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宋治平三年五月中的時候,官家趙頊終於堅定了改革的決心,通過種種手段,也遴選出主持變革的人選。王安石,由於司馬光等人的推薦,令趙頊生起了起用他的信心。而起用詔書,也在這個時候給他派了出去。
為了顯示他對王安石的自尊,詔書沒有經過驛站,而是直接由他派寺人從京城出發,快馬加鞭趕往江寧王家宣讀詔書。這道詔書,顯示了趙頊迫不及待地心思,並沒有通過政事堂商議,直接就發了下去。
王安石接到到詔書的時候,已經是五月底了。這時候的江寧,已經有了初夏的痕跡,烈日經常高懸,熾考著大地。夏蟲轟鳴,叫囂不已,也徒令王安石多增了幾分鬧。他感到很為難,自接到詔書後這兩日,坐立不安,寢食不妥,總也難以做出個決定來。
這日傍晚,日頭已經西落,王安石再一次召集了王家說得上話的人過來商議。其實人也不多,王安禮與王旁還在京城未回。排除了女性,那麼除了王安石,也就王安國與王兩人而已。
三人圍坐在後院的一張石桌旁,桌上放著一卷黃綾,正是那起用詔書!
王安石一身青衫,領子都有點發白了,依然是不修邊幅的模樣,指著桌上的黃綾,他操著沉重的嗓子說道:「平甫、元澤,這是官家起用某的詔書,你們說,某該接下來麼?兩日了。某為此煩悶了整整兩天,是時候做出決定了!宣讀詔書之人還等著答覆呢!」
那日接詔書的時候王安國與王都在場,詔書是怎麼一回事,他們再也明白不過了。聞言相視了一眼,最後由王安國小心地道:「大哥心裡是否已經有了決斷了呢?」
王安石苦笑道:「為兄還是舉棋不定,第一次如此為難呢!」
「大哥為難什麼呢?前兩次大哥也都拒絕過起用詔書了!」王安國疑惑地問,英宗朝的時候,官家也下過起用王安石地詔書,不過都給他以丁憂為由拒絕了。
王安石道:「以前以丁憂為由。可以名正言順地拒絕,如今三十個月已過,丁憂已經不能成為理由了!再說……唉!」
「再說父親也想一展壯志!」王在家隨便慣了,看父親停頓不好說下去,立刻接上話來,「父親大人既然也想一展心中所學,何不乾脆接下詔書呢?」
王安石還是苦笑:「為父之所以辭官,不無心灰意懶之感慨,當年關節確實沒有讓為父一展所學的魄力。如今……為父還是敢確定!」
王果斷地道:「父親,若您真的問孩兒意見。孩兒覺得您該是大施才學的時候了!以您今時今地的聲威與地位,比之當年范希文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朝中亦上能人相助,一旦居廟堂之高,一定能成就當年商鞅變法之盛況。到時,父親也會名留青史,成為大宋中興功臣!」
「中興……」很顯然,王的話擊中了王安石心中的軟肋,他雖然以儒成名,在天下士人眼中。是一代大儒。但是,他心中卻也知道,自己所學,傾向於法家,心裡也經常以宋代商鞅自比。而成就商鞅變法令秦國一躍成為戰國諸雄之首,也是他畢生的願望。王作為他的兒子。所學亦是差不多。因此一開口,就令王安石心動不已。
「可是……」王安石猶豫著說道,「為父前兩次都拒絕起用,這次若是貿然接下,成功尚罷,如果失敗,名聲可就臭極了!」多次拒絕高官地誘惑,也是他能在士林獲得赫赫聲望的原因之一。..畢竟文人可都注重風骨的。
「父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王堅定地勸道。在江寧快要三年。他已經二十出頭,獲取功名的心思也越來越盛,再也不肯安然蟄伏在這個遠離京城的地方。這次官家再次拉下臉面起用自己的父親,就是他向上攀登的機會!在機會面前,若是白白浪費,那可就真的對不住自己了。王從來就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正人君子,只要有機會一展所學,成就功名,他什麼都顧不得了!
「平甫,你的意思呢?」王安石還是下不了決心,轉頭問起王安國。
王安國沒有一時回答,反而攤開石桌上的詔書,自顧自地說道:「大哥,小弟知道你最大地擔心就是生怕官家不是明主,不能讓你一展所學。是吧?」
「正是!」王安石乾脆地點頭,「古人不單主選臣,就是臣也要擇主。而今普天之下都是王臣,但若主上不明,臣下也可以選擇做陶淵明隱退一方!為兄最擔心的就是平甫所說的情況,若一番折騰又沒有結果,也不過是浪費一番心血罷了,還不如什麼都不做呢!」
王安國笑了,擺了擺手中的詔書,道:「大哥,這次官家所下的詔書,可是直接任命你為江寧知府,這與之前只以館閣之職相招大不相同。你說,這是否意味著別樣的什麼呢?」江寧知府,不錯,詔書裡就是招王安石為江寧知府的意思。與趙頊本來打算以翰林學士相招有了很大的差別,其中改變,當然是沈歡這個人從中作梗了:歷史證明王安石對江寧知府這個詔書是感興趣的,沈歡提前讓它出現,免得王安石對其他不注意再次拒絕,那樣的話弄不好他地聲望又會莫名其妙地升上一大截!
「平甫,你的意思是……」王安石還有點疑惑。
王安國看了一眼王,不知何意地搖搖頭,淡然說道:「大哥,至於你是否接下詔書聽命起用,小弟不敢斷然建議。只是小弟也知道,你這兩年多隱居江寧,過的是教書育人的活,但是你的心思,並不能真的從朝中退下收起來。觀你這兩年頻繁與朝中諸位大臣好友書信往來就可知了!另外,小弟也知道大哥對於治國之道,心中自有一番錦繡文章,若是一昧蒙塵,則是大過可惜!因此,小弟認為大哥若有機會,還是試一試為好!」
「平甫,你也贊同為兄接下詔書?」王安石不大肯定地問道。
「對,父親,叔父就是這個意思!」王迫不及待地說道。
王安國笑了,他對功名地心思,並沒有王這個侄子那般重,因此在此事上顯得並不急噪,緩緩地道:「大哥,接不接下,就看你是怎麼想地了。小弟猜想,大哥這幾年一心培育人才,也不是白白浪費時間之舉吧。若時機一到,那些學生,也該是大哥的臂助?呵呵,大哥,官家讓你做江寧知府,看來也是看中你的治國能力,並不是那虛無的文人名聲而已!這一點,還不是暗示了他的決心嗎?」
「對!」王又接口說道,「父親,看來官家是想看看您的治國方略了,詔您為江寧知府,不無試探之意,若父親在此能有成效,須臾即可進京了!而以父親您的能力,區區江寧一府,管理起來,還不是小菜一碟嗎?」
王安石倒是笑了,道:「你這孩子,也太過目中無人了!天下之大,能人無數,又豈是為父一人有大才而已?再說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之教,你又豈會不知?這個天下,是那般容易治的嗎?」
王一臉篤信地道:「孩兒相信父親一定有能力把這個天下治理得妥妥當當!當然,前提是父親要個自己一個機會!」
王安石既是點頭,又是搖頭,接著笑了笑,轉頭對王安國說道:「平甫,你地意思,為兄已經明白了!是呀,當今帝國,弊端橫多,再不思進取,則危矣。這些年,為兄看在眼裡,急在心上,苦於無處施救,如今機會真地來了,為兄還能等嗎?三年啊,人生又能再有幾個三年!」
王安國噓了一口氣,歎道:「看來大哥真的是做出決斷了!至於前途,大哥可以寬心,您看這次相隨詔書來地,不也有朝中幾位大臣的書信嗎,像韓家兄弟,還有司馬君實,都勸你以天下為重,出山為國效力,說明他們都是支持你的。還有二哥之前來信也說新任官家年輕有為,奮發圖強,變革決心都鬧得京城人人皆知了。也許,大哥期望的明君賢臣的濟會就要來臨了!「君臣相得!」王安石整個人都激動起來,「啪」地一聲,拍得整個石桌轟然作響,手掌也給震得通紅,卻完全無視那些須的麻痛,心裡只有一副想像中的美好圖景。
王家會話結束了,翌日王安石準備妥當,給了宣讀寺人回京的答覆,上面只有一句話,幾個字:
「陛下,臣奉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