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赤色黎明

第一卷 一九五 河南衝突(二) 文 / 緋紅之月

    河南都督張鎮芳自打給袁世凱發了一封電報之後就開始焦急的等待。яя

    聽了周鎮濤所說的那番話,張鎮芳承認,河南的稅收的確比較重。若不是張鎮芳家教森嚴,自己也頗注重修為,他早就反唇相譏,「若是沒有人民黨在旁邊虎視眈眈,若是沒有外國人在中國的反覆掠奪,河南又何必頂下如此激烈的稅收?」

    不過張鎮芳家教森嚴,自己也頗注重修為,說這話之前,他已經明白自己不要自取其辱了,人民黨治下的四省,都不算是多富裕的地區,長江流域更是英國人極力控制的範圍,人民黨就能只收三成稅,河南百姓要承擔近乎八成的稅收,這不是幾句抱怨就能解釋的。

    周鎮濤始終不願意投奔北洋集團,張鎮芳苦勸一陣看沒有效果,只能送周鎮濤走了。發了電報之後,張鎮芳就等著袁世凱的回電,一旦袁世凱對此事詢問,張鎮芳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讓袁世凱降低河南的稅收。

    等了幾天,袁世凱的信來了。這封信是附帶在政府公文之上的,信裡面袁世凱對人民黨前師長周鎮濤的事情一字不提,只是告訴張鎮芳,當下國事艱難,河南人口眾多,田地廣袤,作為袁世凱的表弟,張鎮芳要管好河南,給袁世凱爭氣。

    放下家信打開公文,張鎮芳越讀眉毛就越是緊皺起來。從公文中可以看出,袁世凱急了。根據各省人口,袁世凱定下了一個稅收指標。凡地方上一切稅收標準,規定統統不再由中央管理。新的稅收標準當中,各地只用完成自己的稅收任務,向中央提供一定數量的稅額與糧食。至於各地向誰收稅,怎麼收稅,袁世凱中央政府一概不管,均由各省政府自己負責。為了能夠讓各省都督們能夠掌握一定程度的威懾能力,北洋政府允許都督建立起「稅警」部隊。

    張鎮芳放下公文,坐在那裡良久不語。袁世凱的決心在這份公文中盡數體現,確定稅收額度,把收稅權交與北洋各省都督,允許北洋各省都督建立稅警部隊。一系列的措施都是要保證北洋稅收能夠穩定。在公文中還強調一件事,「稅收乃國家營運之根本,中央必堅定支持各省都督實施稅收。」

    想確保稅收,可以向普通百姓收稅,當然也能向士紳收稅,或者增加商人的稅收。看公文的意思,中央政府絕對會給各省都督們撐腰,誰到中央告狀都不行。隱隱的意思居然有向各地士紳大戶增加稅收也在所不惜的意思。配合了允許各省都督建立「稅警」部隊的政策,看來袁世凱是真的下了極大決心。

    私信也好,公文也好,袁世凱都要求張鎮芳無論如何得把河南的稅收上來。原本張鎮芳就不太敢直接勸說袁世凱降低河南的稅收,現在看,即便張鎮芳壯著膽子請求減稅,也只會遭到袁世凱的斥責而已。

    長長的歎口氣,張鎮芳把目光放在了屋子裡面的地圖上。據探子的情報,人民黨的各個主要辦公地點都有地圖。大概的解釋是人民黨要每個黨員幹部都能胸懷天下。北洋自然不肯示弱,也印刷了大批的地圖發放給北洋各省政府,要求他們也要懸掛。張鎮芳就慢慢養成了一個習慣,遇到與人民黨有關事情的時候,就會站在地圖前面看。

    與人民黨接壤的地區,都出現了大規模的人民黨滲透問題。綜合張鎮芳自己收集的情報以及從周鎮濤那裡得來的情報,與人民黨接壤的些貧困地區,種地甚至養活不了自己,接受土改之後,從農村合作社得到的廉價商品,乃至到人民黨開辦的種種工廠礦山做工,都能有效改善生活。在河南南部,貧困的大別山區已經全部投入人民黨的懷抱。人民黨在信陽等地滲透的格外兇猛。

    在東部平原地區,連續四年的沉重稅收讓村落一個個的「淪陷」。實施土改,向人民黨交稅之後,稅吏們再進入這些村子,被當地村政府亂棍驅逐都是很幸運的待遇。大多數稅吏會被剝的只剩一條褲衩,繩捆索綁的遊街示眾。只要經過這麼一次對待,稅吏們再也不敢進入那些村子收稅。

    這又衍生出另外一碼事,很多根本沒有投奔人民黨的村落,遇到收稅的時候也自稱是向人民黨交稅的。弄得豫東與人民黨接壤地區稅收大幅度降低。看著那一帶的地圖,張鎮芳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

    收回視線,張鎮芳的目光又落在那份公文上。「凡陽奉陰違,不體國家難處者,拒不納稅者,無論官、軍、士紳、百姓,皆嚴懲不貸。」

    這話不是對那些可能「不納稅」的士紳百姓而言,而是說給各省都督們聽的。士紳百姓不納稅,不用袁世凱下令,各地官府就已經對這些人「嚴懲不貸」了。這話是在告訴各省官員,凡是不能交夠納稅目標的,袁世凱對這些人必將嚴懲不貸。

    關閉

    想拒絕這種命令也不是不可能,現在辭了這河南都督一職,張鎮芳就可以擺脫當下的煩惱。張鎮芳坐回到椅子上,他今年49歲,已經是河南都督。再繼續做下去,未來進入中央執掌大權也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夢想。此時辭官不做,首先就大大的的得罪了袁世凱。張鎮芳能夠被袁世凱重用,並不是因為張鎮芳是北洋的鐵桿,而是因為張鎮芳是袁世凱的表弟。

    想到這裡,張鎮芳終於下了決斷。他準備服從袁世凱的命令,也就是說,要把收稅這項工作幹下去。抬手叫過親隨,張鎮芳命道:「請北洋軍統制,以及布政使、學政使來都督府議事。」

    蘭考縣莊寨一片繁忙的景象。儘管沒有加入人民黨的根據地,莊寨卻因為緊鄰根據地,也得到了不少好處。首先就是莊寨當地百姓通過旁邊加入人民黨地方政府村落中的親戚,買來了人民黨推廣的冬小麥種子。這類種子可是在蘭考瘋傳很久。據說用了這種子的麥田收成極佳。當時莊寨也認為可以偷到,等這些麥田成熟之後,莊寨一部分人親自去人民黨治下的田里面買了一大批收割後的麥子回來。

    不過在那時候,就有一個傳言,說人民黨的麥子是用了法術的,只要村口沒有插人民黨的紅旗,沒有「請了」人民黨主席陳克親自「開光」的神位,這麥子就長的很差,甚至根本長不出麥苗來。這種神神鬼鬼的事情莊寨本地百姓也是似信非信。可等到麥苗抽芽的時候,莊寨人不得不信了。

    在弄麥種的時候,莊寨人當時為了怕被外村人騙,二十幾名鄉親跑了上百里路,到馬上要收割的麥田里面親手割了一批麥子回來。大家連夜趕路,回來的時候當地百姓是看到這些粗壯的麥稈,還有麥稈上那些碩大的麥穗。

    事實勝於雄辯,莊寨的鄉親親眼看到這麥稈和麥穗的成色。都是種莊稼的人,哪裡能不知道這是極好的麥子。脫粒之後的麥種被妥為保存,把這些麥種種入地裡的時候,百姓們還覺得「不用信山東人吹牛皮」,陳克這個人是不是存在尚且是兩可的事情,傳言中說的陳克跟神仙一樣,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隔著幾百里地知道地裡面種的是哪家的麥種吧。

    直到蔫了吧唧的麥苗長出之後,百姓們開始心慌了,而有些地裡面種了不少麥種,甚至根本沒有長出幾顆麥苗來。把土翻開之後,莊寨百姓發現很多麥種甚至種進土裡面後就如同被下了咒一般,根本沒有怎麼生長。

    原先嘲笑山東人吹牛的心情立刻就變成了對陳克的極大畏懼。陳克這個人是真的有「道行」的,不然的話,同一塊地,一半種了本地的麥種,一半種了偷來的麥種,為何本地的麥種就能正常生長,偷來的麥種就全部完蛋呢?

    為了驅邪避禍,莊寨的村口插上了紅旗,種上了偷來麥種的土地被重新翻耕,由當地宗族長老請了神漢做法。香灰紙灰燒了老厚。

    莊寨的鄉下人怎麼可能見到這位神通廣大的人民黨主席陳克,向他親自「請了」陳克親自開光的陳克畫像。眾人沒辦法,怕惹怒了這位活神仙之後造了天譴,托了親戚,請了當地的陳克神位,回來做了法事。百姓才覺得安心不少。

    而陳克的各種傳聞也隨之在莊寨流傳開來,據說陳克本人是河南鄭縣人士。自幼拜了在嵩山隱居的道士為師,學了通天徹地的陰陽法術,知天地之造化,識萬事之法則。這位道士觀滿清氣數已盡,就讓陳克去上海拜在一個叫做嚴復的朝廷大官門下做了徒弟,這位嚴復就是當今的朝廷內閣總理,也就是以前的軍機處宰相,與當今的大總統袁世凱是八拜之交,金蘭之誼。

    然後陳克在安徽起兵,當時是安徽大水,陳克作法驅了洪水,在安徽當地令百姓耕種。陳克又施了法術,結果安徽當時麥苗嗖嗖的瘋漲,收成甚至比遭災之前還好。然後陳克驅符為將,撒豆成兵。把官軍打得大敗。隨即佔據了安徽。

    那時候慈禧太后執政,尚且憑借了滿清二百年的龍氣試圖殺了陳克,隨即派遣現在的大總統,當時的北洋都督、九門提督袁世凱大人前來征討。結果陳克做法,施展可封神演義裡面姜子牙咒殺趙公明的法術,又寫了一份《慈禧的這一生》的咒文,其中預言太后慈禧與皇帝光緒幾時要死,隨即把這份咒文送給慈禧。慈禧展開一看,立刻中了咒,果然如同《慈禧的這一生》裡面所「預言」的那樣,不到三天就和皇帝光緒一起死了。陳克趁機征戰四方,奪取了好大的地盤。

    這傳言可是把大家嚇壞了,沒想到偷些麥種竟然偷到了這位活神仙那裡,可不是要遭詛咒麼。從此莊寨百姓熄了偷麥種的心思。

    又過了一年,莊寨旁邊的村子投降了人民黨。人民黨派了「農業幹部」下鄉,關於麥種的法術才揭開了一角。原來這麥種只有人民黨那裡才有的賣,種下去之後第一年豐收,第二年絕收。百姓們才算是恍然大悟,怪不得麥種這東西家家都看護的很近,而莊寨人跑去一百多里外買麥種,當地人竟然也就賣給了莊寨人。這擺明了是坑了大家一把。

    不過對這種「下了咒」的麥種,大家再也不敢起了心思。只有一家名叫李三狗的百姓實在是窮的過不下去了,去各村親戚那裡偷偷要了些麥種種下,當年收成極佳。麥子長的就是不一樣,大家反覆追問,李三狗扛不過去,這才說了實情。原來是偷種了人民黨的「一茬麥」。

    看李三狗沒有被詛咒喪生,莊寨百姓中陸續有人大規模的「偷種」人民黨的麥種,也是大獲豐收。去年,除了幾家膽小的人家,莊寨百姓都種上了人民黨的麥種,看著這長勢喜人的麥苗,心裡面固然還有些嘀咕,可是沒有人不對今年的收成抱了極大的信心。

    到了陰曆三月,村外突然來了官面上的大隊人馬。看到村口插的「辟邪催麥」的人民黨紅旗,這些官軍竟然展開隊形,把村子給包圍了。

    大變突生,可是把莊寨的老百姓給嚇壞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