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這是大旱年頭一個小小鄉鎮里的故事。 親愛的讀者:也許你是北方人,你就對于這故事的背景有點隔膜了。不過我也有法子給你解釋個明白。 第一,先請你記住:這所謂小小的鄉鎮至少有北方的二等縣城那么熱鬧;不,單說熱鬧還不夠,再得加一個形容詞——摩登。鎮里有的是長途電話(后來你就知道它的用處了),電燈,剪發而且把發燙曲了的姑娘,抽大煙的少爺,上海流行過三個月的新妝,還有,——周鄉紳六年前蓋造的"煙囪裝在牆壁里"的洋房。 第二,這鄉鎮里有的是河道。鎮里人家要是前面靠街,那么,后面一定靠河;北方用吊桶到井里去打水,可是這個鄉鎮里的女人永遠知道后房窗下就有水;這水,永遠是毫不出聲地流著。半夜里你偶然醒來,會听得窗外(假使你的臥室就是所謂靠河的后房)有咿咿啞啞的櫓聲,或者船娘們帶笑喊著"扳艄",或者是竹篙子的鐵頭打在你臥房下邊的石腳上——錚的一響,可是你永遠听不到水自己的聲音。 清早你靠在窗上眺望,你看見對面人家在河里洗菜洗衣服,也有人在那里剖魚,魚的鱗甲和腸子在水面上慢慢地漂流,但是這邊,——就在你窗下,卻有人在河水里刷馬桶,再遠几間門面,有人倒垃圾,也有人挑水,——挑回去也吃也用。要是你第一回看見了這种种,也許你胸口會覺得不舒服,然而這鎮里的人永遠不會跟你一樣。河水是"活"的,它慢慢地不出聲地流著;即使洗菜洗衣服的地方會泛出一層灰色,刷馬桶的地方會浮著許多嫩黃色的泡沫,然而那庄嚴的靜穆的河水慢慢地流著流著,不多一會儿就還你個茶色的本來面目。 所以,親愛的讀者,第三項要請你記住的,這鎮里的河是人們的交通要道,又是飲料的來源,又是垃圾桶。 鎮外就是田了,鎮上人談起一塊田地的"四至"來,向來是這樣的:“喏,東邊到某港,西邊靠某濱,南邊又是某港,北邊就是某某塘"(塘是較大的河)。水,永遠是田地的自然邊界。可是,我的朋友,請你猜一猜,這么一塊四面全是河道的田地有多少畝?一百畝罷?太多太多!五十畝呢?也太多!十畝,二十畝?這就差不多了!水是這么的"懂事",像蛛网一般布滿了這鄉鎮四周的田野。親愛的讀者,這就是我要報告的第四項了。 這樣的鄉村,說來真是"魚米之邦",所謂"天堂"了罷!然而也不盡然。連下了十天雨,什么港什么濱就都滿滿的了,鄉下人就得用人工來排水了,然而港或濱的水只有一條出路:河。而那永遠不慌不忙不出聲流著的河就永遠不肯把多余的水赶快帶走。反過來,有這么二十天一個月不下雨,糟了,港或濱什么的都干到只剩中心里一泓水,然而那永遠不慌不忙不出聲流著的河也是永遠不會赶快帶些水來喂飽港或濱。 要是碰到像今年那樣一气里五六十天沒有雨,嘿嘿!你到鄉下去一看,你會連路都認不准呢!我要講的故事,就從這里開頭。 從前要到這小小的鄉鎮去,你可以搭小火輪。從這鎮到鄰近的許多小鎮,也都有小汽油輪。那條不慌不忙不出聲流著的鎮河里每天叫著各种各樣的汽笛聲。這一次四十多天不下雨,情形可就大大不同。上海開去的小火輪离鎮五六十里就得停住,客人們換上了小船,再前進。這些小船本來是用櫓的,但現在,櫓也不行,五六十里的路就全靠竹篙子撐。好容易到得鎮梢時,小船也過不去了,客人們只好上岸走。這里是一片荒野,离鎮還有十多里路。 我到了鎮中心區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多鐘。街上有些乘涼的人。我走上了一座大橋,看見橋頂上躺著七八個人,呼呼地打鼾。這里有一點風,被風一吹,這才覺得倦了,我就揀一個空位儿也放倒了身体。 “外港尚且那樣,不知這鎮河干成了什么樣子?"我隨便想,就傴起身子來看河里。這晚上沒有月亮,河里墨黑,從橋頂望下去,好像深得很。漸漸看出來了,有兩點三點小小的火光在河中心閃動。隱隱約約還有人聲。"哦!還好!"我心里松了一松,我以為這三三兩兩的火光自然就是從前見慣的"生意船",或者是江北船戶在那里摸螺螄。然而火光愈來愈近了,快到了橋邊了,我睜大眼睛看,哪里有什么船呢,只是几個赤條條的人!小時候听人講的"落水鬼"故事便在我腦上一閃。這當儿,河里的人們也從橋堍的石埠走上來了,的的确确是"活人",手里拿著竹絲籠,他們是在河里掏摸小蟹的頑皮孩子。原來這一條從前是交通要道,飲料來源,又兼無底垃圾桶的鎮河,現在卻比小小的溝還不如! 四十多天沒雨,會使這小小的鄉鎮完全改變了面目,本來是"路"的地方會弄到不成其為"路"。 從前這到處是水的鄉鎮,現在水變成了金子。人們再不能夠站在自家后門口吊水上來,卻要跑五六里路挨班似的這才弄到一點泥漿樣的水。有人從十多里路遠的地方挑了些像樣的水來,一毛錢一桶;可是不消几天,就得跑它二十多里路這才有像樣的水呢! 白天,街上冷清清地不大見人,日中也沒有市。這所謂“市",就是鄉下人拿了農產物來換日用品。我巡游著那冷落的市街,心里就想起了最近讀過的一首詩。這位住在都市的詩人一面描寫夜的都市里少爺小姐的跳舞忙,一面描寫鄉下人怎樣沒晝沒夜的靉e水,給這兩种生活作一個對比。我走過那些不見一個鄉下人的街道時,我自然也覺得鄉下人一定是田里忙了,沒有工夫上鎮里來"做市面"。但是后來我就發見了我的錯誤。街那邊有一家出租汽油燈的舖子,什么"真正國貨光華厂制"的汽油燈,大大小小挂滿了一屋子,兩個人正靠在舖前的柜台邊談閒天。我听得中間一位說道: “虧本總不會罷?一塊錢一個鐘頭,我給你算算,足有六分鈿呢!" 說話的是四十來歲的長條子,剃一個和尚頭,長方臉,眯細了眼睛,大概是近視,卻不戴眼鏡。我記起這位仁兄來了。他是鎮上的一位"新興資產階級",前年借了一家歇業的典當房子擺了三十多架織布机,听說干的很得手呢。我站住了,望望那一位。這是陌生面孔,有三十多歲,一張圓臉儿,晒得印度人似的。他懶洋洋摸著下巴回答這長條子道: “六分鈿是六分鈿,能做得几天生意呢?三部車本錢也要一千光景,租船難道不要錢?初頭上開出去抽水,實實足足做了八天生意。你算算有什么好處?現在,生意不能做了,船又開不回來,日晒夜露,机器也要出毛病呵!" “唔唔,出毛病還在其次……就怕搶!" 長條子搖著頭說,眯細了眼睛望望天空。 我反正有的是空工夫,就踅到柜台邊跟他們打招呼。几句話以后,我就明白了他們討論的"虧本不虧本"是什么。原來那黑圓臉的就是汽油燈舖子的老板,他買了三部蘇農厂的抽水机,裝在小船上,到鄉下去出租,一塊錢一點鐘,汽油歸他出。這項生意是前年發大水的時候軋米厂的老板行出來的,很賺了几個錢。今年汽油燈舖的老板就來學樣,卻不料鄉下那些比蛛网還密的什么港什么濱几天工夫里就干得一滴水也沒有了,抽水机雖然是"利器",卻不能從十里外的大河里取水來,并且連船帶机器都擱淺在那里,回不到鎮里了。港极多的鄉下,現在干成了一片大片原。鄉下人閒得無事可做。他們不到鎮里來,倒不是為的靉e水忙,卻是為的水路干斷,——平常他們總是搖了船來的。再者,他們也沒有東西可賣,毒熱的太陽把一切"耘生"都活活晒死了。1 1耘生浙江方言。庄稼的意思。 這一個小小的熱鬧摩登的鄉鎮于是就成為一個半死不活的荒島了:交通斷絕,飲水缺乏,商業停頓。再有三四十天不下雨,誰也不敢料定這鄉鎮里的人民會變成了什么! 可是在這死气沉沉的環境中,獨有一樣東西是在大活動。這就是鎮上的長途電話。米店老板一天要用好几次長途電話,探詢上海或是無錫的米价錢;他們要照都市里的米价步步漲高起來,他們又要赶快進貨,預備掙一筆大錢。公安分局也是一天要用那長途電話好几次的;他們跟鄰鎮跟縣里的公安局通消息,為的恐怕鄉下人搶米,扰亂地方治安;他們對于這一類事,真是眼明手快,勇敢周密。 ------------------ 轉自書香門第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