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宋紀三十八】 起屠維大荒落八月,盡玄黓涒灘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天圣七年(遼太平九年) 八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詔:“罷天下職田,官收其入以所直均給之。”先是上封者言:“職田有無不均,吏或不良,往往多收以殘細民。”命資政殿學士晏殊与三司、審官、三班院、吏部流內銓參議,皆以為然,故有是詔。 己丑,以呂夷簡為昭文館大學士。 辛卯,夏竦复為樞密副使,陳堯佐、王曙并參知政事,樞密使張耆改山南東道節度使。竦与夷簡不相悅,故以堯佐易之。 初,渤海自神冊中附于遼,無榷酤鹽曲之稅,寬弛關市之征,渤海安之。自馮延修、韓紹勳以燕地平州之法繩之,民不堪命。會燕地荐饑,戶部副使王嘉獻策造船,使其民漕粟以賑之;水路艱險,多至覆沒,鞭扑搒掠,民怨思亂。東京舍利軍詳袞大延琳因之為變,遂囚留守、駙馬都尉蕭孝先及南陽公主,殺紹勳、嘉以悅眾,僭號興遼,改元天慶。 時遼主駐黑岭,副留守王道平逾城走告變,即征諸道兵以時進討。時國舅詳袞蕭實迪先率本管兵据要害,絕其西渡。延琳以書結保州戍主夏行美,使率渤海軍為亂,行美執其人送統軍耶律普古,普古遂殺渤海兵八百人,入据保州,斷其東路。延琳分兵西取沈州,副使張杰聲言欲降,延琳信之,不急攻;既知其詐,攻之,守御已備,不克而還。南北女真皆從延琳,高麗貢使亦不至。 冬,十月,丙戌朔,遼以南京留守、燕王蕭孝穆為都統,蕭實迪副之,蕭普努為都監,討延琳。遇賊蒲水中,軍少卻,普努將右翼,實迪將左翼,夾攻之,先据高麗、女真要沖,使不得求援,賊潰,追敗之于平山北。普努不介馬而馳,追殺餘賊。已而大軍圍東京,普努討諸叛邑。平吼山賊,延琳深溝自衛,固守不敢出。 十一月,癸亥,冬至,帝率百官上皇太后壽于會慶殿,遂御天安殿受朝。秘閣校理范仲淹疏言:“天子有事親之道,無為臣之禮;有南面之位,無北面之儀。若奉親于內而行家人禮可也。今顧与百官同列,虧君体,損主威,不可為后世法。”疏入,不報;又疏請太后還政,亦不報,遂乞補外。尋出為河中府同判。 丙寅,遼以張杰為沈州節度使,超授保州戍將夏行美平章事。召皇城進士張人紀等二十二人入朝,試以詩賦,皆賜第。 壬申,遼以駙馬都尉劉四端權知宣徽南院。 十二月,庚寅,以知制誥李仲容判禮部。故事,茂才异等、高蹈丘園、沉淪草澤三科所上策論,先委禮部考核以聞,乃得召試。時直史館康孝基叛禮部,定富弼等十人;帝改命仲容而以孝基同叛,仍取弼等策論覆較之。弼,河南人也。 辛亥,以左司諫、龍圖閣待制孔道輔知鄆州,坐糾察刑獄不當也。道輔嘗极論曹利用、羅崇勳弄權,時利用死而崇勳猶委任云。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天圣八年(遼太平十年) 春,正月,丙寅,命資政殿學士晏殊權知禮部貢舉。 甲戌,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彰武節度使曹瑋卒,贈侍中,謚武穆。瑋為將不如其父寬,然用士得死力。平居意气舒暇,及行師,多奇計,出入神速。一日,張樂飲僚吏,中坐,失瑋所在;明日,徐出視事,賊首已擲庭下矣。將兵几四十年,未嘗少失利。真宗遇邊奏,必手詔詰難至十數反,而瑋守初議,卒無以奪。開邊壕,率令深廣丈五尺,山險不可塹者,因其峭絕治之,使足以限敵,后皆以為法。 臨淄人賈同嘗造瑋,瑋欲案邊,邀与俱。同問:“從兵安在?”曰:“已具。”既出就騎,見甲士三千環列,初不聞人馬聲。同歸,語人曰:“真名將也。”王欽若方貴盛,聞同名,欲致之,固辭不往。久之,始同判袞州。天圣初,上書言:“自祥符已來,諫諍路塞,丁謂乘間造符瑞以欺先帝。今謂奸既白,宜明告天下,正符瑞之謬,使先帝免后世之議。”又言寇准忠規亮節,宜還之內地。時太后臨朝,而同言如此,人以為難。再遷,知棣州,卒。 集賢校理華陽彭乘懇求便親,詔乘知普州。蜀人得鄉郡自乘始。普人鮮知學者,乘為興學,召其子弟為生員,教育之,俗遂以變。 辛巳,作會圣宮于西京永安縣。 二月,戊子,詔:“五代時官三品以上告身存者,子孫依廕律敘廕,仍須得保官三人。”御史台主簿袞州石介上疏以為不可,坐罷。 遼主如龍化州。 三月,甲子,御崇政殿試禮部奏名進士;丙寅,試諸科。丁卯,賜進士咸平王拱壽等二百人及第,四十九人同出身;己巳,賜諸科及第、同出身者又五百七十三人。詔更拱壽名曰拱辰。 壬申,幸后苑,賞花釣魚。每歲從官賦詩,或預備,及是出不意,坐多窘者,优人以為戲,左右皆大笑。翌日,盡取詩付中書,第其优劣。秘閣校理韓羲所賦獨鄙惡,落職,同判冀州。 乙亥,詔:“宗室嫁女,擇士族之有行義者;敢以財帛為婚,御史台、街司察舉之。” 以度支副使、刑部郎中錢唐唐肅為龍圖閣待制。肅清直廉儉,恬于仕進。在度支,會糴麥京師,數且足,有豪姓欲入官數十万石,因權幸以干掖庭。太后面命肅,肅曰:“麥貯倉率不過二歲,多則腐朽不可食,況撓法邪!”卒不受。嘗知洪州,艤舟南康,不即赴。或問之,肅曰:“職田以四月為限,今遽往,得無趨利之譏乎?”逾月乃上。 三司以方建太一宮及洪福等院,市材木于陝西。同判河中府范仲淹言:“昭應、壽宁,天戒不遠。今复侈土木,破民產,非所以順人心,合天意也。”尋徙陳州,又言:“恩幸多以內降除官,非太平之政,愿以上官、賀婁為戒。”事雖不行,帝嘉其忠。 遼都統蕭孝穆圍東京,去城五里,四面筑城堡,起樓櫓,使內外不相通。駙馬蕭孝先及南陽公主既為大延琳所囚,聞遼師至,孝先与其妹穴地逃出。公主在后,為守陴者所覺,遇害。公主,遼主之第四女也。 夏,四月,遼主如乾陵。以耶律行平為廣平軍節度使,以夏行美為中順軍節度使。 五月,戊申,遼主清暑柏坡。 甲寅,賜信州龍虎山張道陵二十五世孫乾曜號虛靖先生,以其孫見素為試將作監主簿,仍令世襲先生號,蠲其租課。 六月,癸巳,監修國史呂夷簡等上《新修國史》于崇政殿。故事,史成,監修而下進秩,夷簡固辭之。 乙巳,御崇政殿。試書判拔萃及武舉人。武舉法,先閱騎射,而試之以策為去留,弓馬為高下,每遇制舉則試焉。 戊申,以書判拔萃人宣州司理參軍曲江余靖為將作監丞、知海陽縣,安德節度推官河南尹洙為武胜節度掌書記、知河陽縣。 秋,七月,丁巳,詔修《國朝會要》。 丙子,策制舉人,御崇政殿,策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极諫太常博士成都何言永、茂才异等富弼。言永、弼對策,并及第四等。丁丑,以言永為祠部員外郎、同判永興軍,賜五品服;弼為將作監丞、知長水縣。 壬午,遼詔來歲行貢舉法。 八月,戊子,詔:“流配人道死者,其妻子給食送還鄉里。” 遼東京被圍既久,城中撤屋以爨。戊申,賊將楊詳世密送款,夜,開南門納遼軍,禽大延琳,渤海平。駙馬大力秋,坐延琳事伏誅。 九月,丙辰,罷百官轉對。自复轉對,言事者頗眾,大臣不悅,故复罷之。 乙丑,樞密副使姜遵卒。 劉美家婢出入禁中,大招權利,樞密直學士、刑部侍郎趙稹厚結之。己巳,擢稹樞密副使。命未出,人馳告稹,稹問曰:“東頭、西頭?”蓋意在中書也。世傳以為笑。 宋初,鹽利皆歸縣官,其解池引水而成者曰顆鹽,淮、浙、蜀,廣煮海井鹼而成者曰末鹽,初皆通商貿易。咸平中,梁鼎請官自鬻解鹽,未几,以公私煩扰,复舊商販。帝初即位,置計置司,議茶鹽利害。茶法變貼射而鹽則官自鬻,利微而害博。兩池積鹽為阜,其上生木合抱。選人王景上言,請通商平估以售,少寬百姓之力,太后以為然,命盛度、王隨議更其制。 隨与權三司使胡則畫通商五利上之曰:“方禁商時,伐木造船以給輦運,而兵民罷勞,不堪其命,今去其弊,一利也。始以陸運,既差帖頭,又役車戶,貧人懼役,連歲逋逃,今悉罷之,二利也。舟運有沉溺之患,綱吏侵盜,雜以泥沙硝石,其味苦惡,疾生重膇,今皆得其真鹽,三利也。國之錢幣,謂之貨泉,蓋欲使之通流,而富室大家多藏鏹不出,故民用皆蹙,今歲得商人六十餘万,頗助經費,四利也。歲減鹽官兵卒、畦夫佣作之給,五利也。”冬,十月,丙申,詔罷三京二十八州軍榷法,听商賈入錢若金銀京師,榷貨務給鈔,受鹽于解池,而申私販鬻之禁。詔下,蒲、解之民皆作感圣恩齋。自是雖賈商流行,而歲課之入官者耗矣。 壬寅,置天章閣待制,位龍圖閣待制之下,命鞠言永、范諷為之。 是月,遼主駐長宁淀。 十一月,丙寅,朝享景靈宮。丁卯,享太廟。戊辰,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賀皇太后于會慶殿。 辛亥,遼都統蕭孝穆等自東京凱旋,戎服入見,遼主賜宴勞之。翌日,封孝穆為東平王,賜佐國功臣號。駙馬蕭實迪封蘭陵郡王,蕭曾努加侍中,以蕭惠為南京統軍使。尋以孝穆為東京留守。東京殘破之后,孝穆撫納流民,為政務寬簡,民安之。遼主詔渤海舊族,有勳勞材力者敘用,餘分居來、隰、遷、閏等州。 十二月,癸未,加恩百官。 壬辰,以雷州司戶參軍丁謂為道州司戶參軍。 丁未,定難節度使西平王趙德明遣使來,獻馬七十匹,乞賜《佛經》一藏,從之。 是歲,河中府同判范仲淹上疏,請太后复辟,其略曰:“陛下擁護圣躬,听斷大政,日月持久。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圣,握乾綱而歸坤紐,非黃裳之吉象也。豈若保慶壽于長樂,卷收大權,還上真主,以享天下之養!”疏入,不報。 高麗來貢。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天圣九年(遼太平十一年,六月,改景福元年。辛未,一零三一年) 春,正月,丙辰,長宁節,百官初上皇太后壽于會慶殿。 己未,龜茲國、沙州并遣使貢方物。庚申,資政殿學士晏殊言:“占城、龜茲、沙州、邛部川蠻夷往往有挈家入貢者,請如先朝故事,委館伴使詢其道路風俗,及繪人物衣寇以上史館。”從之。 辛酉,以刑部尚書、知許州張士遜為定國節度使、檢校太傅。時士遜朝京師,冀复入相。天章閣待制鞠言永奏曰:“曹利用擅作威福,士遜与之親厚,援引至相位,陛下特以東宮僚屬用之。臣愿割舊恩,伸公議,趣使之籓。”士遜乃赴許州。 丁卯,以祠部員外郎晁宗愨為知制誥。宗愨,迥子也。宋綬嘗謂:“自唐以來,唯楊於陵身見其子嗣复繼掌書命,今始有晁氏焉。” 辛未,錢惟演改判河南府。惟演托病久留京師,既除陳州,遷延不赴,且圖相位。天章閣待制范諷奏曰:“惟演嘗為樞密使,以皇太后姻屬罷之,示天下不私,今不可复用。”殿中侍御史須城郭勸亦催督惟演上道。惟演自言:“先□在洛陽,愿司宮鑰。”遂命惟演守河南,促其行。 翰林學士盛度請其子奉禮郎申甫于館閣讀書,從之。 二月,癸巳,詔复職田。 三月,壬子,禮部員外郎、天章閣待制鞠言永卒。 癸亥,賜青州州學《九經》,從王曾之請也。自是州郡當立學者皆得賜書。 遼主自春初如混同江,旋如長春河。遼主末年得消渴疾,語多忌諱,凡死亡者,左右侍臣俱不得言及之,至是增劇。 夏,四月,戊寅,詔以隴州論平民五人為劫盜抵死,主者雖更赦,并從重罰。 五月,乙丑,錄囚。 遼境諸河,以大雨橫流,失其故道。 六月,遼主疾大漸,驛召東京留守蕭孝穆、上京留守蕭孝先及左丞相張儉,使輔立太子,誠無失南朝信誓。己卯,遼主殂于大斧河之行宮,年六十一,謚曰文武大孝宣皇帝,廟號圣宗。 圣宗守約甚堅,未嘗稍啟邊隙。在位四十九年,理冤滯,舉才行,察貪殘,抑奢僭,錄死事子孫,振諸部貧乏,責近臣迎合,卻高麗女樂,在遼諸帝中號為令主。及殂,太子即位,改元景福。 初,圣宗知元妃与皇后有隙,病中屬太子曰:“皇后事我四十年,以其無子,故命汝為嗣。我死,汝母子切無殺之。”元妃聞之,恚益甚。圣宗疾革,元妃詈皇后曰:“老物,寵亦有既邪!”令左右扶后出。圣宗遺詔以皇后為皇太后,元妃為皇太妃;元妃匿之,自尊為皇太后,攝國政。 太后既得志,引蕭孝先与密謀,欲构后以罪,以駙馬蕭實迪為皇后所喜,深忌之。秦晉公主竊聞其謀,告實迪曰:“爾將無罪被戮,与其死,曷若奔女真以全其生!”實迪曰:“朝廷詎肯以飛語害忠良?宁死,弗适它國。”會護衛馮嘉努、帳下醫耶律喜遜希旨上變,誣北府宰相蕭綽布及實迪謀逆,欲奉皇后攝政,徐議當立者,太后命鞫治之。辛丑,太后誅綽布、實迪及其党七人,獄詞連及皇后。遼主聞之,曰:“皇后侍先帝歷有歲年,撫育眇躬,當為太后,今不果,反罪之,可乎?”太后曰:“此人若在,恐為后患。”遼主曰:“皇后無子而老,雖在,無能為也。”太后不從,卒載以小車,囚之上京。時遼臣懾太后威,無敢言者。樞密使蕭朴獨上書白皇后之誣,不報,朴感憤,至于嘔血。 雄州以遼圣宗訃聞。辛丑,輟視朝七日,在京及河北、河東緣邊亦禁音樂七日,遣使祭奠、吊慰及賀即位。 秋,七月,丙午朔,遼太后率皇族大臨于太平殿,高麗遣使吊慰。遼主召晉王蕭普古等飲博,夜分乃罷。 遼奉陵軍節度使耶律吉實來告哀,帝為成服于內東門之幄殿,向其國哭,五舉音而止,皇太后舉哭如上儀。遣近臣詣館吊慰,常服,黑帶,系揹O,不佩魚。 丁未,遼主擊鞠。 庚戌,遼賑薊州饑。 乙卯,遼以比歲丰稔,罷給東京統軍司糧。 丁巳,遼主謁圣宗御容,哀慟久之,因命寫北府宰相蕭孝友、南府宰相蕭孝穆象于御容殿。 戊午,命孔道輔為賀遼太后冊禮使。遼太后冊禮使自此始。 壬申,遼主謁神主帳,時奧隈蕭氏始入宮,亦命拜之。 癸酉,以翰林侍講學士、兵部侍郎孫奭為工部尚書,知兗州。奭三請致仕,召對承明殿,敦諭之。奭以年逾七十,固請,泣下,帝亦惻然。詔民馮元講《老子》三章,各賜帛二百匹。以不得請,求近郡,故优拜焉,仍詔須宴而后行。 甲戌,右正言陳執中罷度支判官,諫院供職。是時諫議大夫、司諫、正言皆不任諫職,須別降敕赴諫院者,乃曰諫官。 八月,丁丑,太子少保致仕馬亮卒,贈右仆射。亮有智略,敏于政事,然所至無廉稱。及卒,以婿呂夷簡在相位,得謚忠肅,人不以為然。 權知開封府寇蚴w卒。蚴w初附丁謂,故早達。及謂敗,左遷,郁郁不自得。秘書丞彭文賦《喪家狗》以刺之。 九月,戊申,遼主親視慶陵。 己巳,以右諫議大夫程琳為給事中,權知開封府。王蒙正子齊雄捶老卒死,琳令有司驗狀。蒙正連姻太后,太后因琳入對,謂曰:“齊雄非殺人者,乃其奴嘗捶之耳。”琳曰:“奴無自專理,且使令与己犯同。”太后默然。遂論如法。 庚午,以吏部尚書、知天雄軍王曾為彰德節度使,仍知天雄軍。遼使者往還,斂車徒而后過,無敢嘩者。人樂其政,為畫像而生祠之。 甲戌,遼遣使來謝吊慰。 冬,十月,戊寅,遼宰臣呂德懋卒。 己卯,以翰林學士宋綬為龍圖閣學士、知應天府。 時太后猶稱制,五日一御承明殿,垂帘決事,而帝未始獨對群臣也。綬言:“宜約唐先天中制度,令群臣對前殿,非軍國大事及除拜,皆前殿取旨。”書上,忤太后意,故命出守。侍御史劉隨、殿中侍御史郭勸并言綬有詞學,當留于朝,不听。 丙戌,下詔申儆庶官,因侍御史知雜事劉隨請也。其略曰:“比者搢紳之間,名節罔勵,矜勞者掠美以近名,希進者行險以徼寵,分屏翰者或奏請之靡厭,任案察者或寬縱之為得;貪而無恥,故務營私,老而非材,曾不知退。用稽彝訓,申儆群倫,苟少冒于官箴,將自投于公憲。” 遼遣使來,致其先主遺物。己酉,遣使來謝賀即位及太后冊禮。 閏月,辛亥,遼有司請以遼主生辰為永壽節,太后生辰為應圣節,從之。 辛酉,遼主閱新造鎧甲。 癸亥,以鹽鐵副使趙州王鬷為天章閣待制。 初,馬季良建言:“京師賈人常以賤价居茶鹽交引,請官置務收市之。”季良方用事,有司莫敢迕其意,鬷獨不可,曰:“与民競利,豈國体邪!”事遂寢。 丁卯,遼賑黃龍府饑。 戊辰,知兗州孫奭陛辭,曲宴太清樓,召太子少保致仕晁迥及近臣皆預。翌日,奭入謝,又命講《老子》,賜襲衣、金帶、鞍勒馬。及行,賜宴瑞圣園,又賜詩,詔近臣皆賦。 十一月,辛巳,徙三館于崇文院。先是三館、秘閣在左掖門內,左升龍門外,大中祥符八年,大內火,權寓右掖門外,至是修崇文院成,复徙之。 丙申,遼葬文武大孝宣皇帝于慶陵。 初,耶律資忠為圣宗所信任,以忤權貴,出為昭德節度使,至是表請會葬,既至,伏梓宮大慟曰:“臣幸遇圣明,橫被讒譖,不獲盡犬馬之報。”气絕而蘇。遼主命醫治疾,久之,言:“國舅孝先無憂國之心,陛下不當复用唐景福年號。”于是用事者惡之,遣歸鎮。尋卒。 丁亥,馳兩川礬禁。 十二月,癸丑,遼主至自慶陵。 太后听政,遼主不親庶務,群臣表請,遼主不從。 甲寅,詔吏部銓:“選人父母年八十以上者,權注近官。” 是歲,遼封李德明子元昊為夏國公,以興平公主歸之。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明道元年(遼重熙元年) 春,正月,壬申朔,遼太后御正殿,受遼主与群臣朝。 乙亥,以知江陵府會稽杜衍為河北都轉運使。初,命衍守荊南,殿中侍御史郭勸言衍清直,當留中朝,不听。會河北乏軍費,乃命衍往經度之,不增賦于民而用足。 丁丑,遼主如雪林。 癸巳,詔:“案舉官奏劾所部官吏而反為所訟者,自今無得受理。 二月,癸卯,監修國史呂夷簡上《三朝寶訓》三十卷。 庚戌,以知許州、定國節度使張士遜為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丁卯,以真宗順容李氏為宸妃。是日,宸妃薨。妃始生帝,皇太后即以為己子。帝即位逾十年,妃默處先朝嬪御中,未嘗自异,人畏太后,亦無敢言者,終太后世,帝不自知妃所出也。疾革,乃進位,年四十六。 始,宮中未治喪,宰相呂夷簡朝奏事,因曰:“聞有宮嬪亡者。”太后矍然曰:“宰相亦預宮中事邪?”引帝偕起。有頃,獨坐帘下,召夷簡問曰:“一宮人死,相公何与?”夷簡曰:“臣待罪宰相,內外事無不當預。”太后怒曰:“相公欲离間我母子邪?”夷簡曰:“太后不以劉氏為念,臣不敢言;尚念劉氏,則喪禮宜從厚。”太后悟,遽曰:“李宸妃也,且奈何?”夷簡乃請治喪皇儀殿,用一品禮殯洪福寺。又謂內侍羅崇勳曰:“宸妃當以后服殮,用水銀實棺。”有司希太后旨,言歲月未利。時有詔欲鑿宮城垣以出喪,夷簡遽求對,太后揣知其意,遣崇勳問之,夷簡言:“鑿垣非禮,喪宜自西華門出。”太后复遣崇勳曰:“豈意卿亦如此!”夷簡曰:“臣位宰相,理當廷爭。太后不許,臣終不退。”崇勳三反,太后猶不許。夷簡正色謂崇勳曰:“宸妃誕育圣躬,而喪不成禮,异日必有受其罪者,莫謂夷簡今日不言也!”崇勳懼,馳告,太后乃許之。 三月,壬申朔,遼命尚父、漆水郡王迪禮复為特里袞。 遼太后自攝政,即追封其曾祖為蘭陵王,父為齊王,諸弟皆王之,蕭氏奴為團練、防御、觀察、節度使者至四十餘人。燕民無賴者多占名樂工,為蕭氏奴。 戊子,始行《天圣編敕》。 太常博士安丘明鎬,初為蘄州幕職,知州鄧餘慶貪暴不法,州事皆鎬持正之。薛奎領秦州、益州,皆辟鎬自隨。于是鎬罷益州同判,還朝,賜對,帝問輔臣以鎬所能者,奎曰:“鎬有文學,沈鷙能斷大事,愿陛下亟用之。”己丑,命鎬權開封府推官,尋即真。 江、淮旱。戊戌,詔慮系囚,流以下降一等,杖、笞釋之。 己亥,除婺、秀州丁身錢。 是春,遼主大蒐。太后慮遼主怀齊天皇后鞠育之恩,因其出蒐,遣人馳至上京弒后。后曰:“我實無辜,天下共知,待我浴而后就死,可乎?”使者退,比复至,則后已殂矣,時年五十。因殺其左右百餘人,以庶人禮葬。 夏,四月,戊午,知棣州王涉,坐冒請官地為職田,配廣南牢城。 六月,殿中侍御史冀人張存上疏言:“陛下嗣統以來,延納至言,罔有忌諱,函夏之人,共思讜直。自前秋詔罷百官轉對,去冬黜降御史曹修古等,昨又聞進士林獻可因奏封事遠竄岭南,人心惶惑,中外莫測。臣恐自今忠直之言,与理亂安危之几,蔽而不達。”因歷引周昌、硃云、辛慶忌、辛毘事以廣帝意。 秋,七月,乙酉,參知政事王曙罷為資政殿學士,知陝州,以疾自請也。 辛卯,以門下省為諫院,徙舊省于右掖門之西。先朝雖除諫官而未嘗置院,及陳執中為諫官,屢請之,置諫院自此始。 遼主獵于平地松林。 八月,辛丑,以三司使、兵部侍郎晏殊為樞密副使。丙午,以晏殊參知政事。 遼主駐刺河源。是日,皇子洪基生。 甲寅,以楊崇勳為樞密副使。 戊午,詔國子監重修七十二賢堂,其左丘明而下二十一人,并以本品衣冠圖之。 壬戌,修文德殿成。是夜,大內火,延及崇德、長春、滋福、會慶、崇徽、天和、承明、延慶八殿。帝与皇太后避火苑中;癸亥,移御延福宮。 甲子,以宰相呂夷簡為修葺大內使,樞密副使楊崇勳副之。 乙丑,詔群臣直言闕失。 先是大內火,百官晨朝而宮門不開。輔臣請對,帝御拱宸門,百官拜樓下,宰相呂夷簡獨不拜,帝問其故,曰:“宮庭有變,群臣愿一望清光。”帝舉帘見之,夷簡乃拜。 丁卯,大赦。詔:“營造殿宇,宜約祖宗舊制,更從減省。” 時宦者置獄治火事,得縫人火斗,已誣服,下開封府,使具獄。權知府事程琳辨其不然,乃命工圖火所經處,且言:“后宮人多而所居隘,其烓灶近板壁,歲久燥而焚,此殆天災,不宜以罪人。”監察御史宜興蔣堂亦言:“火起無跡,安知非天意?陛下宜修德應變,今乃欲歸咎宮人,以之屬吏。宮人付獄,何求不可,而遂賜之死,是重天譴也。”帝為寬其獄,卒無坐死者。 是月,殿中丞河南滕宗諒、秘書丞大名劉越准詔上封事。宗諒言:“國家以火德王,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因請太后還政,而越請太后還政,言尤鯁直;皆不報。 九月,丁亥,永興軍言左衛大將軍、分司西京李士衡卒。士衡前后筦計二十年,雖才智過人,然素貪,家資至累巨万,建大第長安里中,儼若宮府云。 庚寅,重作冊寶,以舊冊寶為火所焚也。有司言冊寶法物,凡用黃金二千七百兩。詔易以銀而金涂之。 冬,十月,己酉,遼主如中京。 十一月,甲戌,以修大內成,恭謝天地于天安殿,遂謁太廟,大赦,改元。是日,還延福宮。 己卯,冬至,百官賀皇太后于文德殿,帝御天安殿受朝。 是日,遼主率群臣上太后尊號曰法天應運仁德章圣皇太后;群臣上遼主尊號曰文武神圣昭孝皇帝。大赦,改元重熙。不逾年而再改元,猶用耶律資忠之言也。 遼主以蕭薩班為祗候郎君。薩班,孝穆之子也,性廉介,風姿爽朗,善球馬馳射。遼主每燕飲,喜諧謔,薩班雖承寵顧,常以禮自持,時人稱之。 遼蕭罕嘉努,少好學,博覽經史,通遼、漢文字,嘗為右通進,典南京栗園,至是命同知三司使事。 定難節度使、西平王趙德明,凡娶三姓:衛慕氏,生元昊;咩迷氏,生成遇、訛藏;屈怀氏,生成嵬。元昊小名嵬理,羌語謂惜為嵬。富貴為理。性凶鷙猜忍;圓面高准,長五尺餘;曉浮屠學,通蕃、漢文字,案上置法律書,常攜《野戰歌》、《太一金鑒訣》。忽引兵襲夜洛隔可汗王,破之,奪甘州。數諫德明無臣中國,德明輒戒之曰:“吾久用兵,終無益,徒自疲耳。吾族三十年衣錦綺衣,此宋天子恩,不可負也。”元昊曰:“衣皮毛,事畜牧,蕃姓所便。英雄之生,當王霸耳,何錦綺為!”既陷甘州,复舉兵攻拔西涼府。至是德明死,元昊繼立,延州以聞。詔輟視朝三日,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命度支員外郎硃昌符為祭奠使,賻絹甚厚。帝与皇太后為德明成服苑中,百官奉慰。 辛卯,進封孟王元儼為荊王。 癸巳,以元昊為檢校太師兼侍中、定難節度使、西平王,命司封員外郎楊告為旌節官告使。元昊既襲封,即陰為叛計。時改元明道,而元昊避父名,輒稱顯道于國中,雖貢奉,然僭已萌矣。初對使者,設席自尊大,而告徙坐即賓位,不為屈。又聞屋后有數百人鍛聲,知其必叛,獨畏懦不敢言。告,允恭子也。 丙申,詔蘇州所沒丁謂庄田還給其家,仍以其子前內殿承制蛈衧馬悕^官。 是月,遼冊元昊為夏國王。 十二月,庚子,詔以來年二月躬耕籍田,先請皇太后恭謝宗廟,權罷南郊之禮,其恩賞并就禮畢施行。 辛丑,命禮官詳定籍田及皇太后謁廟儀注。始,太后欲純用帝者之服,參知政事晏殊以《周官》王后之服為對,失太后旨;輔臣皆依違不決。薛奎曰:“太后必御此,若何而拜?”力陳其不可。太后為改它服,雖終不納,猶少殺其禮焉。 壬寅,以宣徽南院使兼樞密副使楊崇勳為樞密使。崇勳曲謝,太后与帝言,先帝最稱崇勳質信,可任大事,又超遷之。 壬子,以太子中允安陽韓琦為太常丞,直集賢院。 初,琦舉進士第二,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見,左右皆賀。 己未,上封者言:“比詔淮南民饑,有以男女雇人者,官為贖還之。今民間不敢雇佣人,而貧者或無自存,望听其便。”從之。 庚申,命權三司使李諮同盛度、王隨議解鹽法。天圣八年,既听解鹽通商,行之一年,歲入視天圣七年增緡錢十五万,明年,更損九万;其后歲益耗,故令諮等議之。度、隨皆初以通商為便者也。 是歲,同判陳州、太常博士范仲淹,以京師多不關有司而署官賞者,乃附驛上奏,以唐中宗朝墨敕斜封官為戒;又屢論內降之弊。 遼以蕭孝友為西北路招討使,封蘭陵郡王。 先是蕭革為招討使,專以威制西羌,諸部多叛。孝友下車,多加綏撫,每入貢,輒增其賜物,羌人以安。其后浸成姑息,諸部桀驁之風遂熾。孝友,太后之弟也。 太后諸弟,惟孝穆位高,益畏太后,有賜,輒辭不受,妻子無驕色。而孝先最為驕橫,尤用事。 太后姊秦國夫人,早歲嫠居,有丑聲,太后見長沙王色嘉努美姿容,為殺其妃而以秦國妻之。妹晉國夫人,喜戶部侍郎耿元吉貌美,太后從晉國之請,亦為殺其妻,以晉國妻之。 遼放進士劉師貞等五十七人。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