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科幻小說 > 外星代理人

龍騰世紀 第四百六十四章 智能汽車一 文 / 燕飛

    更新時間:2012-09-17

    面對蔡思強他們構思的這個收購大動作,對於智能汽車項目好久都沒有主動進行過問的杜克,開始關注起這個項目的進展,要知道sal旗下各個公司現在雖然能夠賺錢,但是當數十上百億美元的真金白銀投入進去之後,如果因為相關的產品研發無法跟上投資步伐,導致投資不能轉化為新的財富,對於杜克這個首席科學家來說當然是一種失敗。

    只是原來在啟陽汽車的產品規劃上,智能汽車雖然提到了研發日程,但卻是一個比較遠期的計劃,畢竟啟陽汽車現在在國內以低端產品為主,15萬元以上的端產品銷量非常少,基於這種產品價位和成本定位來看,不可能規劃出多少智能特性。

    畢竟品牌的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急切之間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智能汽車研究團隊的精力集在一些原本是用在高端汽車上的智能輔助系統上,比如智能導航,智能感應雨刷,智能恆溫空調,智能懸架調整系統等,這些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啟陽智能汽車研究團隊是希望能夠在一種更低成本基礎上來實現,以低成本同對手競爭。

    而一些更加高端智能特性,比如智能語音控制,智能泊車輔助系統,危險駕駛提示等高端汽車上面的特性,則準備在啟陽汽車的端汽車上實現,這樣就能夠極大的提升啟陽汽車端汽車的科技含量,進而增強在15-20萬元這個高端市場的競爭力,提高啟陽汽車高端汽車的銷售比例。

    不得不說這個策略,在沒有談收購歐寶之前,是一種穩紮穩打的戰術,具有極高的可操作性,通過這種方式主要將啟陽汽車的產品從低端為主提升到高短為主,同樣的產能條件下,整個銷售額和利潤都會直線上升。

    以啟陽汽車現在近百萬輛左右的產能來說,如果銷售的大部分是15-20萬的高端汽車,那麼銷售額就會從原來七八百億元上升到一千多億元人民幣,利潤直接翻番都不止。所以這條路是一條非常穩妥的進取之道。

    但是現在有了歐寶這個著名品牌和相關世界一流的汽車平台技術,等於為新成立的東方啟陽提供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同樣技術含量的汽車,通過歐寶這個品牌輻射,就算是多百分之二十的溢價也毫不奇怪。

    如果杜克這邊智能汽車電子技術同歐寶現有的製造技術的嫁接得當,完全可以同歐寶這個品牌起到相互促進的倍增效應。

    要知道現在杜克最強的就是電子技術,在模式識別、人工智能和語音識別等方面無人能出其右,這些獨特的技術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以及為駕駛者提供更加優良的人車交互界面。

    利用歐寶的品牌基礎,集成了這些高端技術的新歐寶汽車,高端車型甚至可以具備同奔馳寶馬這樣的豪華車進行正面競爭。

    蔡思強當然是看到了這麼一個大好機會,才會大力推動對歐寶的收購。

    現在,是需要杜克在技術方面為這個戰略的實現貢獻力量了。

    從現在的條件來看,所謂的智能汽車當然不是要製造一個可以自動駕駛的汽車機器人。從現在的技術水平來說,現在開發全智能汽車性價比相當低,配套環境還很不成熟。

    雖然按照現在的技術條件來說,要實現一個能夠自動駕駛的汽車機器人也有一定可行性,但是那需要花大價錢,用無數昂貴的傳感器才能打造出一個可以在某種道路條件下自行行駛的汽車。

    因為要實現一個會自動駕駛的汽車,可不僅僅是裝上gps系統就能夠做到,間還需要無數各種各樣的傳感器來獲得當前道路運行信息,智能系統要解決對行車環境如道路、擁擠、方向、行人、障礙等信息綜合判斷,為汽車的行為自動選擇最佳方案,進而指揮汽車是通過、繞道、減速或緊急制動還是停車,這些對於人來說簡單的動作對於智能系統卻是一種極其複雜的運算過程。

    再比如對於已知路徑來說有gps導航基本可以解決大部分導航問題,但是這個世界上並非所有道路信息gps系統都能夠實時更新,你總會走到一些還沒有gps路徑信息的陌生道路上,在這種時刻gps導航就會失去作用,而必須通過實時影像處理來配合gps系統一起尋找道路,通過特殊的攝像頭將汽車周圍景物處理成3d影像,然後由光學定向與測距系統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導航決策,分析哪裡是是路、哪裡是行人以及哪裡是樹木等障礙物。

    這個人類的肉眼可以輕而易舉完成的事情,換成了智能系統要做到這些,就必須為汽車安裝各種激光傳感器、雷達測距系統、立體攝像系統和一個極其高效的計算機系統進行複雜運算,才能夠近似得到用人眼輕易感知的一切信息。

    然後再經過極其複雜的人工智能程序處理,才能夠將這些信息處理為當前應該採取的行動動作,通過傳感器反饋到當前的汽車操作上,也可以說這種真正意義上的無人智能駕駛汽車,需要集使用到當今高端的計算機、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機械、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綜合技術才能夠完成。

    按照這種標準打造出來的智能汽車,可以說沒有幾十萬上百萬美元基本不用想,對於現實世界的大多數駕駛員來說,現在誰會花這麼高的代價,就為了買一輛將人當成傻瓜、渾身充滿各種傳感器的怪物?

    這些尖端技術應該出現在無人機這種特殊用途的產品之上,而不是為千百萬人所能夠接受的大眾消費產品,所以像這種科幻式的智能汽車現在還只能夠出現在競賽,而不是現實世界消費品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