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昨天晚上院裡寬帶又出問題了!而我們這裡又不保證24小時值班,沒辦法,只好等到今天了!)
一個商人,居然想要進軍中原,爭奪天下!這在這個時代來說無疑是個笑話一般的存在,就連商會中的董事們在經過了最初的驚訝之後,也很快的將這消息暫時的拋到了腦後。眼下最讓他們心動的,是李健所說的數座金礦!
「這筆買賣,我等接下了,不知道會長有何章程?」經過短暫的商議之後,趙貴代表四十二家董事,應承下了共同開發金礦的買賣。聽到這裡,李健的心中也終於長出了一口氣!在略略冷靜些之後,李健說道:「這座海島並非荒島,島上有人居住,並建立了國家。因此想要開發島上的金礦需要足夠的武力作為保證。不過諸位放心的是,島上的生產水平極其低下,一般的普通鐵器在那裡便算得上是神兵利器了!因此我估算過,想要達到先期的目的出兵萬人左右足矣。而攻佔該島之後,礦山的七成收益歸諸位所有,島上的民眾以及俘虜我與諸位一人一半,另外諸位再支付給我四百條海船!」
「賢侄這上下嘴唇一碰就要分走三成的收益和半數的民眾以及我等四百條海船,這錢賺得也未免太容易了吧!」聽了李健開出的條件,趙貴作為四十二家董事的代表,自然要討價還價的,「礦山收益的九成要歸我們,民眾和俘虜我們也要七成,另外海船最多給你一百條!」
「誰說我只是在這裡空口白話了,以商會的名義出兵一萬,其中我提供兩千士兵和領軍的將領,這點諸位沒什麼意見吧!」當初商會建立之初,便是李健家的三員家將總攬了商會護衛隊的三個統領之位。後來在和士燮爭戰之時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因此對與這一條,眾人都沒有什麼意見。見到大家沒什麼意見,李健繼續說道:「既然我也出了兵,並且還提供了領軍的將領和消息。那麼我要求多佔份額也是應當的。前面兩條不變,海船可以減到三百五十艘!」
「礦山的收益可以給你兩成,但海船只有兩百條,你要是同意,咱們就干,若是不同意,咱們也不用談了!」也許是厭煩了這種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趙貴在和眾人再次商議一番之後,開出了最後的條件。李健看事情進行得差不多了,也點頭同意,但補充道:「兩百條海船的水手我要借用三年!另外起其中海龍和海潮的數量不能低於四成!」
「那可不行,海龍和海潮最多佔兩成,另外這些水手都是各家的寶貝,豈能借給你那麼久?一年的時間,期間的花消全部歸你出!」兩百條海船看似是個龐大的船隊,但平均攤到每家董事的頭上也不過是五條船,一年的時間,基本上正好是各家新穿下水的時候。因此李健略微想了想,對趙貴等諸人說道:「成交!」之後李健命人將這些達成的協議抄錄下來,眾人紛紛簽字畫押,於是一份瓜分倭國的協議便在李健府中的後花園中新鮮出爐了!
談完了正事,眾人又繼續飲宴一番之後,便紛紛散去,回家準備出兵事宜去了。而李健也派人乘快船返回台灣將今晚之事告之徐庶等人,並讓他準備好兩千名兵士,隨時待命!
出征的準備工作進行得相當順利,商會的護衛隊自從商會成立之後,便一直是作為常設組織而存在。再加上自從士勰倒台之後,沒有了合蒲、徐聞兩地海商的惡意競爭,海面上也平靜了許多。所以除去為遠航船隊護航的一部分人之外,大多數的護衛隊員原本便在番禺的營地之中。再加上護衛隊隨時準備出動,所以不論是人員還是船隻、補給基本上都是現成的。只是由於這次出兵的數量太大,才耽誤了些時日。可即便如此,在不到十天之後,一支由一百三十支海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在番禺外海完成集結之後,揚帆北上,商會的烽火花旗高高的豎立在桅桿之上,迎風飄揚!
船行十幾日,龐大的船隊抵達台北,休整三天,補充了足夠的淡水和補給之後,載上甘寧和維吉爾所率領的兩千從先一步抵台的流民中徵召來士兵之後,循著李健早就標示出的前往倭國的航線,向倭國殺去!
看著船隊消失在海平面之下,李健站在港口之上對徐庶說道:「若不是你們一再堅持,我還真想跟著大軍前往倭國走上一趟呢,可惜啊!這流芳百世的機會就這麼被你們讓給甘寧和維吉爾了!實在是可惜啊!」
原來李健當初返回交州的時候,背上的劍傷就沒有完全痊癒,經過海上的這一顛簸,回到台灣之後,居然又起了反覆。好在自從建軍以來,李健對醫療救護就特別在意,因此在發現李健的劍傷再次有惡化的跡象之後,徐庶等人便堅決反對李健再次率軍出征。李健本想反駁,但後背的傷勢發作起來確實是疼痛難忍,無奈之下,也只好同意了徐庶等人提出的讓甘寧和維吉爾率軍前往的提議!
「君強如今傷勢未癒,即便是再有意義的大事也好把傷養好不是?還是趕緊回去吧!雖說你的傷口已經用上了藥,並且情況還算不錯,但在外面呆久了還是不好,走吧!」聽了徐庶滿嘴敷衍的話語,李健也知道徐庶一時還想不出這次出征和以往有何不同,因此和徐庶雙雙上車之後,對徐庶說道:「不要以為我剛才所說不過是因為無法出征而起的氣話,這次出征倭國確實是一件足以名垂千古的大事啊!」
徐庶見李健說得認真,不想是賭氣的模樣,也起了好奇之心,問道:「哦?如此一來,庶倒是要聽聽君強的高見了,這次出征倭國有何不同之處!?」
見徐庶問起,李健斜靠在車內安置的靠墊上,認真的說道:「自古以來,發動戰爭的基本上都是君王將相,少數幾次百姓起義,也是在活不下去的情況下這才揭竿而起。而戰爭的結果呢?不論是勝是敗,得益者無不都是各方勢力的上層統治者。大多數的戰利品和名譽都歸了將領君王!可這次不同。這次出兵征戰不是因為什麼道德問題,也不是為了某個人或者是某個階層的面子,而是一次赤裸裸的為了利益發動的戰爭,是一場由最被人看不起的商人們主宰的滅國之戰!從此之後,除了豪強、世家之外,商人這一從來被人輕視的勢力也將正式的走上政治舞台,他將為我中華的發展開闢出一條全新的道路!難道這不足矣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嗎!?」
自從番禺商會成立以來,徐庶便一直跟在李健身邊,雖然不敢說對商會瞭如指掌,但也是知之甚詳。雖然之前商會在對抗士燮的戰爭中,表現出了強勁的實力,但徐庶還未太過在意。但今日聽了李健如此一說,徐庶的心裡也是猛的一顫,「是啊,這是一場完全由商人發動的滅國之戰啊!就算是在中原,能夠有如此氣魄和實力的世家又有幾個?讓商人介入到朝廷中去,豪強能答應嗎?那些世家能答應嗎?」想到這裡,徐庶急切的對李健說道:「君強你不是想要讓商會的力量進入中原,成為一支新興的力量吧,那樣一來可就是幾乎在跟整個士人階層以及豪強世家為敵啊!」
看到徐庶如此激動的樣子,李健沉默了片刻之後,冷靜的說道:「實不相瞞,我的確是有這個打算。畢竟我現在雖然有了些名望,但在那些真正的豪門大戶眼裡,我仍然不過是商人而已,想要得到他們的真心合作可謂是難上加難。而經過數百年的積累,這些豪門大戶幾乎壟斷了中原的各種資源,若是我沒有一個強力的後盾支持我的話,用不了多久,我恐怕就得淪為這些豪門大戶的傀儡,為此我必須要把這灘水攪渾了,才能達到我的目的。當然了,我也不會苯到讓商會這股勢力毫無遮攔的一下子就衝進去。怎麼進,如何進,什麼時機進,些都還有待思量。但總之,我想要建立的是一個同歷史上的各朝各代全然不同的政權,為了這個目標,中原又世家豪門壟斷資源的局面必須被打破!而商會是我現在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
|com|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