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七、窮則求變


  朝鮮的悲劇成全了袁世凱,甲午戰后清廷上下痛定思痛,把所有的詬責都集中在李鴻章的身上,也把所有的好感都集中在袁世凱身上;大家認為袁世凱在朝鮮是成功的。實際上也是事實,袁在朝鮮12年,替朝鮮練新兵,安定朝鮮的亂局,重振清廷的聲威,他的表現處處都顯得他出人頭地,高瞻遠矚。73歲高齡的李鴻章也很看得起這個后輩,并不因袁受人推崇,自己卻受人攻擊而對袁不好,相反地更賞識袁,處處提攜袁,想培植這個比自己儿子還年輕的袁世凱為自己的繼承人。
  這就替袁世凱開辟了北洋之路的一條大道。當時的北洋大臣實際是清廷中央的實力人物,李鴻章是那個時期清廷最重要的人物,袁世凱在他的卵翼下一步一步往上爬。對袁來說,他早期的政治生涯不止是多采多姿,而且也得心應手。
  當袁未拜命赴小站練兵時,他留在天津,有時也去北京,他利用這個短暫的閒暇,編寫了一本兵書,當然不是他自己執筆。中國的文人以“知兵”才能達到出將入相的地步,自諸葛亮以至曾國藩、李鴻章,莫不是書生而統御雄兵。袁世凱既然能為朝鮮練新兵,當然也可以撰兵書,他的這部兵書,現在已絕了版。由于他的“兵書”編成,于是他便儼然以“文武雙全”而見重于那個時代了。
  甲午戰后,舉國已在求“變”,開明的知識分子,以上海和香港為中心,倡導變法。清廷中也有一二特出的大臣,主張革新;前有郭嵩燾、曾紀澤,后有薛福成等,都認為世變日亟,治世之法必須适應潮流。不過這些洋務派都因遭受到守舊派的排斥,所以不能大用。
  袁世凱本身是一個复雜而具有雙重人格的人,他是舊勢力中的新人,可是也是新勢力中的保守分子,因此在舊派中他被賞識,不被排斥,而對于新興的勢力來說,他們看袁仍不失為一個肯接受新潮流新思想的人,所以也很喜歡他。在那個新舊蛻變的時代中,袁是騎牆派,正因為他的騎牆,使他成了一個政治軍事上的寵儿。
  在黯淡的甲午戰敗后的清廷,最當務之急的,莫如重新整軍經武了。因此,就在《馬關和約》簽署后的六個月,清廷的五個最重要的大臣醇親王奕□、慶親王奕劻、軍机大臣翁同龢、軍机大臣李鴻章、軍机大臣榮祿等會商練建新軍工作,而袁世凱也被受命負責起草計划和規章。不久他受任主持訓練新軍事宜,這位曾在朝鮮督練新軍的中年人,便開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小站練兵。
  馬關之恥,使中國知識分子接受了這個刺激,因此不只清廷中求變,一般社會上的青年,也激起了求變的高潮。如林則徐的學生馮桂芬,著《校邠盧抗議》,主張對外不鄙視,不恐懼;對內選拔人才,注重輿論,廢除八股,加強地方政治。另有香港《循環日報》主筆鼓吹變法,贊美日本的制度,主張中國急須改變取士、練兵、學校、律例四种舊制。鄭觀應著《盛世危言》,曾和孫中山先生談過改革中華的抱負。何啟著《中國亟宜改革政法論》、《新政始基》、《新政變過》、《新政安行》等書。這位何啟在英國留學十多年,后居香港創辦雅麗氏(Alice)醫院和香港西醫書院。孫中山先生曾就讀西醫書院,起義時并曾得何啟助力。胡禮垣是和何啟合作撰寫上述各書,總稱《新政真銓》。陳虯著《治平過議》、《報國錄》。他們都主張成立國會,行君主立憲制。
  此外,到中國訪問的外國人,如上海廣學會的英人李提摩太,在甲午戰后曾游北京,先后晤見李鴻章、孫家鼐、翁同龢、張蔭桓、恭親王、剛毅等勸說變法,提出教民、養民、安民、新民四個號召,并盼清廷設西學科,用西人為顧問。他的建議未能為清廷接受。
  所有這些在野的求變呼聲,并未能使清廷接受。而触角能碰到清廷當政者的,則是康有為、梁啟超等在北京聯絡各省應試舉人一千余人,公車上書,反對馬關議和,主張遷都再戰,變法自強,西法練兵等。雖然他們的要求未被上達,但他們所掀起的狂瀾則震動了那個時代。
  康有為原名祖貽,字廣廈,號長素,是廣東南海人,咸丰八年二月初五(1885年3月19日)出世,家世是書香世宦,少有大志,致力于經世之學,想作中國儒家的圣人。他雖不懂洋文,但接受力极強,六歲從番禺藺鳳儀讀四書及《孝經》,遂有志于圣賢之學。他好讀不倦,先在深山讀書,后游大江南北,研究當時傳教士所譯的西洋法政史地等書,他為了達到變法的目的,曾寫了兩本著作:《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來支持他變法思想,以免傳統的中國讀書人反對。他說西漢末年劉歆偽造古文經,是用來支持王莽代漢的,這本書只能算做是王莽時代的新學,假托古書不過是想打倒當時的漢學而已;至于孔子所說的三代德政,也是假托古代來改變當時的法制。所以康有為的結論,是自古以來便有變法之事,孔子也是一個改革家。
  康有為除了在思想上抬出一套東西來支持他變法而外,他希望得到皇帝的賞識,來實現他的理想。他子解當時清廷的守舊人物都包圍在西太后的周圍,要想突破這個守舊圍牆以獲得慈禧太后的支持,簡直是不可能的事。他便用全力向清德宗光緒皇帝下功夫。當時慈禧已經撤帘不親政事,光緒又是一個憂憤國事的青年皇帝,康有為先后八次上書,終于得到了光緒的刮目相看。
  清末的新興力量,共有三大支:一個是袁世凱在小站練兵,以北洋正統力量自居,是個徹底反動和投机分子;一個是康有為的君主立憲,變法維新,是個進步的机會主義;還有一個則是光明正大的革命運動,由孫中山先生領導。
  孫中山先生于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1866年11月12日),誕生于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家世業農,13歲以前完全受中國舊式教育。14歲隨母赴檀香山念教會中學,三年畢業,再入奧荷學院。1885年回國,1887年入香港西醫書院。1892年以成績各科全部100分畢業,時年27歲。他在求學時,以及畢業后行醫時,均致力于民族革命運動。由于他的背景既不同于純粹中國傳統文化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也不似康有為、梁啟超等的間接受西洋文化的皮毛,所以他所倡導的革命運動、革命主張,是既能吸收西方政制文化的优點,又能發揚中國优秀傳統的精華。
  孫中山先生決心從事革命運動是自中國對法戰敗之年(1885年)開始。那時孫中山先生還在念書,可是已經奔走革命了,這時大家都以為他是怪物、瘋子、強盜。附和他的同志只有陳少白、尤少褲、楊鶴齡三人,當時人們稱之為“四大寇”。其實他們在這一期間只是借課余鼓吹革命,無所忌諱,可算做革命言論時代。
  甲午戰后,清廷的腐敗暴露無遺,這時孫中山先生才決定傾覆清廷,創建民國,于光緒廿年(1894年)十月赴檀香山和美洲創立興中會。表面上只是一個民間講求富強的學術團体,暗中則布置革命行動,設乾亨行于香港,設農學會于廣州,擬以武裝起義,襲取廣州。不幸因為由香港運槍械至廣州,被海關搜出手槍600余支,事机敗露,同志陸皓東殉難,株連而死的有丘四和朱貴全,被捕的有70多人。這是光緒廿一年九月初九日(1895年10月26日),是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的第一次。
  廣州起義失敗后,孫中山先生潛返香港,但在香港已不能居留,香港英政府以“從事政治活動”把孫中山先生驅逐出境,為期五年。孫中山先生乃偕陳少白、鄭士良同渡日本,小住橫濱,并赴檀香山、美洲、歐洲各地向華僑宣傳革命。這時華僑風气閉塞,對革命的大道理也不十分了解,因此孫中山先生所過之處不太受華僑歡迎。當孫中山先生由美洲前往英國時,竟在倫敦被清使館誘捕,扣居使館,幸得英籍老師康德黎仗義營救,才告脫險。由于這次事件震惊國際間,遂使孫中山先生聲名大噪,而在國際間和華僑們都知道中國有了一個革命領袖。
  在這期間,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運動在國內影響并不大,因為這時候正是康有為、梁啟超在奔走維新運動的時候,中國的知識分子有膽量能接受維新運動已很難得,敢談革命的實在是微乎其微。
  這就是當時窮則變的內在形勢,至于外來壓力呢?
  甲午戰爭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個關鍵,甲午戰前,中國雖因鴉片戰爭于道光廿二年(1842年)和英國訂有《江宁條約》,但經過了16年,咸丰八年(1858年)才和英、法兩國分別訂立了《天津條約》,又經過了27年,光緒十一年(1885年)才与法國訂立了《越南條約》,條約中賠款的數字也不太大,所負外債總共不過684万余鎊。自從甲午戰后,情勢日非,俄、德、法三國以壓迫日本退還遼東与中國之故,紛紛向滿清要求報償:帝俄強租旅順、大連,又以華俄道胜銀行東清鐵路等關系,囊括了滿洲大部分權利,蒙古也被視為己物;德國強占膠州灣,要求99年的租借權,同時攘奪山東全省的路礦權利。法國也要求廣州灣99年的租借權,同時要求云南和廣東、廣西不得割讓給其他強國。英國在遠東的侵略手法非常靈活,一方面租借威海衛以對抗帝俄,并且分減德國在山東的力量;一方面又租借九龍以抵制法國,同時更進一步要求清廷不可把長江沿岸各省租借和割讓給別的國家;至于日本,除了根据《馬關條約》割讓台、澎外,由于列強在中國都划分了勢力范圍,因此便要求把福建納入日本的勢力范圍。美國沒有在中國領土上打主意,只從經濟上著眼,其對華政策,就是于光緒廿五年(1899年)由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吁請列強同意,也因為這個政策才使當時的中國幸免于被瓜分。可是中國雖未亡國和被瓜分,但因戰敗而負擔的軍費賠償,簡直駭人听聞,當時官吏貪污已使人民困頓万分,對外戰爭更增加了中國人民的嚴重擔負。
  由于甲午之戰引出了戊戌維新;維新的反動則是庚子拳變。甲午戰后16年清朝即趨于滅亡,可見甲午之役影響歷史的巨大!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