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赤色黎明

莫道前路無知己 未完,莫看 文 / 緋紅之月

    肅親王善耆其實是知道慈禧並不怎麼喜歡自己,但是他對這件事也不是太在意。得到慈禧的接見並不容易,善耆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會面盡可能的說服慈禧盡快推行新政。

    「太后,現在天下之議都是要求立憲。而且朝廷也有這個打算。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該盡快頒布立憲。奴才知道太后擔心推行過快,總是有各種不足。免不得有人指手畫腳。可天下的大事,哪一件不是被人指手畫腳呢?盡快立憲的最大好處在於,我們有準備,那些希望立憲的人沒有準備,立憲之後各個要害部門都可由咱們自己人把持。既然立憲,那就要選舉。這選舉是有規矩的,四年一選也好,五年一選也好,咱們都有足夠的時間從容處理。但是至少咱們佔了大義的名分,又佔了實權,又有立憲的制度。咱們可就先立於不敗之地。若是緩緩圖之,那些別有用心想利用立憲之人就有了充分的勾結,反倒是夜長夢多。」[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

    慈禧靜靜的聽著肅親王的陳述,這種「激進」的方式讓慈禧極不喜歡。慈禧希望的是能夠先收服了人心,通過權術先把對方玩弄於股掌之間,然後再以施恩的方式推行憲政。這其實也是滿清貴族們最習慣的方法。一定要說慈禧守舊,其實也是一個不全面的說法。慈禧一直是新政的「支持者」之一,至少是新舉措的支持者,甚至可以說是發動者。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新政卻沒有人亡政息。因為新政很大程度上本來就是慈禧允許和支持的。光緒當年是靠了慈禧的允許,才能執掌新政權柄的。但是光緒卻在那幫激進者的煽動下,把新政搞成了政治上的鬥爭。帝黨想從後黨那裡爭權,甚至搞到了準備幹掉慈禧,強行奪取政權的程度。慈禧囚禁光緒與其說是對新政的仇恨,還不如說是很正常的自保而已。

    現在肅親王善耆又準備來這麼一次,慈禧打心裡頭就反對。但是她也沒有直截了當的進行反對,作為大權在握的統治者,在慈禧看來,很多時候並不需要解釋。解釋就代表了關注,對方往往不會真的去在意慈禧話裡頭的反對,而是會更加變本加厲的去說服慈禧。

    另一個讓慈禧不說話,要給肅親王留個面子的原因則是,肅親王善耆這個人在滿清裡頭也是一個另類。

    善耆的政績之一是創辦了近代警政制度。庚子事變(1900)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從北京倉皇出逃,行抵大同時,太后命善耆回京,會同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辦理善後事宜。善耆回京不久,結識了在日軍中擔任翻譯官的川島浪速,兩人相見恨晚,後來拜了把兄弟。善耆在川島浪速等人支持下,根據日本警察法和北京城的現狀,編成巡捕隊(這就是日後北京警察的濫觴)。光緒二十八年(1902),善耆被任命為步軍統領兼工巡局大臣。步軍統領衙門是舊的負責北京治安的機構,工巡局是新設的市政機構,領導新建立的巡警。

    善耆的政績之二是推進了北京城的市政建設。他主持設立了路工局,負責修築北京城的馬路。他還奏請將王府井的八旗神機營操場劃出一部分,開辦新式商場,即著名的東安市場的前身。當時京師呈現出新的氣象。善耆還明令在西珠市口內開設名為「文明茶院」的戲院,戲院樓上為女座,樓下為男座,取消了婦女不能進戲院觀戲的禁律,在首善之區的北京,一時轟傳。

    他的政績之三是清除了崇文門稅收的積弊。崇文門是對進京物品,如日用百貨和奢侈品進行徵稅的主要關口。崇文門監督,不僅能收受賄賂,還能坐收部分稅款,一年下來,監督可得幾萬兩銀子,歷來是公認的肥缺。庚子事變中地處東交民巷的肅王府毀於戰火,清廷命善耆擔任崇文門監督,包含著讓他從稅款「提成」中得些收入,另建王府的用意。善耆上任後卻沒領這個情,將稅款全部上繳。

    善耆還大刀闊斧地對稅務制度加以整頓,禁止勒索,革除貪污。以往洋人帶貨入京不納稅,他改為一體納稅;以往商民入關由經濟人包攬上稅,從中抽釐,他改為官員直接驗貨收稅,減去了中間盤剝的環節。善耆連任兩屆監督,稅收大增,全部上繳國庫。

    善耆與其他王公貴族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還是知道帝國的利益在個人利益之上。後世那些羨慕滿清血統的人對善耆的評價居然頗高。孫寶瑄在《忘山廬日記》中,對善耆有幾句評語:得材干之人易,得廉潔之人難;得廉潔之人易,得廉潔而能體下情之人難。使天下辦事人盡如肅王,何患不百廢俱興焉!

    如果在陳克為首的人民黨看來,這些新政根本不值一提。和袁世凱創立北洋新軍相比,這些事情對國家的促進也意義非常有限。只能稱之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就連慈禧也不喜歡此人的作風。

    可是與滿清其他那些只知道爭權奪利,醉生夢死吃喝玩樂的王公相比,善耆倒是極為不同了。他畢竟是在北京,天子腳下難辦事。這些小事雖然看起來不大,想辦起來就要與各種勢力做著艱苦卓絕的鬥爭。善耆能辦成這些事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既然不能駁了善耆的面子,慈禧只好繼續聽下去。善耆也不是不懂世情的愣頭青,如果是如此的話,他也不可能混到現在的地位。歷史上汪精衛刺殺滿清親王,事情洩露之後被捕。善耆就力主赦免汪精衛。而汪精衛與善耆交談之後,對這位時人眼中「幹練、開明以及為人豪爽、性格詼諧」的親王也很是欽佩。汪精衛投靠了日本人,組建偽南京政府,就準備委任善耆的兒子擔任「駐日大使」。

    見慈禧完全聽不進去自己的勸告,善耆也不得不告退了。

    善耆走後,慈禧極其輕微的鬆了口氣。每次和這些人打交道都讓慈禧感到一種非常的不開心。別的宮女太監都沒有看出來,只有大太監李蓮英極為默契的端了杯茶獻了上來。慈禧喝了一口,卻問道:「可有岑春煊的折子?」

    肅親王善耆其實是知道慈禧並不怎麼喜歡自己,但是他對這件事也不是太在意。得到慈禧的接見並不容易,善耆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會面盡可能的說服慈禧盡快推行新政。

    「太后,現在天下之議都是要求立憲。而且朝廷也有這個打算。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該盡快頒布立憲。奴才知道太后擔心推行過快,總是有各種不足。免不得有人指手畫腳。可天下的大事,哪一件不是被人指手畫腳呢?盡快立憲的最大好處在於,我們有準備,那些希望立憲的人沒有準備,立憲之後各個要害部門都可由咱們自己人把持。既然立憲,那就要選舉。這選舉是有規矩的,四年一選也好,五年一選也好,咱們都有足夠的時間從容處理。但是至少咱們佔了大義的名分,又佔了實權,又有立憲的制度。咱們可就先立於不敗之地。若是緩緩圖之,那些別有用心想利用立憲之人就有了充分的勾結,反倒是夜長夢多。」

    慈禧靜靜的聽著肅親王的陳述,這種「激進」的方式讓慈禧極不喜歡。慈禧希望的是能夠先收服了人心,通過權術先把對方玩弄於股掌之間,然後再以施恩的方式推行憲政。這其實也是滿清貴族們最習慣的方法。一定要說慈禧守舊,其實也是一個不全面的說法。慈禧一直是新政的「支持者」之一,至少是新舉措的支持者,甚至可以說是發動者。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新政卻沒有人亡政息。因為新政很大程度上本來就是慈禧允許和支持的。光緒當年是靠了慈禧的允許,才能執掌新政權柄的。但是光緒卻在那幫激進者的煽動下,把新政搞成了政治上的鬥爭。帝黨想從後黨那裡爭權,甚至搞到了準備幹掉慈禧,強行奪取政權的程度。慈禧囚禁光緒與其說是對新政的仇恨,還不如說是很正常的自保而已。

    現在肅親王善耆又準備來這麼一次,慈禧打心裡頭就反對。但是她也沒有直截了當的進行反對,作為大權在握的統治者,在慈禧看來,很多時候並不需要解釋。解釋就代表了關注,對方往往不會真的去在意慈禧話裡頭的反對,而是會更加變本加厲的去說服慈禧。

    另一個讓慈禧不說話,要給肅親王留個面子的原因則是,肅親王善耆這個人在滿清裡頭也是一個另類。

    善耆的政績之一是創辦了近代警政制度。庚子事變(1900)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從北京倉皇出逃,行抵大同時,太后命善耆回京,會同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辦理善後事宜。善耆回京不久,結識了在日軍中擔任翻譯官的川島浪速,兩人相見恨晚,後來拜了把兄弟。善耆在川島浪速等人支持下,根據日本警察法和北京城的現狀,編成巡捕隊(這就是日後北京警察的濫觴)。光緒二十八年(1902),善耆被任命為步軍統領兼工巡局大臣。步軍統領衙門是舊的負責北京治安的機構,工巡局是新設的市政機構,領導新建立的巡警。

    善耆的政績之二是推進了北京城的市政建設。他主持設立了路工局,負責修築北京城的馬路。他還奏請將王府井的八旗神機營操場劃出一部分,開辦新式商場,即著名的東安市場的前身。當時京師呈現出新的氣象。善耆還明令在西珠市口內開設名為「文明茶院」的戲院,戲院樓上為女座,樓下為男座,取消了婦女不能進戲院觀戲的禁律,在首善之區的北京,一時轟傳。

    他的政績之三是清除了崇文門稅收的積弊。崇文門是對進京物品,如日用百貨和奢侈品進行徵稅的主要關口。崇文門監督,不僅能收受賄賂,還能坐收部分稅款,一年下來,監督可得幾萬兩銀子,歷來是公認的肥缺。庚子事變中地處東交民巷的肅王府毀於戰火,清廷命善耆擔任崇文門監督,包含著讓他從稅款「提成」中得些收入,另建王府的用意。善耆上任後卻沒領這個情,將稅款全部上繳。

    善耆還大刀闊斧地對稅務制度加以整頓,禁止勒索,革除貪污。以往洋人帶貨入京不納稅,他改為一體納稅;以往商民入關由經濟人包攬上稅,從中抽釐,他改為官員直接驗貨收稅,減去了中間盤剝的環節。善耆連任兩屆監督,稅收大增,全部上繳國庫。

    善耆與其他王公貴族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還是知道帝國的利益在個人利益之上。後世那些羨慕滿清血統的人對善耆的評價居然頗高。孫寶瑄在《忘山廬日記》中,對善耆有幾句評語:得材干之人易,得廉潔之人難;得廉潔之人易,得廉潔而能體下情之人難。使天下辦事人盡如肅王,何患不百廢俱興焉!

    如果在陳克為首的人民黨看來,這些新政根本不值一提。和袁世凱創立北洋新軍相比,這些事情對國家的促進也意義非常有限。只能稱之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就連慈禧也不喜歡此人的作風。

    可是與滿清其他那些只知道爭權奪利,醉生夢死吃喝玩樂的王公相比,善耆倒是極為不同了。他畢竟是在北京,天子腳下難辦事。這些小事雖然看起來不大,想辦起來就要與各種勢力做著艱苦卓絕的鬥爭。善耆能辦成這些事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既然不能駁了善耆的面子,慈禧只好繼續聽下去。善耆也不是不懂世情的愣頭青,如果是如此的話,他也不可能混到現在的地位。歷史上汪精衛刺殺滿清親王,事情洩露之後被捕。善耆就力主赦免汪精衛。而汪精衛與善耆交談之後,對這位時人眼中「幹練、開明以及為人豪爽、性格詼諧」的親王也很是欽佩。汪精衛投靠了日本人,組建偽南京政府,就準備委任善耆的兒子擔任「駐日大使」。

    見慈禧完全聽不進去自己的勸告,善耆也不得不告退了。

    善耆走後,慈禧極其輕微的鬆了口氣。每次和這些人打交道都讓慈禧感到一種非常的不開心。別的宮女太監都沒有看出來,只有大太監李蓮英極為默契的端了杯茶獻了上來。慈禧喝了一口,卻問道:「可有岑春煊的折子?」

    肅親王善耆其實是知道慈禧並不怎麼喜歡自己,但是他對這件事也不是太在意。得到慈禧的接見並不容易,善耆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會面盡可能的說服慈禧盡快推行新政。

    「太后,現在天下之議都是要求立憲。而且朝廷也有這個打算。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該盡快頒布立憲。奴才知道太后擔心推行過快,總是有各種不足。免不得有人指手畫腳。可天下的大事,哪一件不是被人指手畫腳呢?盡快立憲的最大好處在於,我們有準備,那些希望立憲的人沒有準備,立憲之後各個要害部門都可由咱們自己人把持。既然立憲,那就要選舉。這選舉是有規矩的,四年一選也好,五年一選也好,咱們都有足夠的時間從容處理。但是至少咱們佔了大義的名分,又佔了實權,又有立憲的制度。咱們可就先立於不敗之地。若是緩緩圖之,那些別有用心想利用立憲之人就有了充分的勾結,反倒是夜長夢多。」

    慈禧靜靜的聽著肅親王的陳述,這種「激進」的方式讓慈禧極不喜歡。慈禧希望的是能夠先收服了人心,通過權術先把對方玩弄於股掌之間,然後再以施恩的方式推行憲政。這其實也是滿清貴族們最習慣的方法。一定要說慈禧守舊,其實也是一個不全面的說法。慈禧一直是新政的「支持者」之一,至少是新舉措的支持者,甚至可以說是發動者。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新政卻沒有人亡政息。因為新政很大程度上本來就是慈禧允許和支持的。光緒當年是靠了慈禧的允許,才能執掌新政權柄的。但是光緒卻在那幫激進者的煽動下,把新政搞成了政治上的鬥爭。帝黨想從後黨那裡爭權,甚至搞到了準備幹掉慈禧,強行奪取政權的程度。慈禧囚禁光緒與其說是對新政的仇恨,還不如說是很正常的自保而已。

    現在肅親王善耆又準備來這麼一次,慈禧打心裡頭就反對。但是她也沒有直截了當的進行反對,作為大權在握的統治者,在慈禧看來,很多時候並不需要解釋。解釋就代表了關注,對方往往不會真的去在意慈禧話裡頭的反對,而是會更加變本加厲的去說服慈禧。

    另一個讓慈禧不說話,要給肅親王留個面子的原因則是,肅親王善耆這個人在滿清裡頭也是一個另類。

    善耆的政績之一是創辦了近代警政制度。庚子事變(1900)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從北京倉皇出逃,行抵大同時,太后命善耆回京,會同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辦理善後事宜。善耆回京不久,結識了在日軍中擔任翻譯官的川島浪速,兩人相見恨晚,後來拜了把兄弟。善耆在川島浪速等人支持下,根據日本警察法和北京城的現狀,編成巡捕隊(這就是日後北京警察的濫觴)。光緒二十八年(1902),善耆被任命為步軍統領兼工巡局大臣。步軍統領衙門是舊的負責北京治安的機構,工巡局是新設的市政機構,領導新建立的巡警。

    善耆的政績之二是推進了北京城的市政建設。他主持設立了路工局,負責修築北京城的馬路。他還奏請將王府井的八旗神機營操場劃出一部分,開辦新式商場,即著名的東安市場的前身。當時京師呈現出新的氣象。善耆還明令在西珠市口內開設名為「文明茶院」的戲院,戲院樓上為女座,樓下為男座,取消了婦女不能進戲院觀戲的禁律,在首善之區的北京,一時轟傳。

    他的政績之三是清除了崇文門稅收的積弊。崇文門是對進京物品,如日用百貨和奢侈品進行徵稅的主要關口。崇文門監督,不僅能收受賄賂,還能坐收部分稅款,一年下來,監督可得幾萬兩銀子,歷來是公認的肥缺。庚子事變中地處東交民巷的肅王府毀於戰火,清廷命善耆擔任崇文門監督,包含著讓他從稅款「提成」中得些收入,另建王府的用意。善耆上任後卻沒領這個情,將稅款全部上繳。

    善耆還大刀闊斧地對稅務制度加以整頓,禁止勒索,革除貪污。以往洋人帶貨入京不納稅,他改為一體納稅;以往商民入關由經濟人包攬上稅,從中抽釐,他改為官員直接驗貨收稅,減去了中間盤剝的環節。善耆連任兩屆監督,稅收大增,全部上繳國庫。

    善耆與其他王公貴族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還是知道帝國的利益在個人利益之上。後世那些羨慕滿清血統的人對善耆的評價居然頗高。孫寶瑄在《忘山廬日記》中,對善耆有幾句評語:得材干之人易,得廉潔之人難;得廉潔之人易,得廉潔而能體下情之人難。使天下辦事人盡如肅王,何患不百廢俱興焉!

    如果在陳克為首的人民黨看來,這些新政根本不值一提。和袁世凱創立北洋新軍相比,這些事情對國家的促進也意義非常有限。只能稱之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就連慈禧也不喜歡此人的作風。

    可是與滿清其他那些只知道爭權奪利,醉生夢死吃喝玩樂的王公相比,善耆倒是極為不同了。他畢竟是在北京,天子腳下難辦事。這些小事雖然看起來不大,想辦起來就要與各種勢力做著艱苦卓絕的鬥爭。善耆能辦成這些事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既然不能駁了善耆的面子,慈禧只好繼續聽下去。善耆也不是不懂世情的愣頭青,如果是如此的話,他也不可能混到現在的地位。歷史上汪精衛刺殺滿清親王,事情洩露之後被捕。善耆就力主赦免汪精衛。而汪精衛與善耆交談之後,對這位時人眼中「幹練、開明以及為人豪爽、性格詼諧」的親王也很是欽佩。汪精衛投靠了日本人,組建偽南京政府,就準備委任善耆的兒子擔任「駐日大使」。

    見慈禧完全聽不進去自己的勸告,善耆也不得不告退了。

    善耆走後,慈禧極其輕微的鬆了口氣。每次和這些人打交道都讓慈禧感到一種非常的不開心。別的宮女太監都沒有看出來,只有大太監李蓮英極為默契的端了杯茶獻了上來。慈禧喝了一口,卻問道:「可有岑春煊的折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