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首長按摩又洗澡
聽說愛妾已經成為劉宗敏的生理秘書,與他吳三桂劃清界限了,當時吳三桂一屁股就坐在地上了。
老爹吳襄腦袋被夾,這或許還能找到個辨解的理由,說是李自成對他的脅迫。可是陳圓圓這事,又該怎麼說?
明擺著,李自成在玩他。
如果吳三桂進了京,鐵定是被當場拖出去夾腦袋。按照李自成、劉宗敏這兩人的做事風格,等吳三桂夾了腦袋,肯定是讓陳圓圓在旁邊負責數據統計,測量吳三桂的脈博和心跳頻率,計算腦殼被夾碎時迸出來的腦漿流量。因為這最有利於在挽救吳三桂的同時,也挽救陳圓圓。
話再說回來,吳三桂本來對李自成沒什麼感情,他之所以選擇投降,就是因為父親吳襄和愛妾陳圓圓還在北京。中國人最講究一個忠字,他被迫放棄對大明的忠誠,這已經對他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傷害,可是降了大順之後,卻落得個這般的結果,這無論如何也無法讓他接受。
如今他忠於大明的清譽已經失去了,李自成卻過河拆橋,擺了他這麼一道。
枉做小人。
嗆啷啷一聲,心灰意懶的吳三桂撥出腰刀,歎息道:我挺大一個老爺們,上不能忠於國家,下不能孝於父母,你說我還活個什麼勁?拜拜了。就要橫刀自刎。
家將們橫七豎八的擁上來,將吳三桂按倒在地,奪過腰刀:老大不可,萬萬不可啊。
怎麼就不可?吳三桂絕望的道:我不死,還活個什麼勁?
眾家將曰:老大,咱們這邊兵強馬壯,如果真要是打起來的話,也未必輸給他李自成,老大你何必這麼悲觀呢?
吳三桂看著他們:要打,只怕連累了你們。
眾家將齊呼口號:生不怕,死不怕,一心一意跟老大。
見眾人仍然效死於他,吳三桂心情一定,狠下心來:那好,我們再回山海關。
於是吳三桂的人馬,浩浩蕩蕩的向著山海關再殺了過去。
卻說山海關前,正站著吳三桂的老兄弟唐通。自從那天送吳三桂進京,他就站在原地沒有離開,心裡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吳三桂:三桂兄弟,你還好嗎?你知道我在想你媽……忽見遠處塵頭大起,吳三桂真的回來了。
唐通大喜:三桂兄弟,可想死我了。
吳三桂笑曰:也想死我了,一刀劈將過去。
唐通騰的一聲跳開:三桂兄弟,你這是幹啥呀,心裡有什麼不痛快,你說出來……掉頭匆匆返回,集結隊伍再出來,與吳三桂大砍大殺起來,一邊殺還一邊不停的問:啥事呀三桂,到底啥事呀,你就不能跟我說一下?
吳三桂說不出口,太丟人,只管狂追著唐通不放,不摘下他的腦袋誓不罷休。
唐通急了:三桂你看你這個暴脾氣,你先消消火,等我再回來聽你給我道歉。
撥馬掉頭,唐通的部眾,被吳三桂基本上砍光了,只剩下八個人,倉惶逃返京師。
回去後唐通急忙打報告,可是李自成的大順王朝,雖然連個政府的雛形都沒影,但是官僚主義已經成為時尚了,唐通的報告扔廢紙堆裡沒人理,所以吳三桂又反了事情,李自成壓根不知道。
趁這機會,吳三桂舉行了山海關大閱兵。
參加這次閱兵的,計有五萬遼兵,號稱十五萬,這就意味著閱兵時,每個士兵都要走三圈。
山海關的鄉紳父老,都被邀請了參加閱兵儀式,並請主席台上就坐。
吳三桂端坐主席台正中,坐在他左邊的,是李巡撫,坐在他右邊的,是陳備道。這兩個人,卻是大順派來的地方官,李自成的親信,所以請來參加閱兵。
首先出場的,是儀仗隊的女兵,清一色美少女,一般高,一般矮,一般胖,一般瘦,盡著戎裝,銀白色鎧甲,英姿颯爽,婀娜多姿,經過主席台時,女兵們鶯聲燕語,整齊的高呼:首長好,首長好,首長按摩又洗澡。
吳三桂慈祥的微笑著,向女兵們招手:大家一起洗澡,一起洗。
陳巡撫和陳備道聽了,樂得上氣不接下氣。
女兵而後,是火器營,清一色鳥槍,火銃,這時候吳三桂扭過頭來,問坐在一邊的父老鄉紳們:你們看我這支軍隊如何?
父老鄉紳搖頭晃腦,曰:真乃天兵也。
吳三桂很得意,又問:如此雄兵,可殺李賊否。
眾父老鄉紳霎時間臉色大變,不敢吭聲。李巡撫在一邊聽得詫異,問道:老吳,你說的是李賊,是誰呀?
吳三桂扭過頭去,用陰惻惻的目光,看著李巡撫:白癡,這問題還用得著問嗎?李賊當然是說李自成。
陳巡撫沉下了臉:老吳,我知道你心裡有委屈,可別忘了你可是位領導,說話的時候要多多注意,以免誤導群眾,造成不好的影響。
這時候最精銳的騎兵過來了,這支騎兵,可以說是天下無敵,縱然是強悍的清兵,遇到之後就只能逃之夭夭。這是吳三桂的心血結晶,也是他最得意的軍事成就,就見他眉開眼笑,再問鄉紳父老們:你們說,這樣的軍隊,可殺李賊否。
李巡撫急了:三桂,你不要這樣,千萬不要賭氣走錯了路,人生的路,關鍵的時候就那麼一步……
吳三桂站了起來:來人,與人摘了老李的腦袋,掛在旗竿上祭旗。還有旁邊的老陳,老陳表現不錯,就割掉他兩隻耳朵算了,行刑隊記住把他的耳朵還給人家,不允許私自倒賣人體器官。
霎時間老李和老陳被拖了下去,兩人拚命掙扎,力圖對吳三桂做最後的挽救:老吳,老吳,你要及早回頭啊,與人民為敵,是決沒有好下場的。
頃刻間,李巡撫的腦袋掛在了旗稈上,陳備道兩手拿著自己的耳朵,哭著回北京了。
然後吳三桂站起身來,第三次問父老鄉紳:你們說,我這支軍隊,能殺李賊嗎?
父老鄉紳們齊齊蹺起大拇哥:吳三桂,好男兒,有血性,即忠而孝,師出之日,定然是載譽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