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古武少年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五章 華門盛典(六) 文 / 面若桃花

    這時,已然到了慶典的**階段。

    雖然,所有的事情舉辦都是異常的順利,可在李玉的引領之下,很快就到了太子府最大的宴會廳。這裡,皇帝李贄、太尉芑震天等重要的絕色,一個個的全都是正襟危坐。

    接下來,很是尷尬的情景出現了。下一步就是要行大禮,拜天地,跪父母,即便是皇家子弟,也同民間一樣,孝道不可不行。

    也不是李玉不願意,關鍵是今兒早上,李玉還親耳聽到皇帝李贄對自己的斥責,公開了自己不是皇家血脈的事實。

    若是平日裡演戲,拜也就拜了,可如今在這麼多人的面前,想到而後翻臉要殺自己的皇帝李贄,還有素來跟自己不對路的雲妃、芑妃,這都是讓自己難以低下身子拜見。

    這時,看到人員基本都已待定,蘇越也開始張羅著舉行婚典的關鍵環節,拜天地,或是拜父母之類的。

    李玉知道若是不阻止的話,恐怕等蘇越喊了出來,自己在不執行,這事可就要大條了。

    所以,在蘇越就要張羅的時候,李玉搶先道:「父皇,您不是說要到華天門舉行盛典嗎?」

    皇帝李贄笑笑道:「確實如此,不過朕覺得還是先舉行完了婚典的儀式才去華天門的。怎麼,玉兒難道有什麼不妥之處嗎?」

    皇帝反問李玉,現在的情況就是李玉還真找不出合適的理由來。

    不過,下一句李玉的話卻是震驚了在場所有的人。

    「沒有什麼不妥,只不過玉兒覺得母后逝去,在今日這個場合,要參拜父皇一人,大為不妥。所以,我們還是先去華天門可好?」

    李玉的話像是徵詢皇帝,口氣聽來卻是不容改變,如此強硬之下,根本就是沒有把眼前的雲妃和芑妃放在眼裡,這下可不僅是熱鬧了兩個貴妃的事,更是讓她們倆在眾人面前丟盡了顏面。

    李玉雖然沒有明說,可聽來就知道意思顯而易見,那就是婚典舉行拜你皇帝李贄可以,但要自己屈膝拜見旁邊的兩個妃子,那可是不行,明白的提出了,那就是自己有母后的,不過母后早已經逝去,意思是兩個貴妃還不夠資格給自己拜。

    其實這是李玉的一個策略,如此不僅僅是跟兩個貴妃鬧翻了,不用參拜,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連拜見皇帝皆可省略掉了。

    如此而來,李玉雖然惹惱了那雲妃和芑貴妃,但也不用行拜見之禮了。

    如此可是一舉兩得。

    對於惹了那雲妃和芑貴妃,在李玉心裡更是沒有定點在意。

    雲妃那是早就跟自己有過節,就算如何的討好,那是沒有絲毫和解的餘地,在說那芑貴妃,更是沒有緩和的餘地,於兩個妃子,李玉都不沾光。說來可笑,這也許是自己樹敵太多,以至於最後落得倉皇而逃的結局。

    「黃口小兒,你真是太大膽了,不要說在你的太子府,就可以無法無天了,要知道你已經不是先前的你了,就連皇上都親口否定了你具有皇家血」

    「住口,這是你放肆的地方嗎?」

    當那氣急敗壞的雲妃破口大罵,就要說出實情真相的時候,皇帝上去一口鎮住了她。

    李玉是有恃無恐,知道還沒有到了最後攤牌的時刻,皇帝李贄是不會讓她說出那個眾人皆知的事情來。

    李玉沒有說話,可心裡已經開始暗自高興,好歹自己先是勝了一場。

    之後,皇帝李贄的臉色恢復了自然,溫聲勸道:「愛妃,說話要注重場合,今日是玉兒的大喜日子,這華門盛典就要開始,你萬萬不可多言。」

    自此,那雲妃雖然憤恨不平,但李贄都說話了,所以也就憤恨作罷。

    可雲妃看到李玉的得意之色,還是忍不住說了句:「黃口小兒,我們走著瞧,看誰笑到最後。」說著便走到另一邊,不再說話。

    李玉倒也不在意,繼續跟李贄說道:「父皇,既然如此,您還是移駕華天門吧。溧陽所有的百姓都在等著你大赦天下,施恩降幅呢!」

    皇帝李贄也是一臉的回笑。

    「既然玉兒都說了,那麼朕就移駕華天門,讓秦忠葛準備前期事宜,諸位愛卿可一同前往觀禮。不過,拜見父母之禮雖然可減,但天地之拜,是不可或缺的,朕覺得還是由於蘇愛卿幫你們主持完拜天地之禮,也不遲。」

    皇帝李贄都把話說道這份上了,李玉也就沒有再說什麼。

    畢竟現在的諸紅纓可是還被蒙著蓋頭呢,若是不把這項儀式舉行完,如何也說不過去。

    所以,在蘇越的張羅之下,李玉和諸紅纓來到了天地案牘之前,大紅的蠟燭開始燃起,案台中央,供奉的是天地之君神。上面擺滿了五穀雜糧、佳餚珍果,李玉正了一下面色,一手拉過絲綢帶另一頭的諸紅纓,來到了天地供奉之處。

    所有的賓朋都是站在兩旁,皇帝和兩位妃子則是入座在側。蘇越一聲高呼:「拜天地之禮,始」

    「一拜天順應天意,景和美。」

    李玉和諸紅纓深深的一鞠躬。

    「二拜地,天高地厚,萬物蘇」

    李玉和諸紅纓再鞠躬。

    「三對拜,夫妻和睦,國昌盛。」

    這時,李玉和諸紅纓都轉身過來,面對面深深的對拜。

    這一

    刻,對於諸紅纓來講,雖然禮儀違和,不甚周全,但說來卻是極為觸動其心。

    沒有人理解此時,諸紅纓心裡真正的想法,向來是叱吒風雲,廝殺戰場,沒有掉過一滴眼淚的諸紅纓,此時卻是雙眼濕潤,淚花欲滴。

    這是一種發自內服的感動,作為拜堂之後,兩人可就正式結為夫婦,今後,就是相互依偎、白頭偕老。生來同室難,但求同穴死。

    拜堂的禮儀其實算是最為倉促,在相對而言,就比一般的士子家族的婚典,都要簡化的多。

    蘇越,此時雖然也是按部就班的進行禮程慶典,可多多少少開始敷衍了事。

    因為他也知道,李玉開始對這些開始反感了,也許這是一種大戰來臨之前的不安。

    所以,蘇越也沒有過多的要求什麼,基本上所有繁雜的程序,在他的變通之下,開始變得倉促而簡易。

    不過總算是寥寥草草的進行完了。

    最後就是送入洞房,不過也就是一個簡答的過程罷了。

    在進入洞房沒有多久,已經被李玉掀起蓋頭的諸紅纓,在李玉的陪同之下,緩緩的走了出來。

    見到皇帝李贄,那諸紅纓也是趕緊的上前行禮,若不是因為李玉的原因,也許諸紅纓是可以跟皇帝搞好關係,並多加的孝敬,可眼下所有的一切都成了過往雲煙,而且前景之路,更是縹緲一片。

    在諸紅纓的心裡,覺得眼下的時間過的太過短暫,沒有絲毫的愉悅,時間就這樣匆匆遊走了。

    所有一切事畢,這次,在皇帝李贄的提議之下,所有人都沒有異議,開始陸陸續續的乘車載馬趕往東城最大的華天門。

    李玉知道,這也許是最後一次離開太子府邸了,下一次在來到這裡的時候,又不知將會到何時。

    轉眼間,這隊浩浩蕩蕩的皇家觀禮團,很快就到了溧陽東城的這華天門,之所如此稱謂,那是因為在整個溧陽城有一處最高的人工建築,那就是華天門的觀禮台。

    因為這裡很多時候,都是在舉行極為盛大的慶典時,才會趕到這裡。

    所以這華天門因此而聞名。

    華天門的這座觀禮台,坐北朝南,通高為十餘丈高。建築的底部為白玉精雕的須彌座,高五尺許。底座上建有朱紅色的高大城台,面積約為三十丈方圓,可容納千人。城台的兩側有登城馬道,台上又建城樓。

    城樓面闊十間,進深五間,重簷歇山式頂,覆黃琉璃瓦。整座屋頂由60根大紅木柱支撐,每根柱的直徑約六尺。整座城樓的外觀富麗堂皇,雄偉壯觀。

    登踏而來,所有的觀禮團成員,開始陸陸續續的登了上去。

    這時,細心的李玉左右觀察,發現整個慶典的主持蘇越,竟然沒有看到人影,看來事情有些古怪。

    觀禮台上,皇帝李贄、太尉芑震天、丞相季宗元,還有御史大夫丙寅年全部都跟隨上的觀禮台上。

    下面是千呼萬喚的溧陽百姓,這時候,是眾位百姓最為歡騰的時刻。

    因為,遇到天下特赦,一般都是免除賦稅,甚至是施恩惠及的大好時分,其實百姓最盼望的就是能得到皇帝李贄的大赦天下,那樣也許今年就要少交幾分賦稅,那麼自己就能多得一些收成。

    所以這個時候,是百姓最為高興,慶賀的時候。

    雖然蘇越沒有上來,不過還是秦忠葛說道:「陛下,蘇大人,在上來的時候,肚子有點不舒服,所以就沒有上來。」

    李玉聽到秦忠葛之言後,心裡暗自嘀咕道:「這個老狐狸,知道上了華天門,實則就是如了鬼門關一樣。」

    皇帝李贄這個時候也是看了看整個觀禮台上,熙熙攘攘的也有數千人之多,當所有的人都站在那觀禮台上的時候,還真是場面大的很。

    李玉也是隨著皇帝李贄的眼神,開始看向了那觀禮台眾多的人群,其中不乏有商賈富人,還有大內侍衛,剩下的不是朝中大臣,就是閒散的爵爺和光祿大夫等士族之人。

    就這李玉把所有人都看了一圈的時候,一個讓他心驚膽寒的眼神,朝著李玉看過來,確切的說不是向他看來,而看的人,竟然是霸氣十足、高高在上的皇帝李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