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附記




  第一篇《關于中國的兩三件事》,是應日本的改造社之托而寫的,原是日文,即于是年三月,登在《改造》〔1〕上,改題為《火,王道,監獄》。記得中國北方,曾有一种期刊譯載過這三篇,但在南方,卻只有林語堂,邵洵美,章克標三位所主編的雜志《人言》上,曾用這為攻擊作者之具,其詳見于《准風月談》的后記中,茲不贅。

  《草鞋腳》是現代中國作家的短篇小說集,應伊羅生(HIsaacs)〔2〕先生之托,由我和茅盾先生選出,他更加選擇,譯成英文的。但至今好像還沒有出版。

  《答曹聚仁先生信》原是我們的私人通信,不料竟在《社會月報》〔3〕上登出來了,這一登可是禍事非小,我就成為“替楊村人氏打開場鑼鼓,誰說魯迅先生器量窄小呢”了。有八月三十一日《大晚報》副刊《火炬》〔4〕上的文章為證——

  調和紹伯——讀《社會月報》八月號“中國人是善于調和的民族”——這話我從前還不大相信,因為那時我年紀還輕,閱歷不到,我自己是不大肯調和的,我就以為別人也和我一樣的不肯調和。

  這觀念后來也稍稍改正了。那是我有一個親戚,在我故鄉兩個軍閥的政權爭奪戰中做了犧牲,我那時對于某軍閥雖無好感,卻因親戚之故也感著一种同仇敵愾,及至后來兩軍閥到了上海又很快的調和了,彼此過從頗密,我不覺為之呆然,覺得我們親戚假使僅僅是為著他的“政友”而死,他真是白死了。

  后來又听得廣東A君告訴我在兩廣戰爭后戰士們白骨在野碧血還腥的時候,兩軍主持的太太在香港寓樓時常一道打牌,親翱逾常,這更使我大徹大悟。

  現在,我們更明白了,這是當然的事,不單是軍閥戰爭如此,帝國主義的分贓戰爭也作如是觀。老百姓整千整万地做了炮灰,各國資本家卻可以聚首一堂舉著香檳相視而笑。什么“軍閥主義”“民主主義”都成了騙人的話。

  然而這是指那些軍閥資本家們“無原則的爭斗”,若夫真理追求者的“有原則的爭斗”應該不是這樣!

  最近這几年,青年們追隨著思想界的領袖們之后做了許多慘淡的努力,有的為著這還犧牲了寶貴的生命。個人的生命是可寶貴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寶貴,生命犧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這死是值得的,就是不可以太打渾了水,把人家弄得不明不白。

  后者的例子可求之于《社會月報》。這月刊真可以說是當今最完備的“雜”志了。而最“雜”得有趣的是題為“大眾語特輯”的八月號。讀者試念念這一期的目錄罷,第一位打開場鑼鼓的是魯迅先生(關于大眾語的意見),而“壓軸子”的是《赤區歸來記》作者楊村人氏。就是健忘的讀者想也記得魯迅先生和楊村人氏有過不小的一點“原則上”的爭執罷。魯迅先生似乎還“噓”過楊村人氏,然而他卻可以替楊村人氏打開場鑼鼓,誰說魯迅先生器量窄小呢?

  苦的只是讀者,讀了魯迅先生的信,我們知道“漢字和大眾不兩立”,我們知道應把“交通繁盛言語混雜的地方”的“‘大眾語’的雛形,它的字匯和語法輸進窮鄉僻壤去”。我們知道“先驅者的任務”是在給大眾許多話“發表更明确的意思”,同時“明白更精确的意義”;我們知道現在所能實行的是以“進步的”思想寫“向大眾語去的作品”。但讀了最后楊村人氏的文章,才知道向大眾去根本是一條死路,那里在水災与敵人圍攻之下,破產無余,……“維持已經困難,建設更不要空談。”還是“歸”到都會里“來”揚起小資產階級文學之旗更靠得住。

  于是,我們所得的知識前后相銷,昏昏沉沉,莫明其妙。

  這恐怕也表示中國民族善于調和吧,但是太調和了,使人疑心思想上的爭斗也漸漸沒有原則了。變成“戟門壩上的儿戲”了。照這樣的陣容看,有些人真死的不明不白。

  關于開鑼以后“壓軸”以前的那些“中間作家”的文章特別是大眾語問題的一些宏論,本想略抒鄙見,但這只好改日再談了。

  關于這一案,我到十一月《答〈戲〉周刊編者信》里,這才回答了几句。

  《門外文談》是用了“華圉”的筆名,向《自由談》〔5〕投稿的,每天登一節。但不知道為什么,第一節被刪去了末一行,第十節開頭又被刪去了二百余字,現仍補足,并用黑點為記。《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是寫給《太白》〔6〕的,登出來時,后半篇都不見了,我看這是“中央宣傳部書報檢查委員會”的政績。那時有人看了《太白》上的這一篇,當面問我道:“你在說什么呀?”現仍補足,并用黑點為記,使讀者可以知道我其實是在說什么。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也是寫給《太白》的。凡是對于求神拜佛,略有不敬之處,都被刪除,可見這時我們的“上峰”正在主張求神拜佛。現仍補足,并用黑點為記,聊以存一時之風尚耳。

  《臉譜臆測》是寫給《生生月刊》〔7〕的,奉官諭:不准發表。我當初很覺得奇怪,待到領回原稿,看見用紅鉛筆打著杠子的處所,才明白原來是因為得罪了“第三种人”老爺們了。現仍加上黑杠子,以代紅杠子,且以警戒新作家。

  《答〈戲〉周刊編者信》的末尾,是對于紹伯先生那篇《調和》的答复。听說當時我們有一位姓沈的“戰友”〔8〕看了就呵呵大笑道:“這老頭子又發牢騷了!”“頭子”而“老”,“牢騷”而“又”,恐怕真也滑稽得很。然而我自己,是認真的。

  不過向《戲》周刊編者去“發牢騷”,別人也許會覺得奇怪。然而并不,因為編者之一是田漢〔9〕同志,而田漢同志也就是紹伯先生。

  《中國文壇上的鬼魅》是寫給《現代中國》(ChinaToday)的,不知由何人所譯,登在第一卷第五期,后來又由英文轉譯,載在德文和法文的《國際文學》上。

  《病后雜談》是向《文學》〔10〕的投稿,共五段;待到四卷二號上登了出來時,只剩下第一段了。后有一位作家,根据了這一段評論我道:魯迅是贊成生病的。他竟毫不想到檢查官的刪削。可見文藝上的暗殺政策,有時也還有一些效力的。

  《病后雜談之余》也是向《文學》的投稿,但不知道為什么,檢查官這回卻古里古怪了,不說不准登,也不說可登,也不動貴手刪削,就是一個支支吾吾。發行人沒有法,來找我自己刪改了一些,然而听說還是不行,終于由發行人執筆,檢查官動口,再刪一通,這才能在四卷三號上登出。題目必須改為《病后余談》,小注“關于舒憤懣”這一句也不准有;改動的兩處,我都注在本文之下,刪掉的五處,則仍以黑點為記,讀者試一想這些諱忌,是會覺得很有趣的。只有不准說“言行一致”云云,也許莫明其妙,現在我應該指明,這是因為又触犯了“第三种人”了。

  《阿金》是寫給《漫畫生活》〔11〕的;然而不但不准登載,听說還送到南京中央宣傳會里去了。這真是不過一篇漫談,毫無深意,怎么會惹出這樣大問題來的呢,自己總是參不透。后來索回原稿,先看見第一頁上有兩顆紫色印,一大一小,文曰“抽去”,大約小的是上海印,大的是首都印,然則必須“抽去”,已無疑義了。再看下去,就又發見了許多紅杠子,現在改為黑杠,仍留在本文的旁邊。

  看了杠子,有几處是可以悟出道理來的。例如“主子是外國人”,“炸彈”,“巷戰”之類,自然也以不提為是。但是我總不懂為什么不能說我死了“未必能夠弄到開起同鄉會”的緣由,莫非官意是以為我死了會開同鄉會的么?

  我們活在這樣的地方,我們活在這樣的時代。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日,編訖記。

  CC

  〔1〕《改造》日本的一种綜合性月刊,一九一九年創刊,一九五五年出至第三十六卷第二期停刊。日本東京改造出版社印行。〔2〕伊羅生美國人,曾任上海出版的中英文合印的刊物《中國論壇》(每月發行一期或兩期)的編輯。

  〔3〕《社會月報》綜合性期刊,陳靈犀主編,一九三四年六月創刊,一九三五年九月停刊,上海社會出版社發行。〔4〕《大晚報》一九三二年二月十二日在上海創刊,創辦人張竹平。起初接受政學系的津貼,一九三五年為國民党財閥孔祥熙收買,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停刊。副刊《火炬》由國民党复興社特務崔万秋編輯。

  〔5〕《自由談》上海《申報》副刊之一,一九一一年八月創刊。原以刊載鴛鴦蝴蝶派作品為主,一九三二年十二月革新后,先后由黎烈文、張梓生主編。從一九三三年一月起,魯迅常在該刊發表文章。〔6〕《太白》小品文半月刊,陳望道主編,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日創刊,次年九月五日出至第二卷第十二期停刊,上海生活書店發行。

  〔7〕《生生月刊》文藝雜志,李輝英、朱□園編輯,一九三五年二月創刊,只出一期,上海圖畫書局發行。

  〔8〕姓沈的“戰友”指沈端先,即夏衍,浙江杭州人,文學家、戲劇家,中國左翼作家聯盟領導人之一。

  〔9〕田漢(1898—1968)字壽昌,湖南長沙人,戲劇家,曾創辦話劇團体南國社,后為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領導人之一。〔10〕《文學》月刊,先后由鄭振鐸、傅東華、王統照編輯,一九三三年七月創刊,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停刊,上海生活書店發行。〔11〕《漫畫生活》刊載漫畫和雜文的月刊,吳朗西、黃士英等編輯,一九三四年九月創刊,上海美術生活雜志社發行。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