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六十八章 蒙古人和他們的后繼者


  蒙古人是一個人數很少的草原游牧民族,他們的祖傳牧場位于歐亞大平原的最東北角。公元13世紀,他們突然從歐亞大平原上興起。到1241年,他們已經攻克了他們面前的所有地區,向西推進到了奧得河和亞得里亞海的東北岸。1260年,他們侵入敘利亞。1297年,他們占領了上緬甸。蒙古人的進攻性征服開始于歐亞大草原的東端,深入到了所有毗連的定居人口居住的地區。1203年,當鐵木真(約1162-1227年,1206年以后稱為成吉思汗)成為最高統治者時,蒙古人的進攻性征服就在統一的指揮下策划和進行了。直到1259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和第三位繼承人蒙哥去世,這一征服才告停止。
  到1259年為止,蒙古大汗在其歐亞大平原東部的首都哈刺和林,或直接或通過使臣統治著一個以前從未有過的龐大帝國。那時,從東到西,蒙古帝國從太平洋的西北岸一直延伸到伏爾加河的源頭和多瑙河下游的北岸;從北到南,從貝加爾湖延伸到越南北部。蒙古帝國還沒有完全占有宋代中國的全部領土。但是,只有歐洲大陸、非洲大陸和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最終逃脫了蒙古人的短暫統治。蒙古人成為唯一成功地征服了整個中國的歐亞游牧民族。
  蒙古帝國在這一規模上的政治統一是短暫的(1241-1259年),但也是史無前例的。在這一政治統一未遭破坏之前,它也是強有力的。蒙古帝國使得許多區域性文明發生了迅速的相互接触,而在此前,這些文明在其發展中很少把它們彼此聯系在一起,甚至很少知道同時代的其他文明,它們与同時代的其他文明只是通過傳導性的歐亞大草原被潛在地聯系在一起。
  公元4世紀和5世紀,匈奴人曾先于蒙古人在歐亞大草原上興起,涌向四面八方,并把自己的統治暫時地強加于周圍的一些定居民族的身上。与拔都的疆域相比,阿提拉的疆域向西更遠地伸進了歐洲。厭噠匈奴人侵入了印度,并在那里建立了永久性的立足點,而蒙古人則避開了印度。其他的匈奴人与非匈奴的蠻族共同在中國北方繼西晉王朝之后,建立了一系列國家。但是,這些都是匈奴族不同部分的不相關聯的事業。從來沒有這樣一個時刻,被匈奴人征服的所有地區在政治上統一起來。然而在另一方面,從1241年到1259年,用政治術語說,整個歐亞大平原的“陸地海洋”成為了蒙古人的“陸地內湖”,環繞四周的是各种定居居民在蒙古帝國統治下的一統天下。在這些年代里,歐亞大平原始終被有效地管轄著,效率很高的驛站組織使大平原的傳導能力由潛在變為現實。
  驛站組織的首要目的,是使蒙古貴族一接到通知就能參加在哈刺和林舉行的蒙古部族大會。這一設施同時也從四面八方把從屬的定居民族的君主,戰爭的俘虜、自愿的冒險者(有技能的工匠、商客、蒙古行政官職的候選人)以及來自獨立國家的使者,送到了哈刺和林。例如,在1254年,西里西亞亞美尼亞的海頓國王動身前往哈刺和林。而在他之前,他的兄弟康斯特布爾·森帕德特已于1247-1248年間先他而去。西里西亞亞美尼亞曾心甘情愿他屈從于蒙古人的統治,它也是唯一真正試圖抓住机會,利用蒙古人和西方基督徒的聯合統一行動,以粉碎伊斯蘭世界的黎凡特地區的基督教國家。1245-1247年,一位名叫卡皮尼的天主教圣方濟各會的修道士,作為教皇英諾森四世的使者,往返于里昂与哈刺和林之間。1253-1255年,另一位圣方濟各會的修道士勒伊斯布魯克的威廉,作為熱衷于十字軍東征的法蘭西路易九世的使者,從阿卡來到哈刺和林,然后回國。可是在這兩個來自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使團之后,無論西方人還是蒙古人都未繼續采取任何有效措施。而伊斯蘭世界盡管一度曾處于它有生以來從未遇到的巨大危險之中,但它仍然幸存下來。
  穿越那一度秩序井然的歐亞大平原的使團的往返,其文化上的作用遠較政治上的成果重要得多。勒伊斯布魯克的威廉描述了复活節后不久他在哈刺和林所見到的大群的基督徒,他們來自許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教派和不同的民族。1251年,忽必烈(成吉思汗之孫,他的第四個汗位繼承人)奉其兄、當時的大汗蒙哥之命征服宋朝。1279年,忽必烈作為蒙哥的汗位繼承人,完成了這項任務。公元4世紀時,蠻族曾征服了中國北部。如同他們的蠻族前輩一樣,蒙古人也不情愿通過信奉儒家學說的中國文人來治理中國。4世紀時中國北部的蠻族征服者得到了佛教徒、漢族及异族人的支持,而中國的蒙古人(元)王朝的忽必烈及其后代則得到了穆斯林与基督徒的支持。
  忽必烈征服宋帝國的戰略,与公元前4至3世紀秦國征服楚國時所采用過的戰略是一樣的。在直接進攻宋朝的國土之前,忽必烈從四面包圍了它。1253年,他征服了泰族人的國家南詔,并把它并入了中國的云南省。忽必烈在那里的代理人,是來自中亞的蒙古人統治下的穆斯林。他們在云南建立的穆斯林社區一直留存至今。1275年,在中國有3万名來自高加索北部山地信奉東正教的阿蘭人在忽必烈手下服務。威尼斯人馬可·波羅普作為一名行政官員,在中國為忽必烈供職約達17年之久(約1275-1292年),而來自河間地區的穆斯林賽典赤·瞻思丁則在1274-1279年之間為忽必烈供職。他為忽必烈組建了中國的一個新省——云南省。与同一時期穆斯林的影響不同,中世紀基督教在中國的影響有如曇花一現。無論在云南還是在中國西北部,伊斯蘭教都扎下了根。与此相應,作為1220-1257年間蒙古人征服伊朗的后果,中國的藝術則長久地影響著伊朗的藝術。
  忽必烈在中國的穆斯林和基督徒的兵士与行政官員來自遠方,但蒙古人從他們的征服事業開始時起,就從當地征用有才能的人和工匠,而這也被認為是他們所以能取得轟動一時的成功的原因之一。象穆斯林阿拉伯世界和斯堪的納維亞的驟然興起一樣,蒙古人的興起也是突發性的。然而,同樣与前者一樣,其也是鄰近文明的刺激性影響在此前長期持續傳播所突然產生的后果。
  最遲從公元前4世紀開始,歐亞大平原東端的游牧民族就已同中國北方的燕國發生了直接的接触。如果用一道線把中國与北方大平原划分開,那么從公元10世紀開始,在這道線的西北段跨境而建的藏族-漢族國家西夏,在這道線的東北段跨境而建的契丹(遼)帝國,以及它的后繼者女真(金)帝國,就成為文明傳播的途徑。通過這些途徑,中國的文明越過那些半中國人建立的帝國的草原邊疆,傳播到了獨立的游牧民族之中。
  如同東羅馬帝國一樣,金國的皇室通過利用一個游牧民族懲治另一個游牧民族的辦法,來控制与它為鄰的歐亞游牧民族。韃靼人是蒙古人在東南方的近鄰,金國曾利用他們來懲治蒙古人。大約在1202年,金國又利用克烈部族來懲治韃靼人。克烈部族是信奉聶斯脫利派的基督徒,也是蒙古人西南方的游牧族近鄰。在這場斗爭中,一個較小的蒙古首領的儿子,鐵木真是作為克烈部可汗的下屬盟友來為其效勞的。1203年,鐵木真打敗了克烈部而將其并入他自己的部落。金國插手于各游牧族政治勢力之間,使鐵木真得以開始建立起他自己的獨立勢力。
  然而,鐵木真和他的孫子忽必烈一樣,謹慎地使自己不落入漢族人手中。但鐵木真認識到了知識和智慧的力量。他從善如流,而這也是他獲得成功的一個原因。他能在非漢族人中選拔顧問和官吏。1203年之前,在他手下就已經有一些穆斯林商人了。蒙古人自己和韃靼人仍然信奉薩滿教,但韃靼人東南方的汪古部,以及克烈部北方、西北方的乃蠻部和蔑儿乞部則從1009年起就已信奉了聶斯脫利教派。鐵木真于1203年消滅了克烈部之后,其他的這几個信奉聶斯脫利教派的游牧族于1204年聯合起來反對他。而鐵木真則逐一打敗、并吞了他們。乃蠻部的可汗被殺死,他的畏兀儿人掌印官(秘書)塔塔統阿轉而為鐵木真效勞。畏兀儿-突厥人是乃蠻部的西南鄰族,也是西夏帝國的西北鄰族,他們大概在1204年乃蠻部被打敗后不久,就自愿地歸順了鐵木真。
  畏兀儿人与哈扎爾人一樣,曾經是游牧民族。他們講突厥語,并且欣然接受了各种各樣非游牧民族文明的成份。在763年,畏兀儿人就已信奉了摩尼教,但他們當中也有聶斯脫利教徒和佛教徒。他們使用的文字用古敘利亞字母拼寫。他們用這种字母轉記自己的突厥語,并把用古敘利亞文寫成的摩尼教、聶斯脫利教的祈禱文和圣經轉記下來。當時已被稱作成吉思汗的鐵木真,命令他的掌印官采用与敘利亞文的寫法轉記蒙古語,并且把蒙古人的習慣法(札撒)書寫下來。當成吉思汗于1215年攻占了金國的都城大興府(即金中都,今北京)后,他得到了從前在金朝供職的契丹族官員耶律楚才為他效力。耶律楚才与塔塔統阿一樣,心甘情愿地轉而為成吉思汗服務。一度淪為女真人臣仆的契丹人,并不覺得他們應忠實于自己已經戰敗的前主人。
  成吉思汗的財富,就是他的畏兀儿人、契丹人和穆斯林謀士們的才能,就是那在馬背生活中反复灌輸到游牧民族戰士心中的尚武精神和軍事紀律,還有他個人叱吒風云的膽略以及他在戰時和平時選用人才為他效力的可靠判斷力。他的禁衛軍象亞歷山大大帝的禁衛軍一樣,有如一所參謀大學。他作為統帥從中挑選人材,親自考驗他們,派他們去執行重要的任務。成吉思汗的個性和組織能力,加上蒙古人的好戰性格以及從蒙古人和韃靼人的近鄰逐漸吸取的文明气息,所有這些,就是蒙古人在其領袖成吉思汗的激勵下取得惊人的軍事、政治成就的原因。
  成吉思汗經歷的最艱苦的一戰,也許就是1203-1204年他吞并戰爭的第一戰,通過這場戰爭,他把所有其他生活在歐亞大平原東部的游牧民族都并入了他的蒙古人部落。1205-1209年,成吉思汗征服了西夏國,從1211年起,又開始了征服金國的戰爭。1218年,他打垮了屈出律。屈出律是原乃蠻汗之子,逃亡后,篡奪了地跨天山山脈的黑契丹的統治權。1220-1221年,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刺子模沙皇的領地(除花刺子模以外,還包括粟特、吐火羅和阿富汗)。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朝鮮于1231年被征服,對金國的征服也于1234年完成了。
  1236-1241年的一系列戰爭,又為蒙古帝國增加了歐亞大平原的整個西半部,還有伏爾加河畔的保加利亞人以及俄羅斯各公國(僅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和加利西亞除外)。1243年,拉姆的塞爾柱人被擊敗,并成為蒙古人的屬國。開始于1251年的對宋帝國的征服,于1279年完成。与此同時,南詔于1253年被吞并,越南北部(一度)于1257-1258年被吞并。伊拉克和伊朗的西南部在1256-1258年間被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征服(1258年巴格達陷落并遭到洗劫,阿拔斯哈里發帝國至此滅亡)。在東南方更遠處,占婆(越南北方南部的一個印度化的國家)于1283-1285年間成為蒙古人的屬國。緬甸北方在1287-1303年間也被占領。
  蒙古人周圍的游牧族各部并未因這些征服戰爭而受到什么損失。他們既沒有失去自己的牲畜,也沒有失去自己的牧場,不過是改換了主人而已。而另一方面,對那些定居地區的蒙古人的犧牲者來說,蒙古人的征服則意味著种族滅絕的滅頂之災。最殘酷的几次大屠殺發生在1220-1221年成吉思汗征服花刺子模的戰役中、1231-1241年拔都西征的戰役中以及1258年旭烈兀在伊拉克進行的戰役中。從1215年到1241年間,耶律楚材千方百計使他的蒙古主人相信,屠殺那些潛在的賦役提供者是与蒙古人的利益相矛盾的。然而,在1242-1246年的汗位出空時期,耶律楚材已經不久于人世了。
  象從前的帝國締造者們一樣,蒙古人也并非是戰無不胜的。1274年、1281年兩次渡海遠征日本的失敗,上文中已經提到了。1292年渡海遠征爪哇也遭到類似的失敗。1260年,在敘利亞的土地上,蒙古人遭到更為慘重的失敗,阿尤布王朝的繼承者馬木路克王朝,大敗旭烈兀的前衛。1281年,1299-1300年,1303年,旭烈兀的繼承人,控制著蒙古帝國在伊朗和伊拉克的封地的伊儿汗國的几代汗王,一再被敘利亞的馬木路克王朝打敗。妨礙蒙古人實現其征服人類世界野心的另一件事,是1264年發生在伊儿汗旭烈兀与欽察汗別儿哥之間的內戰。別儿哥是包括大平原西半部在內的廣大封地上的可汗。這塊封地是1236-1241年間由術赤(成吉思汗的長子)之子、別儿哥之兄和前代可汗拔都為術赤家族爭得的。別儿哥的金帳汗國与馬木路克王朝結盟。熱那亞人則通過從金帳汗國的領地向馬木路克王朝輸送奴隸而獲利。這一聯盟使他們的力量超過了其對手伊儿汗。
  繼蒙哥之后于1260年登上大汗之位的忽必烈是旭烈兀之兄,他也受到了來自兩方面的挑戰。其一是在1259-1264年間,來自他們另一個弟弟阿里不哥;其二是在1259-1308年間,來自窩闊台汗的孫子海都和海都之子察八儿。1260-1267年間,忽必烈把他的都城從哈刺和林遷到北京。此后,又在1271年為他的王朝取了個漢語的名稱——元朝。于是,蒙古帝國變成了一個真正中國人的帝國,然而它卻比此前任何一個真正中國人的帝國都擁有更為廣大得多的西方屬國。但是,金帳汗國對大汗(也叫作元朝皇帝)的忠誠則僅僅是名義上的,大汗在其直接控制的領地上的權威,也受到海都和他的儿子的怀疑。
  另外,蒙古人和中國人相互仇視。蒙古人是第一批沒有被中國文明征服的外來征服者。1368年,當元朝被推翻,它的駐防軍被驅逐到長城遙遠的另一邊他們祖輩生活的草原上時,蒙古人撤退了,但是卻仍然未被中國化。這与流亡的契丹人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契丹人在被赶出中國之后,在穆斯林的中亞建立了一個中國化的政權,并維持了將近一個世紀之久。契丹人在中國東北邊疆統治的地區從未超過16個州的范圍。而蒙古人則在1279-1368年間統治了整個中國,并且從1215年起就在中國北方控制著一個根据地,它与契丹人曾經控制的根据地一樣大。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在中國留下了一個積极的永久性的紀念。1289年,忽必烈完成了延伸大運河,使其從杭州北抵北京的工程。中國的蒙古人政權也一度起過消极作用,但它卻為產生一個永久性的積极后果開辟了道路。在元朝的統治下,儒家傳統的文學陷入极端艱難的逆境之中,于是兩种新的文學形式——用當時的市民語言寫作的小說和戲劇得以形成了。其中的一些作者就是儒家弟子。盡管他們恥于承認自己是那些如此粗俗的小說和戲劇的作者,但這兩种新的文學形式卻為市民群眾所喜聞樂見。一直到蒙古人被赶出中國,儒家的傳統得以恢复之后,它們仍然流傳下來。那些羞澀的小說和戲劇的創作者們為中國文學所作的貢獻,与他們托斯卡納的同時代人但丁為西方文學所作的貢獻,与阿肯那頓為法老統治下的埃及文學所作的貢獻,都是同樣重要的。
  無論是中國的文明抑或俄國的東正教文明,都未能征服中國的蒙古族統治者和俄國大部分土地上的蒙古族君王。而另一方面,無論是伊朗、伊拉克的蒙古族征服者,還是操突厥語的金帳汗國的蒙古首領,都被伊斯蘭教所征服了。這是被征服的定居者的文明,對于征服他們的草原游牧族軍事力量在文化上的胜利。
  在蒙古人于1368年被赶出中國之前,伊朗和伊拉克的蒙古伊儿汗王朝于1335年滅亡了,拔都的后繼者們的統治也于1359年結束了。這些后繼者們直到那時為止都是金帳汗國的統治者。在14世紀上半葉,金帳汗國与察合台汗的定居的臣民們,公開聲稱要反抗他們的蒙古征服者。
  金帳汗國的西南疆界,同時也是草原的游牧生活方式的疆界,被來自匈牙利的羅馬尼亞人定居者,從多瑙河下游的北岸推回到德涅斯特河的西岸。這些定居者建立了瓦拉几亞和摩爾多瓦公國。在德涅斯特河与第聶伯河之間,從波羅的海內地的叢林一直到黑海的北岸,一度曾遍布著异教的立陶宛人。1386年,立陶宛人改信西方的基督教,并因一种個人間的結合而与波蘭聯合。但這個新的西方基督教大國首先被卷入了阻止信奉西方基督教的條頓騎士侵略的斗爭中,因而錯過了成為金帳汗國的繼承者的机會。
  1371年,俄羅斯各公國的王公們拒絕向地處伏爾加河畔薩萊的金帳汗國可汗的宮廷進貢和表示尊敬。1380年,當時的蒙古可汗被莫斯科大公打敗。但金帳汗國的實力尚未耗盡。1381年,莫斯科被一個新的蒙古可汗脫脫迷失攻陷。脫脫迷失是被帖木儿(跛者)扶上汗位的。俄羅斯人未能成功地將他們自己從金帳汗國的統治下解放出來。他們也還不能期望繼承金帳汗國的遺產。
  金帳汗國与察合台汗國的當然繼承者是帖水儿(跛者),他是一位突厥人的勇士,是察合台汗位于河間地帶的領地上定居居民的首領。1362-1367年,帖木儿從察合台汗的統治下解放了河間地帶。在1369-1380年間以及1383-1384年間,他在察合台汗追隨者的故鄉大草原上懲罰他們。到了1380年,他還解放了位于錫爾河下游的花刺子模。花刺子模是金帳汗國封地的一部分。1383年,當帖木儿的被保護人脫脫迷失試圖為金帳汗國重新奪回花刺子模時,帖木儿于1391年和1395年兩次侵略基布察克草原,以此來回敬脫脫迷失。在后一次戰役中,帕木儿穿過大草原襲擊了俄羅斯。帕木儿是第一個未受懲罰地襲擊了歐亞大草原西半部的定居人首領。大流士一世及時地后撤了。亞歷山大的將軍索皮隆則死在了那里。
  1405年,帕木儿死于前往中國的途中。假如他不曾將其絕大部分精力消耗在對伊斯蘭世界內部的進攻上,不曾將蒙古人式的殘暴手段用于這些進攻中,那么,他或許已經重新組織起了那個蒙古帝國的殘渣碎片,并且從撒馬爾罕對其進行統治了。在公元15世紀,帕木儿的后裔們對文化人和占星術士表示出仁慈和恩惠,以此來多少改變帖木儿留下的殘暴形象。但是他們在軍事上和政治上是懦弱的。他們的祖先帖木儿拼搏一生,留下了一個尚未得出答案的問題:在舊大陸文明中心腹地的版圖上,誰將成為蒙古人的繼承者?

  ------------------
  素心學苑 收集整理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