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赤色黎明

正文 101 青萍之末(二)102 青萍之末(三) 文 / 緋紅之月

    101青萍之末(二)

    「文青不是想讓李潤石同志把日本的事情解決了麼?」游緱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游緱同志,你這是不是在指責我搞人事活動?」陳克立刻詢問道。

    游緱從來不和陳克客氣,她笑道:「有點。日本的事情即便是沒辦法與中國的問題相比,好歹也是中國未來的戰略支點,你又何必這麼決定草草放棄?」

    「中國大亂的時候,日本興沖沖跑來插手中國事物,咱們人民黨對日本是個什麼態度?」陳克反問道。

    游緱自然有她對國際政治的理解,對陳克的問題游緱坦率的答道:「那你就眼瞅著日本革命者完蛋麼?或者我們有再等下去的必要麼?」

    陳克知道游緱現在最希望的就是一個穩定的局面,如果日本能夠穩定,中國就有很大機會把日本統合到中國的經濟圈裡面來,所以陳克答道:「日本革命的現狀已經不是未來怎麼走的問題,我看資料統制派們制定的路線固然有諸多問題,大框架卻是有可取之處。我們可以隨時與日本達成和平基礎上的合作關係。日本當下的核心問題是個權力分配的問題,天皇、天皇親信的昭和軍閥、傳統的老傢伙、minzhu派,還有那幫財閥。革命派手裡才多少兵?革命派們到底能夠團結多少日本軍隊?能夠在何種程度上取得人民的支持?這些對我們都是未知數。」

    「呵呵,」游緱笑起來,「文青,你好歹也是編寫過社會行為學草綱的人,我看了你關於男性與女性基於生理特點的一些態度,我覺得有一定可取之處。男性做事喜歡刺激,喜歡面子。什麼國家的面子啊,什麼理性啊。反正腦子裡面想出來的東西,你們就覺得這是真的。其實呢肚子餓了就要吃飯,你分析日本革命根源的時候說的理直氣壯,日本的經濟問題決定了日本的政治鬥爭。上層爭權奪利,可下層的百姓們要有工作,要有收入。統制派和咱們聯絡的時候,咱們可以說因為日本不夠革命,所以把他們給晾一晾,現在有人起來造反了,咱們怎麼就不能支持日本一下?」

    這思路比較獨特,陳克覺得有點意思。他問道:「那為什麼不在常委會議上提出?」

    游緱笑起來:「說道理從來不是女性的長項,常委會議上大家說起道理來我可是辯不過。只是為何不這麼嘗試一下,哪怕是真心的目的是為了不讓其他派系對革命派痛下殺手,咱們好歹也做出一個表態。以後即便是起事的這些人真的失敗了,咱們不也問心無愧麼?再說,正好這也有能夠拒絕與日本其他派系合作的正當理由。」

    如果陳克能夠從理論上分析不少事情,在如何把這些工作做的符合人情無疑是陳克的弱項。不僅僅是陳克,人民黨中雖然一直不主張採取軍管模式,實際上命令型模式也是有些根深蒂固。陳克的作用就是指出道路來,到現在為止陳克的工作還算成功。這直接導致了命令型的工作方式不僅沒有弱化,反倒有強化的趨勢。

    在這麼一股男性風格的風氣下,游緱的建議無疑就顯得很「清新」。這不是因為這個辦法多麼與眾不同,而是游緱的出發點,思維模式的確與陳克他們有極大的不同。陳克他們是用「理性的態度」認為失敗是必然的,這不等於他們就認為失敗是應該的。而游緱的出發點無疑是,既然很可能會失敗,那就不妨以友善的姿態去試試看,至少這也傳遞了友善。作為女性,這幾乎是本能。如果沒有這種本能,只怕母親早就把胡鬧的小孩子給打死了。

    「那不妨再召開常委會討論一下這個問題。」陳克已經下了決定。

    第二天,常委會再次召開。游緱就把自己的想法對同志們談了一下,常委裡面對游緱的這種態度比較欣賞。日本的地理位置對中國很關鍵,除非是準備讓日本打第一槍,然後中國進入日本。否則的話一個與中國關係不錯的日本明顯更有益處。

    怎麼利用日本的局面,推動日本的局面,這就是一個比較有趣的方式。

    「我們可以派特使去拜見日本國王。」游緱提出了建議。

    「這是擺明了給天皇下不來台麼。」陳克笑道。當年他抄襲**,高呼「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些年的安定生活以及對外的一系列勝利之後,中國的確是站起來了,不管什麼樣的人都不敢挾洋自重,誰敢這麼做的下場注定很慘。如果是以己推人的話,日本方面肯定是會感到極大的屈辱。

    游緱倒是對此不太在乎,「下不來台也是天皇下不來台,與日本上層有什麼關係?我們能夠遊說日本上層,讓他們相信如果對國內政策進行足夠的調整,就能夠得到巨大的利益,也未必不是一個好機會。我們要的是一個不再再整天想著在背後偷襲中國的日本,達到這個目的不就足夠了麼?」

    理論上這個倒是不錯的,只是人民黨的同志即便是精通陰暗面的東西,那也是與自己內心的陰暗面作鬥爭,與制度中各種鑽漏洞的傢伙作鬥爭。這些同志好歹也是有男性自尊的,權術這種東西大家都清楚,卻未必喜歡。

    從實事求是的角度來看,游緱的建議倒是頗為不錯。畢竟事實永遠都凌駕面子之上,常委會議最終同意了「試試看」。那麼代表人物就有點難以選擇,如果是章瑜這個比較陰暗的傢伙當特使,同志們都會感到放心。現在的常委裡面實在是「正氣凜然」,最陰暗的莫過於陳克,而大家都知道陳克其實最不喜歡的就是此類行動。

    外交部長顧維鈞雖然精通外交,卻是個搞學問的路數,讓他幹這個只怕被那幫老滑頭賣了也未嘗可知。現在真的需要一個「奸佞之徒」。所有人都瞅向組織部長齊會深。齊會深沉思的時候會皺眉頭,同志們就等著。過了好一陣,齊會深答道:「胡服這位同志或許比較適合這個特使工作。」

    成也罷不成也罷,這對中國沒多大影響。既然齊會深推薦了同志,大家也就全部相信齊會深同志的眼光。

    1937年4月7ri,中國方面派出去了特使。事情果然如游緱所預料的那樣,日本方面根本沒有拒絕,反倒是緊張激動的等待著中國的特使到日本去。

    日本人也害怕中國趁火打劫,而且統制派本來的計劃中也有與中國暫時全面緩和關係,以擴大日本的進出口貿易。這也不是統制派就真的堅持「中日親善」的立場。東南亞的原材料開發有限,美國與日本之間又相隔著一個太平洋。從這兩地進口原材料與設備都存在成本高昂的問題。如果能從近在咫尺的中國得到原材料,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這次兵變的時間點又恰恰在統制派馬上就要完成國內統合,建立起未來日本新秩序的關鍵時刻。統制派的核心人物已經被一網打盡,其他派別處於群龍無首的地步。而且最有意思的就是這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期,恰恰群龍無首。那麼誰能夠當了這個龍首,自然能夠把已經完成的工作據為己有的好時機。

    兵變後的部隊並沒有大開殺戒,只是在日本東京實施了軍管。中國特使前來的消息,讓北一輝感到極為高興。他立刻把這消息通知了被囚禁的高官,這消息給這些心懷各種想法的日本人帶來了相當的衝擊。

    對日本來說,「誰牽頭」召開重要會議可是一大問題。這決定了會議召集者的地位,至少以日本的歷史傳統而言,天皇從來都是在幕後,甚至是被下面的頭子們所控制。召集會議基本上沒有天皇什麼事。以現在的局面,召集會議的無疑是掌握了東京的這幫兵變派。

    胡服同志以敏銳的觀察能力迅速發現了問題,而且在東京以驚人的體力與精力連續拜訪了各個派系的頭子之後,就理順了當下日本的情況。

    被起事部隊扣住的鈴木貫太郎獲得了許可,前去見天皇。他把加籐輝三中佐已經向天皇提出過的要求再給講述了一遍。起事部隊的要求比較簡單。

    必須恢復天皇親政的權力;逮捕反皇道派的南次郎、小磯國昭、建川美次和宇垣一成等「元兇逆臣」;為威懾俄國,立即罷免林銑十郎。以及在日本實施「昭和維新」,開戰土地改革,重建國有企業,以及完成國家對經濟宏觀調控的手段。

    前來勸告的不僅僅是鈴木貫太郎這位海軍重臣,川島陸相也得到前來勸說天皇的機會,川島介紹完了兵變部隊的要求之後趁勢建議說,請陛下姑念起事者系奉陛下之名、秉承統帥之意去行動,完全是一片為國盡忠的赤誠,請陛下予以諒解。

    川島的話還沒說完,裕仁便以盛怒的口氣說:「先不論他們的精神何在,他們之所為首先就有傷國體的精華。殺害朕的股肱老臣,如此殘暴的軍官,無論其『精神』如何,也不應予以任何寬恕。我絕不允許凶暴的將校胡作非為。要盡快將這一事件鎮壓下去!盡快!」見天皇震怒,川島只好咋舌而退。裕仁猶餘怒未消地自語道:「陸軍的無法無天難以想像,簡直是在掐朕的脖子!」

    對於皇道派的叛亂,統制派的幕僚軍官們當然恨不得立即鎮壓而後快,但是由於無法直接調動部隊,他們只得求助於天皇的最高權威。4ri下午,在外地的第二師團長梅津美治郎和第六師團的谷壽夫、東條英機等人明確表示了堅決鎮壓的態度。

    天皇自然是要負隅頑抗,不肯向兵變人員屈服,其他勢力可就未必如此了。

    兵變部隊提出的要求在與統制派達成共識的那幫人聽來就顯得很合胃口了,除了土改這件事比較有歧義之外,其他的要求在上層看來非常熟悉非常有道理。

    北一輝當然對此也有自己的計劃,沒有必要把所有人都逼到對立的立場上。他趁著這個時機,開始發動在鄉間的那些日本反封建同盟的基層力量,開始組織起了「覲見天皇」的行動。各地對現有秩序不滿的各地百姓們,都選出了自己的代表,這些代表們都帶著家鄉父老的囑托,帶著滿滿的悲憤與希望,親自到東京向天皇傾訴。

    日本反封建同盟的基層人員向這些人保證,到了東京之後一定可以親自見到的天皇,並且向天皇親自轉述這些發生在日本的悲慘事實。

    胡服同志經過這麼一系列的拜訪之後,4月14ri向人民黨中央發了一封長信。開頭直截了當的寫到,「日本兵變正在向革命方向轉化」。

    北一輝的想法倒是真的符合了日本的國情,日本的問題在於權力全部把持在層層的統治階級手中,人民的聲音是根本無法「直達天聽」。當然,直達天聽其實也沒多大意義。天皇從來不是代表日本人民的。

    但是這種做法的目的可是要大洗牌,一旦這種直達天聽的行動得以實現,那麼保守壓迫的日本人民當然希望這種局面能夠維持下去。這就跟中國老百姓告御狀一樣,其實大家都希望能夠直接與最高統治者接觸,哪怕是這種告御狀其實就是個玩笑,但是有沒有這種想法可真的大大不同。這是人民在起來反抗。

    1922年10月28ri,貝尼托?墨索里尼因為不滿法西斯黨在1921年的意大利國會選舉中的535席只取得105個議席而號召3萬名支持者進入羅馬的事件。成功令當時的意大利國王伊曼紐三世任命墨索里尼為首相。也是向外界展示法西斯黨的勢力。意大利國王能夠屈服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害怕內戰。

    幾萬飽含著冤屈的日本人民進軍東京,日本天皇不可能不怕。至於日本陸軍中的士兵們的想法也會大大不同。發動兵變的這幫人無疑會被底層看成自己人。

    不過現在最緊要的問題不是日本陸軍,陸軍那幫老傢伙很明顯沒有看出北一輝採取的手段到底有多厲害。皇道派一直吆喝著要接觸底層百姓的痛苦,這是陸軍老傢伙們用來忽悠少壯派軍人替他們去死的旗幟。相當的中低級軍人都是真心支持這種觀點的。哪怕是曾經巴登巴登三羽烏之一,也是現在巴登巴登三羽烏唯一在世的小畑敏四郎也是這麼認為的。

    問題出在海軍上。

    海軍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恭王當天就召集幕僚,明確說明了鎮壓的態度。3ri中午12時,聯合艦隊司令高橋三吉向正在土佐沖演習的艦隊發佈命令,要第一艦隊進入東京灣,第二艦隊進入大阪灣。當時任海軍軍務局局長的豐田副武咆哮「陸軍沒這個意思的話,就由我們來動手!」。5ri下午,橫須賀鎮守府司令米內光政的第一水雷戰隊把陸戰隊經芝浦送上岸,堆起了沙包工事,擺出準備戰鬥的態勢。

    6ri一整天,裕仁天皇都是在焦急不安中度過的。因為鈴木貫太郎已經告知裕仁,此時第一艦隊已經在旗艦「霧島號」號戰列艦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開進東京灣,各艦都將炮口對準了陸上的叛軍陣地。「霧島號」號瞄準的是被叛軍佔領的國會議事堂,負責測定標的的第九分隊分隊長長光大尉用測距儀很細心地測出,從「長門」艦到國會議事堂的距離是19000米。加籐隆義統率的第二艦隊也在旗艦「愛宕」號重巡洋艦的帶領下於6ri上午9時許抵達大阪灣,開始實施警戒。

    在台灣戰役中一氣損失了三艘金剛級戰列艦,其他軍艦也損失了不少。但是聯合艦隊還是派出了所有的軍艦,試圖威逼兵變部隊,使他們不敢再做什麼。

    就在胡服同志的信通過飛機一路傳送到鄭州的時候,日本的局面又發生了變化。儘管海軍的高官們一個個義憤填膺,在海軍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恭王的帶領下表示一定要殺光叛賊。而第一批本州島的三千多名民眾代表們終於抵達了東京。在兵變部隊的安排下,這些代表們分了十批前去覲見了天皇。

    這些普通民眾代表很多人連本地市長都沒見過,可現在親眼見到的日本的現世神天皇之後,一個個謙卑的跪伏在地向天皇行禮。裕仁被迫來見這幫人,心中是大大不甘的。可是聽這些人一個個自保家門,竟然是各地的民眾代表。他心中也不能不感到一些震動。

    而這些代表們雖然缺乏語言組織能力,這些年受到的痛楚卻是實實在在的。而且見天皇之前,兵變部隊以及日本反封建同盟也幫他們總結了最大的痛苦之處。這些人就虔誠的叩頭之後,就請求天皇針對他們遭受的種種不合理與平等的事情做主。

    裕仁真的不知道日本民間到底一個什麼情況,聽了這些人的傾訴之後還還真的把裕仁給嚇住了。這倒不是他對人民有多同情,而是裕仁感覺到日本民間此時的矛盾之激烈,大有一種火藥桶的姿態。若是置之不理的話,可就不僅僅是這麼一場兵變了。很可能會爆發真正的內戰。102青萍之末(三)

    「請胡服同志向陳克主席轉達我們衷心的感謝。」北一輝認真的對中國特使胡服說道。

    日本海軍敢對日本海上實施封鎖,中國方面硬是通過空運送來了好多新式印刷機,紙張。這種幾乎是不計成本的支援至少解決了當下的宣傳問題。陳克很清楚顏色革命是怎麼搞起來的,那就是要利用信息不對稱,以及造反一方的大力動員。

    就如21世紀網絡上的一個笑話,「本人出售河圖、天書、麒麟、靈龜、慶雲、嘉禾;代學狐狸叫,解說星相傳播童謠、代編讖語、代寫勸進表、定制獨眼石人(包埋)、代(免費入魚腹)、代縫黃袍(免費加身),另有怒斬妖蛇、氣衝霄漢、黃龍現江、鳳凰來儀等多項業務,接受訂製傳國玉璽、帝冠龍袍。」

    搞宣傳煽動的時候真相其實已經不太重要,關鍵是要有效的引發聯想。人民黨起家雖然與日本大大不同,可本質上只是進城的不同。人民黨起來造反的時候中國上下都已經拋棄了舊制度,日本革命需要的是讓日本人民認為日本舊制度要完蛋。當一個國家的人民一起拋棄了舊制度的時候,這個制度就已經不可避免的走上了窮途末路。

    人民黨提供的新式印刷機、大量紙張以及操作人員,主要是用來印刷圖片。「天皇親切接見訴苦群眾」的照片可不能模糊。有照片作證,加上日本維新部隊控制的印刷廠大量印刷了介紹這次維新的原因、目的、經過。日本反封建同盟在基層的宣傳讓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民相信,天皇是支持人民的,是願意來解決日本人民痛苦的。雖然越來越多的維新部隊官兵逐漸開始認識到,這種想法或許是有些「過於樂觀」。

    日本空軍各基地都得到了這些宣傳文件,空軍因為建立的時間短,這幫軍人多數是年輕人。一部分老頑固認為這種做法是無法無天,而年輕人們卻不這麼認為。看了一張張天皇接見每一批幾百百姓的圖片,看了凝固在照片中的那些跪拜的人們嚎啕大哭的景象,看了其他文字xing的敘述,空軍的年輕軍人們也開始熱血沸騰起來。在維新軍隊的煽動下,空軍各聯隊都私下派遣代表到了東京「參觀」。他們發現事情果然如同維新軍隊所說。普通百姓們正在得到見天皇的機會。這種以前想都無法想像的事情並不是維新軍隊製造的謊言,而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實。

    年輕的空軍軍人們終於相信這些維新軍隊不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功名利祿,而是為了整個日本。維新軍隊採取了激烈的行動不是要加害天皇,而是要打破那些天皇身邊的壞人對天皇的蒙蔽。年輕人是最傻的可愛的,他們夠直接,相信世界上有一勞永逸的事情,至少是有可以直接通向勝利終點的捷徑。維新軍隊無疑辦到了。

    所以到了4月22ri,一半以上的空軍部隊與維新軍隊達成了共識,願意「有限幫助」維新軍隊。剩下的一半空軍部隊中尚能控制局面的老傢伙們說出了日本經典的話,「你們做什麼,我什麼都不知道。」

    有了空軍的協助,防守嚴密的海軍基地遭到了「空襲」,大量的傳單飄飄灑灑的猶如六月飛雪般撒入了海軍營地。一直對內嚴密封鎖消息的海軍總算是知道外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僅僅是海軍,那些統制派控制的軍隊同樣遭到了空襲,嚴防死守的軍營情報封鎖從天空中被突破了。

    這些日子以來,統制派的部隊一直擔心遭到皇道派部隊的攻擊,對維新部隊的態度極為敵視。得知了維新軍隊這些日子的所作所為,看到了農民工人這些社會底層竟然能夠向天皇訴苦,統制派部隊中的陸軍底層士兵對待維新軍隊的態度登時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

    經過這麼一番大力宣傳之後,統制派部隊的師團長、旅團長、聯隊長們都傻了眼。除了老頑固之外,這些人中間其實不乏認可維新軍隊行動的人。他們唯一擔心的只是自己有沒有可能遭到清算。

    於是曾經閉門不見維新軍隊的老傢伙們終於開始與維新軍隊派出的代表接觸,在得到了保證之後,他們雖然也將信將疑,卻也不再準備立刻動手。而是選擇了「再等等」的的策略。

    北一輝沒想到自己的革命竟然能夠走到這個地步,在經過慘烈的圍攻之後維新部隊全軍覆沒的可能也是存在的。而現在日本竟然開始考慮走一條新路的可能性,這已經是難以想像的事情。人民黨送來印刷機的威力能頂得上五個師團。現在至少有五個師團已經表示「在關鍵時刻可以考慮支持維新軍」,其他還有五個師團的低級軍人表示不願意進軍東京。其他部隊都是「什麼都不知道」。在軍事上遭到進攻的可能ing已經微乎其微。

    胡服同志也喜洋洋的覺得很滿意,「那些上層們都害怕這樣的行動會動搖他們的地位,不過他們暫時也找不到其他應對的辦法。這是個很關鍵的時刻,如果是我們人民黨,我們就會強化與群眾的結合。這畢竟是所有力量的根源所在。」

    北一輝連連點頭,人民黨發動群眾的路線與日本現在的行動大不相同,不過日本人民暫時發動起來之後,其威力也是超出想像之外。

    胡服卻不敢太過於囂張,儘管他心中已經有了一種太上皇的感覺,但是此行之前陳克反覆交代要尊重日本同志。人民黨的組織部眼裡面從來不揉沙子,得意忘形的結果必然是讓這次大好機會變成了扼殺自己進步道路的絞索。所以按捺住強烈的自滿心情,胡服轉述起人民黨擬好的發言,「我們中國有制度這個名詞,制就是體制就是管理,度就是如何管理。這後面的工作是非常艱辛的過程,北一輝同志是一定會非常辛苦的。陳主席以及中央都同意全面恢復與日本的正常貿易往來。這是我們近期能夠做到的事情。」

    「那就太感謝了!」北一輝發自內心的說道。無論日本革命派有著何等的大眾立場與先進思想,這些立場與思想若是不能變成立竿見影的社會改善,革命的激情一旦過去,日本還是會走回老路上去。能夠重開與中國的貿易,甚至能夠得到中國的訂單扶持,日本經濟的改善就是革命派最好的「合理性證明」。日本人民參與到這場革命中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革命,而是試圖走一條新道路來擺脫當下的痛苦。就如同陳克反覆強調的「並不是我們人民黨能創造革命,而是革命就孕育在人民中。革命是人民獲得解放,獲得更好生活的方式與手段。」

    「陳主席還讓我轉告北一輝同志,你們是絕對不能認罪的。不管外部壓力多大,你們都不能承認你們這次的行動有任何罪過。不管那些現在被迫妥協的階層怎麼欺騙你們,你們都不能認罪。絕對不能承認你們現在採取的道路是錯誤的。陳主席送給您八個字,革命無罪,造反有理。」胡服儘管不太認同陳克的態度,但是他不敢不轉達陳克的話。

    北一輝聽到這話之後連連點頭,這些日子以來,不少達官顯貴們私下對北一輝說,只要認個罪,認個小錯,那麼這些達官顯貴就會堅定的站在北一輝這邊,並且全力去說服天皇做出妥協。即便北一輝知道說這話的人是包藏禍心,但是他還是有些動搖了。發動革命行動相對是簡單的,但是行動成功之後如何維繫日本的國家營運則是艱苦漫長的過程。而妥協是貌似可以立竿見影的解決問題的。聽了陳克的建議之後,北一輝總算是鬆了口氣。至少亞洲的革命先驅還是贊成北一輝行動的。

    得到了中國方面的支持與承諾之後,北一輝就把未來工作的要點先放在海軍上。北一輝正式派出代表,請現在領導海軍的海軍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恭王來見天皇,確定維新派並沒有加害天皇。

    伏見宮博恭王這次終於肯見維新派的代表了,海軍基地現在呈現出極為不穩定的局面。在船上的軍人可以暫時被封鎖所有消息,可海軍總不能始終飄在海上,他們需要補給糧食、淡水,還需要一定的維修。維新派的所作所為已經「瘟疫般」在海軍艦隊中擴散開來。

    海軍維持士氣的理由是高待遇,中低級軍官乃至士兵的家庭生活都需要這高待遇來維繫。大部分海軍士兵的家庭可並不富裕。得知自己家庭的生活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改善,這些士兵們的搖擺態度可想而知。

    海軍高官們只能靠強勢彈壓的模式來暫時穩定住海軍,然而強勢彈壓引發了更激烈的對立情緒。現在整個艦隊的軍官已經不再考慮進攻維新軍,他們的注意力都放在怎麼維持海軍的秩序不要發生變動。

    維新派代表提出的要求不僅僅是要伏見宮博恭王前去確定天皇的安全,他們還提出了要求海軍解除封鎖,讓船隊能夠按照計劃運輸化肥到其他地區。

    任何時候都要與人民站在一起,至少是要滿足勞動人民的利益。北一輝對中國當年浙江處理412被殺百姓土地的方法極為讚賞。人民黨對土地實施土改的時候,可是保證了購買了被殺害百姓的土地並且在上面種植糧食的普通勞動者的利益。賣地的錢全數退還,種植那些土地的糧食也讓勞動群眾得到了收穫。無論是有什麼樣的衝突,原則是不能動搖的。

    對於伏見宮博恭王肯不肯去見天皇,維新派們根本不在乎。他們現在是想揭lu日本海軍試圖阻止人民獲得化肥的行動。通過這樣的宣傳來打擊海軍裡面的舊勢力。

    伏見宮博恭王上當了,他沒有看透這點。不僅是他沒有看透這點,海軍上層也沒有看透這點。有些人認為北一輝這是要進二退一,如果誆騙不了伏見宮博恭王去東京承認日本維新軍軍暫時掌握政權的現實,那麼他們就要實施他們對日本的實際行政控制權。也有些人認為維新派是要把骨幹人員給送到四國與九州,以控制這些地區。所以海軍高層毫不客氣的否決了維新派的要求。

    維新派確定了海軍的答覆之後,立刻就寫了對此事的全面報道,通過空軍投撒以及各種信息渠道的方式向四國與九州實施了傳播。即便是統制派控制了化肥分配之後有諸多的問題,然而化肥的確有效的促進了日本的農業產量。四國與九州的農民眼巴巴的等著今年的化肥用於春耕。即便是東京鬧了兵變,如果化肥能夠及時運到,好歹也能在追肥期派上用場。看到日本海軍竟然阻止按照計劃能夠運抵各地的化肥運輸,四國與九州的農民們是真的又驚又怒。

    到了五月十八日,終於有中高級海軍軍官在軍事會議上建議伏見宮博恭王能否暫時允許運輸化肥的船隻通過海軍的封鎖。這話其實已經很客氣了,所謂海軍的封鎖此時大有名存實亡的味道。各個基地都出現了動搖狀態。對於這次變動到底是「兵變」還是「昭和維新」,海軍的觀點逐漸傾向於這是「昭和維新」。對於日本人來說,明治維新是開啟了日本強大道路的正義行動。伏見宮博恭王很清楚,如果海軍都認為這次的變動是昭和維新,逆賊們就真正的掌握住了日本的大義。那時候的一切都會不同。

    伏見宮博恭王到海軍來當這個海軍軍令部總長,真正目的是清洗海軍中裕仁不信任的傢伙,所以伏見宮博恭王很懷疑這些人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日本百姓以前在伏見宮博恭王眼中什麼都不是,現在已經變成了更加可惡的亂黨的幫兇。他們此時不去試圖拯救裕仁,反倒跟著亂黨一起對裕仁施壓。在伏見宮博恭王嚴重這是完全的叛國行動。

    只是現在日本的局面已經大大不同,統制派的大佬們要麼被殺,要麼被抓,裕仁乾脆就落入了逆賊手中,伏見宮博恭王背後的強大力量此時煙消雲散。所以伏見宮博恭王只能冷哼了一聲不做回應。

    海軍這幫高層也不肯向陸軍低頭,他們此時只是受到了來自下層的壓力不得不提出這個觀點。既然伏見宮博恭王不肯說話,他們也識趣的不再提及此事。

    然而高層不提,下層可沒辦法對化肥的事情置之不理。年輕的軍人都知道化肥大可決定今年的收成,在伏見宮博恭王上甲板視察的時候,一個臉色陰晴不定的年輕水兵突然快步上前向伏見宮博恭王敬禮。「閣下,我想請求您能夠允許運化肥到四國與九州去。」

    伏見宮博恭王對這個問題極為敏感,他已經知道這次的逆賊都是年輕人,看到水兵那年輕的臉,他心中的恐慌與敵視敢火山一樣的爆發了。「把他帶下去!」伏見宮博恭王大聲呵斥道。等衛兵把這個年輕士兵帶下去之後,伏見宮博恭王怒道:「仔細查清楚他有什麼同黨!」說完了這些之後,伏見宮博恭王餘怒未消的喝道:「也查清楚到底是誰傳播的謠言!」

    這位水兵的命運很淒慘,海軍裡面冥頑不靈的傢伙是有的,特別是那些軍曹們。他們希望得到上頭的器重,又有伏見宮博恭王要求「仔細查清楚他有什麼同黨!」所以士兵遭到了殘酷的拷打,軍曹試圖盡快得到情報,拷打的時候下手極重。竟然把這個士兵給活活打死了。

    打死了人之後,軍曹們有些慌亂。不是因為打死人會遭到什麼懲罰,有伏見宮博恭王的命令,打死人就打死了。問題是打死了這個年輕士兵之後,就沒有了線索。畢竟伏見宮博恭王是要求抓出同黨的。

    於是這個可憐士兵同一個單位的軍人就遭了殃,他們被抓起來一起拷打審問。在封建體系下,這些受命者只向權力者負責。為了滿足權力者的要求,他們根本不在乎海軍自己的軍法體系。或者說,軍法體系就是這幫人手中的工具而已。是他們作威作福或者陞官發財的遊戲規則。

    一來是有人想借此得到這件事甚至沒辦法善了,因為海軍要求禁止把這次的消息傳出去。消息能傳到船上,那就說明有一條傳遞消息的鏈條存在。要把這條鏈條給徹底挖出來才行。

    還沒等海軍與「逆賊」戰鬥,海軍艦隊內部就開始了大清查。消息傳播的是非常快的,所有知道消息的軍人都感到人人自危。在五月二十七日,一個秘密會議在聯合艦隊旗艦霧島號的輪機艙召開了。與會的有士兵有尉官甚至還有校官。這些參與者的共同點都是很年輕。都是出身農村。

    這些天來要說什麼早就說過了,現在最重要的話大家是想說而不敢說。

    先是交談了幾句又有誰被抓了,又有誰被調查了。這些話只是增加了會議的灰暗氣氛。在互相交流的眼神與表情中,這些海軍官兵們都知道對方的心思。

    最後,為首的校官鬆開了咬著的嘴chu,他帶著一臉決然的神色說道:「我們也參加昭和維新。」

    1937年6月1ri,聯合艦隊在東京附近的艦隊在旗艦霧島號帶領下駛近了東京港,沿岸防守的部隊立刻警覺起來。但是在經過旗語交流之後,岸上的守軍得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海軍聯合艦隊的第一分艦隊請求參加「昭和維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