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科幻小說 > 外星代理人

龍騰世紀 第三百四十四章 第一代蓮花堆 文 / 燕飛

    杜克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撲了研究上,十號工程席專家朱雲謙第一次近距離同杜克一起搞研究,才現這個年輕人研究方面真的很玩命,一天下來除了吃飯睡覺大約8個小時之外,連散步時間心思似乎都集了研究上。

    這不僅僅體現時間上,從實驗堆上檢測出來的海量數據,朱教授研究經驗如此豐富,自己都只能夠集幾個專業方面去分析,但是杜克好像無所不能一樣,從不同研究子領域方面提出了數據分組的建議和分析思路,然後交給研究組使用7號工程超級計算機去分析建模。

    杜克一個人提出的分析思路,足以讓下面一多人的研人員忙過不停。這才是朱教授為佩服和欣慰的地方,一個研核心領軍人員的價值就是提出問題,為研究指出一些可能的方向,而不是糾結具體細節上。

    幾天工作下來,整個十號工程項目組就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以朱教授的眼光評判,這些成果都夠得上國際一流水準,如果單單是十號工程團隊自己研究,就算是運氣好找對了方向,朱教授估計少都得一年以上才能夠取得。

    得益於杜克的思路和7號工程超級計算能力,現十號工程項目組核能應用研究方面已經扎扎實實上了一個台階,開始進入快步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的階段。

    杜克提出問題和思路之穎和有效,令朱教授是歎為觀止。

    親身參與了這些成果產生過程,朱教授完全相信,自己這一代人沒有完成夙願,極有可能杜克的率領完成,如果這個年輕人能夠專心從事這個行業的話。

    只是朱教授不知道,核能研究之外,杜克對於設備的研究也是一時一刻沒有停止過,海量的材料相關數據交給克裡去分析建模,分析模型和結果,杜克都很快反饋給城特鋼和希林頓公司研團隊去進一步改進。

    因為杜克通過克裡的模擬研究得到的結果,內心很不滿意,按照現的材料性能和反應效率來看,比萊姆設計的核能電站能夠達到的大安全輸出功率,單台機組大概是60萬到80萬千瓦,同預期的120萬千瓦到150萬千瓦相去甚遠。

    當然,這個結論,十號工程項目組還竭力推算之,比起運算能力來說,7號工程的超級計算機經過杜克大幅優化改進,雖然比起麻省理工泰坦ii型強悍不少,但是仍然同克裡有著幾個數量級以上的差距。

    只是,杜克還是沒有能夠找到為什麼現的實驗堆同實際相差這麼大的原因。從現收集到的數據還不足以推導相關原因。

    或許,比萊姆提供的監測還不夠完整?腦海,杜克看著克裡這方面毫無進展,突然對於比萊姆的設計產生了懷疑,他現研究這個東西已經有了很長一段時間,腦海隨時有一座核能研究的超級圖書館,幾乎收集到了麻省理工這方面的所有積累。

    通過克裡還能夠隨時完全智能化檢相關知識,所以論知識廣和深,比起朱教授這種經年研究核能的耆老都還要過之而無不及。幾乎無限的記憶空間和超強的運算能力,使得杜克可以將心的任何想法快速進行相應的推導研究。

    所以,一旦對比萊姆不再神話,杜克就開始對於比萊姆的設計進行質疑式的研究,對比地球上反應堆的設計,逐步去對比推敲兩者之間設計上的差異之處,每一個差異點上杜克都去研究為什麼會這樣,究竟哪一種效率和安全。

    這麼一來,杜克的事情就多了。

    先被質疑的監控系統,比萊姆有一多個地球上已有的監測點沒有具備,杜克反覆推敲之後,雖然有不少確實是冗余無用的,但是其至少有三十多個監測點卻並非一無是處,這些檢測指標,可以加全面地瞭解反應堆的運行狀態。

    反覆驗證了結果後,杜克就做出了修改設計,關閉反應堆將這些的監測點加入到反應堆,比萊姆的設計令人興奮的就是這一點,反應堆能夠非常快速關閉,減少催化劑的投入,然後加入另外一種反向的催化劑,反應堆就能夠很快停止反應,然後通過全自動的核燃料回收系統回收反應堆的核燃料。

    實驗堆上這個關閉核反應的整個過程不會超過一個小時,對於現的核電站來說,單單這個特性就讓人不可思議。完全得益於全的反應激方式和高智能的投料回收系統,才能夠做得這一點。

    毫無疑問,由於具備了這個特性,核電站的安全性提升到了一個全的高,因為一旦生嚴重的異常情況,完全可以通過快速關閉反應堆來避免大的危險生,正是看到這個巨大的安全優勢,朱雲謙教授已經上書,建議央暫停當前所有審批的核電站建設,等待這種已經被命名為蓮花堆的型核反應堆實驗結果。

    因為除了安全性之外,朱教授還現這個堆的設計壽命遠遠超過現有核電站水準,保守設計都70年以上,換某些可能老化的關鍵性部件後,主體堆甚至可以安全運行80年以上,比起現主推的的所謂3代反應堆來說要高出不少。

    設計壽命越長,就意味著經濟性越好,因為核電站大的投入就是初期建設投資上,至於建成後的維護投入,同巨大的產出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朱教授一輩子都是幹這個行業,當然知道哪些才是一個核電站為關鍵的地方,所以才對於杜克的蓮花堆設計輸出功率大幅低於預期並不是非常失望。

    老實說,杜克初提出的設計指標太驚世駭俗了一些,輸出功率大幅低於預期,才讓人稍微感覺正常了一些,因為就算是這個降低的數值,也比現有的要高不少,何況還具有如此超長的設計壽命。

    這個蓮花堆如果能夠穩定運行6個月以上,驗證實驗效果後,就可以開始建設大功率驗證性商用堆,加速產業化進程。

    只是,推廣產權方面,現還存巨大的障礙,現這個堆知識產權完全屬於杜克名下,但是民營企業現沒有核電站主設備生產和核電站建設的資格,面對這個政策限制,朱雲謙就算是核電研究方面的泰斗,也無法解決。

    杜克要想將蓮花堆進行商業推廣,要面對的難題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限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