系列報道中對袁世凱諸多溢美之詞,使得袁世凱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相比孫中山要大的多。在辛亥革命爆發以後以莫裡循為首的西方記者無一不把拯救中國時局的希望寄托在了袁世凱身上,從而也使得列強在選擇支持對像方面偏重於袁世凱而忽略了孫中山。

    孫中山雖然在日本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與支持者但是由於缺乏地方實力派的支持與國際輿論的影響使得列強在考慮是否支持以他為首的南方臨時政府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由於列強的舉棋不定導致了南方臨時政府的財政危機從而大大影響了戰局,而戰事的失利也使得列強轉而支持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方政府。

    最後,中國的傳統性的社會選擇習慣使得袁世凱脫穎而出袁世凱無論從其出身已經政治經歷都符合中國當時傳統社會的道德認知與政治習慣,使得他得到了當時在中國政治、社會生活中居主導地位的士紳階層的認同與支持。孫中山雖然有革命激情和理想,但是中國傳統社會政治的主要精英階層在經歷了70餘年的開國之後並未由傳統的士紳轉變為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與小資產階級革命派。所以以孫中山為代表的反清會黨並不能得到當時佔據中國各個方面主導地位的傳統力量的認可,這也是為什麼辛亥革命時社會底層依然以為革命黨是為了反清復明,給崇禎報仇,以及大批革命黨人在革命成功紛紛被傳統官僚所取代的原因。

    徐天寶問丁開嶂道:「把舊天下打爛容易,可如何建立一個新天下,同盟會現在可有長遠打算?」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丁開嶂有些激動地說道:「這就是我們的綱領。」

    「驅除韃虜?哪些人是韃虜?將他們往哪裡驅?滿洲、蒙古、回疆,是不是我中華國土?再說平均地權,土地都有主人,如何平均?如何讓田地多的人主動願意把田地分給別人?」徐天寶問道

    丁開嶂一時無言以對,到最後,丁開嶂只能搖了搖頭,說道:「認識事物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等徐老闆你經歷了這個過程之後,你就會明白了。」說罷,丁開嶂再次和徐天寶握手告別

    「丁兄,雖然現在我們見解不同,但是不妨礙我們交個朋友吧?」徐天寶問道

    丁開嶂倒是很豁達,他擺了擺手,笑道:「那是當然~我現在要會張家口老家去了,如果徐兄什麼時候得空,一定要來張家口一遊。」

    徐天寶用力甩了甩丁開嶂的手,笑道:「到時候一定叨擾。」

    ◆◆◆◆◆◆◆

    眼見丁開嶂的隊伍走遠,一個五十來歲的小老頭才來到徐天寶身邊,他名叫蔣富貴,是徐天寶新僱傭的老管家,主要負責一些生活上的瑣事。他是由徐老爺介紹來的,以前給一位知府做筆帖師爺,徐天寶管他叫老蔣(☉﹏☉b汗)

    老蔣手裡拿著一張拜帖,說道:「少爺,去拜訪米振標大人的事已經壓了兩天了,才不去,恐怕要失禮了。」

    米振標,字錦堂,1858年生,陝西省清澗縣人。清末毅軍姜桂題部屬,從毅軍的行伍出身,歷經中下級軍官,一步步上來的。上次白音大賚、巴布扎布、陶克陶胡三路人馬圍攻貝勒府,率兵前來解圍的就有米振標率領的一營人馬。

    米振標是個典型的西北大漢,性格豪爽粗獷。徐天寶這次去拜訪他,便為他準備了一批裝備——200支全新的俄式水連珠步槍和10000發子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