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蒼穹1導彈的優劣
「『蒼穹1型彈道導彈,仿製自伊朗流星-3彈道導彈,最先技術來源於前蘇聯ss-n-5潛射導彈,該導彈長16米,彈徑0.35米,重16噸,燃料為tm-185(20%汽油和80%煤油),最大推力13噸,有效載荷1200千克,可攜帶760-1200千克的戰鬥部,最大射程1500公里。導彈採用慣性制導,打擊精度為190米,是一種打擊中近程敵方軍事工事的有效震懾力量。」一名導彈研究中心的專家指著正在進行最後組裝的導彈介紹著。
海空軍方面的軍官還好點,雖然知道這種導彈厲害,卻並不是為他們準備的。陸軍方面和戰略導彈營則是很高興。
「蒼穹導彈的技術全部來自於伊朗,目前我們研究中心正在努力掌握這些技術並會根據需要做出改進,這款導彈優則優秀,卻也存在缺點。」作為科研部門的總負責人,艾比克一直陪在李莫的身份,待那名專家介紹完了後,他接著在李莫身邊解說道。
「首先蒼穹導彈的推進方式落後,採用單級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導彈,在現代軍事當中,已經基本被各國放棄。因為液體燃料的儲存不便,後勤壓力大,且容易發生意外事故。其次這種導彈射程不足,1500公里的最大距離如果部署在我國北部,足以覆蓋亞丁灣和沙特南部,但中程彈道導彈是一種戰區彈道導彈,最佳的打擊方式是以射程高於打擊目標的導彈進行攻擊,也就是說,蒼穹1導彈最佳打擊距離為300-500公里。如果敵方目標在這個範圍內,導彈就可以在發射升空後,直接衝出大氣層,在到達目標時,導彈基本已經在高於目標數百公里的太空當中,然後再以一個極快的速度俯衝下來,基本可以達到十幾倍的音速從高空俯衝打擊目標,幾乎不能防禦。而300-500這個距離,就嚴格限制了蒼穹導彈的作戰用途,僅僅只能做一種優秀的國土防衛導彈和前線進攻導彈,根本無法成為一種較為優秀的震懾性導彈。」
李莫和周圍幾個人都聽出了艾比克語氣中的不滿意,不禁面面相窺。其他人或許還不明白,但李莫卻清楚,艾比克定是研究了『佩刀』導彈,而對這種仿製自流星導彈的蒼穹不太看得上眼了。
雖然李莫心中也有些認同艾比克的話,但他作為老闆,卻不能直接贊同,因為李莫看的更多更遠。
星辰集團的導彈技術在伊朗的幫助下,僅僅剛開始發展,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李莫現在已經越來越重視基礎,如飛機那邊,李莫就讓動力所那幫航空專家們先行研究螺旋槳飛機,一來磨合科研隊伍,二來對那些知識掌握不足的技術人員進行鍛煉和培訓。
「艾比克,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的怎麼樣了?」李莫岔開話題問道。
周圍幾人也豎起耳朵,特別是毒蛇,他現在是戰略導彈營的指揮官,對導彈的認識這段時間也是天天學習,補充了不少知識,自然知道固體火箭發動機在導彈上面的用途。
剛才他就打算開口提出這個意見,沒想到老闆早就和科研部門下過命令研究固體火箭發動機。
「老闆,固體火箭發動機由固體推進劑、噴管組件、殼體以及點火裝置等四部分組成,其中固體推進劑的配方和製造工藝、噴管設計採用的材料和工藝、殼體材料及製造工藝最為關鍵,直接影響發動機的性能。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點火裝置的設計和製造,採用黑火藥構成的火藥盒,在通過電熱絲通電點燃黑火藥後,在點燃藥柱;殼體的材料我們採用硅鈾合金和高強度合金鋼組成的複合裝甲,已經能夠承受3500度的高溫和102*107帕的高壓。現在我們主要面臨的困難就是推進劑的配方和噴管設計。配方我們可以按照現有的資料,從聚氨酯、聚丁二烯等化合物中實驗尋找最佳的配方,這個只需要多一點時間,找到一種初級的固體燃料推進劑並不困難,真正有些棘手是噴灌的設計,因為固體火箭發動機工作時加速度大,推力不容易控制,就必須要噴管組件可以進行控制超音速排出燃氣產生的推力,這就涉及到推力矢量控制。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讓噴管組件具有推力矢量控制系統,來控制導彈的飛行姿勢。」
矢量技術最早在70年代由德國mbb公司的飛機設計師沃爾夫岡?赫爾伯斯提出來,利用發動機尾部噴流的方向來改變飛機的機動能力。1985年美國國防預研局同mbb公司合作進行了可行性研究,90年第一架尾部噴流可改變推力的驗證機x-31出廠。
在x-31驗證機和f-18戰鬥機的模擬空戰中,如果x-31驗證機不使用推力矢量技術,交戰16次f-18勝利12次,而當x-31驗證機使用推力矢量技術時,交戰66次x-31勝利64次。
這種通過在機尾部分加裝3-4塊可作內、外轉向的尾板,靠尾板的轉向來改變尾部噴流方向實現推力矢量的方案,特點是不需要對發動機做任何改變,適用於現役飛機上實驗,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增大的機尾重量,推力矢量工作效率低,對飛機隱身和超音速巡航不利。
人的指揮是無窮的,推力矢量技術被各國政府重視,並被用於下一代軍事飛機研究和應用當中,如現在的矢量技術,從控制方式分辨已經有幾種:二元矢量技術,應用於f-22戰鬥機上;軸對稱矢量技術,將應用於蘇-35、蘇-37等飛機上面,流場推力矢量技術等幾種。
說起來,二元矢量技術研究最早,技術最成熟;軸對稱矢量技術相較而言,功能更優越,技術要求更高,目前各國政府基本都已經將研究中心轉移到軸對稱矢量技術上;而流場推力矢量技術則是研究最晚,發展前進和潛力最大,雖然裡實用還有一段路要求,但可以預見的是,這種矢量技術將最有前途。
而目前各國的導彈固體火箭發動機噴管,基本都是實用了x-31驗證機那種通過加裝幾塊變向轉向尾板的方式,因為導彈是一次性消耗品,這種方式最簡單,成本也最低,而導彈也不像飛機那樣追求機動性敏捷性,推力矢量控制已經足夠用於操縱導彈的飛行姿勢。不過隨著二元矢量技術的成熟和製造工藝的發展,成本肯定也是越來越低,現在已經有不少導彈發動機採用了新的矢量技術。
說的這麼多,主要意思就是一個,無論是推力矢量技術還是固體火箭發動機,或者是導彈技術,到現在還是少數國家掌握的先進技術。索馬裡星辰公司,能夠有目前的成就,主要是李莫本人也善於『長袖善舞』,幾次把握住時機為自己謀取了好處和利益。
朝鮮和伊朗兩國,都掌握有導彈技術,但兩國的中程導彈無論是單級還是多級,都是實用的液體推進劑,兩國對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研究以及開始了十多年,到目前為止,兩國還沒有掌握成熟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除了在材料上面技術不足外,噴管矢量技術也是一個重要的難題。
當初兩國政府在得知李莫手裡掌握硅鈾合金這種高溫合金技術後,立即都眼巴巴的跑來想要合作,其目的無外乎就是用來彌補這種軍事技術中的難題。推力矢量技術雖然要求很高,但兩國研究了多年,不說最先進的軸對稱矢量技術和流場推力矢量技術,前兩種簡單和成熟的矢量技術,總能掌握個七七八八,如今有了李莫提供的硅鈾合金,兩國拿出成熟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時間已經不遠。
一旦掌握了固體火箭發動機,兩國的導彈技術將得到一次大跨越,如果兩國政府正的能夠在導彈技術上達到完全的互補,或許不遠的時候,兩國政府還真的能夠弄出多級復合推進的洲際導彈,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打仗恐怕就不遠了。
聽著李莫和艾比克兩人在一旁低聲交談,毒蛇感覺自己心頭放佛被無數只小手撓一樣,癢得不行。
看到這種導彈,毒蛇最迫切的就是希望能夠盡早部署到戰略導彈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給蒼穹導彈加裝核彈頭。
何為戰略導彈營?說的簡單點,就是要裝備有戰略核威懾性質的核武器。而蒼穹1型導彈,可裝760-1200千克的戰鬥部,而星辰公司存儲的十多枚核彈頭,當量最小的乃是幾枚5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由於使用的是鈾235為核原料,以一千克武器級濃縮鈾等於2500噸當量計算,這枚核彈頭光是核原料,就達200千克,此外加上其他核裝置,總重差不多為500千克,裝在蒼穹1導彈上面似乎可行,但不要忘記,這種導彈射程僅為1500公里,雖是彈道導彈,但可以說也是一種戰術導彈。戰術導彈裝上戰略核彈頭,顯然不合適。而核武器的小型化,也是9號實驗室的重心之一,不過因為李莫曾吩咐過,將大部分的人力物力材料都放在對外星材料的研究上,所以核武器的小型化路還很遠。
日本核武基地裡得到的核彈,技術都相當落後了,早在90年代,美國最先進的核彈w88,當量為47.5萬噸,但重量只有350千克。這些核彈頭都是以鈽-239混合的核燃料,相同當量下,重量比純鈾235核彈要輕。而李莫從日本核武基地裡,僅僅獲得了幾枚有鈽239為核原料的核彈頭,其他的都是鈾235核彈,重量動輒就是幾噸,根本不可能裝在蒼穹1導彈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