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之燃燈新傳

第三卷 人族大興 第124章 黑蓮轉生 文 / 無相天劫

    第124章黑蓮轉生

    血蓮帶著蔡琰回了造化島後,就將七十二位阿修羅公主送回血海,自己往靈山而去,閉關苦修不提。

    漢獻帝二十年,龍漢劫起。

    三國連連大戰,時有武聖關羽,力戰而亡,上封神榜而去,因其忠勇,有百姓供奉,受香火成就天庭正神之位。又有幾位天師道人,因為榜上有名,出來參合龍漢大劫,與扶持袁術的妖魔爭鬥,同歸於盡,身死往封神榜上而去,化作四大天師,四大天師因為斬妖除魔,於人族有大功德,亦為福德正神。

    經此一番,天庭之數全矣。

    其中,四天師與妖魔同歸於盡,袁家無了妖魔支持,急速衰敗,很快就被回軍的呂布攻下。孔宣因為與大禹有約定,很快就在一次與大禹鬥爭的戰事裡,「遭劫」了,沒有了孔宣,後劉備的蜀國開始衰敗。

    大禹一統三國,龍漢劫終。

    大禹為人皇,轉世之後無妻無子,且功德圓滿之時,不得在凡間逗留,以大禹的精神境界,不會留戀凡間權柄,是重開禪讓之風,將自己的人皇之位禪讓於他人。

    得皇位者,曹操!

    曹操即位後,改國號魏。

    因這皇位為大禹禪讓而來,是以曹操並未讓子嗣繼承皇位,年老之時,曹操將人皇之位禪讓給能臣司馬懿,司馬懿有感於曹操的知遇之恩,得了人皇之位後,並未更改國號,而後司馬懿禪讓人皇之位,國號不改。魏國三百年,楊廣三征高麗,三次勝之。

    再說楊廣即位之時,燃燈的第二本尊金蟬子,終於在西方聽完一輪佛法,如今離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已有五百餘年,西遊將始。如今燃燈的元神已經與黑蓮之體,完全契合,當年點化准提的因果已經了去一半,此時卻不適合繼續在此聽道。

    是以,准提教主第二輪開壇講道之時,金蟬子在法會上呼呼大睡。而後,金蟬子便以「觸犯」佛門戒律,被貶輪迴之中,准提教主「一氣之下」,回了三十三天外。這時,閉關的血蓮被陸壓叫了出來。血蓮古佛便頂替准提的位置,開壇講道。

    這一講,便講了數十年。

    這時,楊廣開大運河後,有感於四方不穩,就將人皇之位禪讓於唐國公李淵。再過了這五年,正好到了李淵正傳位於李世民的這一天。本來,李淵也不會當了五年的皇帝就讓位的。而是他的兒子李世民有賑濟四方大仁德,亦有大口碑,積累賢仁之士,成為共主為天下眾望所歸。反觀李淵即位五年,名聲不顯,沒有做出什麼功績來,雖然沒有人提起,但李淵已經覺得非常有壓力了。

    李世民眾望所歸,繼任皇位,改國號為大唐。

    華夏大地,經過數百年的積累,國力空前,蒸汽動力的使用,讓唐朝的輪船行程大幅度提高,各行各業,因為蒸汽動力的使用,出現了新的局面,唐朝一片欣欣向榮,史稱開元盛世,而大中華則被成為蒸汽之父,名聲大傳。

    看到自己在人間的佈置,終於有了接過,血蓮還是非常爽的。

    此時,血蓮坐在教主之位上,眼中精光閃爍,看著三千佛陀,聲音高亢宏亮道:「教主阿彌陀佛與准提二教主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經做下安排,就是借此時機佛法東傳,輔佐人皇,爭奪人教正宗之名,到時人教大興,則我佛門也隨著大興,從此享受清靜無邊極樂。」

    有一位菩薩上前問道:「佛祖之言,是說佛法東傳,入主人族事務?」

    眾佛門弟子全都拿眼望向此位菩薩,但見她纓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烏雲巧疊盤龍警,繡帶輕飄綵鳳翎。金落索,瑞氣遮迎。眉如小月,眼似雙星。五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淨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楊歲歲青。這位菩薩正是南海普陀落伽山紫竹林潮音洞的觀世音尊者。

    觀音尊者化身人間,掃三災救八難,卻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特別是再學了血蓮的送子神通以後,在凡間影響力非凡。

    血蓮古見是觀音,佛誦了聲佛號,方慈聲答道:「佛法東傳,乃無量功德,積累之,可得天道庇佑,可窺得大道,就是遇上那無量量劫,也能爭的一線生機。」

    觀世音點了下頭,再道:「如何傳法東土,還請佛祖指點迷津。」

    血蓮古佛道:「我有教主留下的三藏真經,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煉勸善之門。只需尋一個取經之人前來求取真經,便可永傳東土,廣宣三界,成就無量功德。如今取經之人已經定下,現在還需一人去南瞻部洲引那取經人來。」

    觀世音聽罷,上前道:「弟子不才,願意到東土一行,引那取經之人前來。」

    血蓮古朝她眨了眨眼睛,笑道:「也只有觀音尊者神通廣大,緣法深厚,才可去得東土。大士此去,可到大唐國,定能尋來取經之人。」

    觀音菩薩連忙謙遜了一番。

    血蓮古佛緩了一下,又道:「李唐國裡只有我教小乘佛法,卻沒有我師大乘佛法,難興我佛門大教。大士今次前去,名為取小乘佛經,實是傳下大乘佛法,還請緊記於心,萬萬不可怠慢。」大乘佛法,非但與燃燈、黑蓮本尊有莫大的關係,與在場各個佛子佛兵都有莫大的關係,他們想要取得真正的佛門神通和佛門修煉之法,就需要這大乘佛法。

    觀世音見如來那般,在看了看大殿眾人,只是微微一笑,就拜辭血蓮古佛,出得雷音寺,下了靈山,喚上門下弟子惠岸行者木吒而去。

    這天,大唐國都長安古街上行來一個妙齡女子,容顏俏麗,提著竹籃,纖步婀娜。在女子的身後緊跟著一個小丫環,捧著一個銅鑼,拿著一個錐子,顯得不倫不類。這女子來到大街熱鬧之處,立定身子,身後丫環便左手提著銅鑼,右手敲打不停,吸引過路行人等。

    女子見到眾人目光被吸引來了,娉娉向來往路人福了一揖道:「各位父老相親,請聽小女子一言。今上廣施仁政,澤被百姓,現在聖駕感歎世人疾苦良多,便欲要選一高僧搭壇作法,祈請上蒼降福,使大唐子民死後可往生極樂世界。小女子不才,雖是婦道人家,也知道一國之事便是一家之事,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小女子願為百姓國家獻些許力量。」

    女子向身後丫環點了下頭,那丫環便上前道:「聽著!我家小姐家有萬貫,至今仍是雲英未嫁之身,今次欲借此機會選一個優良夫婿。凡是有人能夠把金銀銅錢等財物投擲進這個花籃的,小姐便會帶著全部身家委身下嫁,絕不食言。反之,若是投不進去,這些錢財便作為建橋修路之資,或為我佛修造金身,造福百姓。」

    來往行人聽到此言,議論紛紛,或覬覦女子的美貌,或貪戀女子的家財,或讚美女子的善行。眾人議論了一會,俱是拿眼望向女子的花籃,那花籃雖然是小號之物,裝不了多少花飾,但大家都自付,若投擲的次數多了,還是可以把金銀銅錢投進籃子裡的。

    於是便有人出言問道:「不知你這花籃欲擺放多遠?」

    眾人一聽紛紛點頭稱是,若是花籃擺放地太遠了,沒有人可以扔進去,這錢都打了水漂,白送錢的事情,哪裡有人願意做?女子當然知道眾人擔心之事,聞言回道:「一丈遠即可!我這花籃也是個靈物,若非秉性善良、心存我佛之輩,縱使你有萬般手段,恐怕連半個銅板也難以投進去。我這話說在前頭,各位心下衡量過後再決定是否行事。」

    這個女子敢如此開口,自然也是不凡,他正是南無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百世之前為闡教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道人,而那丫環正是惠岸行者木吒所化。觀音領了血蓮古佛的法旨,到大唐訪察取經之人,多年尋覓無果,前不久才來到長安城古城,遂留住在城外土地廟祠。

    觀音自領下佛旨,到如今已過十多年,前些時候那涇河龍王鬼魂找唐太宗報仇,正是菩薩察知而跑去救駕的。李世民下旨讓陳玄奘高築法壇,誦經念法,觀音一番觀察玄奘,發現此人正是自己的師叔燃燈,也找到了取經人,但是佛門在東方不顯,是以她才會有方纔的舉動,欲擴大佛門的影響力。

    駐足圍觀的眾人當然不相信女子之話,皆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不過那錢還是有人開始投了,其中不乏富有者,一筆錢狠狠的往前面灑。

    果然,這花籃好像有靈性一樣,眾人不停的投,就是沒有投進去。

    許多人見狀,不信邪起來,紛紛掏錢往裡面投。

    恰逢太上老君的八仙弟子呂洞賓路過此地,呂洞賓見到這個景象,不由得輕蔑一笑,他自然看得出此人是觀世音菩薩,純心想讓她出醜,呂洞賓就往觀世音撒了一把金錢,卻被花籃給躲去了。呂洞賓不服,便使出移山倒海的神通,將一座銀山搬來,往花籃投去,不想還是被花籃給躲了,那座銀山落進江裡,化作一座大橋。

    呂洞賓連輸兩場,可以說是有一些惱羞成怒,又搬來一座金山,往花籃砸去。不想再次被躲掉,金山落進江裡,亦化作一座大橋。

    如此,兩人高下立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