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六章 千古奇冤


  蔣介石采取消极抗戰積极反共的政策。
  1940年4月,蔣介石主持召開國民參政會第一屆第五次會議,何應欽作《冬季攻勢開始以來晉冀魯各省所發生之不幸事件》的軍事報告,攻擊中國共產党及其所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破坏行政系統,建立特殊名稱”,“違背現行法令,建立特殊組織”,“利用軍隊,造成割据”。并叫嚷:“必照軍紀,予以嚴厲之制裁。”
  7月16日,蔣介石又提出一個所謂“提示案”,其內容有:1、擬定“陝甘宁邊區”,改稱“陝北行政區”,暫隸行政院,但歸陝西省政府指導。
  2、划定第十八集團軍及新四軍作戰地境。將冀察戰區取消,其冀察兩省及魯省黃河以北,并入第二戰區,仍以閻錫山為司令長官,以朱德為副司令長官,秉承軍事委員會命令,指揮作戰。
  3、第十八集團軍及新四軍于奉令后1個月內,全部開到規定地區之內。
  4、第十八集團軍准編為3軍6個師、5個補充團。新四軍准編為兩個師。
  蔣介石的這個“提示案”的目的,是陰謀把戰斗在黃河兩岸和大江南北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全部赶到黃河以北貧瘠而狹窄的地區,把50万大軍緊縮為10万人,然后圍而殲之,同時取消陝甘宁邊區,從而消滅共產党及其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力量。
  戰斗在大江南北的新四軍發展到9万余人,建立了皖東、皖東北、豫皖蘇邊、蘇北抗日根据地,擴大了蘇南、皖中根据地。
  新四軍副軍長項英是中央東南局書記,軍長葉挺還不是共產党員,由于項英對葉挺很不尊重,使葉挺感到難以工作。毛澤東電告項英,要他与葉挺搞好關系。項英不听勸告,對葉挺處處冷遇,連中共中央的一些重要指示也不向葉挺傳達。葉挺電告周恩來等,表示要辭去新四軍軍長職務。周恩來即致電葉挺表示挽留:“當前戰役已到緊急關頭,兄必須到前方督戰,万万勿誤。我們深知兄在工作中感覺有困難,請明告。
  我們正幫助你克服這一困難。”
  兩個月后,葉挺离開新四軍去香港。當他得知他的家鄉惠州一帶有共產党領導的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即找到在香港的共產党負責人廖承志,要求在粵從事游擊戰爭,并不再堅持辭去新四軍軍長。爾后葉挺在香港組織起100多人奔赴東江,收編了潰散在廣九鐵路附近的5000粵軍,開展抗日游擊活動。
  葉挺的离職在國民党方面引起很大反響,蔣介石對周恩來說:連葉挺都不能与你們合作,將無人与你們合作。周恩來即与毛澤東電商,將新四軍的軍事指揮權交給葉挺,勸葉回新四軍。
  葉挺來到重慶,向蔣介石表示愿回新四軍工作,并同周恩來、葉劍英進行了長談。葉挺對周恩來說:“我只因自己非党,工作困難,如加入共產党,只有去八路軍工作,仍在新四軍,蔣介石會怀疑我。”
  周恩來親自送葉挺去新四軍軍部。周對項英說道:“葉挺是個好同志,很有軍事才能,這樣的將領如不去團結,還要團結誰?葉挺是熱愛党的事業的,熱愛人民解放事業的,不能認為他現在不是党員就不歡迎他,他參加党,不如留在党外對党的工作有利得多。”
  項英作了自我批評,表示要同葉挺搞好團結。
  項英并未消除對葉挺的成見,葉挺的處境也未見改善。周恩來對項英十分不滿,他叮囑在重慶的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馬上回新四軍去,如果項英再不團結葉挺,可在党內開展思想斗爭,批評項英的錯誤。
  項英是老資格的共產党人,袁國平不敢“以下犯上”,項英也未改正錯誤。
  蔣介石提出“提示案”,遭到共產党的拒絕后,蔣介石還沒有敢最后下全面反共的決心,斯大林決定給蔣介石軍事援助,則促使蔣介石下了決心。
  1940年9月,蘇德關系日趨惡化,希特勒准備東進蘇聯。蘇聯為防止日本進攻,避免兩線作戰,便急于同國民党修复外交關系。斯大林認為,中國共產党在國內的地位還不鞏固,力量太孱弱,還不能成為反侵略斗爭的領導者,認為中國共產党的民族主義傾向相當嚴重,國際主義的團結感發揚不夠。毛澤東永遠得不到美英大國的支持,而蔣介石有美英的援助。他決定不給中國共產党援助,而電告蔣介石,決定再次向國民党提供包括150架戰斗机,100架快速轟炸机,300門大炮和500輛汽車的軍事援助,要求蔣介石排除對日議和的可能。
  斯大林派崔可夫將軍擔任蔣介石政府的軍事總顧問。
  10月16日,蔣介石接到斯大林肯定援助的電報,摸清了蘇聯的底細,便決定對中國共產党進一步施加壓力。10月19日,蔣介石又生一計,指使何應欽、白崇禧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總長名義發出皓電,致八路軍朱德總司令、彭德怀副總司令和新四軍葉挺軍長、項英副軍長,誣蔑我軍“自由行動”、“自由擴軍”,不听其指揮等,并限令八路軍、新四軍在1個月內全部開赴黃河以北。同時密令國民党第三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湯恩伯率10万兵力向皖東北進攻,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李品仙率5万兵力向皖東進攻。
  早在10月初,顧祝同就開始調兵遣將,部署兵力准備圍殲皖南新四軍。顧先將擔任對南昌方面日軍防御任務的第三十二集團軍總部由贛東調至魄南,又下令調駐贛東的146師、駐浙東的79師、駐蘇南的40師、駐浙東的63師,以及九戰區的19師進至皖南,集結待命,時刻准備圍殲新四軍。不久,顧祝同又命144師、52師、40師、新7師、108師等共約七八万人部隊迅速向皖南新四軍靠近,或封鎖交通要道、或占領戰略要地。并布置說:“如果新四軍蓄意要挾,即予以徹底解決,防止其向黃山及天目山流竄。”國民党的廣播電台,則變相地向日偽通報:“新四軍要渡江北上了。”使日偽軍嚴密地封鎖了長江,并焚毀了渡船,每日派軍艦在江上游弋,同時在蘇南、皖南、皖東等地大舉掃蕩。李品仙、冷欣等部在江北、蘇南布防堵擊。
  面對如此嚴重的局勢,毛澤東致電在重慶的周恩來:“一面极力爭取好轉避免內戰,一面准備應付投降應付內戰,把重點放在應付投降應付內戰方面,方不吃虧,方不上蔣的當。立即准備對付黑暗局面,這是全党的中心任務。有了這一著,就不會重蹈陳獨秀的覆轍了。”又說:“我之方針是表面和緩,實際抵抗,有軟有硬,針鋒相對,緩和所以爭取群眾,抵抗所以保衛自己,軟所以給他以面子,硬所以給他以恐怖。”
  朱德、彭德怀、葉挺發出“佳電”,對“皓電”作了公開答复。對“皓電”進行了有力的駁斥,堅決拒絕了國民党要我軍限期撤退到黃河以北的無理命令,同時,為了顧全團結抗日大局,采取了讓步政策,表示同意將皖南新四軍部隊移到長江以北。
  是時,皖南新四軍軍部和所屬部隊有1万余人,駐扎在安徽涇縣和繁昌一帶,地區狹窄,縱橫不到100公里,而且北靠著日軍封鎖的長江、東臨日偽占領區,東、西、南3方面還有國民党重兵包圍。
  中共中央對皖南新四軍的安危极為關注。早在1940年3月,中央軍委鑒于國民党有可能利用其优勢兵力向新四軍軍部地區發起進攻,致電項英說:“軍部及皖南部隊應預先有所准備,以免遭到襲擊。”此后,毛澤東等曾20多次電示項英,要他們認真准備北移,要有應付國民党突然襲擊的准備。
  但項英對國民党進攻的嚴重性估計不足,存在右傾錯誤,他一直株守皖南,等待時机。
  蘇聯軍事顧問崔可夫一行奉命來到重慶。蔣介石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在真正了解到蘇聯和共產國際對華政策是支持他,而非支持中國共產党,便冒險發動皖南事變。12月9日,蔣介石發出手令:“凡在長江以南的新四軍,全部限本年12月31日開到長江以北地區,明年1月30日以前開到黃河以北地區。”12月10日,蔣介石密令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對江南匪部應按照前定計划,妥為部署并准備”該軍“不遵命北渡,應立即將其解決,勿再寬容。”
  毛澤東在11月和12月多次電令項英提高警惕,迅速渡江北移,并指定了北移的具体路線,嚴防襲擊,并限令12月底全部北移完畢。但項英對蔣介石集團存有幻想,根本不相信國民党軍隊會對皖南新四軍進攻,說顧祝同不敢進攻軍部,一直按兵不動。
  12月26日,毛澤東以中共中央名義致電項英、袁國平、周子昆,對他們作了嚴厲批評:“中央還在一年以前,即將方針給了你們,即向北發展,向敵后發展,你們卻始終借故不執行,究竟你們主張的是什么?主張拖,還是主張走?似此毫無定見,毫無方向,將來你們要吃大虧的。”
  鑒于情況緊張,皖南新四軍部隊決定以戰備姿態移動。軍長葉挺前往上饒,去見顧祝同,与顧交涉北移路線、軍需補給以及保證北移安全等問題。葉挺同顧祝同談了兩天,最后定下:新四軍開始北移時,所欠9—12月份經費當即轉請補發;自4月份起尚未發給的子彈當轉請補發;對在前方抗敵受傷的將士,答允予以适當的處置;北移路線:由茂林、宁國、經蘇南渡江北上;移動期限:部隊限1941年1月28日前撤完。兵站留守處限2月2日以前全部結束。
  新四軍動身前,駐涇縣的國民党52師,還請新四軍軍部籃球隊到涇縣去作臨別的“友誼比賽”,故意裝做相安無事的樣子,這是蔣介石集團在事變前策划的陰謀之一。
  國民党一方面催迫新四軍北移,一方面又故意刁難,不發給軍需補給,不批准限定北移路線的駐地。雖然新四軍領導多次交涉,仍不予解決,故意拖延時間,從而為殲滅新四軍尋找借口。蔣介石命令“解決”江南新四軍的密電發出后,皖南上空,頓時戰云密布,一場血腥的大屠殺即將開始。
  新四軍進行了北移的必要准備。1700余人的北移先遣隊,攜重要資材1300多擔,分三批移往蘇南北渡。項英、袁國平、周子昆等新四軍主要領導人的眷屬,也隨之先行。軍部又把各部隊共9000余人調到云岭地區,准備北移。以老一團、新一團編為第一縱隊,由傅秋濤任司令員兼政委;老3團、新3團編為第二縱隊,由周桂生任司令員,黃火星任政委;5團和特務團編為第三縱隊,由張正坤任司令員,胡榮任政委。其余尚有軍直、戰地服務團和教導總隊,約1000余人,隨第二縱隊前進。新四軍軍部在云岭駐了3年,部隊已与當地群眾結下血肉之緣。現在為了顧全抗日大局,只好委曲求全告別皖南。
  1941年1月4日夜,軍民依依惜別,部隊里響起了《別了,三年的皖南!》的軍歌:
  刺刀閃光,子彈上膛,
  挺起胸膛,開入敵后戰場。
  別了,三年的皖南!
  ……
  新四軍兵分3路,向大康王、鳳村、茂林、潘村、銅山前進。那日晚上天漆黑,部隊打起燈籠火把,如多條火龍,蜿蜒游動于起伏的山巒,織成奇景壯觀。加上連日大雨,山徑泥泞,河水陡漲,章家渡的浮橋也被沖坏,只好涉河,部隊行動困難,甚為疲勞,走到5日下午,才到達茂林。
  6日,蓄謀已久的蔣介石命令第三、第五戰區:查朱、葉各部,尚未恪遵命令向黃河以北移動,應并用軍政党綜合力量迫其就范。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接到蔣介石的命令后,于6月下午3時,命令第三十二集團軍“迅速部署所部開始進剿”。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上官云相即命令所部,以主力開始圍剿茂林、銅山一帶的新四軍。
  6日下午,新四軍特務團前哨部隊到達丕岭,就遭到國民党第40師的堵擊。新四軍軍部開了緊急軍事會議,決定以一縱出擊求岭,二縱出擊丕岭、博刀岭,三縱特務團出擊高岭,5團為全軍后衛。是晚,崇山峻岭中槍聲四起,部隊和國民党反動軍展開了爭奪山頭的拚殺。
  7日拂曉,各部隊將指定的山頭占領,繼續前進。10時,軍部越過丕岭,三個縱隊,分3路會攻星潭,准備攻下星潭后,分兩路向三溪敵40師師部處突圍。但各部行動后,即遇到敵人碉堡的火力封鎖。國民党軍在1個月以前就在這些地區建筑了碉堡。當下,部隊与敵人對峙激戰。加上河水暴漲,水流湍急,未能攻下星潭。
  此時,毛澤東、朱德致電指示葉挺、項英:“新四平在茂林不宜久留,只要宣城、宁國一帶情況明了后,即宜東進,乘頑軍布置未就,突過其包圍線為有利。”新四軍軍部決定,當晚12時開始折回,經高岭向太平方向突圍。
  后衛的五團在高岭已同敵79師打響了,激戰正酣。突圍高岭未能實現。軍部決定,改道由茂林方向突圍。
  8日夜,上官云相根据蔣介石將皖南新四軍部隊“一网打盡,生擒葉項”的密令,向新四軍發起總攻擊。軍部讓3團為前衛,5團為后衛向茂林方向進發。夜里,大雨滂沱,軍部達高坦時,敵144師已向高坦猛攻。葉挺親臨前線指揮,激戰了一夜。9日晨,葉挺仍在前線,以教導隊增援3團,士气大振,激戰一日,將敵144師一部擊退。部隊傷亡甚大。
  項英試圖帶小部隊繞道突圍,派人去請葉挺商議。葉挺因在前線指揮將士們激戰,項英便同袁國平一起帶小部隊出走。9日晚,葉挺決定率全部人員經涇縣与丁家渡之間的青弋江至孤峰突圍,黃昏開始行動。沿途遭到頑軍的襲擊,且戰且走,情況十分混亂,一夜只走了20余里,于是,全軍退入葫蘆形橫五六里的石井坑中,情況十分險惡。
  葉挺和中共東南局副書記饒漱石致電毛澤東,報告部隊北進又受包圍,項英等去向不明等情況。爾后葉挺命令緊急集合,他站在高灘陣地上,向全軍作了极其沉痛而悲憤的講話,說:
  “同志們,我們現在處于生死危急的關頭,唯一的道路是殺開一條血路沖出去,我想不到蔣介石的卑鄙無恥竟到了這步田地,真是較之秦檜猶不如的中華民族的罪人。為了民族的生存,我們一定要沖出去,以挽回當前國家民族的危机,拋頭顱,洒熱血,在所不辭。如果我葉挺有所動搖,槍在你們手上,大家都有權打死我。”
  全軍將士眼含熱淚高呼:“堅決突圍出去!”“誓与軍長共存亡!”
  新四軍將士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沖向敵人,接連從敵人那里奪下五六個山頭,到了10日中午,敵144師被新四軍擊退,但敵79師又從144師后面增援上來,雙方對峙激戰到天黑。局勢更加困難。
  項英和袁國平于10日下午重新歸隊,并致電中共中央,承認錯誤,表示“此次行動甚坏,以候中央處罰。我堅決与部隊共存亡。”同時,葉挺、項英又致電毛澤東、朱德,請党中央速向蔣、顧交涉,要其撤圍。
  11日,新四軍繼續堅守石井坑陣地,戰斗更加劇烈,并打退頑軍多次進攻,但終因眾寡懸殊,彈糧不濟,情況變得十分危急。于是,新四軍軍部在石井坑召開會議,檢討受挫原因,制定行動方針。在頑軍40、144、79、52、108各師合圍的情況下,新四軍縮短防線,加強工事,以少數鉗制多數,控制1個團以上強力,選擇弱點,俟机突擊,給以大打擊后,再做第二步。葉挺向全軍將士說:
  “從我軍長直到戰士、伙夫、馬夫,只要有最后一人一槍,也要和敵人拚到底。我們為了抗戰与中國人民的解放,要在革命史上留下悲壯的一頁。”
  12日,頑軍發動5個師的兵力,進行向中心合擊。葉挺指揮著將士,堅守石井坑,浴血苦戰。是日,中共中央致電新四軍,宣布新四軍由葉挺、饒漱石負責領導的決定:
  1、中央決定一切軍事、政治行動均由葉軍長、饒漱石二人負總責,一切行動決心由葉軍長下。項英同志隨軍行動北上。
  2、中央此決定向部隊干部宣布。
  中央又指示:新四軍“如有可能,似以突圍出去分批東進或北進為有利”,“同時應注意与包圍部隊首長談判”,“重慶方面,正在交涉,但你們不要靠望,一切靠你們自己”,“突圍不成時,要准備打游擊的計划。万一失敗,要注意多保存一些干部。”
  當日黃昏,石井坑周圍陣地相繼失守,葉挺決定分散突圍。
  13日凌晨,在部隊突圍時,袁國平壯烈犧牲。
  14日,戰斗更加惡化,新四軍經過8晝夜的浴血奮戰,終于彈盡糧絕,除傅秋濤、黃火星等2000余人突圍出去外,其余7000余人,大部分壯烈犧牲。饒漱石強迫葉挺与頑軍談判。
  葉挺說:
  “我現在是敗軍之將,根本沒有條件去与敵軍談判,我是堅決不能去的。”
  饒漱石說:“這是軍党委做出的決定,我負完全責任,我馬上發電報給中央,你只管去談判!”
  葉挺無奈,只好去談判。他一到上官云相那里,立即被非法逮捕了。
  日本陸軍、空軍和海軍,也与國民党軍隊配合默契,陸、水、空三管齊下,圍攻新四軍突圍出來的零星部隊。南京偽政府的綏靖部隊,亦幫同協力,出動作戰。新四軍副軍長項英和副參謀長周子昆隱蔽在涇縣蜜蜂桶山密蜂洞里,于3月14日凌晨,被叛徒劉原總殺害。被俘的指戰員被押送到上饒集中營,均遭慘無人道的殘害。這就是震惊中外的千古奇冤——皖南事變。新四軍戰死和被殘害計7000余人。
  蔣介石干了這樁血腥勾當之后,竟于1月17日,以國民党政府軍事委員會名義發出命令,宣布新四軍“叛變”,已將“其全部解散”,決定“撤銷”新四軍番號,將葉挺交軍法審判,依法懲治。而對“剿共”有功的上官云相和第二十五軍則各獎賞法幣5万元。同時命令湯恩伯、李品仙20余万軍隊大舉進攻江北的新四軍。
  是日晚,周恩來在重慶得知國民党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命令,立即打電話向何應欽提出嚴重抗議。他憤怒地斥責道:“你們的行動,使親者痛,仇者快。你們作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應欽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當夜,周恩來義憤填膺,親筆手書:“為江南死國難者致哀!”“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翌日,周恩來將它發表在《新華日報》上。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