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賦得早春


為清華年刊作

  “有閒即賦得”,名言也,應制,賦得之一体耳。頃有小閒,雖非三個,拈得早春作成截搭,既勾文債,又以點綴節序排遣有涯,豈非一箭雙雕乎?
  去冬蒙上海某書局賞給一字之題曰“冬”,并申明專為青年們預備的,——阿呀,了不得!原封原件恭謹地璧還了。听說友人中并有接到別的字的,揣書局老板之意豈將把我配在四季花名,梅蘭竹菊乎?
  今既無意于“梅蘭”,“冬”決計是不寫的了。冬天除掉干烤以外,——又不會溜冰,有什么可說的呢?況且節過雨水,雖窗前仍然是殘雪,室中依舊有洋爐,再說冬天,不時髦。
  六年前的二月曾綴小文名曰“春來”,其開首一引語“假使冬天來了,春天還能遠嗎?”然則風霜花鳥互為因緣,四序如環,浮生一往。打開窗子說,春只是春,秋只是秋,悲傷作啥呢?
  “今天春淺腊侵年,冰雪破春妍,東風有訊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閒雅出之,而弦外微音動人惆悵。過了新年,人人就都得著一种溫柔秘密的消息,也不知從那儿得著的,要寫它出來,也怕不容易罷。
  “飯店門前擺粥攤。”前數年始來清華園。作客于西院友家。其時迤西一帶尚少西洋中古式的建筑物,一望夷曠,愜于覺感傷起來:
  “駘蕩風回枯樹林,疏煙微日隔遙岑,暮怀欲与沉沉下,知負春前爛縵心。”
  這又是一年,在北京東城,庭院積雪已久,漸漸只剩靠北窗下的一點點了,有《浣溪沙》之作:“昨夜風恬夢不惊,今朝初日上帘旌,半庭殘雪映微明。漸覺敝裘堪暖客,卻看寒鳥又呼晴,匆匆春意隔年生。”
  移居清華后,門外石橋日日經由,等閒視之。有一個早春之晨去等“博士”而“博士”不來1,閒步小河北岸,作詞道:
  “橋頭盡日經行地,橋前便是東流水,初日翠連漪,溶溶去不回。春來依舊矣,春去知何似。花草總芳菲,空枝聞鳥啼。”
  文士歎老嗟卑,其根柢殆如姑娘們之愛姻脂花粉,同屬天長而地久,何時可以“奧伏”,總該在大時代到了之后乎,也難說。就算一來了就“奧伏”,那末還沒有來自然不會“奧伏”的,不待言。這簡直近乎命定。尋行數墨地檢查自己,与昨日之我又有什么不同呢?往好里說,感傷的調子似乎已在那邊減退了——不,不曾加多起來,這大概就是中年以來第二件成績了。
  不大懂人事的小孩子,在成人的眼中自另有一种看法:是愛惜?感慨惆悵?都不對!簡直是痛苦。如果他能夠忠實地表示這難表示的痛苦,也許碰巧可以做出很像樣的作物的。但說他的感覺就是那孩子自己的呢,誰信,問他自己肯不肯信?把這“早春”移往人世間的一切,這就叫“前夜”。記得儿時,姊姊嫁后初歸,那時正是大熱,我在床上,直歡喜得睡不著。今日已如隔世。憧憬的歡欣大約也同似水的流年是一樣的罷。
  諸君在這總算過得去的環境里讀了四年的書,有几位是時常見面的,一旦卷起書包,惋惜著說要走了,讓我說話,豈可辭乎?人之一生,夢跟著夢。雖然夾書包上學堂的夢是殘了,而在一腳踏到社會上這一點看,未必不是另外一個夢的起頭,未必不是一杯滿滿的酒,那就好好的喝去罷。究竟滋味怎樣,冷暖自知,何待別人說,我也正不配說話哩,只請好諸君多擔待點罷。

  一九三三,二,二二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