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我們從第一編中已知道,農業革命是人類成為真正的人之后所取得的第一個重大成就。如果太空中的觀察員將行星地球置于監視下,定期報道他所注意到的地球上的种种發展情況,他對農業的出現大概會作這樣的描述: 迄今為止一直靠采集植物和狩獵動物生活的兩足人類,現在開始精心地培育某些植物和畜養某些動物,來生產自己的食物。以這种新方式生活的一群群兩足人類,其數量的增長是不均衡的。他們正在某些地方定居下來,在那里建造經久耐住的隱蔽所。通常几十個隱蔽所集中在一個地方,這些地方特別适宜种植植物和畜養動物。 几千年后,我們想象中的這位觀察員也許會注意到,這些居住在地球上的富有進取心的人,有了完全新的發展;在他們中間出現了文明。對此,他大概會作這樣的報道: 大多數兩足人類仍在狩獵動物和采集食物,但是,种植農作物或飼養家畜的兩足人類的百分比現正在迅速地上升。某些地區還有了值得注意的新發展;在那些地區,有一些很大的村落,村落的四周圍著高牆,兩足人類的成員長期地居住在這些村落里。其中有些人不生產糧食,也不從事任何職業的工作,而是勸誘或強迫居住在一起的其他人生產剩余糧食和手工藝品,為他們服務。這一小撮人雖然不從事任何体力勞動,但是卻過著极為奢侈的生活,這种生活是過去任何人都沒有享受過的。 如果這些有關人類活動情況的報道能繼續進行數千年的話,那么不僅有關人類活動的性質方面的基本變化多半能得到描述,而且其活動范圍方面的基本變化也將得到描述。因為文明的成就包括技術的進步,而且,正如第一編導事中所述,技術的進步轉而又導致人類活動范圍的相應擴大。食物采集者的活動范圍僅限于他們的狩獵場地,新石器時代農人們的活動范圍僅限于他們的村落附近,而文明人的活動范圍則必須擴大到遠离家鄉的地方。為了保護灌溉系統的水源,他們向上游地區擴展自己的控制范圍;為了千方百計地獲取建筑工人所需的木材,冶金家所需的銅和錫,工匠所需的金和銀,他們向各地派出士兵和商人。因此,古代文明与史前時期原始公社的情況不同,其活動范圍并不限于發源地附近,而是不斷地向外擴展,直到最后把整片整片的大河流域,甚至流域周圍出產种种原料的地區,也都包括進去。 城市的建立,是為了生活,為了能過上好的生活。 亞里士多德 每個城邦又分為兩個城邦:多數窮人的城邦和少數富人的城邦。這兩個城邦總是處于交戰狀態。 柏拉圖 最早出現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養育的一片荒原。有一時期,人們曾認為文明的搖籃是尼羅河流域,但現在一致同意,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蘇美爾,也就是《舊約全書》中的“希納國”(Land of Shinar)。蘇美爾位于過去稱為“美索不達米亞”——大致相當于現在的伊拉克共和國——的南部,南臨波斯灣,由若干塊荒蕪的、被風亂吹的小平原組成。約公元前3500年時,一些已改進生產技術,正在耕种這片干旱的荒原的農業公社,成功地完成了從新石器時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過渡。 公元前3500年只是個大概的日期,确定這樣一個日期僅是為了方便起見。實際上,過渡的時間無論指定為一年、十年還是100年,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知道,從食物采集轉變到食物生產,并不是因為某人偶然想起農業而突然發生的。同樣,從部落文化過渡到文明,也不是因為當時有人想象出城市中心和城市文明才發生的。總之,當時發生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個過程。本章的目的就是考察這一過程的性質和起源。 一、文明的性質 文明一詞的含義确切地說,究竟是指什么呢?人類學者指出了將文明与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區別開來的文明的一些特征。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國家的政治權力,納貢或稅收,文字,社會分為階級或等級,巨大的建筑物,各种專門的藝術和科學,等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備這一切特征。例如:南美安第斯山脈的文明是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而埃及文明和瑪雅人文明則沒有通常所說的城市。但是,這一組特征在确定世界各地各時期的文明的性質時,可用作一般的指南。 最終形成的不是同一种文明,而是“類型”极其多樣的文明。正如前一章所提到的,較早的新石器時代的各种文化是与各特定的環境相适應的;因此,隨著各環境中耕种和畜牧所居的地位的不同,隨著各環境中栽培的植物和畜養的動物的种類的不同,新石器時代的各种文化也彼此顯著地不同。現在,文明的情況也是如此,各种文明由于各自發展時与世隔絕的程度不等而相應地不同。美洲的瑪雅人文明、阿茲特克人文明和印加人文明是獨自發展起來的,因而,可以很清楚地將它們与歐亞大陸上較早形成的那些文明區別開來。歐亞大陸上的文明也是多种多樣的,它們的獨特性取決于各自的所在地与中東最早的文明中心地相隔之遠近。中國与中東之間相隔一片遼闊的、荒漠的地區,并有大山作屏障,因此,從古代最早時候起直至今天,中國文明一直与歐亞大陸的其他文明彼此相异。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么首先要走向文明,尤其是考慮到實行平等主義的新石器時代的社會有許多方面是很吸引人的。現代馬達加斯加島的塔納拉人的經歷對這一問題作出了回答。塔納拉人只是最近才過渡到文明階段,所以人類學者拉爾夫·林頓能把他們的經歷全都記載下來。塔納拉人在過渡到文明之前,是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种植早稻。第一年他們可以得到丰收,但從第二年起產量逐漸下降。因此,每當田地的肥力耗盡時,他們就得遷移,重建村庄。經常的遷移使他們不可能實行土地私有制,土地的所有權歸村社掌握。村里的長者盡可能公平地把土地分配給每個同堂家庭。每個同堂家庭都由若干家庭組成,這些家庭一起勞動,然后按需分配產品。這是個典型的實行平等主義的部落社會,無論在經濟、政治,還是社會地位方面。都沒有任何重大差別。 當有些家庭仿效東面的鄰居改种水稻時,這一切全都改變了。天然水田的面積很有限,無須投入整個同堂家庭的勞動力,因而這种新型的農業就由某些家庭單獨經營。他們一年到頭在水稻田里勞動,不再把田歸還村庄,重新分配。由于适合种水稻的田地很少,從前無階級的塔納拉社會現在分裂了:少數人成為土地所有者階級,而絕大多數人則沒有希望得到這种更能生產糧食的土地。 當种植旱稻的農夫被迫定期地向新的地方遷移,而种植水稻的農夫仍留在原來的小塊土地上時,這一階級分裂更為明顯了。戰爭也由于這种新型的經濟而受到影響,那些長期定居的村民現在不惜花費時間,努力建造結构复雜的城堡,來阻擋傳統的搶劫集團的侵扰;并致力于俘虜那些流民,把他們變成奴隸,因為奴隸正顯示出一种新的重要性。早先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經營農業時,奴隸派不上什么用處,但是現在,可以把奴隸派到田里,讓他們一年到頭地勞動。早先的民主也由新發展起來的社會取代了;在這新社會的頂端是專制國王,國王的下面是貴族,他們擁有國王分給他們的土地,然后是占人口大多數的平民,社會的最底層是奴隸,由戰俘和他們的后代組成。最后,隨著財產成為提高自我的唯一手段,逐漸形成一系列新的社會准則。人類學者拉爾夫·林頓最后寫道,“從塔納拉村落到塔納拉王國,中間有一段很長的距离。在經常遷移、自給自足的塔納拉村落,沒有階級,只有牢固的同堂家庭;而到了中央集權,臣民定居的塔納拉王國,社會由于經濟差別而分裂為階級,門第有如禮儀,被看作是极為重要的…當一步一步地追溯塔納拉人的整個轉變的來龍去脈時,我們可以發現,轉變的每一步都是由种植水稻引起的。” 塔納拉人的轉變過程,只是公元前四千紀時瓦解中東的新石器時代的社會,最終導致城市革命和文明出現的那個轉變過程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二、美索不達米亞發源地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上游山巒重疊。在那里,人們學會了馴化動植物,從而完成了農業革命。在那里,人們現在又開始第二次偉大的冒險,他們從山區遷移到大河流域,逐步發展起新的、生產率更高的灌溉農業和新的社會制度。新的農業生產技術和新的社會制度相互作用,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文明的出現。 從高地遷移到低地,使新石器時代的農人們遇上了一系列新問題,如:降雨量不足,烈日蒸晒,河水定期泛濫。沒有建筑用的石塊,等等。但是低地的長處超過了它的短處:那里生長的棗椰樹,不僅提供了充裕的食物,而且還提供了大量木材,不過這些木材的質地不太好;那里的蘆葦蕩里,有各种野禽小獸,還有魚類,提供了寶貴的食物蛋白質和脂肪;而尤為可貴的是,那里的土壤是极其肥沃的沖積土。這一新環境中蘊藏了很大的潛力,這种潛力就是一种挑戰。最早的農人們以适應環境的非凡本領成功地響應了這一挑戰。公元前四千紀時,他們取得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技術進步。 在山巒重疊的高地种植農作物時,降雨量還勉強夠,但到了地勢很低的流域地區,降雨量則非常不足。要耕种這片肥沃的沖積上,就必須實行農業灌溉,所以最早的農人們開掘溝渠,把大河里的水引到田里。結果,農作物的產量較他們早先在多石的山坡上奪得的產量要高得惊人。公元前2500年的文獻記載說,一塊大麥田的平均產量是播种量的86倍!食物比過去充裕多了,品种也比過去多多樣,而且,由于實行農業灌溉,食物的來源也比過去更有保障。食物的增加意味著人口的增加,而人口的增加又使更多的灌溉溝渠,更多的新農田,更多的食物成為可能。 在灌溉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新興的冶金術也被逐漸掌握。冶金術對燧石罕見的流域地區的移民們來說,用處特別大。最初,他們把天然金屬看作是极其堅韌、可鍛的石頭,用反复錘打和磨制的方法對其進行冷加工。直到他們學會用熔煉的方法從礦石中提煉金屬時,才開始有了真正的冶金術。最早提煉的金屬大概是銅。后來人們發現,銅經過熱處理能成為液体,并能表現為各种容器或模型的形狀;而冷卻后,銅又變硬。而且其邊刃的鋒利比得上石頭。到公元前3000年時,中東和印度的居民已普遍知道,在銅里面加少量其他金屬,可以冶煉出更為經久耐用的合金。最后,他們發現,在冶銅時接進一些錫,效果最理想,由此產生的青銅明顯地胜過石頭。用青銅制造武器特別受歡迎,因為石頭易碎,打仗時不可靠。但是,銅和錫這兩种金屬不多見,所以青銅在當時是很昂貴的,未能普遍采用,如用來制造工具等。 犁的發明在當時同樣很重要。最初的犁結构很簡單,用一棵小樹制成。樹上只留一根樹枝,在村干的三分之二處,向外突出;樹枝上的枝杈全部砍去,頭削很尖尖的。村干的上端系在兩頭牛的身上,下端由把犁人扶著;當牛拉樹干時,突出的樹枝便入地翻土。這一原始的發明物用來耕犁中東半干旱的沙土時,效率還挺高的。到公元前3000年時,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已普遍使用,并傳入印度;到公元前14O0年時,還傳入遙遠的中國。牛拉犁的意義就在于,人類首次能利用自身体力以外的力量作動力。從這一意義上說,犁是蒸汽机、內燃机、發電机和核分裂反應堆的先驅。 公元前3000年時,風也得到了利用,成為人類在某种情況下——如抽水時——可以借用的一种力量。當時已有了制作粗陋的橫帆,最先使用的地點大概是波斯灣和尼羅河上。風的利用。橫帆的出現,表明人類第一次成功地利用人造的力量作動力。早期的帆船很粗糙,但對繁重的交通運輸來說,不失為一种比馱驢和牛車遠為經濟有效的工具。所以,古代文明時期的貿易大多取道水路。 車輪的重大發明也是在這富有創造性的一千年間取得的。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輪子只是一些圓形的板,和軸牢牢地釘在一起。到公元前3000年時,已將軸裝到手推車上,輪子不直接和車身相連。以后不久,又出現了裝有輪輻的車輪。這种原始的手推車雖然笨拙得很,但比從前一直使用的人的肩膀和馱獸(通常是驢子)要好得多。車輪還很早就用于制造戰車。這种戰車先是用來沖入敵陣,迫使敵人潰散;后來又當作戰台使用,戰車兵可以站在戰車上朝敵人擲標槍,殺死敵人。輪子這一發明物也為和平時期服務,陶輪就是用輪子做的。最簡單的陶輪只需一對盤形的車輪,輪盤之間裝一根軸,軸直立豎放;陶工一面用腳旋轉下面的輪盤,一面用手將柔軟的粘土置于上面的輪盤中,塑捏成形。這一裝置使陶工能成批地生產人類最早的工藝品——陶器。 這些影響深遠的技術進步与相應的影響深遠的制度變革相伴而行。人口的增長使某些村落得以發展為由新的宗教顯貴及后來的軍事首領和行政首腦統治的城市。城市的出現之所以可能,是由于農業生產率的增長。農業生產率增長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夠供養新產生的祭司階級、士兵和官吏。這一發展過程不是突然的或單方面的。近來有不少人展開爭論:究竟是技術變革決定制度變革,還是制度變革決定技術變革?這使人聯想起關于人類進化的一個早期階段的爭論:是否先有了人的大腦,然后才創造出人類文化,包括語言和工具制造?現在大家已一致同意,前者与后者相互作用,語言和工具制造是大腦發展的原因,也是大腦發展的結果。看來技術變革和社會變革也是如此,先是相互作用,最后促使城市革命和文明到來。新石器時代的耕种者向居統治地位的顯貴們提供剩余物品,從而由部落成員轉為農民,并不是由于他們從某個時候起同意這樣做,或被迫這樣做;相反,這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原因和結果相互作用、密切關聯。 后起的階級分化是文明的特征。階級分化的起源可以從朴素的村社圣祠那里找到;圣詞是當時的社會宗教生活的中心,不過那時還沒有專職的祭司。當村庄發展為城市時,圣祠也發展為寺院。寺院有祭司和仆從他們是最早不必直接從事生活資料的生產的人。如果把祭司看作是從前部落巫師的后繼者,那么不難理解,他們應是最早的顯貴。由于墨守農業的种种儀式(如求雨的儀式)對新石器時代的農人來說,是至為重要的,所以巫師成為最有權勢的人物。而現在新出現的祭司,不僅要對傳統的各种超自然的現象負責,而且還要負起不斷增加的管理社會的各种職責。這些職責對一個日益复雜化的社舍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技術的不斷進步,剩余食物的不斷增多,使新的祭司集團的出現成為可能;而新出現的祭司集團又對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起了促進的作用。文字就是祭司們出于記事的需要而作出的一大發明。從已知的最早的文字記載中,可以舉出不少例子來證明,祭司們不僅主管各項宗教活動,而且還管理大量的經濟活動。他們記載每年洪水泛濫時的情景,這些記載是計算每年洪水泛濫的時間所必需的。他們還承擔极為重要的管理水利灌溉的職責,如:分配水量,負責水壩和溝渠的建造及維修,等等;要讓不斷發展的灌溉設施充分發揮作用,這些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他們還大大促進了各种技藝的發展,因為手工業品的產量不是取決于世俗市場的需要,而是取決于寺院的需要。 這時,社會的成分已日益多樣——宗教的顯貴們對此曾起過很大的促進作用——開始破坏宗教顯貴們的地位。城市發展得愈大,愈复雜,純粹的宗教法令愈不具約束力。此時,戰爭的規模也愈來愈大,而且次數愈益頻繁;雖然寺院擁有大量財富,屢遭劫掠,客觀上起了一定的促成社會混亂的作用,但主要可能還是由于人口增長超過了農業資源。大規模的、頻繁的戰爭的結果,使祭司們的權力轉到了世俗新貴們的手上。 早先,當一個公社偶遇外來進攻的威脅時,這個公社的成年男子便舉行大會,選舉一人擔任這一非常時期內的戰爭領導人。但是,隨著和平的間隔時間越來越短,這些戰爭領導人的任期便越來越長,直至成為永久的軍事首領,最后當上國王。于是,宮廷開始与寺院相競爭,直到雙方逐步結成一個伙伴關系。通常,祭司們仍保留他們占有的大量土地,繼續履行他們的宗教職責,而宮廷的官吏們則忙于在城市四周建筑城牆,招募大批的軍隊,以對抗鄰近的城市;后來,這些軍隊又用于建立帝國。 世俗的國家和帝國興起后,非農業商品的產量大大增加。陶器的成批生產,諸如圓柱形印章和金屬器具等物品的普遍使用,以及在某些較堅固的住房內發現的大量的各式各樣的物品——這一切都說明,當時出現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中產階級的新市場。人數漸增的宮廷成員們要享用大量的奢侈品;不斷發展的軍事化需要各种武器,而且規模空前,不僅需要大量的金屬武器和盔甲,而且還需要象戰車一類更為完善的軍事裝備。所有這一切都說明,當時的生產已大大不同于從前規模較為有限的生產,因為從前的各种手工業只要能滿足寺院的需要就行了。不過,這里應該指出,這一變化几乎只是表現在生產的量上面,而非技術方面。如果要說這是一种新的變化,那僅是就大量生產這一點而言;在生產方式和技術革新方面,并無新的進展。 大量生產与外交事務有重大關系。地勢很低的流域地區几乎不出產各种礦物和优質木材,大部分手工業的原料要靠從外面運來。例如:銅來自波斯灣南面的阿曼,銀和鉛來自小亞細亞的托魯斯山脈沖材來自伊朗的和格羅斯山脈和地中海沿岸的黎巴嫩。為了償還這些進口原料,各种手工業就必須擴大生產,提供各种出口產品作為交換。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征服這些原料的產地。從公元前三千紀中葉的阿卡德國王薩爾貢的經歷中可以看出,這一辦法沒有被忽視。史詩《好戰的國王》描述了薩爾貢為了援助在小亞細亞經商時受當地統治者虐待的阿卡德商人,如何率領他的軍隊越過無名山關,侵入小亞細亞的中心地帶。最后,薩爾貢的帝國“從下游地區擴張到上游地區”,即從波斯灣擴張到地中海,從而控制了各种金屬、石頭和木材的產地。史詩《好戰的國王》問世后不久,又有另一則史料敘述道,薩爾貢在努力促進商業方面“沒有睡大覺”,“停靠船舶的碼頭上一片生气勃勃的繁忙景象;四方的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裕…大大小小的輪船暢通無阻地將各种貨物運到蘇美爾”。 建設軍隊和建筑宮殿的支出,對早期的城市國家來說,是极為沉重的負擔,以致使傳統的議會的地位受到破坏。為了應付不斷上升的人力物力的支出,苛捐雜稅愈益繁重,對此,傳統的議會只敢畏畏縮縮地表示反對,結果,日益被永久的、世襲的王權所排擠,最后被取代。 階級分化隨政治權力的集中而日益加劇。從墓葬品的差別越來越大,可清楚地看出這一點。早期墓葬品的差別是极微小的,但時間愈往后移,差別愈明顯。絕大多數墳墓里只有几件陶器,有的甚至什么也沒有,反映了平民的貧窮;富人的墳墓里則擺著銅器和貴金屬制的珠子,顯示了“惊人的揮霍浪費”而國王的陵墓較之前者則更是差別懸殊,里面不僅有大量奢侈品,如各种精美的武器和貴重的裝飾品,而且還有大批用來陪伴國王、證明國王的權力和富有的殉葬人,包括士兵、國王的妻妾、樂師、馬車夫和一般的仆人。 三、文明的傳播 先是自治的農業村社,接著是祭司集團控制的小國,最后是由王朝統治的、具備一切文明特征的帝國——這就是以上所述的長達數千年的社會發展過程。 文明先在美索不達米亞生根,以后又在歐亞大陸和美洲的其他几個地區生根,那之后,便向四面八方傳播。正象農業革命以部落社會取代狩獵社會那樣,現在部落社會又為文明所取代。在部落文化到達歐亞的邊緣地區時,歐亞中心地區的部落文化正在被文明所取代。隨著文明從大河流域的發源地向外傳播,并跨越鄰近的野蠻地區,這一取代過程不可抗拒地繼續著;到公元時,文明實際上已毫無間斷地從英吉利海峽擴展到中國海(見圖6“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1500年”)。 如果同意美索不達米亞出現文明的日期是約公元前:350O年前后,那么,其他各地區出現文明的大致日期則應分別為:埃及文明起于約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起于約公元前2500年,中國黃河流域的文明起于約公元前1500年,中美洲和秘魯的文明起于約公元前500年。 一般認為,美洲文明有如美洲農業,沒有受到歐亞大陸的任何影響,是獨自發展起來的。中國文明在其早期階段究竟是土生土長的,還是在中東文明的間接影響下發展起來的?這一問題目前尚不能回答。尼羅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則是在向外傳播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促進下發展起來的。這种發展与其說是由于采納了某些特定的技術和制度,毋宁說,是由于接受了某些基本思想或原則。有關文字的概念雖說取自蘇美爾,但各自獨特的文字系統卻是在埃及和印度逐漸形成的。國家組織、巨大建筑物,等等的發展情況也同樣如此。 如此發展的最終結果,形成了具有共同的一般格局的各大文明,不過,它們各自仍顯示了与眾不同的特點或類型。這些不同的類型是在長達數千年的獨立自主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并定形的,所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一直持續到今天。 ------------------ 素心學苑 收集整理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