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赤色黎明

正文 144 巨變(三) 文 / 緋紅之月

    丘胖胖很清楚中東對大英帝國的意義,作為現在已經發現的石油產地,中東的石油一直是英國用以平衡中國貿易的重要物資。在羅斯福的建議下,丘胖胖向伊朗國王巴列維一世提出建立「大陸交通線」的計劃。

    巴列維就算是去相信豬能在天空飛,也不會相信英國人的理由。英國人的解釋是,既然英國本土在與印度幾乎中斷了所有海上交通,英國決定嘗試開闢一條「大陸交通線」。

    這條大陸交通線從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地區開始,越過海灣地區,越過伊朗地區,最終與印度西北部連接在一起。英國人講述的這條交通線看似非常合理,可巴列維一世又不是傻瓜。英國人這麼做的目的是要把伊朗徹底綁在英國人的戰車上。而且英國人這次連含蓄的表示都沒有了。他們告知巴列維一世,英國人這是要在伊朗大量駐兵。根據英國方面提出的「建議」,英國準備讓幾個印度師在伊朗維持這條交通線,此時這幾個師已經向著印度與伊朗邊界進發。

    伊朗得到的情報證明,英國人不是在開玩笑。的確有好幾個師在向伊朗開進,那幾個師是由白人組成的,而不是印度人。按照推斷,大概是在印度的那些澳大利亞人與新西蘭人中徵集的白人士兵組成的軍隊。除了這些部隊之外,還有一些印度軍隊也被調集到印度西北部,準備實施「大陸交通線」戰略。

    如果英國沒有這樣的舉動,巴列維一世正準備抽空與中國偷偷開闢石油貿易交通線。中國海軍的艦艇已經多次秘密「訪問」了伊朗海岸線。這一年時間沒有石油收入,伊朗財政方面也遇到不小的問題。英國人的舉動不能不讓巴列維一世覺得是不是伊朗內部有叛徒。

    思前想後,巴列維一世只能面對現狀採取了妥協的方式,他一面想方設法的「拖」,一面把英國人的動向全部告訴了中國。

    中國國內對此的反應不是特別激烈。此時南下計劃已經完工,中國進入了新的戰略調整階段。對中國來說,初步統合了東亞的生產能力之後,建設西太平洋的防禦體系是當務之急。此時恰恰不是進一步出兵打擊英國的時機。

    來自婆羅洲以及爪哇島北部的石油質量極佳,煉製成本很低,這些石油足以供應中國在南方的油料需求。在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地區的探礦隊伍傳回的消息更讓中國方面極為振奮。那些蠻荒的土地下面,蘊藏著如同陳克所說過的巨大礦藏。那含鐵量最低也有60%以上的鐵礦到處都是。優質的鐵礦石含鐵量居然高達85%以上。而且儲量大大超出想像之外,大到初期勘探竟然無法正確估量的程度。

    中國國內一直缺乏優質鐵礦石,含鐵量超過40%的鐵礦石,在中國本土就屬於高品質的礦石了。礦石越優質,冶煉成本就越低。巨大的礦石儲量讓礦業部門都要樂瘋了。但是這又牽扯了一個問題,怎麼樣才能萬里迢迢的把鐵礦石從澳洲運回國內。

    在本土不是沒有建設過萬噸規模的礦石吞吐港口,這樣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是可怕的工程。例如路面不夠堅固的話,一個月內,往來的重型車輛就能把路面給壓碎。這是對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極高的要求,是能夠證明一個國家是否擁有真正強大力量的嚴重考驗。

    這種工程投資大,週期長,見效慢。在和平時期倒也沒什麼,工業部門絕對肯做出這樣的戰略性投資。眼下是戰爭時期,在這個事情能否這麼做可就需要極大的勇氣。可那優質鐵礦石對與冶金行業的吸引力之大,難以形容。以新西蘭為例,這個地區的工業建設速度遠超想像,靠的就是當地的優質鐵礦。高品質的礦石讓新西蘭的鋼鐵企業成本直線下降,冶煉出優質鋼材的步驟大大縮減。

    在新西蘭的飛機製造廠零件合格率很快就超過了本土的工廠,這不是因為技術有區別,而是原材料真的不一樣。能徹底消化掉西太平洋地區,把這些地區納入到中國的經濟體系中來。中國的工業部門真的有信心以中國一國之力單挑全世界。

    現在中國的南下戰略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所有人都相信,陳克主席所做的決定是真正的「萬世計」,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得到的則是中國真正的光明未來。

    在絕大多數人沉浸在西太平洋的時候,陳克卻沒有這種想法。他再次召開了12人會議,這次談論的內容讓大家覺得陳克主席未免是「得隴望蜀」。

    「如果能把英國人從中東攆出去的話……」陳克提出了這個觀點。

    李壽顯作為國家總理是第一次參加正式的12人會議。他有些遲疑的說道:「我比較擔心我們這麼做會不會過早的邁過力量頂峰。」

    發展曲線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在條件確定的動態過程中,一旦到了力量頂峰,接下來的絕非是是在頂峰上千年萬年的坐下去。而是會幾乎不可逆轉進入力量下滑的階段。想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把新的初始變量引入到這個體系中來。這些新的初始變量在成長過程中,可以不斷增加整個體系的力量,扭轉不可避免的力量枯竭。

    只是凡有一利必有一弊,每增加一個參數,都會讓原本的體系發生巨大的變化。參數增加的過多,就會出現要把原有的制度以及體系推倒重來的可能性。作為有著豐富經驗的政務工作者,李壽顯對此體會很深。

    此時李壽顯並不想對陳克唱什麼讚歌,這不是他會覺得不好意思,而是李壽顯覺得陳克這個人民黨以及中國的領袖太稱職了,再由衷的稱讚顯得很多餘。

    在因為加入新變量而讓體系動搖之前,陳克本人總能事先給出警告,並且給出一些預測和指導性方針。過程中,陳克則是很能把握住這些變化的步調。最後的總結中,大家總是能夠發現,其實陳克在很早之前某些莫名其妙的佈局,就是針對這些的伏筆。

    此類事情如果只是發生過一次兩次,大家還能大驚小怪一下,次次都這樣的時候,同志們對這種不正常的事情也就習以為常了。

    李壽顯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同志,對於獲得中東的大量石油,他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全新的變量,他甚至不認為這是能夠引發從量變到質變的參數。

    能坐在這裡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12人,自然沒有一個是白給的。聽了李壽顯的簡單陳述,同志們立刻就明白了李壽顯的意思。以中國現有的國力,如果不能充分把西太平洋這個全新的體系整合進中國的體系,並且讓中國本身的體系根據現有局面進行調整改變。中國發動起來的國力正在奔向力量的頂峰。要不了多久,就將達到頂峰。

    到現在為止,同志們也能夠以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待陳克的南下計劃。所以同志們也都能夠理解陳克對美國的畏懼。在現在的地球上,蘇聯短時間內不會改變他們的戰略安排以及戰略佈局。對於北方的這位和平的鄰居,人民黨的同志都認為應該繼續把這和平以最大程度維持下去。

    德國距離中國太遠,雙方爆發直接衝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真的有那樣程度的衝突,那將意味著整個世界局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現在中國對美國的優勢,完全建立在中國戰略佈局比美國更早,戰略目標比美國更加明確。在美國有諸多戰略選擇,反倒沒辦法確定最終戰略之前。中國早就完成了自己的戰略制定以及執行。所以美國現在還沒有完全動員起來,它的工業實力沒有轉化成軍事力量。

    中國現在也沒有實施總動員,當下的局面距離總動員也只有一線之隔。李壽顯同志即便不太懂軍事,在戰略方面依舊是出類拔萃的人才。很明顯,如果新開闢一條印度洋中東戰線,很可能會讓中國不得不投入新的力量。既然在維持現狀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去完成中東的戰略任務,李壽顯就不贊成為了推進戰略進度,去強行加大在中東的投入。

    能以自己的看法決定人民黨戰略考量的人數極少,李壽顯的論述簡明扼要,然而同志們立刻就贊同了李壽顯的看法。最終強化印度洋戰略的看法就此中止。12人會議決定繼續維持南下戰略的原定方案,不斷完善西太平洋防禦體系,並且繼續開發澳大利亞與新西蘭。

    李壽顯沒想到自己的觀點竟然能夠得到如此的支持,他此時反倒感覺有些不習慣。畢竟提出中東戰略考量的是陳克,哪怕陳克事先說明這個計劃是「得隴望蜀」,可乾淨利落的否定陳克的想法,對李壽顯精神上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仔細看陳克,李壽顯並沒有看出來陳克有任何不安或者不滿。陳克根本就沒有認為自己的觀點被人否定有什麼問題。

    李潤石則是同時在觀察著陳克與李壽顯,這兩位人民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人物,其胸襟氣魄的確極不一般。哪怕陳克已經是被認為是絕對正確的領袖,可人民黨的領導階層也沒有變成陳克的應聲蟲。團結與唯命是從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每一位同志都依舊抱持著自己的立場與觀點。這足以證明人民黨本身依舊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這樣的人民黨,還是不可戰勝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