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別笑,這是大清正史

第四章:野豬皮二世行走江湖 (1)業餘皇帝的天才構想 文 / 霧滿攔江

    (1)業餘皇帝的天才構想

    熊成弼在遼東動轍得咎,處處被人掣肘。這個掣他肘的主要人物,就是兵部尚書張鶴鳴。

    王化貞兵敗後,張鶴鳴生怕朝廷追究他的責任,立即主動請求前往遼東,朝廷大喜,就給張鶴鳴加官晉爵,賜蟒袍玉帶,尚方寶劍——這跟熊成弼得到的麒麟袍,四枚紀念幣相比,不啻是天壤之別。

    張鶴鳴接旨之後,於家中狂飲一十七日,這才出發,到了山海關熟悉了一下地形,就向上面打報告,以生病為由,要求休病假。

    大明王朝極是怪異,對於極力推御責任,不肯從事具體工作的官員,從來都是特別的寬容,特別的人道。而對於負責任,有能力,忠心為國為民的官員,卻是極度的殘忍殘暴。所以張鶴鳴的辭職報告,很快獲得了批准。

    接著朝廷派宣府巡撫解經邦去經略遼東。

    那解經邦卻是個狠人,他連上三本奏章,聲言:誰他媽的再逼老子去遼東,老子跟他沒完,大不了這個狗屁官不做了,遼東老子打死也不去。

    按解經邦這麼個搞法,夷他三族應該是說得過去的。但是逆淘汰時代,朝廷特別愛護這種調皮搗蛋又拒絕工作的好幹部。於是朝廷搖頭歎氣:你看你,這個老解,不樂意去就不去唄,發這麼大火幹什麼呢?

    老解打死也不幹,那麼派誰去呢?

    沒辦法了,大臣們只好請示明熹宗,明熹宗,是大明朝名震暇邇的木匠皇帝,有一手天下無雙的木工手藝,皇宮裡的噴泉,就是他老人家親手設計的,還時不時的,搞出點手工藝品,讓太監拿到集市上去賣,每一次都是以極高的價錢,搶購一空。

    總之,明熹宗說到底只是個木匠師傅,當皇帝,這應該算是他的業餘愛好。

    但是這個業餘皇帝,卻出了一個絕妙的點子:

    投票。

    明熹宗說:不是說誰都不樂意去遼東嗎?這好辦,你們這些朝官大家相互投票,差額選舉,誰得到的票數最多,誰就得去遼東,不去可不行。

    大臣們樂暈了頭,就聚在金鑾殿,熱熱鬧鬧的展開了大明帝國時代的第一次民主選舉,選舉的結果,是朝中的王在晉隆重當選。

    當時王在晉就火大了,破口大罵朝臣們不是東西,集體陷害他,又說投票明顯違反了程序,有做弊的嫌疑,要求重新選舉。

    但是王在晉提出的重新選舉的提案,卻被明熹宗駁回了。

    萬般無奈,王在晉淌著老淚,罵罵咧咧的去經略遼東了。

    王在晉前腳走,朝廷兵部後腳就貼出一張尋人啟事:

    尋人啟事:

    茲有兵部副處級調研員一名,姓名袁祟煥,廣東東莞人氏,此人特徵,**寫詩,談論軍事,此人年輕時犯有生活作風問題,被取消了高考資格,於是高考移民到了廣西籐縣,後來被調到兵部,任副處級調研員。於昨日前走失,遍尋不見,如有拾到者,請送回兵部,必要謝儀。

    看了這張啟事,大家才知道,原來兵部又丟人了。

    這回丟了個副處級調研員。

    不提京師之中人,對此事議論紛紛,卻說王在晉行至路上,忽見一人,四十歲出頭,騎一匹跛足老馬,前前後後的不時出現,還吟詩曰:

    戰罷文場筆陣收,客途不覺遇中秋。

    月明銀漢三千里,歌碎金風十二樓。

    竹葉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頭。

    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鎖蟾宮任我游。

    聽了對方的吟詩,王在晉急忙打招呼:哈羅,兄弟家是哪裡人啊。

    老家東莞,改革開放的特區。對方回答。

    看你單人跛馬,一路北行,這是去哪兒呀?王在晉再問。

    去遼東。對方回答。

    遼東?王在晉大驚:我操老兄,那遼東可是鬼門關啊,出關人化鬼,進關鬼成人,我好端端的一個大活人,硬是遭選民陷害,被迫出關去搞什麼經略,你好端端的一個清白人,幹嗎也要去那髒地方呢?

    對方吟曰:

    少小離異國,飄零二十年。

    敢雲名在榜,深愧祭無田。

    此時一出,王在晉頓時恍然大悟:原來你就是兵部走丟了的袁祟煥,怎麼,都這麼久了,你還沒有找到回家的路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