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六章


  有誰見過中國第一位大皇帝的車隊?有誰見過中國的第一位大皇帝?沒見過。沒見過未必就是一件坏事。那些隨皇帝浩浩蕩蕩東巡的人,一個個盡管精神十足,可時不時都要捏一把汗。隨行的一個將軍為了討好大王,在行進途中領頭呼喊:“大王!大王!”兵士們于是一齊鼓足勇气,舉起刀戟呼喊。這聲音震動四野,把在車上打盹儿的大王嚇了一跳。他猛地睜眼,出了一頭冷汗。小宦官赶緊取一個氈子給他圍上。他咳嗽起來,吐出的痰帶王血絲。
  大王賁:我是被自己的聲威嚇著了。
  他動動手指,說了几句什么,又接著打起瞌睡。
  那個領頭呼喊的將軍被就地斬首。尸体埋在了路邊的泥土中。打那几起,隨行的兵士們鴉雀無聲了。
  大王興致好的時候會問:為什么一聲軍歌沒有?一聲吶喊也沒有?這像大王的車隊嗎?
  有人把他的話傳出去,于是就響起了瀝瀝落落的歌聲,響起了一种憋足了勁的呼喊。
  大王一路忍受王顛簸,罵著粗話,實在沒有什么娛樂。隨行的宮女在車子里給大王揉起臉上的几個穴位。小宦官几次掏出挖耳勺,可顛簸的車上可做不得這事,大王看著挖耳勺,連連歎息。大王听到了嘩啦嘩啦的聲音,他閉著眼睛間:“到東海了嗎?”
  “稟報大王,琅琊還遠著呢。”
  “我怎么听到了呼呼的海浪聲?”
  小宦官告訴:“那是車隊正經過一片叢林。”
  “叢林?這儿离琅琊還有多遠?”
  “稟報大王,還有四十里。”
  “區區四十里,”大王咕噥。他腦子時一陣划算:用這片樹林造船,那是最合适不過的了。他咕噥一句:“船……”
  “大王,這里沒有河,造了船也沒法人海。”
  大王睜開眼,伸出無力的手指:“開一道河。”
  小宦官讓身邊的人記下來:開一道河。
  這時李斯、趙高的車子都在兩旁緩緩行駛,大王擺擺手,車夫把車子靠得很近。
  車窗的絲綢帘子打開。大王輕聲說話,小宦官再高聲傳遞出去。
  大王說:“有蒙恬的消息嗎?”
  小宦官大喊:“有蒙恬大將軍的消息嗎?”
  李斯大聲回答:“稟報大王,他督修長城,已剩下最后一節了,馬上就要大功告成。”
  大王點一下頭,又問:“扶蘇怎樣了?”
  小宦官喊:“扶蘇怎樣了?”
  扶蘇是大王的長子,車上人都明白他十有八九要繼承皇位。
  趙高在一旁把牙齒咬出了聲音。他一听到扶蘇兩個字,肥厚的嘴唇就使勁几歪向一邊,好像牙疼一樣。
  扶蘇前些年被大王貶到邊關,隨同蒙恬大將軍督修長城。李斯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半晌,李斯才說:“扶蘇也還盡心盡職,勤勤懇懇。”
  大王閉上了眼睛。
  扶蘇相貌堂堂,文韜武略皆備,曾是大王的掌上明珠,只可惜与那些搖唇鼓舌的儒生混在一起;特別是那八十博士,他對他們更是厚愛有加。如此下去就必然儿女情長,精神萎靡,而且也將學會了搖唇鼓舌,對朝政橫加議論。大王有時看著他气宇軒昂、兩只美目不知該疼還是該恨,他有時只把他叫到身邊,撫摸他潤滑的肌膚;這油亮亮的頭發,不知多么嬌美的女娃才配得上這個孩子。他撫摸著儿子的后背,捏一捏他結實的臂膀,拍打王他那圓乎乎的臀部,心中有一种奇怪的感覺。他發現儿子長得比自己俊美,而且小小年紀,個子就審了如此之高,他將來必定比自己偉岸。他看王身邊的盧鹿劍,很想把這劍即刻傳授給他。但他后來還是忍住了。這個舉動無异于告訴國人:接皇位者必是長子扶蘇。
  一想到這里,他就身上一抖。那即是說,衰老和死亡在等待他。“我的長城,我的咸陽宮殿,我的海內一統的天下,我的數不盡的宮中美女、醇酒,這一切都將化為煙气,在一瞬間消失。”
  馬蹄得得,車輪轆轆。東巡途中實在太寂寥了。沿途郡守,躬立路旁,跪在那儿迎接大王。大王高興了就停車搭訕几句;不高興了,連看也不看。他很少留下來,讓這些地方官員一睹風采。
  有一天行至路口,只見兩邊旌旗飄揚,不見頭尾。好大的气派。他不由讓人把車隊停下。下面稟告說:這是某地某軍的頭儿在此恭候,已經兩夭兩夜了。
  大王叫那個頭儿過來。那個人一步一禮,踉踉蹌蹌奔過來,全身顫抖。大王用盧鹿劍把他的下額那儿往上挑了挑,只看了一眼,就生出一些惡心。只見這人黃色面皮,腦尖脖瘦,一雙眼睛咕碌碌,蟑頭鼠目。這家伙長得太瘦小,看上去還邋遢,盡管穿王華美的袍眼,還是不能遮蓋一身窘迫窮酸。大王問了他的俸祿、飲食起居,更是大惑不解。原來他享受厚祿,又被一班人侍候王,飲食精美,几年過去,竟養不出一副官相,其中必有奧秘。他詢問:有無疾病?回答說沒有。大王又問他每天看多少奏章?每月在軍內巡視几次?回答都吞吞吐吐。顯然是個懶惰之人。沒有疾病,俸祿尚厚,又不勤政,還成這樣一副模樣。這家伙一定是個酒色之徒。
  大王怒從膽邊生,恨從齒上起,馬上厲聲呵斥。那個人癱軟在地。大王令人將他斬首;說這是一方貪官的典型。
  命令一出,沿途圍觀的人無不拍手稱快,高聲呼喚大王。大王立刻走下車子,站在一個高坡上,向一片民眾揮手致意。
  “大王!”
  “大王!”
  百姓、士兵一起呼喊。這時候小宦官看得清楚,大王臉上又閃出了光澤,一雙眼睛威風凜凜,一下子又年輕了十几歲。
  小宦官在地上歡蹦不止,忘情地跳躍,也跟著喊:“大王!大王!”
  大約是他的聲音惊動了大王,那銳利的雙目一看到他,立刻就軟下來。他走過去,像牽扯一個孩子的手一樣,握住了他軟軟的胳膊,撫摸著他的頭顱,重新登上了車子。
  浩蕩車隊攪起沖天的塵土。
  又行兩天,琅琊到了。大王命令安營扎寨。
  十里長的軍營搭起來,一道道旨令傳下去。人們都說:大王又在此筑起了一座咸陽宮殿。三年前親手為大王挑選美女的那些郡守們慌慌張張;奔跑不停。他們一口气搞來了十二車當地美女。她們換上宮服,打扮得如花似玉,在十里軍營里來來往往。她們每見大王之前,都要由中車府令趙高搜身一遍。爾后小宦官再搜一遍。
  趙高隔著衣服通体撫摸一遍,把她們身上帶的鐵簪子,挖耳勺,修指甲用的小剪子,如數扣下。爾后再由大王的貼身小宦官在衣服里面細細撫摸一遍。這些美女滿臉羞紅,有時候像被咯吱了一樣,抱著膀子亂抖,咯咯笑。
  小宦官說:“就要見到大王了;還這么不識禮節!不成体統!”
  美女們立刻繃起臉來,于是一個個又成了冷美人。
  大王与她們坐在那儿,心平气和地交談,談的都是一些當地習俗、傳聞。大王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熱情,卻更為心慈面軟。他只听這些美女講一些當地的傳說故事,笑出了口涎。美女們赶緊用手帕給他擦掉。大王很快學會了當地很多方言俗語,有時故意一口气講出好多,讓周圍人好一頓惊訝。
  大王說:“這里人喜歡做一种野菜咸飯糊糊,你們能否為大王做上一點?”
  美女們個個爭做,還因此鬧起了磨擦。最后就由那個個子最高、臀部最大、長著…對待大乳房的姑娘為大王熬好了一碗咸菜糊糊。
  大王喝了一口,連連稱贊。
  不久,這些姑娘家里有几口人、住在哪里、兄弟姐妹各种情節,大王無一不曉。有一個姑娘長得小巧玲瓏,只是兩腿特長,有點儿不成比例,走起來,那种奇怪扭動的模樣令大王無比喜歡。大王說:“若是几年前,我會好好將你要下。”
  那個姑娘不懂得“要下”是什么意思,反复詢問。大王哈哈大笑。小宦官對著她的耳朵說一句,那姑娘立刻滿臉羞紅。
  大王說:“你父母多大年紀了?”
  小姑娘告訴大道:父母七十歲了,父親原來打漁,三十歲上去修長城,砸斷了一條腿,現在家里養著。
  大王听了有些難過,掏出一些錢幣給她。
  姑娘跪著謝過大王。
  所有美女,大王一個一個交談,然后一個一個給她們錢幣。小宦官讓人一連找了几口袋錢幣,都被大王零星用完了。
  這次一共有囚百多個美女見過大王,每人都与大王手拉手地交談過,并且都得到了錢幣。他們回家告訴父母,大王如何慈愛,如何心善;大王的手衰老、柔軟;大王作風過硬,不近女色——“他對俺一手指頭都沒碰過,信不信由您。”
  四百多個美女遍布沿海百十個村庄,她們逢人便夸大王,所以大王在沿海一帶美名遠揚。誰說大槌半個“不”字,那他一定會遭到嗤笑。所以,大王做下任何事情都會被原諒。
  村子里的老太太說起大王來,感動得流下淚水。她說:人家是那么大的官儿,還那么和善,那么忍讓,哪似咱村里這些賴頭儿!小官不大,就急著搶男霸女,夜間還跳人家媳婦窗戶……看看人家大王,百里挑一的姑娘在身邊,摟都不摟呢。
  老太太說得動情,哭得鼻涕眼淚。她只盼著在她活著的年紀里能親眼看一下大王。
  只有小宦官知道這里面的端底。他知道大王已經沒有那個力气了。大王實在是沒有一點儿虎气了,小宦官知道大王現在日思夜念的,只是使他重返青春的長生不老藥。連日來大王已經下了几王旨令,讓那些尋藥的儒生方士快速到琅琊台下集合。
  兩天過去了,那些儒生才拖拖拉拉來了几十個,离大王的要求還差得遠。
  后來,大王不得不讓兵士們挨村挨戶去把他們找了來。說是大王“有請”,實際上扭著胳膊,從后邊推擁著把他們驅赶到琅琊台下。這些儒生拋下手邊詩書,別了父母,淚水不斷,因為他們在這個季節里都要忙于攻讀。有的方士也在海邊尋過,可是哪里有什么長生不老藥?有的從石縫里采得了一兩株奇怪的花草,就在屋檐下晒干,這一次勉強獻給大王。
  琅琊台下很快聚集了五六百個方士儒生,就剩下徐芾——那個士鄉城里的著名人物沒有到場——這是因為大王有令,說對他及同僚不准騷扰。
  儒生方士們住在琅琊台下的帳篷里,擁擠王,吃王并不丰盛的菜肴,不停地抱怨。
  大王讓李斯、趙高他們一個一個詢問,先在他們當中摸清底細。大王听到的每一次稟報都不過是一個失望,有點灰心喪气。那些儒生方士們根本就沒有出海的計划,也沒有什么上等的良策。大王心急如焚,他們卻在那里搖頭晃腦,談詩論道。
  這一天有人急急來報,說儒生方士們已經呆不住了,前一個夜晚跑了三十多,第二天又有一百多個逃走了。
  大王人起,“砰”地拍了一下案几:“留下的儒生方士一個不剩,全部捆上。跑走的,給我快快抓回。”
  于是,一連十多天里,到處都在捕捉儒生和方士。有的儒生方士嚇得乘漁船往海上逃去,有的已經上了船又被捆下來。不過最終還是有不少人逃到了海上,他們在風浪中搏擊,存王一線希望順水漂流。如果他們當中有懂得星辰定位法的,也就漂到了大島上。那儿雖然并非是仙人居地,卻是沒有大王聲威的自在樂土。有的跑到高句麗,有的跑到了瀛洲……
  大王走出帳篷,命令把未逃的以及抓回的懦生方士全帶到琅琊台下,在沙灘上捆綁示眾。衛士們把他們像拖東西一樣拖出來,不論年老年輕,甚至還有女的,都從帳篷里拖出,用繩子拴成一串。先是三個一捆,后來又是三捆成串,像串果子一樣串起來。儒生們衣帽齊整,他們都喜歡清洁,而且臉部修得非常干淨,即便在這些天的惡劣群居中,也還是盡量把自己打扮整齊;即便搞到一點水,他們也要洗一遍身体。那些邋邋遢遢、衣衫不整的只是個別方士。
  面對這些如狼似虎的兵士,儒生方士們大多都能昂首挺胸,步履坦然。士兵們把他們拖倒在地,衣衫沾滿泥土,他們就緊緊地揪住絹子,繩子勒在手腕上,一會儿血就流出來。他們當中很少有求饒和跪拜者。當他們一有机會站起來,就馬上站起,把身上的泥土扑打淨,用憤憤的目光盯住這些邋里邋遢、如狼似虎、因為不曾停止咒罵而滿嘴糊滿了白沫的、操著外地口音的兵士。
  四面八方的百姓都被驅來,說讓他們來觀望一個奇景、一場好戲。
  大工先是點了三堆大火,然后又踏上了高台。頒布罪行者說這些儒生狂妄、古怪、謀反。
  李斯在一邊掐著腰。頒令者喊:“大王就是威,就是力,就是猛,就是法。誰敢議論大王,反對大王,逃离大王,十惡不赦……”
  接著他命令把三個最年長、在這伙人中最受尊重的儒生分別扔進了三堆大火里。奇怪的是,有個老儒生在投進大火的前一刻,還手撫銀須,哈哈大笑。
  四周百姓嚇得哭起來,他們一起跪下求饒。衛士們用寶劍指著跪下的人說:
  “站起來!”
  跪著的人只連聲擺頭,不站。
  衛士就一劍刺破了最前邊一個的心窩,其余人赶緊站了起來。沒有人再敢替儒生們求燒了。
  這時儒生當中有一個人認出了李斯。原來他是從士鄉城里來的,未听徐芾勸告,這時后悔莫及。徐芾讓他呆在這座“百花齊放之城”,可是他急于拜見大王,說有最好的方略向大王賓報——可惜還沒來得及講出這一切,就被一塊儿捆綁起來。無論他怎樣央叫,衛士還是不准他靠近大王;大王和身邊的人還都記得當年獻圖的荊軻——圖窮匕首見,大王那一回險些喪命。他們都知王,這些窮困极惡死到臨頭的儒生,是什么辦法都會生出的,什么險都敢冒的。
  從士鄉城來的這個儒生接待過很多七國各地來的游學之士。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早就認識李斯,有的還和李斯共過事。剛開始李斯也是一個儒生,接著在呂不韋門下當了幕僚,后來還寫出了有名的《諫逐客書》。那時到士鄉城的一些儒生對他還是一片贊揚……從士鄉城來的儒生這會儿親眼目睹了李斯的惡毒、獻媚阿訣,不知是失望難過,還是仇恨,眼角流出了淚水。
  中車府令趙高呼喊起來。他尖尖的公雞一樣的嗓子本來是惹人發笑的,可由于這會儿播散的是死亡的聲音,人們只有恐懼而沒有什么幽默了。公雞嗓子喊著:臭儒生方士們狂妄欺上,几年過去,非但沒有力大王采來長生不老之藥,反而借机謠言亂國,蠱惑人心,當斬不赦。他和李斯商定殺人之法,讓衛士們分別把儒生方士倒立王埋進沙土,有的腰斬,有的活埋,有的拴住手腳,從高高的石崖上推下大海。
  鮮血遍地,刀劍盡染。哭嚎聲響徹四野。
  圍觀的百姓給嚇昏了,他們出門時還抱了孩子。以為這里真有什么光景可看。孩子們嚇得昏死過去,他們自己也倒在海灘上。只是半個時辰,所有的儒生方士都沒有了喊叫,沒有了聲音。被殺者一共有四百六十多人。鮮血把方圓一里多土地都染得彤紅,血流成河。
  大王站在高台上,閉著眼睛。他不知是難過還是快慰,只久久地閉著眼睛。后來,他被人攙入帳篷。到了睡榻上,他支持不住,一下子倒在了那儿。小宦官赶緊用手中給他擦額頭,按人中。大王被折騰得煩了,伸手將小宦官赶開。一邊的人松了一口气。
  “大王!大王!”李斯低沉而急促地呼叫,一直跪地。
  大王終于睜開眼睛。他臉色蜡黃,虛汗不止。
  趙高連忙捧出兩粒綠色的丹丸。大王接過看了看,一揮手扔掉了。大王知道這一切都無濟于事。
  “拿來……”他咕噥,“給我拿來……”
  小宦官雙手捧著一個金盤,側耳傾听。
  大王說:“給我……時光!”
  小宦官頹喪地把金盤收起來:“大王,你要什么都有,只是……‘時光’不是一個東西,它無形無影。虛無飄渺……”
  大王說:“給我將它拿來!”
  小宦官看著趙高,趙高看著李斯。
  “時光”在哪里?大王贏得了一切,平定了六國,天下什么都是大王的了;可是大王卻得不到一個“時光”。
  大王閉上了眼睛。
  還是李斯把一切看得透明。他命令赶緊收拾帳篷,准備出發。到哪里去?他告訴趙高:赶緊到士鄉城,去找那個徐芾。大玉的指望就在他們一班人身上了——那仙藥里面就包裹王“時光”!
  大王緊閉雙目,听見有人竊竊私語,就把他們喚到跟前。
  李斯就把剛才所思所賁的講了一遍。大王伸手拍著他的肩膀:“愛卿……”
  李斯流下了淚水。
  “你的想法很對,不過我不賁到士鄉城;我想到离士鄉城不遠的萊山,去拜拜月主。”
  李斯不太明白。
  大王說:“光陰如箭,光是太陽,陰是月亮;大王身体衰竭,已到暮年,已經拜不得太陽啦,就讓我先去拜一下月亮。”
  李斯明白了。
  大王又說:“不必去惊扰徐芾,也不必惊扰和踐踏那個‘百花齊放之城’,不要,不要,且慢著,且忍耐。”
  李斯退下。他和趙高、還有几個將軍忙王准備遠行的車隊,准備第二天黎明即出發去萊山,拜月主。
  萊山是月亮神居住的名山,它在黃縣士鄉城南四十華里處。
  整夜大王都沒有安睡。小宦官見大王不愿睡去,就照例喚來萊夷之地的高大美女。美女們一個個不足二十,渾身涂滿香料。大王与她們同床而眠,口中喃喃。他恍惚中一直伸手呼喚道:“給我……!”
  美女們去吻他的手、肩膀、胳膊。有一個人還在大王的肚子上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斑點。但是她們始終沒有一個人懂得大王的意思……天亮了。
  車隊浩浩蕩蕩向西北方馳去。大王在車中閉著眼睛,不斷發問:“萊山到了嗎?到了嗎?”
  小宦官笑:“就要到了,就要到了。”
  車行五日,到了萊山腳下。人們抬著大王,文武百官相陪,几個衛士圍在四周,往萊山登去。大王先是登上萊山之巔,瞻望了士鄉城一帶,又瞻望了海濱平原這塊膏腴之地,爾后又沿著萊山北麓下行。
  在一個小一些的山坡上,看到了金碧輝煌的月主祠。大王滿臉虔誠,一步一拜進祠,最后又跪拜在月神塑像之下。文武大臣也跪下了。由于人大多,小小的月主祠盛不下他們;結果月主祠前面的山坡上跪成了一片。
  拜過了月主,趙高問大道:是否喚徐芾前來。或前去士鄉城?
  大王搖頭。他命令在萊山之麓支起帳篷,車隊在此安靜駐扎,不准騷扰四周百姓。
  過了回天。第四天上有人稟報;說從士鄉城方向馳來一輛車子。大王微微含笑。
  大王心里的盤算只有小宦官知道,小宦官篝來告訴過李斯和趙高他們:
  “大王說:‘我們在琅琊台一帶一口气殺掉了四百儒生,徐芾和那個百花齊放之城不會不怕。我們帶著血跡未干的刀劍來萊山,徐芾也該有數。如果徐芾跑掉,那么大王會用兵船追捕,量他也跑不到哪里去;如果不跑,他只有乖乖來見大王。大王殺掉四百多個儒生,唯獨不傳徐芾,沒有惊扰那個百花齊放之城,已經給了他莫大面子。’”
  李斯捻著稀疏的胡須,心中歎服。
  徐芾一行几人到了大王帳外。這時的徐芾已年近四十,臉色有點憔悴。
  大王穿上袞袍,正了冠戴,喚徐芾進來。
  徐芾低頭入帳,施禮,并不抬頭。
  大玉說:“愛卿請坐。”
  徐芾謝過大王,坐了。
  大王說:“我拜月主,禮數未盡,未能去您府上,還望見諒。”
  徐芾語气平緩,聲音微低:
  “謝大王。臣本該率眾到三十里外恭候大王。”
  大王睜開了細長的眼睛:“那為什么耽擱了呀?”
  “稟報大王,臣在士鄉城得到大王東巡消息之后,已是很晚了。臣立刻帶領眾方士沐浴更衣,施行齋戒,以便迎接大王。”
  “愛卿一片虔誠,朕至為感到。”
  徐芾又說:“士鄉城眾方士實行齋戒,清心寡欲,也不獨為了迎接大王。”
  “嗯?”大王在座位上身子一動。
  徐芾說:“因為大王東巡力求仙藥;臣率眾方士歷經坎坷,目的未達,心中忐忑。此次齋戒,也為了感動上蒼,而后只等面見大王,接受旨令,再次出海求仙,功到必成。”
  大王心中暗喜,不由地站起,手撫徐芾的肩頭:
  “不必慌促,大王求賢若渴。你可能也有所聞,大王在琅琊台下斬了四百多個妖人。”
  徐芾無語。
  大王接著說:“他們蒙騙大王朝綱,詆毀朝綱,對出海采藥之事并無熱情,虛与委蛇,必得及早斬除,与國与民尚無大弊也。”
  徐芾不語。
  停了片刻,徐芾說:“稟報大王,自上次大王東巡至今,已有三年,臣率眾方士及水上好手,兩番出海,均告敗北;只因海上有一种紅翅巨鮫,成群結隊,凶猛無比。它們在十里之外即能活吞巨船,無法靠近,只能遙望仙山。此次出海如期成功,必配備弓弩手,蓄更多糧草,以射殺大鮫。”
  大王將信將疑,說:“愛卿,大王改日与你一同泛舟海上,帶上弓弩手、大臣,沿黃水河港一帶東去芝呆,再登琅琊。”
  徐芾心中惊俱,但不便回絕。
  大王又說:“果真如此,大王將為你配備百艘樓船,糧草。弓弩手,一切按愛卿所云辦理如何?”
  徐芾跪拜:“若能如此,勢必成功,長生不老之藥指日可待!”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