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北宋仕途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良 文 / 孤心書生

.    熙寧元年正月十六日。這一天王安石正式成為大宋朝廷的參知政事,也是在下達聖旨的這一日,官家趙頊全權支持大宋的變法事宜。

    這番任命,在朝廷引起了頗大的爭議。倒不是對於王安石身居高位有什麼異議,嚴格來說,以王安石此時的名聲威望,除了歐陽修,確實再也找不出一個比他更有資格的人了。最零大家驚異的是變法一事,本來不過是爭議而已,現在倒好,皇帝一旨詔書,成了實打實的震動了。

    朝中很多老臣經歷過當年范仲淹的慶歷新政,對於最後的結局,猶有餘悸,現在新皇帝又來一個熙寧變法,怎不令他們惴惴不安!生怕又重演當年的結果。其中以宰相韓琦為代表,他奉勸過官家不要貿然行事,還請曹太后出面,奈何官家主意已定,他作為臣子,也無可奈何了。最令他憤慨的便是既然要變法,怎麼說他也是宰相,政事堂的執政,變法事宜怎麼說也應該由他來做主才對。這是他的想法,因此對於後來居上的王安石,更看不過眼了。

    不同意歸不同意,在這個當兒,韓琦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反對了,因為他雖然是老臣,掌著大權,不過朝廷諸臣,大多壯年,猶有雄心,而且不少是王安石的好友,都準備鼎力支持對方!他縱使再大膽,也不敢犯了眾怒。他也打好了主意,只待變法出現什麼差錯,就要王安石吃不了兜著走!

    王安石接過任命的時候,沒有立刻公開他已經寫就的變法舉措,而是向官家舉薦韓維成為開封知府,理由是居然要變法,在底下當然要有一個信得過的官員來實行具體方略。開封是個好地方,就在天子腳下,成為變法的實驗田,是個很不錯的主意。再說他王安石能回京等上高位,韓家兄弟出力不少。他現在投桃報李,正是時候!

    韓維曾經是趙頊的老師,對於對方的人品,他也瞭解與信任,也想讓韓維成為變法的先鋒,同意的王安石地舉薦。而且為了對方有威信,還給了他翰林學士的名頭,免得變法時遭受一些士子的莫名攻擊。

    如是過了十天,正月二十六這日,王安石終於志得意滿地在朝堂上兜售出了他的三條新法。歷史在這一刻重回軌跡,王安石的強悍終於還是引起了不小的波瀾。拋卻其他不說,單是那條鼎鼎大名地青苗法,就引起了無數的質疑。當然,此時大家還沒有想得到它會出現的害處。只單單質疑這種由朝廷出面做生意的做法感到不屑而已。

    王安石也不是凡人,在朝堂上辯駁了一番,說倒了不少朝臣。加上官家的鼎力支持,新法通過了朝議,正式向大宋天下頒布。是時為熙寧元年二月。

    沈歡再一次見識到王安石的強悍後,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特別是青苗法,這個時代,有誰瞭解它造成的結果呢?確切地說,王安石最後罷相,表面上是鄭俠上了幾副流民圖,但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流民呢?最大的原因不正是底下官員胡亂操作青苗法。致使百姓妻離子散麼!不可否認,也是因為青苗法,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朝廷財政維艱地狀況。然而與整個天下而言,功過相抵嗎?

    青苗青苗,也就是在民間青黃不接的時候,每年夏秋兩收之前,又官府出面給各個縣戶的百姓借貸錢糧,資助生產,收成之後再二分地利息還給官府。

    「太衝動了。太衝動了!」沈歡無奈地感慨,這次王安石想一口吃成胖子,青苗法又朝廷規定,推行到整個大宋天下的二十幾路,朝廷第一年出資上千萬貫。按王安石的計算,若全部貸出去,一年兩次,憑生利息幾百萬貫,另外資助百姓生產。也提高了賦稅。實在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可在沈歡看來。這舉動實在是太過冒險了。變法舉措。怎能一蹴而就!青苗法。說白了與後世地銀行借貸差不多。可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地中國。在信息如此發達地情況下。又有多少農民敢從銀行裡借錢出去發展農業生產呢。何況如今這種消息塞閉地時代。沈歡毫不懷疑歷史上地說法:大多青苗錢要麼是官員強令百姓購買。要麼就是貸給了那些大商賈。對於農業生產。根本沒有多大用處!另外。二十一世紀地時候。銀行從事借貸。也得小心翼翼。生怕血本無歸。現在倒好。有行政命令再此。借了青苗錢不還地。估計就真要賣地賣兒了。難怪鄭俠會有流民圖地藍本呢!

    「老師。您對介甫先生地變法事項怎麼看?」沈歡斟酌來斟酌去。覺得在王安石變法鬧得天怒人怨之前該好好籌劃。而籌劃地對象。當然是能與王安石抗衡地司馬光。

    司馬光自進《資治通鑒》後。建了一個書局。拉了不少喜好修史地同道進來。一道完全這本巨著。也是因為這樣。分了不少精神。花在朝政上地精力也少了許多。加上如今有年壯有才地王安石坐鎮。更多政事都是對方處理。他也樂得把閒餘時間都花在修史上。

    在司馬府邸裡。沈歡地問話倒讓司馬光愣住了:「很好呀?幾條新法。介甫也都解釋過了。確實對朝廷有利。本來老夫還擔心那個青苗法鬧出禍患來。不過介甫已經請奏朝廷成立一個視察行走機構。由朝廷派遣人員到各路去督察。相信沒有人敢冒殺頭地風險吧!」沈歡無語。司馬光果然是寒暑論者。是要求變法地。只不過求謹慎而已。現在青苗錢還沒開發派發。慘烈處也沒有人抱上來。這大概也是對方樂觀地原因吧。不過沈歡之所以來找司馬光謀劃。全是對方相對而言是最有長遠目光地。因此他不死心地提示:「老師。幾十督察。能成什麼事?大宋州縣數千。黎民數以千萬計。些須督察。能察得過來嗎?再說又焉能保證這些督察不會與下面一道隱瞞了真相呢……」花了不少口舌。把與王安石說過地害處重新提了一遍。最後才期盼地看著司馬光。

    司馬光不愧為謹慎為上之人。聞言捋了捋鬚子。沉吟著說道:「子賢你說地有道理。這些你可曾與介甫提過?」

    「提了。」

    「結果如何?」

    沈歡攤攤手:「結果就是這個視察行走使的產生了!老師,說實在的,對於大多底下官員。學生不大敢相信。政策本來是好地,但是一到了下面實施階段,就成了上對政策下有對策了。如此一來,不單損害了百姓地利益,還會有損上面制定政策之人的名聲呀!」

    司馬光皺眉道:「子賢是否杞人憂天了?大多官員都是通過科考選拔才成為地方官地,應該不至於不顧百姓死活吧?」

    沈歡苦笑道:「老師,若人人都是高尚之輩,當年范希文又怎麼會生產政治吏治的念頭呢,又怎麼以失敗告終呢?當年尚沒有政治完畢。如今官員品行,可見一斑了!新法是好,然而最大可能會使整個天下都震盪呀!」

    司馬光反問道:「難不成就因為可能出現的害處就不進行改變了?」

    沈歡撓了撓頭。他知道自己不拿出一點實際的東西,比如行之有效的法子,司馬光是不會動心的。連司馬光都說服不了,更不用說更倔強地王安石與皇帝了。他與一般人不一樣,現在王安石還是眾望所歸之人,大家也抱著讓他經世強國的希望讓他進行改變,對於結果,也比較樂觀。但是他由後世而來,當然清楚地知道王安石變法最終是失敗的!

    從各項經濟上改革內容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新法規模甚大,其中理財方面最為重要,只可惜實行上反而成效一般,受到時人抨擊。平情而論,王安石變法遭到失敗,不能完全推到守舊派反對上,他的政策和做法都值得檢討。

    政策未能對症下藥——王安石的變法所針對的只是皮毛,遠未到核心問題——支出太多,而支出太多則是因為冗兵、冗官。不針對這兩個問題。財政問題解決不了。但王安石的改革非但不是針對支出太多問題,反而是以增加國庫收入為主,如此則不能解決財困。又如軍事改革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非針對到宋朝的軍事死**——強幹弱枝,重文輕武政策。

    另外他政策本身也有缺點,就拿現在地青苗法來說,與理想相去懸絕。如果貧困民戶自願請貸官錢,尚有可說。但實際上是地方官強迫農民五家互保後在逐家派定數目。稱為散青苗,地方官為了保障秋後本息全部收回。散派的對象是中上之家而非貧下之戶,蓋怕貧下戶無力償還,這還談什麼惠民呢?而青苗法中要收取利息二分,即是百分之二十,這數目是一般平民所不能負擔的。

    還有就是王安石頗為剛愎自用,與神宗議論國事,有所抗辯,聲色俱厲,神宗每為之改容聽納。創行變法之初,司馬光曾致函叫他不要用心太過,自信太厚,安石覆書抗議,深不以為然,二人本是極要好又互相推重地朋友,從此畫地絕交。

    當然,清楚歸清楚,現在司馬光對王安石還是頗為支持的,沈歡也不可能拿未來來說事,只能從別的地方打動司馬光了:「老師,大宋天下已經到了不能不變的時候了,但是,該怎麼變,倒是可以商榷的。學生認為不能太過急噪,須知過猶不及,再說病去如抽絲,手段太過猛烈,下藥太猛,不單治不了病,弄不好還會害死病人呢!學生聽聞介甫先生還會出台更多的變法條例呢!其他不說了,單是這個青苗法,學生就認為該好好斟酌一番才對,一條都弄不好,再出一些,不是更煩人麼!」

    司馬光見沈歡對王安石的說辭過過激烈,不悅地道:「子賢,你總是說這個青苗法會出事,那你說,該如何改變?」

    沈歡頓了頓,道:「青苗法當然要實行,現在朝廷已經頒布了出去,若是收回來,不說朝廷沒有臉面,就是介甫先生,估計也會不依,弄不好還會掛冠而去呢!」

    司馬光點點頭,示意沈歡說下去。

    沈歡又道:「老師,學生現在毫不懷疑青苗法會出現剛才那些情況,縱是有那些視察也無濟於事。一次不出事,那麼兩次呢,三次呢,多次以後,會怎麼樣?青苗錢一兩發兩次,又是行政命令,總會出問題的!出了問題後,肯定有不少官員會彈劾介甫先生,說不定會把朝堂鬧得不像話,學生認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老師千萬不要忙著反對介甫先生,更不要忙著進諫什麼!」

    沈歡這是給司馬光打著預防針呢,生怕司馬光像歷史記載一樣與王安石鬧得像仇人一般。但是,想法是好的,現實會與他所想一樣進行嗎?

    「哦?」司馬光來了興趣,「那你說,老夫該如何做呢?「改良!」沈歡堅定地說道。

    「改良?」

    「對,就是改良!」沈歡笑了,怎麼說他地思想也是後世的,對照一些後世的改革思想,拿出點改良對策,也不是意外了,「學生也不是說青苗法不好,介甫先生是當是世大才,他能想出以借貸來促進生產,簡直是當今第一人呀!不過他的性子就是太急了點,一下子把青苗法推行到整個天下,太容易出事了!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這官場也一樣,所以學生才說要改良一下!」

    司馬光也笑了,興趣更濃了,笑道:「那依子賢所想,該如何進行改良呢?」

    沈歡侃侃而談:「主要就是兩點。第一就是這個息錢的問題,官府借貸,收取利息,理所當然。但是取息二分,學生認為,還是太高了,雖然比民間那些商賈地主高大四五分的利息要低很多,可仔細推算,十取二成,還是難以讓百姓承擔。」

    「這話怎麼說?」司馬光不解地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