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江山無恙,大地春回,日暖花香,窗明几淨,小子擱筆已一月有余了。回憶去年編述《元史演義》,曾敘到元亡明續的交界;嗣經腊鼓頻催,大家免不得一番俗例:什么守歲?什么賀年?因此將元史交代清楚,便把那管城子放了一月的假。現在時序已過去了,身子已少閒了,《元史演義》的余味,尚留含腦中,《明史演義》的起頭,恰好從此下筆。淡淡寫來,興味盎然。元朝的統系,是蒙族為主;明朝的統系,是漢族為主。明太祖朱元璋,應運而興,不數年即驅逐元帝,統一華夏,政体雖猶是君主,也算是一位大革命家,大建設家。嗣后傳世十二,凡一十七帝,歷二百七十有六年,其間如何興?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統有一段极大的原因,不是几句說得了的。先賢有言:“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國必興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長,國必衰亡。”這句話雖是古今至言,但總屬普通說法,不能便作一代興衰的确證。 小子嘗謂明代開國,与元太祖元世祖的情形,雖然不同,但后來由興而衰,由盛而亡,卻蹈著元朝五大覆轍。看官欲問這五大弊嗎?第一弊是骨肉相戕;第二弊是權閹迭起;第三弊是奸賊橫行;第四弊是宮闈恃寵;第五弊是流寇殃民。這五大弊循環不息,已足斫喪元气,傾覆國祚;還有國內的党爭,國外的強敵,膠膠扰扰,愈亂愈熾,勉強支持了數十百年,終弄到一敗涂地,把明祖創造經營的一座錦繡江山,拱手讓与滿族,說將起來,也是可悲可慘的。提綱挈領,眼光直注全書。目今滿主退位,漢族光复,感世變之滄桑,話前朝之興替,國体雖是不同,理亂相關,當亦相去不遠。遠鑒胡元,近鑒滿清,不如鑒著有明,所以元、清兩史演義,既依次編成,這《明史演義》,是万不能罷手的。況乎歷代正史,卷帙最多,《宋史》以外,要算《明史》。若要把《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從頭至尾,展閱一遍,差不多要好几年工夫。現在的士子們,能有几個目不窺園,十年攻苦,就使購置了一部《明史》,也不過庋藏書室,做一個讀史的模樣,哪里肯悉心翻閱呢?并非挖苦士子,乃是今日實情。何況為官為商為農為工,連辦事謀生,尚覺不暇,或且目不識丁,胸無點墨,怎知道去閱《明史》?怎知道明代史事的得失?小子為通俗教育起見,越見得欲罷不能,所以今日寫几行,明日編几行,窮年累月,又輯成一部《明史演義》出來。宜詳者詳,宜略者略,所有正史未載,稗乘偶及的軼事,恰見無不搜,聞無不述,是是非非,憑諸公議,原原本本,不憚瑣陳。看官不要惹厭,小子要說到正傳了。說明緣起,可見此書之不能不作,尤可見此書之不能苟作。 卻說明太祖崛起的時候,正是元朝扰亂的時間。這時盜賊四起,叛亂相尋,黃岩人方國珍,起兵台溫,穎州人劉福通,与欒城人韓山童,起兵汝穎,羅田人徐壽輝,起兵蘄黃,定遠人郭子興,起兵濠梁,泰州人張士誠,起兵高郵,還有李二、彭大、趙均用一班草寇,攻掠徐州、弄得四海紛爭,八方騷扰。各方寇盜,已見《元史演義》中,故用簡筆敘過。元朝遣將調兵,頻年不息,只山童被擒,李二被逐,算是元軍的胜仗,其余統不能損他分毫,反且日加猖獗。那時元順帝昏庸得很,信奉番僧,日耽淫樂,甚么演揲儿法,即大喜樂之意。甚么秘密戒,亦名雙修法,均詳《元史演義》。甚么天魔舞,造龍舟,制宮漏,專從玩意儿上著想,把軍國大事,撇在腦后;賢相脫脫,出征有功,反將他革職充軍,死得不明不白;佞臣哈麻兄弟,及禿魯帖木儿,導上作奸,反言听計從,寵榮得甚么相似。冥冥中激怒上蒼,示他种种變异,如山崩地震旱干水溢諸災,以及雨血雨毛雨氂,隕星隕石隕火諸怪象,時有所聞,無非令順帝恐懼修省,改過遷善。不意順帝怙惡不悛,鎮日里与淫僧妖女,媚子諧臣,講演這歡喜禪,試行那秘密法,云雨巫山,唯日不足。于是天意亡元,群雄逐鹿,人人都挾有帝王思想。劉福通奉韓山童子林儿為帝,國號宋,据有亳州;徐壽輝也自稱皇帝,國號天完;張士誠也居然僭號誠王,立國稱周。一班草澤梟雄,統是得意妄行,毫無紀律,不配那肇基立极奉天承運的主子,所以上天另行擇真,湊巧濠州出了一位异人,姿貌奇杰,度量弘廓,頗有人君气象,乃暗中設法保佑,竟令他撥亂反正,做了中國的大皇帝,這人非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匹夫為天子,不可謂無天意。近時新學家言,專屬人事,抹煞天道,似亦未足全信,故此段備詳人事,兼及天心。 朱元璋,字國瑞,父名世珍,從泗州徙居濠州的鍾离縣,相傳系漢鍾离得道成仙的區處。世珍生有四子,最幼的就是元璋。元璋母陳氏,方娠時,夢神授藥一丸,置諸掌中,光芒四射,她依著神命,吞入口中,甘香异常。及醒,齒頰中尚有余芳。至怀妊足月,將要分娩,忽見紅光閃閃,直燭霄漢,遠近鄰里,道是火警,都呼噪奔救,到了他的門外,反看不見甚么光焰,复遠立回望,仍舊熊熊不滅。大眾莫名其妙,只是惊异不置。后來探听著世珍家內,生了一個小孩子,越發傳為奇談,統說這個嬰儿,不是尋常人物,將來定然出色的。就史論史,不得目為迷信。這年乃是元文宗戊辰年,誕生的時日,乃是九月丁丑日未時。后人推測命理,說他是辰戌丑未,四庫俱全,所以貴為天子,這也不在話下。惟當汲水洗儿的時候,河中忽有紅羅浮至,世珍就取作儿衣,迄今名是地為紅羅港,是真是假,無從詳究。總之豪杰誕生的地方,定有一番發祥的傳說,小子是清季人,不是元季人,自然依史申述,看官不必動疑。 且說朱世珍生了此儿,取名元璋,相貌魁梧,奇骨貫頂,頗得父母鍾愛。偏偏這個宁馨儿,降生世間,不是朝啼,就是夜哭,想是不安民間。呱呱而泣,聲音洪亮异常,不特做爹娘的日夕惊心,就是毗連的鄰居,也被他噪得不安。世珍無法可施,不得已禱諸神明,可巧鄰近有座皇覺寺,就乘便入禱,暗祝神明默佑。說也奇怪,自禱過神明后,乳儿便安安穩穩,不似從前的怪啼了。世珍以神佛有靈,很是感念,等到元璋周歲,复偕陳氏抱子入寺,設祭酬神,并令元璋為禪門弟子,另取一個禪名,叫作元龍。俗呼明太祖為朱元龍,證諸正史,并無是說,嘗為之闕疑,閱此方得證据。光陰易過,歲月如流,元璋的身軀,漸漸的長成起來,益覺得雄偉絕倫。只因世珍家內,食指漸繁,免不得費用日增,可奈時難年荒,入不敷出,單靠著世珍一人,營業糊口,哪里養得活這几口儿?今日吃兩餐,明日吃一餐,忍饑耐餓,挨延過日,沒奈何命伯仲叔三儿,向人佣工,只留著元璋在家。元璋無所事事,常至皇覺寺玩耍,寺內的長老,愛他聰明伶俐,把文字約略指授,他竟過目便知,入耳即熟,到了十齡左右,居然將古今文字,通曉了一大半。若非當日習練,后來如何解識兵机,曉明政体?世珍以元璋年已成童,要他自謀生計,因令往里人家牧牛。看官!你想這出類拔萃的小英雄,怎肯低首下心,做人家的牧奴?起初不愿從命,經世珍再三訓導,沒奈何至里人劉大秀家,牧牛度日。所牧的牛,經元璋喂飼,日漸肥壯,頗得主人歡心。牧民之道,亦可作如是觀。無如元璋素性好動,每日与村童角逐,定要自作渠帥,諸童不服,往往被他捶擊,因此劉大秀怕他惹禍,仍勒令回家。 轉眼間已是元順帝至正四年了,濠泗一帶,大鬧饑荒,兼行時疫。世珍夫婦,相繼逝世,長兄朱鎮,又罹疫身亡,家內一貧如洗,無從備辦棺木,只好草草蒿束,由元璋与仲兄朱鏜,舁尸至野。甫到中途,驀然間黑云如墨,狂飆陡起,電光閃閃,雷聲隆隆,接連是大雨傾盆,仿佛銀河倒瀉,澎湃直下,元璋兄弟,滿体淋濕,不得已將尸身委地,權避村舍,誰料雨勢不絕,竟狂潑了好多時,方漸漸停止。元璋等忙去察視,但見尸身已沒入土中,兩旁浮土流積,竟成了一個高□,心中好生奇异,詢諸里人,那天然埋尸的地方,卻是同里劉繼祖的祖產。當下向繼祖商議,繼祖也不覺惊訝,暗思老天既如此作怪,莫非有些來歷,不如順天行事,樂得做個大大的人情,遂將這葬地慨然贈送。史中稱為鳳陽陵,就是此處。不忘掌故。元璋兄弟,自然感謝。誰料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仲叔兩兄,又染著疫病,一同去世,只剩了嫂侄兩三人,零丁孤苦,涕淚滿襟。這時元璋年已十七,看到這樣狀況,頓覺形神沮喪,日夕彷徨,輾轉躊躇,無路可奔,還不若投入皇覺寺中,剃度為僧,倒也免得許多苦累,計畫已定,也不及与嫂侄說明,竟潛趨皇覺寺,拜長老為師,做了僧徒。未几長老圓寂,寺內眾僧,瞧他不起,有時飯后敲鐘,有時閉門推月,可怜這少年落魄的朱元璋,晝不得食,夜不得眠,險些儿做了溝中瘠,道旁殣,轉入輪回。受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那時元璋熬受不住,想從此再混過去,死的多,活的少,不得不死里求生,便忍著气攜了袱被,托了缽盂,云游四方,隨處募食,途中越水登山,餐風飽露,說不盡行腳的困苦。到了合肥地界,頓覺寒熱交侵,四肢沉痛,身子動彈不得,只得覓了一座涼亭,權行寄宿。昏瞶時,覺有紫衣人兩名,陪著左右,口少渴,忽在身旁得著生梨,腹少饑,忽在枕畔得著蒸餅,此時無心查問,得著便吃,吃著便睡,模模糊糊的過了數日,病竟脫体。霎時間神清气爽,昂起頭來,四覓紫衣人,并沒有甚么形影,只剩得一椽茅舍,三徑松風,見《明史·太祖本紀》,并非捏造。他也不暇思索,便起了身,收拾被囊,再去游食。經過光固汝穎諸州,雖遇著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挨過了三年有余,仍舊是一個光頭和尚,袱被外無行李,缽盂外無長物。乃由便道返回皇覺寺,但見塵絲蛛网,布滿殿廡,香火沉沉,禪床寂寂,不禁為之惊歎。他揀了一塊隙地,把袱被缽盂放下,便出門去訪問鄰居。据言:“寇盜四起,民生凋敝,沒有甚么余力,供養緇流,一班游手坐食的僧侶,不能熬清受淡,所以統同散去。”這數語,惹得元璋許多嗟歎。嗣經鄰居檀越,因該寺無人,留他暫作住持,元璋也得過且過,又寄居了三四年。 至正十二年春二月,定遠人郭子興,与党羽孫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將撤里不花,奉命進討,憚不敢攻,反日俘良民,報功邀賞。于是人民四散,村落為墟。皇覺寺地雖僻靜,免不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元璋見鄰近民家,除赤貧及老弱外,多半遷避,自己亦覺得慌張,捏著了一把冷汗。欲要留著,恐亂勢紛紛,無處募食,不被殺死,也要餓死;欲要他去,可奈荊天棘地,無處可依,況自己是一個禿頭,越覺得栖身無所。左思右想,進退兩難,乃步入伽藍殿中,焚香卜爻,先問遠行,不吉;复問留住,又不吉;不由的大惊道:“去既不利,留又不佳,這便怎么處?”忽憶起當年道病,似有紫衣人護衛,未免為之心動,复虔誠叩祝道:“去留皆不吉,莫非令舉大事不成!”隨手擲筊,竟得了一個大吉的征兆。當下躍起道:“神明已示我去路,我還要守這僧缽,做什么?”遂把缽盂棄擲一旁,只攜了一條敝舊不堪的薄被,大踏步走出寺門,徑向濠州投奔去了。小子恰有一詩詠道: 出身微賤亦何傷,未用胡行舍且藏。 贏得神明來默示,頓教真主出濠梁。 欲知元璋投依何人,且看下回續敘! 前半回敘述緣起,為全書之楔子,已將一部明史,籠罩在內;入后舉元季衰亂情狀,數行了之,看似太簡,實則元事備見元史。此書以明史為綱,固不應喧賓奪主也。后半回敘明祖出身,极寫當時狼狽情狀,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体膚,如明祖朱元璋,殆真如先哲之所言者,非极力演述,則后世几疑創造之匪艱,而以為無足重輕,尚誰知有如許困苦耶?至若筆力之爽健,詞致之顯豁,尤足動人心目,一鳴惊人,知作者之擅胜多矣。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