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入膏肓
相傳,晉國的君主晉景公生病,先請來裝神弄鬼的巫醫替他治療,病情反而有增無減。於是,他派人到秦國求醫。秦國派了一位名叫醫緩的醫生去給他治病。醫緩的高明醫術全國上下無人不知。
當醫緩還在去晉國的路上時,晉景公做了個夢,夢見從他的病中跳出兩個小人。其中一個說:「醫緩是醫術高明的醫生,可不比前次那個巫醫,他恐怕要抓住我們,該往哪裡躲避呢?」另一個回答說:「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個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們怎麼樣?」醫緩到了晉國,紿晉景公辨症後為難地說:「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採取攻伐的治法,何況藥物也不能到達那裡去發揮藥效。」
後來,人們常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嚴重,難以醫救。這句話進一步引申時便用來形容一個人犯錯誤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二、起死回生
有一次,扁鵲路過虢(音國)國,看見全國上下都在舉行祈禱,一打聽,方知是虢太子死了。太子的侍從告訴他,虢太子清晨雞鳴時突然死去。
扁鵲問:「已經掩埋了嗎?」
侍從回答說:「還沒有。他死了還不過半日哩!」
扁鵲請求進去看看,並說虢太子也許還有生還的希望。
侍從睜大了眼睛,懷疑地說:「先生,你該不是跟我開玩笑吧!我只聽說上古時候的名醫俞踰有起死回生的本領。若你能像他那樣倒差不多。要不然,連小孩兒也不會相信的。」
扁鵲見侍從不信任自己,很是著急,須知救人要緊哪。他靈機一動,說:「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話,那麼,你去看看太子,他的鼻翼一定還在扇動,他的大腿內側一定還是溫暖的」。
侍從半信半疑地將話告訴了國王。國王十分詫異,忙把扁鵲迎進宮中,痛哭流涕地說:「久聞你醫術高明,今日有幸相助。不然,我兒子的命就算完了」。
扁鵲一面安慰國王,一面讓徒弟子陽磨製石針,針刺太子頭頂的百會穴。一會兒,太子竟漸漸甦醒過來,扁鵲又讓弟子子豹用藥物灸病人的兩脅,太子便能慢慢地坐起來!經過中藥的進一步調理,二十來天就康復如初。
這事很快傳遍各地,扁鵲走到哪裡,哪裡就有人說:「他就是使死人復活的醫生!」
扁鵲聽了,謙遜地笑著說:「我哪裡能使死人生還呢,太子患的是『屍厥』證,本來就沒有死,我只不過是使他甦醒過來罷了。」
以後,人們常用「起死回生」這個詞來形容醫生的高超技藝。有些病家有時為了感謝醫生,送上一塊「扁鵲再世」的橫匾,也是頌揚醫生醫技高超的意思。
三、對症下藥
華佗是東漢名醫。一次,府吏倪尋和李延兩人都患頭痛發熱,一同去請華佗診治。
華佗經過仔細地望色、診脈,開出兩個不同的處方,交給病人取藥回家煎服。兩位病人一看處方,給倪尋開的是瀉藥,而給李延開的是解表發散藥。他們想:我倆患的是同一症狀,為什麼開的藥方卻不同呢,是不是華佗弄錯了?於是,他們向華佗請教。
華佗解釋道:倪尋的病是由於飲食過多引起的,病在內部,應當服瀉藥,將積滯瀉去,病就會好;李延的病是受涼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應當吃解表藥,風寒之邪隨汗而去,頭痛也就好了。
兩人聽了十分信服。便回家將藥熬好服下,果然很快都痊癒了。
中醫強調辨證治療,病證雖—,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故治療方法也不一樣。後來,人們常用「對症下藥」這個鹹語比喻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法處理問題。
四、諱疾忌醫
一次,扁鵲到了齊國。齊國國君田午熱情地招待他。扁鵲見到田午,認真地對他說:「目前,您的肌表部位有疾病,要是不治,會發展蔓延下去。」
田午是個很自信的人,他聽後不以為然地說:「我沒有病。待扁鵲退下後,他便對旁人說:「醫生就是喜歡靠治療沒有病的人來炫耀自己的本領。我才不信呢!」
過了五天,扁鵲去見田午,說:「您的病現在到了血脈,不治恐怕要加重了!」田午說:「我沒有病!」臉上顯露出厭煩和不高興的神色。
又過了五天。扁鵲再一次向田午提出忠告:「您的病現已深入到腸胃,再不治療就不可收拾了!」這次,田午竟拂袖而去。
再過了五天,扁鵲碰見田午,轉身便走。田午感到納悶,派人追上去詢問其中的緣故。扁鵲回答說:「當初,國君的病僅在肌表,湯藥和灸法可以治;在血脈,針刺可以治;在腸胃,藥酒尚可治,現在病入骨髓,即便是傳說中掌管生死簿的神也沒法治,我更不敢主動請求醫治了。」
五天後,田午果然感到渾身不舒服,病情很快加重,他想起扁鵲,連忙派人去找,哪知扁鵲已經藉故離去——中醫認為:「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沒幾日,田午便死了。
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有了疾病,應該積極治療,若諱疾忌醫,到頭來只會害自己。對待工作,學習中的缺點和錯誤也一樣,應該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五、因勢利導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有位名叫孫髕的大將,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用兵如神。當時,魏國進攻韓國,韓向齊國求援。齊國便派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領兵攻魏。在戰鬥中,孫臏利用敵人驕傲狂妄、輕視齊軍的心理,向田忌獻策,他說:「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建議用逐日減灶的計策,偽裝潰敗逃跑,誘敵深入。田忌採納了他的計謀。驕傲的魏軍果然中計,大搖大擺地尾隨齊軍進入一個叫馬陵的險惡地帶。這時,早已埋伏好的齊兵萬弩齊發,一舉殲滅魏軍。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馬陵之戰」。
孫臏利用敵人的驕傲心理,誘敵上當,所以取得戰役的勝利。中醫也很強調因勢利導,要求醫生根據患者體質、病位等因素而施治。
早在二千多午前的中醫古籍《內經》裡就有「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等治療法則。這裡的「輕」、「重」、「衰」、「高」、「下」等都是疾病的「勢」,根據各種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便是「因勢利導」的體現。病在上部較輕淺的,宜輕揚宣散,清代醫家吳鞠通常選用質地較輕、氣味較薄的藥,即「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治法。古人還根據「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法則,創立吐法,主張服鹽湯或用鵝毛刺激喉管引起嘔吐,使病邪從上而出。再如,夏秋時令,誤食**不潔之物,腹瀉腹痛,醫生亦常因勢利導,讓病人繼續瀉下穢臭之物,腹痛、腹瀉亦漸好轉,若此時止瀉,逆其病勢,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孫臏講的雖然是兵法,但與中醫治病原理相通。難怪清代名醫徐靈胎說:「用藥如用兵」。他甚至還說:「孫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盡之矣」,認為中醫的治療思想貫穿在《孫子兵法》中。這話頗有幾分道理。
六、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根據不同地域的具體情況,制訂與之相應的措施。這個成語出自《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春秋末年,伍子胥逃到吳國,吳王很器重他。一次,吳王徵詢伍子胥有什麼辦法能使吳國強盛起來,伍子胥說:「要想使國家富強,應當由近及遠,按計劃分步驟做。首先要修好城市的防禦工事,把城牆築得既高又堅實;其次應加強戰備,充實武庫,同時還要發展農業。充實糧倉,以備戰時之需」。吳王聽了高興地說:「你說得很對!修築城防,充實武庫,發展農業,都應因地制宜,不利用自然條件是辦不好的。」
這種「因地制宜」的措施果然使吳國很快強盛起來。無獨有偶,十八世紀,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也提出一項因地制宜、治理國家的政策,即「地理環境決定論」。他認為:土地膏腴,出產豐富,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怠惰,貪生怕死,這些地區的國家常是「單人統治的政體」;土地貧瘠和崎嶇難行的多山國家,人民勤奮耐勞,生活儉樸,勇敢善戰,他們不易被征服,常是「數人統治的政體」。他建議立法者考慮不同的地型環境、氣候因素來制定恰當的法律。
中醫強調因地制宜治療疾病。因為不同的地區所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在西北高原地區,氣候寒冷,乾燥少雨,當地人們依山陵而居,常處在寒風凜冽之中,多吃牛羊乳汁和動物骨肉,故體格健壯,不易感受外邪,其病多內傷;而東南地區。草原沼澤較多。地勢低窪。溫熱多雨,人們的皮膚色黑,腠理疏鬆,多易致癰瘍,或易致外感。因此,治療時就應該根據地域不同,區別用藥。如同為外感風寒,則西北嚴寒地區,用辛溫發散藥較重;而東南地區,用辛溫發散藥較輕,這就是因地制宜原則在中醫學上的具體應用。
《內經》專設《異法方宜論》一篇,討論不同地域的人們易患的病種,以及病變和治法特點等。可見,古代中醫學家十分重視因地制宜治療疾病。
七、防微杜漸
《後漢書·丁鴻列傳》記載了一則故事:東漢和帝即位時僅十四歲,由於他年幼無能,便由竇太后執政,部份大權實際上落入竇太后的兄弟竇憲等人手中。他們為所欲為,密謀纂權。司徒丁鴻見到這種情況,便上書和帝,建議趁竇氏兄弟權勢尚不大時,早加制止,以防後患。他在奏章裡說:「『杜漸防萌』則凶妖可滅。任何事情,在開始萌芽時容易制止,等到其發展壯大後再去消除,則十分困難。」和帝採納了他的意見,並任命他為太尉兼衛尉,進駐南北二宮,同時罷掉竇憲的官。竇憲兄弟情知罪責難逃,便都自殺了,從而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宮廷政變。
在醫學上,防微杜漸體現了預防為主的原則。中醫十分重視早期診治疾病。《內經》說:「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任何疾病都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高明的醫生應該趁疾病輕淺的時候治療,若疾病已到深重,會變得比較棘手。《內經》還生動地比喻說:「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因此,中醫把一個醫生是否能對疾病作出早期診斷和治療當作判斷這個醫生醫技是否高明的標準,提出「上工治末病」。上工,即高明的醫生。
這個成語故事啟示我們:隱患要及時清除,以免釀生更大禍端;疾病應及早治療,以免給機體帶來更大的危害。
八、杯弓蛇影
《晉書·樂廣傳》記載,一天,樂廣宴請賓客,大廳中觥籌交錯,異常熱鬧.大家猜拳行令,飲酒作樂。一位客人正舉杯痛飲,無意中瞥見杯中似有一遊動的小蛇,但礙於眾多客人的情面,他硬著頭皮把酒喝下。從此以後,他憂心忡忡,老是覺得有蛇在腹中蠢蠢欲動,整天疑慮重重,噁心欲吐,最後竟臥床不起。
樂廣得知他的病情後,思前想後,終於記起他家牆上掛有一張彎弓,他猜測這位朋友所說的蛇一定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於是,他再次把客人請到家中,邀朋友舉杯,那人剛舉起杯子,牆上彎弓的映子又映入杯中,宛如一條游動的小蛇,他驚得目瞪口呆,樂廣這才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他,病人疑竇頓開,壓在心上的石頭被搬掉,病也隨之而愈。
樂廣稱得上是一位「良醫」,他懂得怎樣去除病人的心病,比一般濫施藥物的庸醫高明一籌。中醫管這種方法叫「祝由」。王冰將祝由解釋為「祝說病由」,意為向病人解釋病因,讓病人打消顧慮,不必用藥而病自愈。
若病人對認定時病因篤信不疑,百般勸說無效,這時不妨先依從病人,再設法打消病人的顧慮。金元時期的著名醫家張子和有類似治驗。一位病人訴說她在吃飯時誤吞下一條蟲子,別人怎麼解釋也無效。她總覺蟲子在腹中作亂,整天不得安寧。病家求張子和診治。張子開出一帖催吐藥方,聲稱病人服藥後蟲子必從口中吐出,暗中他告訴病人的貼身丫環,趁病人嘔吐之機放入一根紅絲線到嘔吐物中,哄她蟲已吐出。丫環依計而行,病人見吐出的東西裡果然有一條蟲子,從此再不疑心,心胸也舒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