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列傳第六十五



  ○崔器 趙國珍 崔瓘 敬括 韋元甫 魏少游 衛伯玉 李承

  崔器,深州安平人也。曾祖恭禮,狀貌丰碩,飲酒過斗。貞觀中,拜駙馬都尉,尚神堯館陶公主。父肅然,平陰丞。
  器有吏才,性介而少通,舉明經,歷官清謹。天寶六載,為万年尉,逾月拜監察御史。中丞宋渾為東畿采訪使,引器為判官;渾坐贓流貶岭南,器亦隨貶。十三年,量移京兆府司錄,轉都官員外郎,出為奉先令。逆胡陷西京.器沒于賊,仍守奉先。居無何,屬賊党同羅叛賊,長安守將安守忠、張通儒并亡匿。又渭上義兵起,一朝聚徒數万,器懼,所受賊文牒符敕,一時焚之,榜召義師,欲應渭上軍。及渭上軍破,賊將崔乾祐先鎮蒲、同,使麾下騎三十人捉器,器遂北走靈武。
  器素与呂諲善,諲引為御史中丞、兼戶部侍郎。從肅宗至鳳翔,加禮儀使。克复二京,為三司使。器草儀注,駕入城,令陷賊官立于含元殿前,露頭跣足,撫膺頓首請罪,以刀杖環衛,令扈從群官宰臣已下視之。及收東京,令陳希烈已下數百人如西京之儀。器性陰刻樂禍,殘忍寡恩,希旨奏陷賊官准律并合處死。肅宗將從其議。三司使、梁國公李峴執奏,固言不可,乃六等定罪,多所原宥,唯陳希烈、達奚珣斬于獨柳樹下。后蕭華自相州賊中仕賊官歸闕,奏云:“賊中仕官等重為安慶緒所驅,脅至相州,初聞廣平王奉宣恩命,釋放陳希烈已下,皆相顧曰:‘我等國家見待如此,悔恨何及。’及聞崔器議刑太重,眾心复搖。”肅宗曰:“朕几為崔器所誤。”
  呂諲驟荐器為吏部侍郎、御史大夫。上元元年七月,器病腳腫,月余疾亟,瞑目則見達奚珣,叩頭曰:“大尹不自由。”左右問之,器答曰:“達奚大尹嘗訴冤于我,我不之許。”如是三日而器卒。
  趙國珍,牂柯之苗裔也。天寶中,以軍功累遷黔府都督,兼本管經略等使。時南蠻閣羅鳳叛,宰臣楊國忠兼劍南節度,遙制其務,屢喪師徒。中書舍人張漸荐國珍有武略,習知南方地形,國忠遂奏用之。在五溪凡十余年,中原興師,唯黔中封境無虞。代宗踐祚,特嘉之,召拜工部尚書。大歷三年九月,以疾終,贈太子太傅。
  崔瓘,博陵人也。以士行聞,蒞職清謹。累遷至澧州刺史,下車削去煩苛,以安人為務。居二年,風化大行,流亡襁負而至,增戶數万。有司以聞,优詔特加五階,至銀青光祿大夫,以甄能政。遷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團練觀察處置使。瓘到官,政在簡肅,恭守禮法。將吏自經時艱,久不奉法,多不便之。大歷五年四月,會月給糧儲,兵馬使臧玠与判官達奚覯忿爭,覯曰:“今幸無事。”玠曰:“有事何逃?”厲色而去。是夜,玠遂构亂,犯州城,以殺達奚覯為名。瓘惶遽走,逢玠兵至,遂遇害。代宗聞其事,悼惜久之。
  敬括,河東人也。少以文詞稱。鄉舉進士,又應制登科,再遷右拾遺、內供奉、殿中侍御史。天寶末,宰臣楊國忠出不附己者,括以例為果州刺史。累遷給事中、兵部侍郎、大理卿。性深厚。志尚簡淡,在職不務求名,因循而已。大歷初,叛臣周智光伏誅,詔選循良為近輔,以括為同州刺史。歲余,入為御史大夫。遲重推誠于下,未嘗以私害公,士頗稱焉;而從容養望,不舉綱紀,士亦以此少之。大歷六年三月卒。
  韋元甫,少修謹,敏于學行。初任滑州白馬尉,以吏術知名。本道采訪使韋涉深器之,奏充支使,与同幕判官員錫齊名。元甫精于簡牘,錫詳于訊覆,涉推誠待之,時謂“員推韋狀。”元甫有器局,所蒞有聲,累遷蘇州刺史、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等使。大歷初,宰臣杜鴻漸首荐之,征為尚書右丞。會淮南節度使缺,鴻漸又荐堪當重寄,遂授揚州長史、兼御史大夫、淮南節度觀察等使。在揚州三年,政尚不扰,事亦粗理。大歷六年八月,以疾卒于位。
  魏少游,鉅鹿人也。早以吏干知名,歷職至朔方水陸轉運副使。肅宗幸靈武,杜鴻漸等奉迎,留少游知留后,備宮室掃除之事。少游以肅宗遠离宮闕,初至邊籓,故丰供具以悅之。將至靈武,少游整騎卒千余,干戈耀日,于靈武南界鳴沙縣奉迎,備威儀振旅而入。肅宗至靈武,殿宇御幄,皆象宮闈,諸王、公主各設本院,飲食進御,窮其水陸。肅宗曰:“我至此本欲成大事,安用此為!”命有司稍去之。累遷衛尉卿。乾元二年十月,議率朝臣馬以助軍,少游与漢中郡王瑀沮其議,上知之,貶渠州長史。后為京兆尹,請中書門下及兩省五品已上、尚書省四品已上、諸司正員三品已上、諸王、駙馬中期周已上親及女婿外甥,不得任京兆府判官、畿令、赤縣丞簿尉,敕從之。遷刑部侍郎。
  大歷二年四月,出為洪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江南西道都團練觀察等使。四年六月,封趙國公。賈明觀者,本万年縣捕賊小胥,事劉希暹,恃魚朝恩之勢,恣行凶忍,毒甚豺虺。朝恩、希暹既誅,元載當權,納明觀奸謀,容之,特令江西效力。明觀未出城,百姓万眾聚于城外,皆怀磚石候之,期投擊以快意。載聞之,特令所由吏擁百姓入城內,由是獲免。在洪州二年,少游為觀察使,承元載意苟容之。及路嗣恭代少游,到州,即日杖殺,識者以是減魏之名,多路之政。大歷六年三月己未卒于官,贈太師。
  少游居職,緣飾成務,有規檢,善任人,果于集事。前后四領京尹,雖無鶴赫之名,而齪齪廉謹,有足稱者。
  衛伯玉,有膂力,幼習藝。天寶中杖劍之安西,以邊功累遷至員外諸衛將軍。肅宗即位,興師靖難,伯玉激憤,思立功名,自安西歸長安。初為神策軍兵馬使出鎮。乾元二年十月,逆賊史思明遣偽將李歸仁鐵騎三千來犯,伯玉以數百騎于疆子板擊破之,積尸滿野,虜馬六百匹,歸仁与其党東走。以功遷右羽林軍大將軍,知軍事。轉四鎮、北庭行營節度使。獻俘百余人至闕下,詔解縛而赦之,遷伯玉神策軍節度。上元二年二月,史思明領眾西下圖長安,史朝義率其党夜襲陝州。伯玉以兵逆擊,大破賊于永宁。賊退,進位特進,封河東郡公。
  廣德元年冬,吐蕃寇京師,乘輿幸陝。以伯玉有干略,可當重寄,乃拜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充荊南節度觀察等使。尋加檢校工部尚書,封城陽郡王。大歷初,丁母憂,朝廷以王昂代其任,伯玉潛諷將吏不受詔,遂起复以本官為荊南節度等使,時議丑之。大歷十一年二月入覲,以疾卒于京師。
  李承,趙郡高邑人,吏部侍郎至遠之孫,國子司業畬之第二子也。承幼孤,曄鞠養之。既長,事兄以孝聞。舉明經高第,累至大理評事,充河南采訪使郭納判官。尹子奇圍汴州,陷賊,拘承送洛陽。承在賊庭,密疏奸謀,多獲聞達。兩京克复,例貶撫州臨川尉。數月除德清令,旬日拜監察御史。淮南節度使崔圓請留充判官,累遷檢校刑部員外郎、兼侍御史。圓卒,歷撫州、江州二刺史,課績連最。遷檢校考功郎中兼江州刺史,征拜吏部郎中。尋為淮南西道黜陟使,奏于楚州置常丰堰以御海潮,屯田瘠鹵,歲收十倍,至今受其利。時梁崇義縱恣倨慢,朝廷將加討伐。李希烈揣知之,上表數崇義過惡,請率先誅討。上悅之,每對朝臣多稱希烈忠誠。承自黜陟回,因奏之曰:“希烈將兵討伐,必有微勳,但恐立功之后,縱恣跋扈,不稟朝憲,必勞王師問罪。”上初未之信。無几,希烈既平崇義,果有不順之跡,上思承言,故驟加擢用。建中二年七月,拜同州刺史、河中尹、晉絳都防御觀察使。九月,轉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觀察鹽鐵等使。希烈既破崇義,擁兵襄州,遂有其地。朝廷慮不受命,欲以禁兵送承,承請單騎徑行。既至,希烈處承于外館,迫脅万態,承恬然自安,誓死王事。希烈不能屈,遂剽虜闔境所有而去,襄、漢為之空。承治之一年,頗得完复。
  初,希烈雖歸蔡州,留將校等于襄州守當時所掠得財帛什物等,后使襄、漢,往來不絕。承亦使腹心臧叔雅往來許、蔡,厚結希烈腹心周曾、王玢、姚憺等。及曾等謀殺希烈,以眾歸朝,多承首建謀也。累賜密詔褒美之。承尋改檢校工部尚書,兼潭州刺史、湖南都團練觀察使。建中四年七月,卒于位,年六十二,贈吏部尚書。承少有雅望,至其從官,頗以貞廉才術見稱于時。
  史臣曰:自古酷吏濫刑,幸免者多矣,苟無強魂為祟,沮議者惑焉。器深文樂禍,居官令終,非達奚訴冤,無以顯其陰責矣。國珍守黔溪,瓘修禮法,括推誠馭下,元甫為政寬簡,少游規檢集事,皆可稱者。伯玉破敵立功,足為猛士,丁憂冒寵,終是武夫。承忠愨謀議,勤勞盡瘁,方之者鮮矣。
  贊曰:崔器深文,達奚作祟。七子伊何?李承為最。


  ------------------
  國學网站獨家推出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