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一 今天有几位同學极誠實地告訴我,說十三日訪我的那一位學生确是神經錯亂的,十三日是發病的一天,此后就加重起來了。我相信這是真實情形,因為我對于神經患者的初發狀態沒有實見和注意研究過,所以很容易有看錯的時候。 現在我對于我那記事后半篇中神經過敏的推斷這几段,應該注銷。但以為那記事卻還可以存在:這是意外地發露了人對人——至少是他對我和我對他——互相猜疑的真面目了。 當初,我确是不舒服,自己想,倘使他并非假裝,我即不至于如此惡心。現在知道是真的了,卻又覺得這犧牲實在太大,還不如假裝的好。然而事實是事實,還有什么法子呢?我只能希望他從速回复健康。 十一月二十一日。 二 伏園兄: 今天接到一封信和一篇文稿,是楊君的朋友,也是我的學生〔2〕做的,真摯而悲哀,使我看了很覺得慘然,自己感到太易于猜疑,太易于憤怒。他已經陷入這樣的境地了,我還可以不赶緊來消除我那對于他的誤解么? 所以我想,我前天交出的那一點辯正,似乎不夠了,很想就將這一篇在《語絲》第三期上給他發表。但紙面有限,如果排工有工夫,我极希望增刊兩板(大約此文兩板還未必容得下),也不必增价,其責任即由我負擔。 由我造出來的酸酒,當然應該由我自己來喝干。 魯迅。十一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一日《語絲》周刊第三期。第一節排在李遇安《讀了〈記“楊樹達”君的襲來〉》之前,第二節排在李文之后。 〔2〕指李遇安,河北人,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六年間北京師范大學學生。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